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77909发布日期:2020-06-05 19:44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生儿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新生儿出生后,容易出现肠胃发育不良问题,让新生儿身体尽量处于直立位,以促进消化,刺激肠胃蠕动以及肠管发育,目前新生儿用的床板大多不能进行调节,固定的床板不利于新生儿肠胃的发育,并且新生儿在睡觉时常常需要摇晃,固定的床板不利于新生儿睡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面四角均固定连接一根竖向的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伸展方向向上,电动伸缩杆的上方设有一块横板,横板的底面左侧开设两条截面为燕尾形的滑槽,两条滑槽前后分布,每块滑槽内均设有一块截面为燕尾形的第一滑块,位于底座左侧的两根电动伸缩杆的顶端与对应的一块第一滑块的底面铰链连接,位于底座右侧的两根电动伸缩杆的顶端与横板的底面铰链连接,横板的顶面两侧均固定安装一块竖板,两块竖板的顶面为弧形,每块竖板的顶面均开设一条截面为燕尾形的弧形槽,每条弧形槽内均设有两块截面为燕尾形的第二滑块,位于同一条弧形槽内的两块第二滑块前后分布,每块滑块的顶面均固定连接一根倾斜的支撑杆的底端,四根支撑杆的顶端之间通过一块水平的床板固定连接,床板的顶面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一块竖向的挡板。

如上所述的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每相邻的两根所述的电动伸缩杆之间均通过一根水平的固定杆固定连接,四根固定杆呈矩形分布。

如上所述的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所述的每块竖板的两侧均分布固定安装两根倾斜的连接杆的一端,位于同一块竖板同一侧的两根连接杆前后分布,每根连接杆的另一端均与横板的顶面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所述的位于同一条弧形槽内的两块第二滑块的相背面均固定安装一根弹簧的一端,每根弹簧的另一端均与弧形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所述的床板的前面固定安装一个把手。

如上所述的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所述的底座的底面固定安装一块防滑垫,防滑垫具有弹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操作便捷,使用本实用新型,首先将新生儿放置在床板上,使新生儿头部位于床板的左侧,然后上下晃动床板,床板晃动带动支撑杆的底端前后移动,支撑杆底端移动带动第二滑块沿弧形槽前后滑动,晃动床板有利于新生儿快速入睡,然后位于底座左侧的两根电动伸缩杆向上伸展,位于底座左侧的两根电动伸缩杆伸展带动第一滑块沿滑槽向左滑动,位于底座右侧的两根电动伸缩杆向下收缩,使横板倾斜,横板倾斜带动床板倾斜,使新生儿的头部高于腿部,进而促进消化,本装置通过位于底座不同侧的电动伸缩杆的反向工作,使床板处于倾斜位置,进而使新生儿的头部高于徒步,促进消化,刺激肠胃蠕动以及肠管发育,来解决新生儿胃肠发育不良的问题,同时通过摇晃床板,进而更好的使新生儿入睡,给新生儿入睡带来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的放大图;图3是图2的b向视图的放大图;图4是图1的c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如图所示,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面四角均固定连接一根竖向的电动伸缩杆2,电动伸缩杆2的伸展方向向上,电动伸缩杆2的上方设有一块横板3,横板3的底面左侧开设两条截面为燕尾形的滑槽4,两条滑槽4前后分布,每块滑槽4内均设有一块截面为燕尾形的第一滑块5,位于底座1左侧的两根电动伸缩杆2的顶端与对应的一块第一滑块5的底面铰链连接,位于底座1右侧的两根电动伸缩杆2的顶端与横板3的底面铰链连接,横板3的顶面两侧均固定安装一块竖板6,两块竖板6的顶面为弧形,每块竖板6的顶面均开设一条截面为燕尾形的弧形槽7,每条弧形槽7内均设有两块截面为燕尾形的第二滑块8,位于同一条弧形槽7内的两块第二滑块8前后分布,每块滑块8的顶面均固定连接一根倾斜的支撑杆9的底端,四根支撑杆9的顶端之间通过一块水平的床板10固定连接,床板10的顶面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一块竖向的挡板11,挡板11能够防止新生儿从床板10上跌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操作便捷,使用本实用新型,首先将新生儿放置在床板10上,使新生儿头部位于床板10的左侧,然后上下晃动床板10,床板10晃动带动支撑杆9的底端前后移动,支撑杆9底端移动带动第二滑块8沿弧形槽7前后滑动,晃动床板10有利于新生儿快速入睡,然后位于底座1左侧的两根电动伸缩杆2向上伸展,位于底座1左侧的两根电动伸缩杆2伸展带动第一滑块5沿滑槽4向左滑动,位于底座1右侧的两根电动伸缩杆2向下收缩,使横板8倾斜,横板8倾斜带动床板10倾斜,使新生儿的头部高于腿部,进而促进消化,本装置通过位于底座1不同侧的电动伸缩杆2的反向工作,使床板10处于倾斜位置,进而使新生儿的头部高于徒步,促进消化,刺激肠胃蠕动以及肠管发育,来解决新生儿胃肠发育不良的问题,同时通过摇晃床板10,进而更好的使新生儿入睡,给新生儿入睡带来方便。

具体而言,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每相邻的两根所述的电动伸缩杆2之间均通过一根水平的固定杆12固定连接,四根固定杆12呈矩形分布。固定杆12对电动伸缩杆2具有支撑作用,能够避免电动伸缩杆2发生倾斜运动,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

具体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每块竖板6的两侧均分布固定安装两根倾斜的连接杆13的一端,位于同一块竖板6同一侧的两根连接杆前后分布,每根连接杆13的另一端均与横板3的顶面固定连接。连接杆13对竖板6具有支撑作用,能够避免竖板6发生倾斜运动,同时使竖板6与横板3的连接更加牢固,连接更加稳定,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位于同一条弧形槽7内的两块第二滑块8的相背面均固定安装一根弹簧14的一端,每根弹簧14的另一端均与弧形槽7的内壁固定连接。弹簧14使第二滑块8的运动更加顺畅,提高了第二滑块8的运动性,同时避免了第二滑块8与弧形槽7发生碰撞。

更进一步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床板10的前面固定安装一个把手15。通过把手15,使用者便于晃动床板10,便于新生儿睡眠,给使用带来方便。

更进一步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底座1的底面固定安装一块防滑垫16,防滑垫16具有弹性。防滑垫16增加了底座1与底面之间的摩擦力,避免了底座1在使用时发生滑动,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