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神经科检查的音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9176发布日期:2020-05-26 17:46阅读:9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神经科检查的音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神经科检查的音叉。



背景技术:

目前在神经内科检查时,常使用音叉来对患者的听力的检查,以鉴别耳聋性质及深感觉是否异常,医生的使用音叉时,会使用鼓锤敲击音叉,使音叉发出声音,但是不同的医生的敲击力度不同,音叉的音量不同,不能准确的对患者的病情做准确的判断,同时,使用鼓锤敲击音叉后,还需要放置鼓锤,而音叉发声的时间较短,且会随时间持续的衰减,这样不仅容易使得患者的检查结果出现偏差,同时还为医生带来不便,因此需要一种用于神经科检查的音叉,可以发出音量大小一致的声音,且无需鼓锤敲击,提高检测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神经科检查的音叉,可以解决现有技术音量不易控制,需要鼓锤敲击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神经科检查的音叉,包括音叉本体、手柄、底座,所述手柄上部与音叉本体连接,手柄下部与底座连接,所述手柄内设有撞针和撞锤,所述撞针通过固定板安装在手柄内,且撞针一端朝向音叉本体,撞锤通过滑轨安装在手柄内,且撞锤与固定板之间设有弹簧a,所述手柄内还设有锁定块,所述锁定块通过滑轨安装在手柄内,并通过卡勾与撞锤连接,所述手柄上设有滑槽。

所述撞针一端设有圆盘,所以圆盘与固定板之间通过弹簧b连接。

所述撞针与固定板之间设有限位环。

所述卡勾中部与锁定块铰接,卡勾上设有按钮,按钮下部与卡勾一端连接,按钮上部从滑槽内伸出10mm至20mm。

所述锁定块上设有锁紧螺母,锁定块通过锁紧螺母固定在滑槽内。

所述弹簧a处于自然状态时,撞锤与撞针之间的距离为10mm至20mm,撞针与音叉本体之间的距离为3mm至6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手柄内部安装撞针和撞锤,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撞针撞击音叉本体,使音叉发出声音,通过撞锤释放的位置可以控制撞锤撞击的力度,进而控制音叉发出声音的音量,无需鼓锤敲击,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中:1-音叉本体,2-手柄,3-底座,4-撞针,5-撞锤,6-固定板,7-滑轨,8-弹簧a,9-锁定块,10-卡勾,11-圆盘,12-弹簧b,13-限位环,14-滑槽,15-按钮,16-锁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用于神经科检查的音叉,包括音叉本体1、手柄2、底座3,所述手柄2上部与音叉本体1连接,手柄2下部与底座3连接,所述手柄2内设有撞针4和撞锤5,所述撞针4通过固定板6安装在手柄2内,且撞针4一端朝向音叉本体1,撞锤5通过滑轨7安装在手柄2内,且撞锤5与固定板6之间设有弹簧a8,所述手柄2内还设有锁定块9,所述锁定块9通过滑轨7安装在手柄2内,并通过卡勾10与撞锤5连接,所述手柄2上设有滑槽14。

使用音叉时,将锁定块9移动到所需位置后,拧紧锁紧螺母16,将锁定块9固定住,然后通过撞锤5上的拨杆拉动撞锤5,使撞锤5通过卡勾10与锁定块9连接,并拉长弹簧a8进行储能,然后按下按钮15,带动卡勾10一端抬起,释放撞锤5,在弹簧a8的作用下,撞锤5加速撞击撞针4一端,使撞针4另一端迅速撞击音叉本体1是音叉发声声音,使用者可以通过调整锁定块9在滑槽14的位置来调整弹簧a8拉长的距离,可控制撞锤5撞击撞针4的力度,进而控制音叉的音量,在撞锤5撞击撞针4后,弹簧a8恢复原长,撞锤5与撞针4脱离接触,同时在弹簧b12的拉动下,撞针4回弹,脱离与音叉本体1的接触,避免影响音叉本体1的震动,提高音叉本体1的发声时间。

所述撞针4一端设有圆盘11,所以圆盘11与固定板6之间通过弹簧b12连接,弹簧b12处于拉长状态,通过弹簧b12拉动,在撞针4撞击音叉本体1后,可以使撞针4脱离与音叉本体1的接触,避免撞针4影响音叉本体1的震动,提高音叉本体1的发声时间。

所述撞针4与固定板6之间设有限位环13,使缩回后可以被限位环13卡住,将撞针4与音叉本体1之间的距离控制在3mm至6mm。

所述卡勾10中部与锁定块9铰接,卡勾10上设有按钮15,按钮15下部与卡勾10一端连接,按钮15上部从滑槽14内伸出10mm至20mm,通过按压按钮15,可以使卡勾10一端翘起,释放撞锤5。

所述锁定块9上设有锁紧螺母16,锁定块9通过锁紧螺母16固定在滑槽14内,锁紧螺母16松开后,锁定块9可以在滑槽12内移动,通过调整锁定块9在滑槽14的位置来调整弹簧a8拉长的距离,可控制撞锤5撞击撞针4的力度,进而控制音叉的音量,

所述弹簧a8处于自然状态时,撞锤5与撞针4之间的距离为10mm至20mm,撞针4与音叉本体1之间的距离为3mm至6mm,避免在撞针4在撞击音叉本体1后继续与音叉本体1接触,影响音叉本体1的振动。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神经科检查的音叉,其特征在于:包括音叉本体(1)、手柄(2)、底座(3),所述手柄(2)上部与音叉本体(1)连接,手柄(2)下部与底座(3)连接;所述手柄(2)内设有撞针(4)和撞锤(5),所述撞针(4)通过固定板(6)安装在手柄(2)内,且撞针(4)一端朝向音叉本体(1),撞锤(5)通过滑轨(7)安装在手柄(2)内,且撞锤(5)与固定板(6)之间设有弹簧a(8);所述手柄(2)内还设有锁定块(9),所述锁定块(9)通过滑轨(7)安装在手柄(2)内,并通过卡勾(10)与撞锤(5)连接,所述手柄(2)上设有滑槽(1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神经科检查的音叉,其特征在于:所述撞针(4)一端设有圆盘(11),所以圆盘(11)与固定板(6)之间通过弹簧b(12)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神经科检查的音叉,其特征在于:所述撞针(4)与固定板(6)之间设有限位环(1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神经科检查的音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勾(10)中部与锁定块(9)铰接,卡勾(10)上设有按钮(15),按钮(15)下部与卡勾(10)一端连接,按钮(15)上部从滑槽(14)内伸出10mm至2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神经科检查的音叉,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块(9)上设有锁紧螺母(16),锁定块(9)通过锁紧螺母(16)固定在滑槽(14)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神经科检查的音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a(8)处于自然状态时,撞锤(5)与撞针(4)之间的距离为10mm至20mm,撞针(4)与音叉本体(1)之间的距离为3mm至6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神经科检查的音叉,包括音叉本体、手柄、底座,所述手柄上部与音叉本体连接,手柄下部与底座连接,所述手柄内设有撞针和撞锤,所述撞针通过固定板安装在手柄内,且撞针一端朝向音叉本体,撞锤通过滑轨安装在手柄内,且撞锤与固定板之间设有弹簧A,所述手柄内还设有锁定块,所述锁定块通过滑轨安装在手柄内,并通过卡勾与撞锤连接,所述手柄上设有滑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手柄内部安装撞针和撞锤,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撞针撞击音叉本体,使音叉发出声音,通过撞锤释放的位置可以控制撞锤撞击的力度,进而控制音叉发出声音的音量,无需鼓锤敲击,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吴昌松;杨净;罗晓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吴昌松
技术研发日:2019.06.27
技术公布日:2020.05.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