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椎弧线牵引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75768发布日期:2020-07-31 21:40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颈椎弧线牵引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颈椎弧线牵引器。



背景技术:

根据牛顿力学法则和能量守恒定律来分析颈椎牵引的生物力学机制,颈椎牵引要用足够的牵引力和足够长的牵引时间,产生足够大的机械力,使椎间隙拉长,即通过缓慢渐增及持续的牵引来诱导惰性规律,使病变周围软组织的张力明显下降,从而发挥最大牵引效果。结合神经生物学中牵张反射理论,只有用非常缓慢的牵引速度,并维持一定长的时间,才能降低肌群张力,达到治疗效果。因此,在临床上,牵引角度、时间及牵引力宜选择适宜的范围。

现有技术中,根据牵引力牵引方式有:水平牵引和垂直牵引。

水平牵引,所受到的是水平方向的牵引力,这种力有助于有效拉伸颈椎,椎间隙增大,缓解椎间盘压力。但我们正常的颈椎是有曲度的c形的排列方式,这种水平的、无角度的牵引形式虽然对颈椎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对消除并发症方面也有不错的效果,但对恢复颈椎的生理曲度没有实质性的帮助,而且在牵引过程中患者颈椎所受到拉力会很大,没有专业医师操作,极易受到伤害。

垂直牵引,和水平牵引是一样的,人体的颈椎所受到的是垂直方向的牵引力,这样有助于有效拉伸颈椎,椎间隙增大,缓解椎间盘压力。但人体正常的颈椎是有曲度的c形排列方式,这种垂直的、无角度的牵引形式虽然对颈椎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对消除并发症方面也有不错的效果,但对恢复颈椎生理曲度没有实质性的帮助,而且在牵引过程中患者颈椎所受到拉力会很大,没有专业医师操作,极易受到伤害。

现有技术中的牵引枕采用荞麦作为填充物,气囊位于牵引枕的中层。这样虽然能够通过气囊调节高低,但无法使牵引枕与颈部完全贴合。

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14416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颈椎保健牵引枕,包括枕芯,所述枕芯由上、中、下三层构成,上层内部填充有荞麦皮,中层设有膨胀气囊,所述膨胀气囊连接有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包括管路、设在所述管路上的放气阀、通过所述管路与膨胀气囊连接的充气气囊以及设在充气气囊上的单向阀。利用该产品可以有效恢复颈椎曲度并缓解颈部肌肉疲劳,改善颈椎血液循环,增强肌肉、韧带、关节囊等的紧张力,加强颈椎定性而达到防治颈椎的目的。但是由于气囊位于牵引枕的中层,只能进行调节牵引枕的高低,无法使牵引枕与颈部完全贴合,荞麦皮或者磁石作为填充物的流动性差、塑性形也较差;该牵引枕的宽度无法调节,仅能适用一定范围内的人群;另外,膨胀气囊位于枕芯中间时,由于牵引器的体积空间是固定有限的,膨胀气囊在中间冲气时,上下两边的高度都在增长,而此时宽度就在缩短,这样牵引器与颈部的接触点就在减少,每充气一下接触点就减少些,充气的高度和减少的接触点是成正比的、与牵引时对颈椎的损伤大小成正比(或有关系),膨胀气囊在中间牵引时牵引器和颈部曲度不能完全一致,形成了局部牵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颈椎弧线牵引器,通过设置调节带来调节颈部的长短、选用绿禾籽作为填充物来实现牵引器与颈部百分之百贴合。

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如下:

一种颈椎弧线牵引器,牵引器主体和举升气囊,牵引器主体包括外罩和枕芯,所述枕芯内部的填充物为绿禾籽,这样利用绿禾籽的天然流动性、塑形性与颈部百分之百的贴合;举升气囊位于枕芯的下方,牵引时只是向上给力,而牵引器的形状和宽度不会改变,在增加高度时,牵引器与颈部曲度完全一致不会改变,可以调节到适合每个人颈椎的弧线自然曲度(由于每个人的身高、体重、胖瘦的不同,颈部的曲度也有所不同),以达到无损伤自然牵引;外罩的边缘处连接有调节带,来调节颈部的长短,更准确地贴近颈椎的长度(由于每个人的身高、体重、胖瘦的不同,颈部的长短也有所不同),使头部的自重牵引力完全释放。

绿禾籽原始野生草本植物加工而成的保健枕填充物,拥有天然环保、保健安神、冬暖夏凉、消除疲劳等特点,无毒无副作用;核心填充物为生长在高于海平面1500米左右高原的野生草本植物,经过层层筛选、分类、消毒、水洗、烘干等十余道工艺流程科学加工而成,拥有红、黄、白、灰、褐、深褐六种颜色。

绿禾籽无污染,无异味,集成了传统枕头等天然材质的多项优势,同时又具有全新的突破性。绿禾籽如今已被广泛应用于枕头上,软硬适中,弹性适度,有益头部血液循环,能有效预防颈椎病,背脊酸痛等症状。特别适合于儿童,学生,脑力工作者,失眠患者和中老年患者。

优选的是,所述调节带通过拉链或者纽扣或者粘扣的方式与外罩固定连接,从而方便调节带的拆洗。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外罩和调节带选用纯棉面料或者亚麻面料或者涤纶面料。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调节带4的宽度小于或者等于外罩的宽度。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外罩的内侧中央的底部设有矩形口袋,举升气囊设置在其内。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矩形口袋的四角与外罩固定连接,从而防止矩形口袋脱离外罩的内的空腔中。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矩形口袋的开口处设有粘扣,从而防止放置在矩形口袋内的举升气囊滑落。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举升气囊包括手动控制气泵、排气控制阀门和输气管。排气控制阀门进行调节气囊的高度,当枕芯高度太低,不能满足使用者要求时,保持排气控制阀门的关闭,挤压手动控制气泵为枕芯底部的举升气囊内的膨胀气囊充气,调节枕芯高度至适当为止;当枕芯高度太高,不能满足使用者要求时,轻旋排气控制阀门,使其开启,释放膨胀气囊内的气体,调节枕芯高度至适当,关闭排气控制阀门。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输气管选用塑料管或者橡胶管。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枕芯的横切面为椭圆形或者圆形。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调节带为选用纯棉面料或者亚麻面料或者涤纶面料的一层或者多层。

附图说明

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颈椎弧线牵引器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颈椎弧线牵引器的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中举升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颈椎弧线牵引器的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中牵引器主体的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说明本质上仅仅是示例性的而并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应用或用途。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颈椎弧线牵引器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颈椎弧线牵引器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颈椎弧线牵引器,牵引器主体1和举升气囊2,牵引器主体1包括外罩11和枕芯,所述枕芯内部的填充物为绿禾籽12,这样利用绿禾籽的天然流动性、塑形性与颈部百分之百的贴合;举升气囊2位于枕芯的下方,牵引时只是向上给力,而牵引器的形状和宽度不会改变,在增加高度时,牵引器与颈部曲度完全一致不会改变,可以调节颈椎的弧线自然曲度,以达到无损伤自然牵引;外罩11的边缘处连接有调节带4,来调节颈部的长短,更准确地贴近颈椎的长度,使头部的自重牵引力完全释放。

绿禾籽作为填充物的弧线牵引器塑形性强,软硬度适中,与颈、肩零距离完美贴合,依靠头部自身重量的牵引,逐步对变形的颈椎进行矫正,在睡眠中完成牵引,从而避免了牵引重量过度,牵引时间过长对颈椎产生的再次伤害。

弧线牵引器对颈椎的作用是:通过软牵引枕在颈椎根部产生的弧线牵引,依靠人体头部自重对软牵引枕产生的压力和软牵引独有的流动性,塑形性对颈椎产生的零距离的支撑力,使绿禾籽独有的圆润光滑颗粒迅速转换成360度全方位安全无任何副作用的天然牵引力群,利用人头部自身的重量产生最安全的牵引方式(弧线牵引)。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带4通过拉链或者纽扣或者粘扣的方式与外罩111固定连接,从而方便调节带4的拆洗。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罩111和调节带4选用纯棉面料或者亚麻面料或者涤纶面料。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带4的宽度小于或者等于外罩11的宽度。

在本实施例中,外罩11的内侧中央的底部设有矩形口袋,举升气囊2设置在其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矩形口袋的四角与外罩11固定连接,从而防止矩形口袋脱离外罩的内的空腔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矩形口袋的开口处设有粘扣,从而防止放置在矩形口袋内的举升气囊2滑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举升气囊2包括手动控制气泵3、排气控制阀门5和输气管6。排气控制阀门5进行调节气囊的高度,当当枕芯高度太低,不能满足使用者要求时,保持排气控制阀门5的关闭,挤压手动控制气泵3为枕芯底部的举升气囊内的膨胀气囊充气,调节枕芯高度至适当为止;当枕芯高度太高,不能满足使用者要求时,轻旋排气控制阀门5,使其开启,释放膨胀气囊内的气体,调节枕芯高度至适当,关闭排气控制阀门5。

本实用新型的颈椎弧线牵引器的使用方法为:

(1)通过调节带调节宽度使软牵引器与颈肩紧密贴合,头部微微悬空;

(2)通过气压调节高度,最佳角度为额头、下巴与前胸为一水平面;

(3)每天牵引1-2次,每次牵引30-40分钟;

(4)牵引时可配合其它治理,以不伤害颈椎体为准;

(5)在不需要牵引的时候,弧线牵引器也可放开调节带,作为日常休息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输气管6选用塑料管或者橡胶管。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枕芯的横切面为椭圆形或者圆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带4为选用纯棉面料或者亚麻面料或者涤纶面料的一层或者多层。

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难理解,本实用新型的颈椎弧线牵引器包括本说明书中各部分的任意组合。限于篇幅且为了使说明书简明,在此没有将这些组合一一详细介绍,但看过本说明书后,由本说明书构成的各部分的任意组合构成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已经不言自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