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冰敷及按摩的防足外旋和防足下垂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41178发布日期:2020-07-04 01:14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冰敷及按摩的防足外旋和防足下垂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护理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冰敷及按摩的防足外旋和防足下垂盒。



背景技术:

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截瘫、合并腓总神经损伤、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及下肢手术后需要保持患肢于外展中立位,以防止足下垂、足内旋、足外旋、关节僵直和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如果忽略对足下垂、足内旋、足外旋的防治,一旦遗留足下垂、足内旋、足外旋等后遗症,可能会造成永久性残疾,因此,临床上对于有足下垂、足内旋、足外旋等症状的患者必须精心护理和预防。目前临床上使用了形式各异的防护措施如防垂足垫、防足下垂靴及鞋,但这些防护装置穿脱不便,费时费力,长时间后容易造成足部压疮等问题,实用性差,且功能较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冰敷及按摩的防足外旋和防足下垂盒,方便实用,稳定性好,同时兼具冰敷和按摩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冰敷及按摩的防足外旋和防足下垂盒,包括盒体和制冷装置;所述盒体包括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后挡板;所述底板设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冰袋和温度计,所述冰袋上设置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后挡板设置于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后方,宽度不小于底板,且后挡板上设置有可移动的按摩装置;所述制冷装置位于左侧板或右侧板的外侧面,内部设有半导体制冷元件和水泵,所述半导体制冷元件和水泵设有电源连接线;所述冰袋上的进液管和出液管穿过盒体与制冷装置相连接,形成循环通路。

优选地,所述底板的长度为29cm,宽度为14cm,厚度为7cm;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长度为29cm,宽度为14cm,厚度为2cm;所述后挡板的长度为27cm,宽度为20cm,厚度为2cm。

优选地,所述按摩装置通过滑轨安装在后挡板上。

优选地,所述按摩装置至少有两个。

优选地,所述滑轨至少有两条。

优选地,所述按摩装置为电动控制。

所述按摩装置可在所述滑轨上移动,当患者需要对某穴位进行按摩时,将按摩装置移动到相应的穴位即可。

优选地,所述冰袋外有一层防水套。

优选地,所述冰敷溶液为冰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足外旋和防足下垂盒的底板设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冰袋,通过冰袋实现冰敷功能,所述冰袋上设置有进液管和出液管,进液管和出液管穿过左侧板和/或右侧板与制冷装置相连接,形成循环通路。凹槽内还安装有温度计,可以测量冰袋的温度。当温度不能实现预期的冰敷效果时,将冰袋中的冰敷溶液通过水泵加入制冷装置中冷却,冷却好的冰敷溶液可以通过进液管流入冰袋中,循环更新,保证冰敷效果,有效防止压疮的发生。当患者不需要冰敷时,制冷装置停止工作,增加患者舒适度。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足外旋和防足下垂盒同时具有冰敷和按摩的功能,制冷装置可自动更换冰袋中的冰敷溶液,保证冰敷效果,且患者可将按摩装置移动到相应的穴位处进行按摩,促进患者康复,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冰敷及按摩的防足外旋和防足下垂盒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板;2-左侧板;3-右侧板;4-后挡板;5-制冷装置;6-按摩装置;7-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冰敷及按摩的防足外旋和防足下垂盒,包括盒体和制冷装置(5);所述盒体包括底板(1)、左侧板(2)、右侧板(3)和后挡板(4);所述底板(1)设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冰袋和温度计,所述冰袋上设置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后挡板(4)设置于底板)(1)、左侧板(2)和右侧板(3)的后方,宽度不小于底板(1),且后挡板(4)上设置有可移动的按摩装置(6);所述制冷装置(5)位于右侧板(2)的外侧面,内部设有半导体制冷元件和水泵,所述半导体制冷元件和水泵设有电源连接线;所述冰袋上的进液管和出液管穿过右侧板(2)与制冷装置(5)相连接,形成循环通路。

其中,所述底板(1)的长度为29cm,宽度为14cm,厚度为5cm;所述左侧板(2)和右侧板(3)的长度为29cm,宽度为14cm,厚度为2cm;所述后挡板(4)的长度为27cm,宽度为20cm,厚度为2cm。

其中,所述按摩装置(6)通过滑轨(7)安装在后挡板(4)上。

其中,所述按摩装置(6)至少有两个。

其中,所述滑轨(7)至少有两条。

其中,所述按摩装置(6)为电动控制。

所述按摩装置(6)可在所述滑轨(7)上移动,当患者需要对某穴位进行按摩时,将按摩装置(6)移动到相应的穴位即可。

其中,所述冰袋外有一层防水套。

其中,所述冰敷溶液为冰水。

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冰敷及按摩的防足外旋和防足下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和制冷装置;所述盒体包括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后挡板;所述底板设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冰袋和温度计,所述冰袋上设置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后挡板设置于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后方,宽度不小于底板,且后挡板上设置有可移动的按摩装置;所述制冷装置位于左侧板或右侧板的外侧面,内部设有半导体制冷元件和水泵,所述半导体制冷元件和水泵设有电源连接线;所述冰袋上的进液管和出液管穿过盒体与制冷装置相连接,形成循环通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冰敷及按摩的防足外旋和防足下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长度为29cm,宽度为14cm,厚度为7cm;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长度为29cm,宽度为14cm,厚度为2cm;所述后挡板的长度为27cm,宽度为20cm,厚度为2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冰敷及按摩的防足外旋和防足下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装置通过滑轨安装在后挡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冰敷及按摩的防足外旋和防足下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装置至少有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冰敷及按摩的防足外旋和防足下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至少有两条。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可冰敷及按摩的防足外旋和防足下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装置为电动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冰敷及按摩的防足外旋和防足下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冰袋外有一层防水套。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冰敷及按摩的防足外旋和防足下垂盒,包括盒体和制冷装置;所述盒体包括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后挡板;所述底板设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冰袋和温度计;所述后挡板宽度不小于底板,且后挡板上设置有可移动的按摩装置;所述制冷装置位于左侧板或右侧板的外侧面,内部设有半导体制冷元件;所述冰袋上的进液管和出液管穿过左侧板和/或右侧板与制冷装置相连接,形成循环通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足外旋和防足下垂盒同时具有冰敷和按摩的功能,制冷装置可自动更换冰袋中的冰敷溶液,保证冰敷效果,且患者可将按摩装置移动到相应的穴位处进行按摩,促进患者康复,方便实用。

技术研发人员:吴杰倩;钟雪莲;曾艳阳;刘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
技术研发日:2019.07.17
技术公布日:2020.07.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