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腔镜用防漏水封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10081发布日期:2020-05-20 01:58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腔镜用防漏水封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辅助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腔镜用防漏水封帽。



背景技术:

现代医疗领域常需使用腔镜器械行侵入性检查或治疗,特别是泌尿外科使用的腔镜器械如膀胱镜、输尿管镜、输尿管软镜、肾镜等器械,其临床操作时常需通过外部加压注水冲洗,来保持操作视野清晰。因为腔镜器械的注水通道和操作器械的进出通道为同一通道,所以临床上常需使用水封帽来防止插入器械时注入腔镜内的高压水反流。

例如,公告号为cn2265979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腔镜用防漏水封帽”,其为弹性材料一体制成的中空圆柱体结构,圆柱体的一端设有用于与腔镜连接的通孔,另一端设有堵头,由圆柱体的端部向内径向收缩,并且所述堵头的中间轴向设有贯穿的十字开口。该种水封帽与腔镜连接处有空隙,使用时高压水流通过空隙流出并将水封帽冲脱。其材料经高温消毒后质地变脆弹性变差,使用时容易漏水及脱落,不能反复使用。堵头设计简单,当插入操作器械扩张堵头时,堵头与器械之间有空隙,会导致注入的高压水沿器械反流,影响视野及污染手术区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腔镜用防漏水封帽,能够防止插入器械时注入腔镜内的高压水反流,且本装置与器械之间的密封性好,能够避免高压水沿器械反流的情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腔镜用防漏水封帽,包括:

器械连接部和腔镜连接部,所述器械连接部包括器械连接端和第一连接端,所述腔镜连接部包括腔镜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腔镜连接端与腔镜连接,所述器械连接端与操作器械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

所述器械连接部和所述腔镜连接部均采用耐高温弹性材料制成,且所述器械连接部的材质硬度大于所述腔镜连接部的材质硬度;

所述器械连接部的内部设置有贯通的器械通道,所述器械通道靠近所述器械连接端的一侧设置有止逆阀;

所述止逆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中部设置有一贯穿所述阀体的预留缝;

所述腔镜连接部为中空套管,所述器械通道与所述中空套管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器械连接端的端面中部设置有圆台型向内凹陷的引导通孔,所述引导通孔包括与所述器械连接端的端面贴合的第一开口、与所述止逆阀抵接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大于所述第二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器械连接部靠近所述第一连接端的一侧设置有外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腔镜连接部为圆柱形中空套管,且靠近所述第二连接端的一侧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腔镜连接部与所述器械连接部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保护套,所述保护套为圆柱形中空套管,所述保护套套设在所述器械连接部与所述腔镜连接部连接部位的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套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刻度盘。

进一步地,还包括引导针,所述引导针为两端贯通的中空圆柱形空管。

进一步地,所述引导针包括用于插入所述止逆阀的针头以及用于引导操作器械的器械引导端,所述引导针靠近所述器械引导端的一侧设置有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呈蝴蝶型。

进一步地,所述器械引导端设置为漏斗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腔镜用防漏水封帽,通过将封帽分成均由弹性材质制成的器械连接部和腔镜连接部两个部分,而且器械连接部的材质硬度大于腔镜连接部,从而在保证封帽能够直接插入腔镜中的同时,又能够保证封帽与操作器械之间连接的密闭性,防止高压水沿器械逆流。在器械连接部中设置止逆阀,且止逆阀内仅设置一预留缝,通过弹性收缩,能够有效防止高压水逆流。

更优地,在器械连接部与腔镜连接部连接部位的外部套设有保护套,能够进一步加强器械连接部与腔镜连接部之间的密闭性。保护套的一端端面还设置有刻度盘,能够使得操作者很好观察到操作器械的方向。

更优地,还包括一中空圆柱形空管的引导针,辅助软性操作器械更容易插入封帽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腔镜用防漏水封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器械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引导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器械连接部;11-器械连接端;12-第一连接端;13-引导通孔;2-腔镜连接部;21-腔镜连接端;22-第二连接端;3-保护套;31-刻度盘;4-止逆阀;41-预留缝;5-器械通道;6-引导针;61-器械引导端;62-针头;63-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腔镜用防漏水封帽,包括器械连接部1和腔镜连接部2,器械连接部1包括器械连接端11和第一连接端12,腔镜连接部2包括腔镜连接端21和第二连接端22,腔镜连接端21与腔镜连接,器械连接端11与操作器械连接,第一连接端12与第二连接端22连接。操作器械从器械连接部1插入,通过腔镜连接部2到达腔镜中。

其中,器械连接部1采用耐高温硬性弹性材料制成,采用硬性的弹性材料,使得器械连接部1抗形变能力更强,增强与操作器械之间的密闭性,从而防止高压水沿操作器械反流而造成漏水的情况。腔镜连接部2采用耐高温弹性材料制成,腔镜连接部2的材质硬度要小于器械连接部1的材质硬度,以便更好地直接插入腔镜中。同时,具有一定长度的腔镜连接部2能够增加与腔镜的接触面积及摩擦力,减少与腔镜之间的空隙,防止漏水及水封帽脱落。

如图2所示,器械连接部1的内部设置有贯通的器械通道5,腔镜连接部2为中空套管,器械通道5与中空套管相连通。器械通道5靠近器械连接端11的一侧设置有止逆阀4。止逆阀4包括阀体,阀体中部设置有一贯穿阀体的预留缝41,预留缝41为一条直线细缝。操作器械通过挤压预留缝41,从止逆阀4中进入器械通道5,由于止逆阀4的弹性收缩包裹器械,达到防止高压水逆流作用。仅仅设置一条预留缝41,使得止逆阀4收缩得更紧,与操作器械之间的缝隙更小,从而达到很好的防逆流效果。

器械连接端11的端面中部设置有圆台型向内凹陷的引导通孔13,便于将操作器械插入。引导通孔13包括与器械连接端11的端面贴合的第一开口、与止逆阀4抵接的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大于第二开口。腔镜连接部2为圆柱形中空套管,且靠近第二连接端22的一侧设置有内螺纹,器械连接部1靠近第一连接端12的一侧设置有外螺纹,腔镜连接部2与器械连接部1螺纹连接。

如图3所示,为了进一步加强器械连接部1与腔镜连接部2之间的密闭性,在器械连接部1与腔镜连接部2连接部位的外部套设有保护套3。保护套3为一圆柱形中通管套,且保护套3也采用耐高温材质制成,通过弹性收缩,增强器械连接部1与腔镜连接部2之间的摩擦力。在保护套3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刻度盘31,通过刻度盘31可以记录操作器械插入的角度,从而便于操作者观察和把握操作器械的方向。

如图4所示,还包括引导针6,引导针6为中空圆柱形空管,引导针6的两端贯通,引导针6包括用于插入止逆阀4的针头62以及用于引导操作器械的器械引导端61,器械引导端61设置为漏斗型,便于操作器械插入。在腔镜操作时,常需插入导丝等软性操作器械,这类软性操作器械使用时常难以通过硬度较大的止逆阀4。因此,先将引导针6插入并扩张止逆阀4的通道,再将导丝等软性操作器械通过引导针6内通道进入器械通过,到达腔镜处,然后将引导针6取出。引导针6靠近器械引导端61的一侧设置有蝴蝶型把手63,便于操作引导针6的插入和拔出。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构思在现有技术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根据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均应该在由本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