输尿管软镜取石手术用输送鞘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10973发布日期:2020-05-20 02:03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输尿管软镜取石手术用输送鞘芯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提供一种输尿管软镜取石手术用输送鞘芯。



背景技术: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8.8%左右,并且呈上升趋势。我们前期参与全国泌尿系结石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全国人口标化患病率为6.06%,男性为6.85%,女性为5.25%。其中上海地区患病率为5.81%。肾结石、输尿管结石所致的输尿管梗阻会导致肾盂积水,损害肾脏功能,并最终导致肾纤维化、肾萎缩。

目前,治疗肾输尿管结石的手段主要包括:体外冲击波碎石术(swl)、输尿管镜和输尿管软镜(rirs)、经皮肾镜(pcnl)。其治疗手段的选择主要受结石位置、大小及患者是否存在过度肥胖、心血管疾病等因素的影响。虽然pcnl治疗肾结石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确切,但手术通道需穿过肾实质,对肾组织创伤性大,术中术后出血、血气胸及周围组织损伤等并发症相对较多。输尿管软镜以能方便地进入各个肾盏的,在治疗泌尿系系统疾病中的适应证正不断扩大。2014年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指出对于特殊人群如合并出血性体质、过度肥胖、孕妇、婴幼儿的结石和一些特殊的肾结石如肾盏憩室结石,多囊肾、肾旋转不良、重复肾、盆腔异位肾、马蹄肾、髓质海绵肾等肾脏解剖或位置畸形合并的肾结石,或因swl、pcnl通常疗效欠佳而无法适用,而输尿管软镜则可以很好的应用于这些患者。geraghtyr等人报道在近二十年来,全球输尿管镜(包括软镜)手术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上升,而经皮肾镜手术量的所占比则相对保持稳定。可见,随着输尿管软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病人对手术舒适度的追求越来越高,输尿管软镜渐渐成为医生及患者治疗肾输尿管结石的第一选择。

输尿管软镜手术通常需在导丝引导下置入输尿管软镜输送鞘至集合系统,抽出内芯,置入输尿管软镜,在内镜直视下按肾盂、上盏、中盏、下盏的顺序探查,找到结石后置入钬激光光纤碎石。能否成功置入输尿管软镜输送鞘,以及输尿管软镜输送鞘能否置鞘到位将直接影响手术效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目前,国内放置输尿管软镜输送鞘的方式多在导丝引导下进行,虽然总体而言具有较高的成功率,但仍存在由于无法进鞘,导致手术失败;由于输尿管软镜输送鞘置鞘不到位,导致手术难度增加;由于术中回流减少,视野不清,手术中断,或由于肾盂压力增高,超过“安全阀”造成尿液中或者碎石内的细菌播散入血,引起术后感染甚至是脓毒血症休克的情况。此外,由于盲目进鞘而导致输尿管损伤,输尿管穿孔,输尿管撕脱以及肾脏实质损伤的情况时有发生。而在国外,泌尿外科医生通常在x线引导下放置输尿管软镜输送鞘,这种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进鞘的成功率及安全性,却存在使医务人员及患者暴露于x射线下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输尿管软镜取石手术用输送鞘芯,可以在直视下进引导鞘并确定引导鞘的位置,以提高进鞘的成功率及安全性,避免输尿管损伤及并发症的产生,同时缩短手术时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输尿管软镜取石手术用输送鞘芯,包括鞘芯前端和鞘芯后端;

鞘芯前端为多腔管,多腔管前端带有一定锥度,多腔管内开设有主、副两条通道;鞘芯后端包括内窥镜管和导丝管;内窥镜管水平连接于多腔管主通道的末端,用于置入超细内窥镜;导丝管连接于多腔管副通道的末端,用于穿入安全导丝并将安全导丝插入对应的副通道中。

进一步,还包括注水管;同时多腔管内还开设有另一条副通道,用于连接注水管,以通水;

或者,导丝管还与输液管连通,以通水。

进一步,导丝管与内窥镜管呈一定角度设置。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导丝管可以与内窥镜管呈30°设置。

进一步,内窥镜管与多腔管的主通道之间通过不锈钢管连接。

进一步,导丝管与多腔管的副通道之间通过过渡管连接。

进一步,超细内窥镜采用镜体直径为0.80mm,视场角为90°,视向角为0~5°,像素为1万,工作长度为40~80cm的内窥镜。

进一步,注水管也与内窥镜管在轴向上呈一定角度设置,且注水管与导丝管在径向上呈一定角度设置。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注水管与内窥镜管呈30°设置。

本申请提供的输尿管软镜取石手术用输送鞘芯与超细内窥镜、导引鞘配合使用。其中,超细内窥镜置于内窥镜管内,安全导丝通过导丝管插入多腔管的副通道,整个鞘芯通过其前端插入导引鞘中。超细内窥镜与光源连接后可用于在进鞘时观察输尿管内部的情况,做到直视下进鞘并根据输尿管情况进行调整角度和方向,极大的提高了进鞘的成功率及安全性,减少了进鞘时间和进鞘次数,有效避免了输尿管损伤及并发症的产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本申请可以在直视下进鞘并根据输尿管情况进行调整角度和方向,极大提高了进鞘的成功率及安全性,减少了进鞘时间和进鞘次数,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效率,有效避免了输尿管损伤及并发症的产生;同时本申请易于产业化生成,有利于输尿管软镜在我国各级医院的推广和普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输尿管软镜取石手术用输送鞘芯的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输尿管软镜取石手术用输送鞘芯的另一种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引鞘的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双腔管、2内窥镜管、3导丝管、4输液管、5不锈钢管、6过渡管、7外壳、8注水管;

10导引鞘、11导引鞘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结合下面说明,本申请的优点和特征将更加清楚。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有较佳的实施性,并非是对本申请任何形式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特征或者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应当被认为是孤立的,它们可以被相互组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本申请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也可以包括另外的实现,且这应被本申请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定。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申请中的术语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的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并非是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效果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且本申请附图中所出现的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的特征或者部件,可应用于不同实施例中。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输尿管软镜取石手术用输送鞘芯,包括置入体内的鞘芯前端和置于体外的鞘芯后端。其中,鞘芯前端为双腔管1,双腔管1内开设有主、副两条通道;鞘芯后端包括内窥镜管2和导丝管3;内窥镜管2水平连接于双腔管1主通道的末端,用于置入超细内窥镜;导丝管3连接于双腔管1副通道的末端,安全导丝通过导丝管3插入双腔管1副通道中。

为了便于在手术中进行插入,双腔管1的前端设置一定的锥度,作为举例而非限定,双腔管1前端的锥度可以设置为20°或25°。

进一步,可以将导丝管3与内窥镜管2呈一定角度设置,以便于操作,使内窥镜管2与导丝管3之间不会发生碰撞,避免相互影响;且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导丝管3与内窥镜管2呈30°设置,既可以避免相互影响,也便于插入安全导丝。

进一步,内窥镜管2与双腔管1的主通道可以通过不锈钢管5连接,以提供一定刚度,使超细内窥镜便于插入。

进一步,导丝管3与双腔管1副通道可以通过过渡管6连接。

进一步,导丝管3还与输液管4连通,以便于注水。

进一步,还可以在鞘芯后端安装外壳7,将内窥镜管2、导丝管3置于外壳7的保护内,避免损坏。

进一步,对应于内窥镜管2末端、导丝管3末端、输液管4所在位置,在外壳7上还分别开设有孔洞,以便于超细内窥镜、安全导丝、输液管4穿过。

在本申请中,超细内窥镜可以采用镜体直径为0.80mm,视场角为90°,视向角为0~5°,像素为1万,工作长度为40~80cm的内窥镜。

进一步,内窥镜管2的直径可以设计为1.00mm,用以通过超细内窥镜;导丝管3的直径设计为1.00mm,用于通过安全导丝。

本申请提供的输尿管软镜取石手术用输送鞘芯与超细内窥镜、安全导丝、导引鞘10配合使用。其中,超细内窥镜置于内窥镜管2内,安全导丝通过导丝管3插入双腔管1的副通道,整个鞘芯通过其前端插入导引鞘10中。导引鞘10的结构如图3所示,其末端连接有导引鞘接头11。超细内窥镜与摄像系统连接后可用于在进鞘时观察输尿管内部的情况,做到直视下进鞘并根据输尿管情况进行调整角度和方向,极大的提高了进鞘的成功率及安全性,减少了进鞘时间和进鞘次数,有效避免了输尿管损伤及并发症的产生。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输尿管软镜取石手术用输送鞘芯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鞘芯前端为三腔管,三腔管内开设有一主两副三条通道;鞘芯后端除了包括内窥镜管2和导丝管3,还包括注水管8;内窥镜管2水平连接于三腔管主通道的末端,用于置入超细内窥镜;导丝管3连接于三腔管一条副通道的末端,安全导丝通过导丝管3插入这条副通道中;注水管8连接于三腔管另一条副通道的末端,用于通水。

进一步,导丝管3和注水管8均与内窥镜管2呈一定角度设置;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导丝管3和注水管8可以均与内窥镜管2呈30°设置。

更进一步,导丝管3和注水管8在径向上也呈一定角度设置,以便于在操作时不会相互影响。

本申请提供的输尿管软镜取石手术用输送鞘芯,不但可以提高输尿管软镜输送鞘的进鞘成功率及安全性,减少因盲目进鞘而导致输尿管以及肾脏损伤的发生;而且使用该输尿管软镜取石手术用输送鞘芯置鞘可以根据输尿管以及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的情况,调整鞘的位置,以获得更好的手术角度以及灌注液回流,极大的提高了手术效率,缩短了手术时间,使一些原本需要ii期甚至iii期碎石的患者,在i期手术中就可完成碎石;同时良好的灌注液回流则保证了输尿管软镜手术中清晰的视野,从而减少了因术中出血导致视野模糊而中断手术等情况的发生;由此该输尿管软镜取石手术用输送鞘芯的应用,缩短了部分患者的治疗过程,切实减少了患者住院过程中的经济负担,也减少国家及社会医保部门的财政压力;同时该输尿管软镜取石手术用输送鞘芯的应用,大大减少了输尿管软镜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特别是良好的术中回流,避免了因肾盂压力增高,超过“安全阀”而造成尿液中或者碎石内的细菌播散入血,减少了术后感染特别是尿脓毒血症休克的发生率;而且,对于存在感染危险因素的患者,该输尿管软镜取石手术用输送鞘芯的应用,将极大的降低这部分患者可能因尿脓毒血症休克而造成的巨额经济负担。

此外,随着输尿管软镜手术适应症的不断扩大,市场上对于输尿管软镜输送鞘芯的需求将进一步提升。出于手术安全及经济因素考虑,本申请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输尿管软镜取石手术用输送鞘芯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可减轻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经济负担,减轻医院成本负担,减轻国家医保部门的财政压力,与国家医药卫生改革方向一致。而且,本申请提供的输尿管软镜取石手术用输送鞘芯易于产业化生成,有利于输尿管软镜在我国各级医院的推广和普及,并提高国内中、高端医疗器械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打破国外价格垄断,助力“中国制造2025”,对提高国民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