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中药制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95671发布日期:2020-07-24 16:45阅读:9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中药制丸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药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全自动中药制丸机。



背景技术:

中药成药中丸状制品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持药品中的有效成分并便于服用,有利于药品的代谢和吸收。丸状制品一般包括水蜜丸、浓缩丸、水丸等多种规格,外形均匀美观,常采用制丸机制成。现有的制丸机设备首先将药丸先制成条状挤压而出,然后使成条的药品经由搓丸轮制成丸状送出,药品制丸后直接被送出收集在一起。由于药品制条制丸过程均具有一定的塑性和粘性,现有的全自动制丸机容易在搓丸制丸过程出现粘药的问题,导致制成的药丸外形不圆润,且重量不均匀。

本发明中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的专利检索系统进行了详细检索,得到了如下现有技术,现对这些现有技术做简单介绍,以便更好的了解本发明的发明构思,展现本发明的技术优势和技术特点。

现有技术1:cn2075959u,其公开了一种双向全自动高效搓丸机,但其传动结构复杂;

现有技术2:cn2367302y,其公开了一种速控全自动高效搓丸机,但其结构庞大、占地空间大,且结构复杂;

现有技术3:cn2501501y,其公开了一种智能高效全自动制丸机,但其结构庞大、占地空间大,且结构复杂;

现有技术4:cn2666417y,其公开了一种全封闭自动送料、可转位、高圆度中药制丸机,但其结构庞大、占地空间大,且结构复杂;

现有技术5:cn2699877y,其公开了一种立式中药制丸机,但其结构庞大、占地空间大;

现有技术6:cn2699878y,其公开了一种卧式中药制丸机,其采用卧式结构,但其同样占用空间较大;

现有技术7:cn201139777y,其公开了一种制丸机酒精输送装置,但酒精的使用会增加药丸的粘度,在后续制丸生产上存在一些分离的问题;

现有技术8:cn201171973y,其公开了一种杀灭吸血虫尾蚴缓蚀剂制球机,其结构虽然小巧紧凑,但主要是滚动搓丸,而非切削制丸,不能用于中药的制作,尤其是粘性较大的药物会粘附在制球轴上;

现有技术9:cn201505292u,其公开了一种浓缩丸机的搓丸装置,但其传动结构复杂;

现有技术10:cn201899704u,其公开了一种中药自动制丸机,其采用卧式结构,但其同样占用空间较大;

现有技术11:cn202288871u,其公开了一种机械制丸机,其采用立式结构,但占地空间大;

现有技术12:申请号cn201620345198,其公开了一种中心锚结线夹,其仍然属于传统的两片式接触线接头线夹;

现有技术13:cn202892436u,其公开了无酒精不沾药输送带上调全自动中药制丸机,在搓丸辊模上喷涂杜邦公司的聚四氟乙烯,虽然不沾药,但根据目前环保材料的要求,在聚四氟乙烯的生产和喷涂过程中,仍然会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影响,且这种类似不粘锅的技术目前毒理存在争议;

现有技术14:cn203815885u,其公开了一种小粒药丸制丸机异形药丸在线分离装置,但该现有技术结构复杂;

现有技术15:jp2006314768a,其公开了一种制丸机,该设备较为小巧,但同样没有考虑到药物粘附作用;

现有技术16:kr100663383b,其公开了一种制丸机,该设备较为小巧,但同样没有考虑到药物粘附作用;

现有技术17:kr101015900b,其公开了一种制丸机,该设备较为小巧,但同样没有考虑到药物粘附作用;

现有技术18:kr200391365y,其公开了一种制丸机,该设备较为小巧,但同样没有考虑到药物粘附作用;

现有技术19:kr20010099251a,其公开了一种制丸机,该设备较为小巧,但同样没有考虑到药物粘附作用;

现有技术20:kr20040053819a,其公开了一种制丸机,该设备较为小巧,但同样没有考虑到药物粘附作用;

现有技术21:kr20040053819a,其公开了一种制丸机,该设备较为小巧,但同样没有考虑到药物粘附作用;

现有技术22:kr20130042826a,其公开了一种制丸机,但占地面积较大;

现有技术23:kr20150021666a,其公开了一种制丸机,但占地面积较大;

通过上述现有技术的介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知道,目前现有的制丸机研发主要集中在中日韩三国,这是因为中医作为中国特色的传统医学,对友邦日本和韩国有着深刻影响,但目前检索到的上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1)未能给出解决药丸粘附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或者尽管采用了诸如聚四氟乙烯等材料,但主要在于对搓丸压辊表面材料进行粘附改进,对生产后的药丸粘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2)在制丸过程中,目前制丸机或者采用单独的驱动结构进行驱动,因而不需要太在意运转过程中的热量问题,但对于集成式的制丸机来说,由于体积变小,则必须考虑制丸机工作过程中的热量散发,及该热量可能对药物的影响;

(3)目前现有技术中,或者直接缩短药条与搓丸挤压辊之间的距离来防止药条断裂,或者采用一定的牵引滚筒,来进行药条牵引,但前者由于药条刚刚挤出,尚存在一定的变形,对药丸重量有影响,而后者则对牵引速度要求精确控制,从而防止药条被拉断,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针对上述各个问题,尤其是现有技术中均没有给出:如何防止药丸堆积粘附在一起,如果在集成式的装置内部合理布置散热装置,如何兼顾药丸重量与药条适当牵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全自动中药制丸机。

涉及到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全自动中药制丸机,包括机体、底座、制条装置、挤条出口和搓丸挤压辊,所述搓丸挤压辊下方设有倾斜设置的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方开设有沉槽,沉槽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板平面平行的筛网。

优选的,所述导向板的沉槽的下边缘处的槽体壁为二级阶梯槽壁,所述筛网包括筛网本体和与所述筛网本体下边缘水平无缝焊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厚度与所述二级阶梯槽的第一级阶梯厚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筛网本体的四个角焊接有搭接边。

优选的,所述制条装置位于所述机体的左上方,所述制条装置的右侧设有一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内设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为设置于所述散热通道出风口处风机。

优选的,所述搓丸挤压辊的两侧斜上方设置有毛刷,所述毛刷固定在由顶板、左侧板和前后侧板组成的半封闭固定仓内,所述半封闭固定仓固定在所述挤条出口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毛刷的四分之一位于所述半封闭固定仓内。

更优选的,所述机体两侧设有防飞溅护板。

更优选的,所述机体顶部进料仓上设有防尘盖。

更优选的,所述机体内部设有控制器,机体一侧外部设有控制器开关,所述机体的后部和侧方均设有散热窗。

更优选的,所述导向板下方设有一拉伸抽屉。

优选的,在所述制条装置和挤条出口之间还设置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包括四个两两配合传动的牵引辊轮,辊轮之间设置有导药沟槽。

更优选的,四个辊轮中的两个辊轮之间的安装座是一个活动安装在固定轴上的安装座,固定轴与安装座之间是一个矩形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中药制丸机能够使得丸状药品表面快速被药物干粉定型,并且粘度降低,有效防止了丸状药品的粘连和变形,除以此外,本实用新型还设有药条牵引装置来进行药条牵引,有效防止药条被拉断。同时,该全自动制丸机的结构设计更合理,增加了散热通道,减少了反复停机带来的机械损伤,工作时间更持久,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中药制丸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中药制丸机的导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的导向组件的a-a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药条牵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全自动中药制丸机,包括机体1底座14、制条装置2、挤条出口3和搓丸挤压辊4,所述搓丸挤压辊4下方设有倾斜设置的导向组件8。为了保证搓完过程顺利进行,不卡丸,所述搓丸挤压辊4的两侧斜上方设置有毛刷6,所述毛刷6固定在由顶板、左侧板和前后侧板组成的半封闭固定仓5内,所述半封闭固定仓固定在所述挤条出口3的两侧。所述毛刷6的四分之一位于所述半封闭固定仓5内,用于保护毛刷6结构,防止其变形,同时该半封闭固定仓可以防止毛刷内卡住的药丸向外飞溅,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制丸机中的导向组件8包括导向板81,所述导向板81上方开设有沉槽(开机制丸时,沉槽内可放置放置药丸黏连的药物干粉),沉槽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板平面平行的筛网83。所述导向板81的沉槽的下边缘处的槽体壁为二级阶梯槽壁,所述筛网83包括筛网本体831和与所述筛网本体下边缘水平无缝焊接的连接板832,所述连接板832厚度与所述二级阶梯槽的第一级阶梯厚度相同。上述结构的设计可以保证筛网与所述导向板平滑过渡,不会出现药丸卡顿、黏连等现象。

同时为了方便拆卸与安装,筛网本体831的四个角焊接有搭接边,可直接通过上述搭接边搭接在所述导向板上。

除了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创新点在于所述制条装置2位于所述机体的左上方,节省了机体上部空间,同时在所述制条装置2的右侧设有一散热通道11,所述散热通道11内设有散热器12,所述散热器优选为为设置于所述散热通道出风口处的风机。

除此以外,为了使操作更环保,所述机体两侧设有防飞溅护板7;所述机体顶部进料仓上设有防尘盖10;所述导向板81下方设有一拉伸抽屉9。

为了实现智能操作,所述机体1内部设有控制器,机体一侧外部设有控制器开关13,所述机体的后部和侧方均设有散热窗。

实际使用过程中,药品经机体顶部进料仓进入制丸机后经制条装置2成条后,进入挤条出口3和搓丸挤压辊4进行搓丸成型,丸状药品下落至导向板组件8上,能够在导向板组件8上滑动一段距离然后自导向板组件8的一端落下,此时拉伸抽屉9可用于收集做好的药丸。在丸状药品于导向板组件8上滑动时,由于重力药丸落在筛网上,并带动筛网下沉,上述动作会造成导向板沉槽内的药物干粉被震荡出并粘附在药丸外边面,使得丸状药品表面快速被干燥定型,并且粘度降低,有效防止了丸状药品的粘连和变形。

所述导向板83通过导向板侧翼82固定于机体1的防飞溅护板7上,药条经过制条装置2,在挤条出口3进入搓丸挤压辊4进行搓丸;毛刷6能够对搓丸挤压辊4进行清理,防止药渣粘黏。所述拉伸抽屉9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如更换集丸槽的时候)暂时性收集药丸,这样能够实现不停机制丸也能够方便更换集丸槽的目的。制条装置2右侧的散热通道11,可以快速高效的排出机体内机器运行产生的热量,保证制丸机持续高效的运行。

实施例二:

同实施例一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在制条装置2和挤条装置3之间还是设置牵引装置,如图4所示:所述牵引装置四个牵引辊轮15~18相互配合,之间设置有导药沟槽,药条19可以穿过导药沟槽,四个牵引辊轮中两两配合传动,其中辊轮15和16通过条形安装座23与固定轴24连接;为了防止药条19牵引过程中被夹断或扯断,也是本结构的发明点在于,两个辊轮18之间的安装座21是一个活动安装在固定轴24上的安装座,固定轴24与安装座21之间是一个矩形孔,弹簧22拉着安装座21在药条的粗细直径下可调节。同时,为了根据辊轮的位置方便调节和安装安装座,用于固定安装座21的固定轴24的一侧设有一可调节辅助安装座20。

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