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动脉压迫止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53151发布日期:2020-04-28 20:54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股动脉压迫止血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股动脉压迫止血器。



背景技术:

一般在临床中常用的股动脉压迫止血器为旋钮式股动脉压迫止血器,旋钮式股动脉压迫止血器包括基板、贯穿于基板的旋杆、位于基板下方按压于出血点的压迫头及用于固定止血器的绑带。

在使用止血器时,先将压迫头对准股动脉穿刺点,用绑带将止血器固定在术侧大腿上。在拨出鞘管的同时旋转旋杆若干圈,该止血器的压迫力一般为20牛的力,即以能摸到足背动脉搏动而又无穿刺部位出血为度。

但是,上述的止血器存在以下问题,其一,旋杆的长度较长,在旋转旋杆的过程中,旋杆容易发生歪斜的情况,不能很好的按压于出血位置处;其二,只有患者可以感受到压力,但是并不知道压力大小情况,若压力大,容易对皮肤造成水泡、溃疡等损害,若压力不足,又无法起到压迫止血的效果;其三,对于止血器的具体使用情况,不能实时、准确、稳定、及时的将监测到的止血信息传递给医生、护士及家属;综上,现有的止血器存在诸多问题。

因此,对于现有股动脉压迫止血器的技术亟待改进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按压效果好、尽量少的产生压迫并发症的股动脉压迫止血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股动脉压迫止血器包括:压迫模块及止血固定带,所述止血固定带将压迫模块固定在患者的大腿上;所述压迫模块设有螺孔的本体,所述螺孔的周缘设有固定壁,所述本体上连接有加压组件,所述加压组件包括贯穿于本体的螺孔内的螺杆及位于螺杆下方用于压迫止血点的压板,压板与腿表面相接触的一面为弧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板包括位于螺杆下方的基板、位于基板下方的胶体、位于胶体下方呈弧形结构的压块及位于压块下方的探测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迫模块的本体上安装有主控组件,所述主控组件增设了出血报警功能,所述探测部的下底面安装有传感器,当探测部的传感器感测到被按压的区域出血后,向主控组件发出报警信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本体的下底面及螺杆的至少一个侧边安装有支撑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控组件包括显示屏、位于主控组件上方的功能区、位于主控组件侧边的调节区及位于主控组件下方的总开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显示屏包括按压时间以及压力数值,功能区设置连接标志及报警标志,所述连接标志包括蓝牙连接标志、wifi连接标志,调节区设置有设定键、上下调节键、锁定键、开始键、解除报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固定加强组件,所述固定加强组件包括侧面固定托及连接于侧面固定托上、下两端的上固定带和下固定带,侧面固定托贴合于髋关节外侧,上固定带固定于患者腰部,下固定带固定于患者腿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面固定托的表面设有弧度,所述侧面固定托的上方设有用于连接上固定带的上通孔,侧面固定托的下方设有用于连接下固定带的下通孔,侧面固定托的外表面设有若干根用于增加侧面固定托强度的固定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固定带的一端为自由端,自由端从侧面固定托的上通孔中穿过,将上固定带的固定于侧面固定托的上方,上固定带的另一端设有魔术扣,所述魔术扣根据患者腰部的尺寸回扣后粘接于上固定带的任一位置;下固定带的一端为自由端,自由端从侧面固定托的下通孔中穿过,将下固定带的固定于侧面固定托的下方,下固定带的另一端设有魔术扣,所述魔术扣根据患者腿部的尺寸回扣后粘接于下固定带的任一位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迫模块连接于所述止血固定带,所述止血固定带一端为自由端,自由端从侧面固定托的内侧穿过,将止血固定带的固定于侧面固定托的内侧,止血固定带的另一端设有魔术扣,该魔术扣根据患者腿部的尺寸回扣后粘接于止血固定带的任一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种股动脉压迫止血器包括:压迫模块及将压迫模块固定在患者的大腿上的止血固定带,所述压迫模块设有螺孔的本体,所述螺孔的周缘设有固定壁,所述本体上连接有加压组件,所述加压组件包括贯穿于本体的螺孔内的螺杆及位于螺杆下方用于压迫止血点的压板,压板与腿表面相接触的一面为弧面,所述固定壁增加了螺杆与本体的螺孔之间配合的长度,提高了螺杆与本体的螺孔间的摩擦力,避免出现固定不稳、易滑脱、滑牙的情况发生,保证压迫力度。所述弧形结构的压板的压迫点精准、力度集中、持续压迫、快速止血,压迫效率较高,在按压的过程中不易压出水泡和溃疡等并发症,患者的舒适性较高。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股动脉压迫止血器的组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股动脉压迫止血器的组装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股动脉压迫止血器的主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股动脉压迫止血器的加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股动脉压迫止血器的压迫模块的侧视图。

图6是图5圈中放大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股动脉压迫止血器的压迫模块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侧面固定托;10-上通孔;11-下通孔;12-固定条;2-固定带;20-上固定带;200、210、220-自由端;201、211、221-魔术扣;21-下固定带;22-止血固定带;3-压迫模块;30-本体;300-螺孔;301-固定壁;31-加压组件;310-螺杆;311-旋钮;312-压板;3120-基板;3121-胶体;3122-压块;3123-探测部;32-主控组件;320-显示屏;321-功能区;322-调节区;323-总开关;33-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一种股动脉压迫止血器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股动脉压迫止血器的优选实施例。但是,股动脉压迫止血器还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股动脉压迫止血器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相反,当组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组件“上”时,不存在中间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一种股动脉压迫止血器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股动脉压迫止血器(以下简称止血器),该止血器用于是股动脉压迫止血器是应用于血管介入手术后的止血装置。它主要通过机械压迫力从体外对股动脉穿刺部位进行压迫,促进穿刺口止血愈合。

该止血器包括固定加强组件及止血固定带22,固定加强组件包括侧面固定托1及连接于侧面固定托1上、下两端的上固定带20和下固定带21,侧面固定托1贴合于髋关节外侧,上固定带20固定于患者腰部,下固定带21固定于患者右侧大腿,上述止血固定带22连接于侧面固定托的中间位置处。本案提供的股动脉压迫止血器是固定于右侧大腿的用于压迫止血。

侧面固定托1由带弧度的硬质塑料板制成,侧面固定托1的弧度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可以完全贴合右侧大腿外侧。其中,侧面固定托1的上方设有用于连接上固定带20的上通孔10,侧面固定托1的下方设有用于连接下固定带21的下通孔11。侧面固定托1的外表面设有若干根固定条12,该固定条12能提供强力支撑力。其中,本案上述的固定条12设置为三根,当然也可以根据使用的情况设置其他的数量。

其中,上固定带20采用宽边、亲肤、弹性小的自粘无纺布绷带制成,在使用时不会对身体造成不适的感觉。上固定带20的一端为自由端200,自由端200从侧面固定托1的上通孔10中穿过,将上固定带20的一端固定于侧面固定托1的上方,上固定带20的另一端设有魔术扣201,该魔术扣201根据患者腰部的尺寸回扣后粘接于上固定带20的任一位置。

因上固定带20需要固定于腰部,因此,将上固定带20的长度设置的较长及宽度设置的较宽,其宽度设置为5厘米至10厘米之间,该尺寸的上固定带20固定于腰部时,不会因太窄而感到不舒服,又可以将止血器稳定固持于腰部。

下固定带21采用窄边、亲肤、弹性小的自粘无纺布绷带制成,下固定带21的一端为自由端210,自由端210从侧面固定托1的下通孔11中穿过,将下固定带21的一端固定于侧面固定托1的下方,下固定带21的另一端设有魔术扣211,该魔术扣211根据患者右侧大腿的尺寸回扣后粘接于下固定带21的任一位置。

下固定带21需要固定于右侧大腿,因此,下固定带21的长度及宽度比上固定带20的长度及宽度要小一些,其宽度设置为3厘米至5厘米之间,该尺寸的下固定带21固定于右侧大腿上时,宽度正合适,还可以将止血器稳定固持于右侧大腿上。

止血固定带22采用窄边、亲肤、弹性小的自粘无纺布绷带制成,止血固定带22的一端为自由端220,自由端220从侧面固定托1的内侧穿过,将止血固定带22的一端固定于侧面固定托1的内侧,止血固定带22的另一端设有魔术扣221,该魔术扣221根据患者右侧大腿的尺寸回扣后粘接于止血固定带22的任一位置。

止血固定带22同样需要固定于右侧大腿,因此,止血固定带22的长度及宽度比下固定带21的长度及宽度差不多,其宽度设置为3厘米至8厘米之间,该尺寸的止血固定带22固定于右侧大腿上,宽度正合适,还可以将止血器稳定的定位于右侧大腿上。

止血固定带22可以根据需求上下移动,该移动的行程仅限于上固定带20与下固定带21之间的一定范围内移动,当出血的位置位于右侧大腿的根部时,可将止血固定带22移动至右侧大腿的根部的出血处进行压迫出血。

本案的止血固定带22另一个实施方式是将止血固定带22固定于侧面固定托1的内侧,采用固定的止血固定带22,在按压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滑动或者晃动的情况,按压的稳定性较高,按压的效果较好。

上固定带20与下固定带21分别固定于侧面固定托1的上方及下方,可对止血器进行双重双向的固定,保证止血器的侧面固定托1在按压过程中不发生移位情况,增强止血效果。

上述压迫模块3设置于止血固定带22上,其包括本体30、位于本体30相对两侧的加压组件31、及位于本体30中部的主控组件32。

请参阅图4,其中,加压组件31通过螺接的方式连接于本体30之上,加压组件31包括螺接于本体之上的螺杆310、位于螺杆310上方用于调节螺杆310的旋钮311及位于螺杆310下方用于压迫止血点的压板312。

请结合参阅图5,上述本体30由透明塑料制成板状结构,在本体30的外周缘包覆有具有透气功能的纺织材料(未图示),本体30上设有贯穿该本体30的螺孔300,该加压组件31的螺杆310通过螺接的方式适配于本体30的螺孔300内,调节螺杆310位于本体30的上方,通过调节旋钮311可将螺杆310向下或者向上移动。压板312位于本体30的下方,压板312按压于股动脉的出血位置处。

请继续参阅图5,进一步说明,本体30的螺孔300的周缘设有竖直向上延伸的固定壁301,固定壁301可辅助螺杆310向下或者向上移动。上述固定壁301增加了螺杆310与本体30的螺孔300之间配合的长度,提高了螺杆310与本体30的螺孔300间的摩擦力,避免出现螺孔300与螺杆310之间配合不稳、滑脱或者滑牙的情况,保证加压组件31的压迫力度。

请参阅图4,上述压板312包括位于螺杆310下方的基板3120、位于基板3120下方的胶体3121、位于胶体3121下方呈弧形结构的压块3122及位于压块3122下方的探测部3123。所述探测部3123的下底面安装有湿度传感器,当探测部3123的湿度传感器感测到被按压的区域出血后,向主控组件32发出报警信号,通过wifi远程通知医生或护士来处理进行处理。

上述压板312的压块3122的下底面呈突起的半球面,其压迫效率较高,在按压的过程中压块3122的边缘不易压出水泡和溃疡,患者的舒适性较高。

进一步说明,于压块3122的下底面涂设有止血药物涂层和抗感染药物涂层,可以有助于快速止血及抗感染的功能。

请参阅图6及图7,本案的压迫模块3另一个实施方式为,于两个加压组件31的外侧分别安装一个支撑块33,或者在一个加压组件31的相对两侧分别安装支撑块33。用于支持在大腿的表面,在本体30与腿表面之间形成间隙,供螺杆310旋进或旋出。支撑块33由软胶制造而成,当加压组件31对出血位置进行按压时,支撑块33主要起到稳定加压组件31的作用,加压组件31的下底面的边缘不容易因按压压出水泡和溃疡,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请结合参阅图3,主控组件32用于检测止血器的具体使用数据及相应的信息,其包括位于该主控组件32中间位置处的显示屏320、位于主控组件32上方的功能区321、位于主控组件32侧边的调节区322及位于主控组件32下方的总开关323。

其中,显示屏320内可显示压迫的具体的按压时间以及压迫的具体压力数值。功能区321设置连接标志及报警标志,该连接标志包括蓝牙连接标志、wifi连接标志。调节区322设置有设定键、上下调节键、锁定键、开始键、解除报警。

其中,通过调节功能区321的设定键选择连接标志、按压时间或者压力数值等需要设定键选择的选项,主控组件32通过连接标志的蓝牙连接或者wifi连接两种连接方式,连接于手机或者其他的电子元件后,将按压的具体信息以远程方式分享给医生、护士或者家属。例如,通过手机app可以实时分享止血器的具体信息及使用状态等。根据患者的需求选择相应的按压时间或者压力数值。通过上下调节键调节相应的数值。当相应的选项确定后,按压开始键开始计算按压时间以及按压的压力数值。为了防止发生误操作的情况,选择锁定键将主控组件32的所有按键进行锁定。当按压的时间完成后,功能区321的报警标志发出报警信号提示患者按压的具体情况,按压调节区322的解除报警解除报警信号,之后观察是否需要继续按压或者解除按压。

该主控组件32还增设了出血报警选项,当加压组件31的压板312的探测部3123的湿度传感器按压于出血位置一段时间,当探测部3123的湿度传感器感测到被按压的区域出血后,向主控组件32发出报警信号,提示患者或者医护人员观察出血的具体情况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该主控组件32通过使用电池提供相应的电力能源。

进步一说明,本案所述的主控组件32的显示屏320、功能区321及调节区322的选项不仅限于本案中具体描述的选项及位置,还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设定其他的选项及变化为其他的位置进行布局。

该主控组件32具有智能元素,可通过手机app或者其他的电子产品实时、准确、稳定、及时的将止血器的具体信息及使用状态等传递给医生、护士及家属,具有使用方便、高效、快捷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股动脉压迫止血器的使用方法如下:

首先,将止血固定带22的压迫模块3压迫对准右股动脉穿刺处,将侧面固定托1贴合右股外侧,将下固定带21的魔术扣211根据患者右侧大腿的尺寸回扣后粘接于下固定带21的相应位置完成右侧大腿的固定,再将上固定带20的魔术扣201根据患者腰部的尺寸回扣后粘接于上固定带20的相应位置完成腰部的固定,当侧面固定托1、上固定带20、下固定带21及止血固定带22均固持于相应的位置后;然后,需要固定压迫模块3的加压组件31,快速旋紧加压组件31的调节旋钮311的同时快速撤出动脉鞘管并将压板312压紧出血位置处;之后,打开主控组件32的总开关323,通过调节功能区321的设定键,设定连接标志、按压时间、压力数值等需要设定的选项,通过手机app或者其他的电子产品实时、准确、稳定、及时的将止血器的具体信息及使用状态等传递给医生、护士及家属。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股动脉压迫止血器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案所述的止血器的压迫模块3包括加压组件31及主控组件32,加压组件31具有结构简单、安装简便、快捷,即使单人也可快速完成操作;加压组件31的压迫点精准、力度集中、持续压迫、快速止血,20分钟压迫止血,60分钟卧床休息;加压组件31根据股动脉形态走向垂直(压力垂直,止血器走向与股动脉垂直)压迫设计,压迫更有效,减少皮肤敏感。压板312的压块3122的下底面呈突起的半球面,其压迫效率较高,在按压的过程中压块3122的边缘不易压出水泡和溃疡等并发症,患者的舒适性较高;位于加压组件31侧边的支撑块,可确保止血器的稳定支撑结构,即使患者在小幅度位移,确保止血器稳定压迫不移位,加快止血,减少并发症发生,减少卧床制动时间。

所述主控组件32具有智能元素,可通过手机app或者其他的电子产品利用远程监测等功能将止血器的具体信息及使用状态等实时、准确、稳定、及时的传递给医生、护士及家属,具有使用方便、高效、快捷的优势。

上述止血器包括侧面固定托1、位于侧面固定托1上方、中部、下方的固定带2,侧面固定托1结构稳定,能提供很强的支撑力;下固定带与上固定带对止血器基板进行双重双向固定,保证止血器基板在患者小幅改变体位的情况下不移位,增强止血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