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生儿使用的医用鸟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23746发布日期:2020-06-23 22:12阅读:7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生儿使用的医用鸟巢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生儿护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生儿使用的医用鸟巢。



背景技术:

临床上,新生儿由于器官功能、免疫功能等发育还不完善,尤其是早产儿,需要给予特殊的护理。目前,医护人员常通过模拟鸟巢的结构对婴幼儿进行位置限制,同时也可以使婴幼儿感觉舒适,更有安全感。但是现有的鸟巢模拟一般采用医院就地取材的毯子等堆叠而成,这种方式制成的鸟巢结构不够稳定,无法始终保持鸟巢状,长时间使用无法保障其中婴幼儿的安全,同时就地取材的毯子等物清洁程度难以保证,易沾染细菌,引起婴幼儿其它感染,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新生儿使用的医用鸟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生儿使用的医用鸟巢,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鸟巢结构不够稳定,无法始终保持鸟巢状,长时间的保障其中婴幼儿的安全,同时就地取材的毯子等物清洁程度难以保证,易沾染细菌,引起婴幼儿其它感染鸟巢结构不够稳定,无法始终保持鸟巢状,长时间使用无法保障其中婴幼儿的安全,同时就地取材的毯子等物清洁程度难以保证,易沾染细菌,引起婴幼儿其它感染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生儿使用的医用鸟巢,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下垫层,所述下垫层的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包布,所述下垫层的一端两侧分别设置有头部右侧防护块和头部左侧防护块,所述下垫层的中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身体右侧防护块和身体左侧防护块,所述下垫层的另一端两侧分别设置有腿部右侧防护块和腿部左侧防护块,所述头部右侧防护块、头部左侧防护块、身体右侧防护块、身体左侧防护块、腿部右侧防护块和腿部左侧防护块的外侧均紧密粘接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一端与下垫层的表面紧密粘接。

作为优选,所述下垫层的表面靠近头部右侧防护块和头部左侧防护块处横向设置有垫肩部。

作为优选,所述下垫层的两侧位于包布的上方紧密粘接有若干绑带。

作为优选,所述头部右侧防护块、头部左侧防护块、身体右侧防护块、身体左侧防护块、腿部右侧防护块和腿部左侧防护块共同组椭圆形结构,且所述垫层也为椭圆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头部右侧防护块、头部左侧防护块、身体右侧防护块、身体左侧防护块、腿部右侧防护块和腿部左侧防护块均与下垫层紧密粘接。

作为优选,所述下垫层靠近头部右侧防护块和头部左侧防护块的一端上方设置有遮光罩,所述遮光罩包括与下垫层的顶部紧密粘接的弧形固定板,所述弧形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若干遮光布,所述遮光布之间设置有钢丝支撑架,所述钢丝支撑架与两侧相邻的遮光布紧密粘接,所述钢丝支撑架的一端与弧形固定板铰接。

作为优选,位于中部的两个所述遮光布之间通过拉链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软体的下垫层以及位置可变换且不可滑脱的若干防护块,组成可适用于多种体位的婴幼儿鸟巢,可为临床婴幼儿护理提供躺卧位和侧卧位,由于多个软体防护块分别通过连接带连接下垫层,因此结构稳定性较好,可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为婴幼儿提供更为安全的护理环境,不需要借助其他毯子等辅助体位变化,可减少不必要的细菌感染,此外,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垫肩部的设置为患儿提供鼻息位,通过遮光罩的设置辅助患儿吸氧、注射,以及模拟宫内环境等,临床上十分适用,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1、头部右侧防护块;2、头部左侧防护块;3、身体右侧防护块;4、身体左侧防护块;5、腿部右侧防护块;6、腿部左侧防护块;7、垫肩部;8、绑带;9、包布;10、下垫层;101、连接带;11、底座;12、遮光罩;121、钢丝支撑架;122、遮光布;123、固定板;124、拉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新生儿使用的医用鸟巢,如图1和图3所示,包括底座11,底座11的顶部设置有下垫层10,下垫层10的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包布9,下垫层10的一端两侧分别设置有头部右侧防护块1和头部左侧防护块2,下垫层10的中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身体右侧防护块3和身体左侧防护块4,下垫层10的另一端两侧分别设置有腿部右侧防护块5和腿部左侧防护块6,头部右侧防护块1、头部左侧防护块2、身体右侧防护块3、身体左侧防护块4、腿部右侧防护块5和腿部左侧防护块6的外侧均紧密粘接有连接带101,连接带101的一端与下垫层10的表面紧密粘接。

具体的,头部左侧防护块2、身体右侧防护块3、身体左侧防护块4、腿部右侧防护块5和腿部左侧防护块6均采用硅胶材质制成,硅胶材质柔软,与皮肤接触更加柔软,避免对皮肤造成损伤。

具体的,多个连接带101与下垫层10上表面之间的连接点可围成第一环形,使得各防护块分别可移动至第一环形所在位置上,多个连接带101与多个防护块之间的连接线围成第二环形,且多个防护块可在第二环形位置处对接为环形防护圈;第二环形位于第一环形之外。

此外,下垫层10包括外罩以及外罩内的水床体,下垫层10的外罩可采用棉质布料缝接而成,水床体的外层材质可为软质橡胶,减少对婴幼儿皮肤的刺激。

进一步的,水床体可直接采用电加热式恒温水床。电加热式恒温水床为现有技术,再次不作赘述,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电加热式恒温水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改进,电加热式恒温水床可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适用于各个季节。

进一步的,外罩内可配合设置床体框架(水床体为充水软体的情况下,床体框架可仅限制下垫层10的四周),用于使得下垫层10的位置相对稳定,同时也使得下垫层10之上的各个防护块以及遮光罩的位置相对稳定。

进一步的,水床体包括通水口,通水口上设有控制阀;外罩上设有充放水操作口,操作口上缝接有拉链。通水口以及充放水操作口的设置可用于更换水床内的液体,可用于改变水的清洁度以及温度等,水床体可根据患儿活动产生水流,使受力点改变,预防压疮,预防呼吸暂停,同时也可一定程度的模仿宫内环境,增加患儿安全感。

进一步的,下垫层10的表面靠近头部右侧防护块1和头部左侧防护块2处横向设置有垫肩部7,垫肩部7包括缝制于下垫层10上表面对应肩部位置的弹性表层,以及位于弹性表层与下垫层10上表面之间的充气夹层,从而便于将患儿置于鼻息位以开放气道,防止呼吸暂停。

进一步的,上述充气夹层可预置于弹性表层与下垫层10之间,并将弹性表层周部与下垫层10上表面全向缝接,或者充气夹层包括弹性材料制成的充气柱,充气柱端部设有分别延伸至鸟巢本体外的充气口和排气口,充气口和排气口上分别设有单向阀,此外,充气口与排气口也可设置为同一通气口。

进一步的,下垫层10的两侧位于包布9的上方紧密粘接有若干绑带8,用于必要时制动患儿四肢,包布9的自由端,即包布9连接下垫层10一端的对端上设有多条包布绑带8,可用于在包布包裹患儿时,固定包布9,防止患儿非主观肢体活动时踢开包布9,突然失去包裹,产生惊恐情绪。

值得注意的是,头部右侧防护块1、头部左侧防护块2、身体右侧防护块3、身体左侧防护块4、腿部右侧防护块5和腿部左侧防护块6共同组椭圆形结构,且下垫层10也为椭圆形结构。

值得注意的是,头部右侧防护块1、头部左侧防护块2、身体右侧防护块3、身体左侧防护块4、腿部右侧防护块5和腿部左侧防护块6均与下垫层10紧密粘接,保证各个防护块不易滑脱。

如图2所示,下垫层10靠近头部右侧防护块1和头部左侧防护块2的一端上方设置有遮光罩12,遮光罩12包括与下垫层10的顶部紧密粘接的弧形固定板123,弧形固定板123的顶部设置有若干遮光布122,遮光布122之间设置有钢丝支撑架121,钢丝支撑架121与两侧相邻的遮光布122紧密粘接,钢丝支撑架121的一端与弧形固定板123铰接,遮光罩12可用于遮光,可模拟宫内昏暗环境,减少光刺激,另外也可用作吸氧辅助头罩,也可用于头部输液时提起留置针柄及输液器,预防压疮。

进一步的,位于中部的两个遮光布122之间通过拉链124相连接,便于遮光罩12中部的开合。

本实施例的新生儿使用的医用鸟巢在使用时,将多个防护块呈鸟巢状包裹患儿,可防止滑脱,挤压各防护块并向内移动,对接为较小的环形,或者单独移动某一防护块,可用于协助患儿转换至侧卧位或抬高部分肢体,由于侧卧位时患儿贴压防护块,且患儿一般力量较小,故防护块不会因患儿扭动而滑脱。此外,包布9一方面可当做盖被用于包裹患儿,给患儿增加安全感,另一方面可用于辅助软体防护块用于进一步抬高患儿肢体,即向内卷成条状,单独或者与防护块一同压在患儿身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