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妇产科护理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4676发布日期:2020-05-29 12:21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妇产科护理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妇产科护理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妇产科护理带。



背景技术:

剖宫产术是产科领域中的重要手术,产妇在进行剖宫产术后多会出现刀口阵痛,需要进行止痛,特别是产妇在咳嗽、恶心或呕吐时,容易使腹部缝线断裂,所以要用手压住伤口两侧,防止这种情况发生,然而产妇长时间用手压制伤口,费力且效果不好,此外,大多产妇在生育之后为尽快恢复身材,通常使用束缚带进行收腹。

现有的收腹带通过在带前粘扣来进行固定,但是粘扣粘合度较小或者较大都会产生不良的效果,粘扣粘合度较小时,整个护理带会出现脱落的现象,影响使用,而粘扣粘合度较大时,在对粘扣分离时,不方便分离,容易扯到伤口,因此,现在提出一种新型妇产科护理带。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妇产科护理带,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妇产科护理带,包括护理带本体,所述护理带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纱网透气层,所述护理带本体外表面位于纱网透气层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滑条,所述护理带本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滑条,所述护理带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魔术贴,所述护理带本体远离纱网透气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魔术贴,所述护理带本体外表面位于第二魔术贴的一侧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的一侧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块位于连接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第一连接块通过转动轴活动连接有固定板。

可选的,所述第一防滑条和第二防滑条的材质均为橡胶。

可选的,所述第一魔术贴与第二魔术贴相适配。

可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齿牙,且所述固定齿牙的数量为若干个。

可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第二连接块位于连接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磁铁,且所述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磁性连接。

可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开设有连接孔,且所述转动轴贯穿于连接孔的内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妇产科护理带,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新型妇产科护理带,通过固定板的设计,实现了对护理带本体固定的功能,在将该装置缠绕在患者腰腹后,将护理带本体的一端覆盖在护理带本体另一端的一侧,转动固定板使得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相连接,利用固定板一侧的固定齿牙对护理带本体进行固定,然后再将第一魔术贴与第二魔术贴粘接即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相比于传统的粘扣粘接,该护理带本体在拆卸时,无需大力撕扯,固定牢靠,从而有效地对患者伤口起到了防护的作用。

2、该新型妇产科护理带,通过第一防滑条的设计,使得护理带本体能够对患者的伤口处进行很好的固定,而且,通过第二防滑条的设计,避免了护理带本体在使用时产生转动,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护理带本体固定的稳定性,同时,通过纱网透气层的设计,对患者伤口处起到了透气的作用,避免了长时间覆盖而不利于伤口的愈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板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护理带本体;2、纱网透气层;3、第一防滑条;4、第二防滑条;5、第一魔术贴;6、第二魔术贴;7、第一连接块;8、第二连接块;9、连接槽;10、转动轴;11、固定板;12、固定齿牙;13、第一磁铁;14、第二磁铁;15、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妇产科护理带,包括护理带本体1,护理带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纱网透气层2,通过纱网透气层2的设计,对患者伤口处起到了透气的作用,避免了长时间覆盖而不利于伤口的愈合,护理带本体1外表面位于纱网透气层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滑条3,护理带本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滑条4,第一防滑条3和第二防滑条4的材质均为橡胶,通过第一防滑条3的设计,使得护理带本体1能够对患者的伤口处进行很好的固定,而且,通过第二防滑条4的设计,避免了护理带本体1在使用时产生转动,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护理带本体1固定的稳定性,护理带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魔术贴5,护理带本体1远离纱网透气层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魔术贴6,第一魔术贴5与第二魔术贴6相适配,护理带本体1外表面位于第二魔术贴6的一侧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7和第二连接块8,第一连接块7和第二连接块8的一侧均开设有连接槽9,第一连接块7位于连接槽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0,第一连接块7通过转动轴10活动连接有固定板11,通过固定板11的设计,实现了对护理带本体1固定的功能,在将该装置缠绕在患者腰腹后,将护理带本体1的一端覆盖在护理带本体1另一端的一侧,转动固定板11使得第一磁铁13与第二磁铁14相连接,利用固定板11一侧的固定齿牙12对护理带本体1进行固定,然后再将第一魔术贴5与第二魔术贴6粘接即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相比于传统的粘扣粘接,该护理带本体1在拆卸时,无需大力撕扯,固定牢靠,从而有效地对患者伤口起到了防护的作用,固定板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齿牙12,且固定齿牙12的数量为若干个,固定板1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磁铁13,第二连接块8位于连接槽9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磁铁14,且第一磁铁13与第二磁铁14磁性连接,固定板11的一端开设有连接孔15,且转动轴10贯穿于连接孔15的内部。

进一步地,为了提升护理带本体1整体的固定效果,第一磁铁13和第二磁铁14均选用强力磁铁。

进一步地,第一魔术贴5和第二魔术贴6仅仅起到了将护理带本体1固定后的多余段进行简单固定,因此,第一魔术贴5和第二魔术贴6之间的粘合度无需过大。

综上所述,该新型妇产科护理带,通过固定板11的设计,实现了对护理带本体1固定的功能,在将该装置缠绕在患者腰腹后,将护理带本体1的一端覆盖在护理带本体1另一端的一侧,转动固定板11使得第一磁铁13与第二磁铁14相连接,利用固定板11一侧的固定齿牙12对护理带本体1进行固定,然后再将第一魔术贴5与第二魔术贴6粘接即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相比于传统的粘扣粘接,该护理带本体1在拆卸时,无需大力撕扯,固定牢靠,从而有效地对患者伤口起到了防护的作用,通过第一防滑条3的设计,使得护理带本体1能够对患者的伤口处进行很好的固定,而且,通过第二防滑条4的设计,避免了护理带本体1在使用时产生转动,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护理带本体1固定的稳定性,同时,通过纱网透气层2的设计,对患者伤口处起到了透气的作用,避免了长时间覆盖而不利于伤口的愈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