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双极止血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58740发布日期:2020-06-20 15:11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手持式双极止血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术器械,具体涉及一种手持式双极止血钳装置。



背景技术:

外科手术过程中止血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常用的物理止血有如下几种方法:

1、加压包扎止血;

2、指压止血法;

3、止血带止血法;

4、填塞止血。

随着电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高频电刀双极止血钳3快速止血为外科手术赢得了更快的手术速度,更加有利于病患者的术后恢复。

高频电刀双极钳(镊子)止血原理是利用大功率高频电发生器产生的高频正弦波通过钳子(镊子)的头端向组织释放,从而在两端电凝钳之间的组织产生热效应,凝固血管和肌体组织中的蛋白质,由此达到止血效果。由于高频电流仅在电凝钳电极之间流动,使用安全性非常好。目前高级电刀工作站已经可以做到直径8mm血管止血。而普通的高频电刀一般应用于2~3mm的动静脉血管或组织渗血处理,处理原则是血管灼闭区的长度争取达到其直径的2~4倍。

如上所述,应用高频电刀双极止血给外科手术带来了极好的止血效果和极快的止血速度,但是其工作原理导致其存在以下缺点:用于双极止血的高频电刀需要几十瓦到两、三百瓦的功率,因此需要更大功率的电源供电,导致其设备非常笨重,不容易携带。另外,在野外或不能提供电源的场景下,医生很难使用高频电刀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持式双极止血钳装置,它可以实现自带电池供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手持式双极止血钳装置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包括把持手柄部1、鞘管2、钳口组件3;把持手柄部1的启动扳扣1-3能够绕扳扣组件轴1-2转动;启动扳扣1-3的传动臂1-31通过扳扣传动臂轴1-4连接启动扳扣传动杆1-5的一端,启动扳扣传动杆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启动扳扣传动杆轴1-6;启动扳扣传动杆轴1-6固定连接钳口空芯传动杆1-7的尾端;钳口空芯传动杆1-7活动穿设于鞘管2内;钳口空芯传动杆1-7的前端连接钳口组件3;所述钳口空芯传动杆1-7的尾端连接复位弹簧1-9;当钳口空芯传动杆1-7沿鞘管2前后移动时能够带动钳口组件3的钳口张合。

在另一实施例中,当所述启动扳扣1-3不受力时,复位弹簧1-9向前推动钳口空芯传动杆1-7,使钳口组件3的钳口保持张开状态;当拉动启动扳扣1-3的扳动部1-32时,带动启动扳扣1-3旋转,启动扳扣1-3的传动臂1-31带动启动扳扣传动杆1-5运动,启动扳扣传动杆1-5拉动启动扳扣传动杆轴1-6及钳口空芯传动杆1-7向后移动,从而带动钳口组件3的钳口闭合。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钳口组件3包括第一钳口传动件3-2、第二钳口传动件3-3、第一钳口传动臂3-4、第二钳口传动臂3-5,第一钳口传动件3-2和第二钳口传动件3-3的固定端通过销轴连接所述钳口空芯传动杆1-7的前端,第一钳口传动件3-2的自由端通过销轴连接第一钳口传动臂3-4的后端,第二钳口传动件3-3的自由端通过销轴连接第二钳口传动臂3-5的后端;第一钳口传动臂3-4和第二钳口传动臂3-5的中部穿设有同一钳口传动臂销轴3-6;第一钳口传动臂3-4与第二钳口传动臂3-5的后部之间形成夹角,同时第一钳口传动臂3-4与第二钳口传动臂3-5的前部之间也形成夹角,第一钳口传动臂3-4和第二钳口传动臂3-5的前部作为所述钳口;当第一钳口传动臂3-4和第二钳口传动臂3-5以钳口传动臂销轴3-6为旋转支点旋转时,能够改变第一钳口传动臂3-4与第二钳口传动臂3-5之间的夹角大小,从而实现钳口张合。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鞘管2的前端固定连接钳口组件支架3-1的尾端,钳口组件支架3-1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钳口传动臂销轴3-6。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启动扳扣传动杆轴1-6开设有连接孔,启动扳扣传动杆轴1-6通过连接孔固定连接钳口空芯传动杆1-7的尾端;所述钳口空芯传动杆1-7的尾端穿过启动扳扣传动杆轴1-6的连接孔,并与第二弹簧拉钩固定座1-8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弹簧拉钩固定座1-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1-9的前端,复位弹簧1-9的后端固定连接第一弹簧拉钩固定座1-10。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孔的两侧开设有键槽,所述钳口空芯传动杆1-7的连接部形成有相匹配的凸键;钳口空芯传动杆1-7通过凸键与键槽的配合,实现与启动扳扣传动杆轴1-6之间的固定连接。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扳扣传动臂轴1-4活动设置于导向滑道中,导向滑道对所述启动扳扣传动杆1-5的另一端的运动轨迹进行导向。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启动扳扣1-3的扳动部1-32的后侧设置有行程开关4;行程开关4与所述钳口的片状电热丝组成串联回路;串联回路上还设置有电池;当启动扳扣1-3的扳动部1-32受力旋转时,启动扳扣1-3触发行程开关4,使串联回路导通,电池对片状电热丝进行供电。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串联回路上设置有功率调节器5。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自体供电,能够实现便携式使用,从而将止血场景从具备供电条件的室内拓展至无供电条件的室内或室外,弥补了高频电刀双极钳的使用局限性。

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无法使用高频电刀的条件下,通过自体供电完成止血操作,从而将目前必须在手术室内完成的复杂手术拓展至条件简陋的环境中完成,大大降低了手术条件,对于提升边远地区的医疗技术、改善简陋条件下的医疗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附图说明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以下说明仅是示意性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所述原理可按多种方式应用,以实现许多不同的可替代实施方式。这些说明仅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内容的一般原理,不意味着限制在此所公开的实用新型构思。

结合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且与上文的总体说明和下列附图的详细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手持式双极止血钳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的正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钳口空芯传动杆与启动扳扣传动杆轴的配合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钳口组件与钳口空芯传动杆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钳口组件与鞘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气连接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1为把持手柄部,2为鞘管,

3为钳口组件,4为行程开关,

5为功率调节器,

1-1为把持手柄外壳,1-2为扳扣组件轴,

1-3为启动扳扣,1-4为扳扣传动臂轴,

1-31为传动臂,1-32为扳动部,

1-5为启动扳扣传动杆,1-6为启动扳扣传动杆轴,

1-7为钳口空芯传动杆,1-8为第二弹簧拉钩固定座,

1-9为复位弹簧,1-10为第一弹簧拉钩固定座,

1-11为电池仓,1-12为功率调节器固定座,

2-1为鞘管锥形保护套,

3-1为钳口组件支架,3-2为第一钳口传动件,

3-3为第二钳口传动件,3-4为第一钳口传动臂,

3-5为第二钳口传动臂,3-6为钳口传动臂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文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前”、“后”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手持式双极止血钳装置,包括把持手柄部1、鞘管2、钳口组件3;

如图2、图3所示,把持手柄部1包括把持手柄外壳1-1,把持手柄外壳1-1通过扳扣组件轴1-2连接启动扳扣1-3;启动扳扣1-3的上部为传动臂1-31,启动扳扣1-3的下部为扳动部1-32;启动扳扣1-3的传动臂1-31通过扳扣传动臂轴1-4连接启动扳扣传动杆1-5的一端,启动扳扣传动杆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启动扳扣传动杆轴1-6;扳扣组件轴1-2与扳扣传动臂轴1-4及启动扳扣传动杆轴1-6平行设置;

启动扳扣传动杆轴1-6固定连接钳口空芯传动杆1-7的尾端;启动扳扣传动杆轴1-6与钳口空芯传动杆1-7垂直设置;

钳口空芯传动杆1-7活动穿设于鞘管2内,钳口空芯传动杆1-7能够相对于鞘管2前后移动;钳口空芯传动杆1-7的前端连接钳口组件3;当钳口空芯传动杆1-7沿鞘管2前后移动时能够带动钳口组件3的钳口张合。

钳口空芯传动杆1-7与启动扳扣传动杆轴1-6之间的固定连接方式如下:

如图4所示,启动扳扣传动杆轴1-6的中部开设有连接孔,启动扳扣传动杆轴1-6通过连接孔固定连接钳口空芯传动杆1-7的尾端;

连接孔的两侧开设有键槽,钳口空芯传动杆1-7的连接部形成有相匹配的凸键;钳口空芯传动杆1-7通过凸键与键槽的配合,实现与启动扳扣传动杆轴1-6之间的连接,以实现钳口空芯传动杆1-7与启动扳扣传动杆轴1-6之间的周向定位,防止钳口空芯传动杆1-7与启动扳扣传动杆轴1-6之间发生相对转动;

钳口空芯传动杆1-7的尾端穿过启动扳扣传动杆轴1-6的连接孔,并通过螺旋方式与第二弹簧拉钩固定座1-8固定连接;

如图3所示,第二弹簧拉钩固定座1-8的尾端固定连接复位弹簧1-9的前端,钳口空芯传动杆1-7通过第二弹簧拉钩固定座1-8实现与复位弹簧1-9的固定连接;复位弹簧1-9的弹力通过第二弹簧拉钩固定座1-8作用于钳口空芯传动杆1-7,使钳口空芯传动杆1-7保持初始的前移状态,此时钳口张开;

复位弹簧1-9的后端固定连接第一弹簧拉钩固定座1-10;

鞘管2的尾端固定套设有鞘管锥形保护套2-1,鞘管2的尾端通过粘接方式固定连接鞘管锥形保护套2-1;鞘管锥形保护套2-1固定连接把持手柄外壳1-1,以实现鞘管2的固定。

如图5所示,钳口组件3包括第一钳口传动件3-2、第二钳口传动件3-3、第一钳口传动臂3-4、第二钳口传动臂3-5,第一钳口传动件3-2和第二钳口传动件3-3的固定端通过销轴连接钳口空芯传动杆1-7的前端,第一钳口传动件3-2的自由端通过销轴连接第一钳口传动臂3-4的后端,第二钳口传动件3-3的自由端通过销轴连接第二钳口传动臂3-5的后端;

第一钳口传动臂3-4和第二钳口传动臂3-5的中部穿设有同一钳口传动臂销轴3-6,钳口传动臂销轴3-6作为第一钳口传动臂3-4和第二钳口传动臂3-5的旋转支点;第一钳口传动臂3-4与第二钳口传动臂3-5的后部之间形成夹角,且第一钳口传动臂3-4与第二钳口传动臂3-5的前部之间也形成夹角,第一钳口传动臂3-4和第二钳口传动臂3-5的前部作为钳口;当第一钳口传动臂3-4和第二钳口传动臂3-5以钳口传动臂销轴3-6为旋转支点旋转时,能够改变第一钳口传动臂3-4与第二钳口传动臂3-5之间的夹角大小,从而实现钳口张合。

如图6所示,鞘管2的前端固定连接钳口组件支架3-1的尾端,鞘管2的前端套入钳口组件支架3-1的尾端并与之粘固连接;钳口组件支架3-1的前端固定连接钳口传动臂销轴3-6;

当钳口空芯传动杆1-7相对于鞘管2向后移动时,钳口空芯传动杆1-7带动第一钳口传动件3-2和第二钳口传动件3-3的固定端向后移动,使第一钳口传动件3-2和第二钳口传动件3-3的自由端相向运动,从而带动第一钳口传动臂3-4与第二钳口传动臂3-5之间所成夹角变小,实现钳口闭合。

当启动扳扣1-3不受力时,复位弹簧1-9的弹力通过启动扳扣传动杆轴1-6向前推动钳口空芯传动杆1-7,使钳口保持张开状态;

当手指拉动启动扳扣1-3的扳动部1-32时,能够带动启动扳扣1-3绕其支点顺时针旋转,从而通过启动扳扣1-3的传动臂1-31带动启动扳扣传动杆1-5运动,启动扳扣传动杆1-5拉动启动扳扣传动杆轴1-6及钳口空芯传动杆1-7沿水平方向向后移动,从而带动钳口闭合。

把持手柄外壳1-1可以由pc材料注塑形成;为便于组装,把持手柄外壳1-1为如图1所示的上下两瓣式,下壳体形成有自攻螺丝座,上壳体形成有相匹配的自攻螺丝安装孔道;上壳体与下壳体通过自攻螺丝实现固定连接;

如图2所示,把持手柄外壳1-1内固定设置有可装载两节电池的电池仓1-11,电池仓1-11嵌入上下壳体的卡位槽内;下壳体开设有电池仓盖卡槽,电池仓盖设置于电池仓盖卡槽内,并与电池仓1-11相配合,以便于装拆电池;电池仓1-11内装载的电池可以是普通5号高性能碱性电池;

第一弹簧拉钩固定座1-10固定设置于把持手柄外壳1-1内,第一弹簧拉钩固定座1-10嵌入上下壳体的固位槽内;第一弹簧拉钩固定座1-10内设置有功率调节器固定座1-12,功率调节器固定座1-12内设置有功率调节器5;

扳扣组件轴1-2的两端嵌入上下壳体的轴座中;

扳扣传动臂轴1-4的两端嵌入上下壳体的导向滑道中,导向滑道能够对扳扣传动臂轴1-4的运动轨迹进行限位,以使启动扳扣传动杆1-5的另一端的运动轨迹为前后方向,从而带动钳口空芯传动杆1-7前后运动;

鞘管锥形保护套2-1嵌入上下壳的保护套嵌入口。

启动扳扣1-3、启动扳扣传动杆轴1-6和启动扳扣传动杆1-5也可以由pc材料注塑形成。

钳口空芯传动杆1-7可以由不锈钢管制成。

鞘管2可以采用不锈钢薄壁钢管外敷绝缘材料制成。

第一钳口传动臂3-4和第二钳口传动臂3-5采用pc材料制成;

第一钳口传动臂3-4和第二钳口传动臂3-5的钳口可由特殊陶瓷或耐高温特殊pc材料制成;

钳口的内表面开设有用于镶嵌片状电热丝的沟槽,片状电热丝与沟槽通过耐高温胶封装,以使片状电热丝固定于钳口的内表面;片状电热丝的上表面镀有防止粘连的黄金镀层。

如图3所示,把持手柄外壳1-1内设置有行程开关4,行程开关4位于启动扳扣1-3的扳动部1-32的后侧;行程开关4通过穿设于钳口空芯传动杆1-7内部的电缆线与钳口的片状电热丝电连接;当启动扳扣1-3的扳动部1-32受力旋转时,启动扳扣1-3触发行程开关4,使串联回路导通,电池能够对片状电热丝进行供电,以使片状电热丝产生热量;

片状电热丝与电池所组成的串联回路上设置有功率调节器5,功率调节器5能够调节片状电热丝的热功率,控制片状电热丝的工作温度(如120℃),从而对钳口夹紧血管或组织时的工作温度进行控制(如70℃);

由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图7所示的电路,电池、行程开关4、片状电热丝、功率调节器5组成串联回路;功率调节器5具有红色led指示灯,拉动启动扳扣1-3的扳动部1-32使串联回路导通时,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此时红色led指示灯亮,则能够透过把持手柄外壳1-1看到红色亮光,提示设备处于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将电池装入电池仓1-11,手持把持手柄部1,使钳口对准3mm以下动静脉血管或渗血的创面;

用手指拉动启动扳扣1-3的扳动部1-32,使启动扳扣1-3的扳动部1-32与行程开关4接触并保持微动状态2秒以上,使钳口的片状电热丝的温度达120°;

继续拉动启动扳扣1-3的扳动部1-32,启动扳扣1-3通过钳口空芯传动杆1-7带动钳口闭合,使双极钳夹紧血管或创面并保持钳口的闭合压力;

当钳口所夹持的血管或创面有黑色状时,松开启动扳扣1-3,完成一次电凝过程;

如有必要,移动钳口至电凝止血点附近,再次启动电凝过程以保证止血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功率调节器5控制钳口夹紧血管或组织时的工作温度,通过温度效应控制导致蛋白凝固的止血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启动扳扣1-3的旋转角度,控制钳口的夹紧压力。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同等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