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足跟压疮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4951发布日期:2020-05-29 12:23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足跟压疮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足跟压疮垫。



背景技术:

压疮是指人体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性缺血、低氧、营养不良导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由于年老体弱、偏瘫、昏迷或神智不清的卧床患者自身没有行动能力,在卧床的过程中,足部常常处于一个下垂的姿势,脚跟直接与床铺接触。因足部长期处于一个固定姿势,患者脚跟易产生压疮,而且足部肌肉僵化,足弓弹性消失,脚跟肌腱张力萎缩,导致患者痊愈后足部灵活性严重不足,易产生行走障碍,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康复训练才能恢复正常行走。为防止足部压疮,临床设计了一种医用防足下垂及脚部压疮垫,其专利号为cn201821051352.x,此种医用防足下垂及脚部压疮垫具有一个脚踏板可防止足下垂,其腿部抬高垫于脚踏板之间有用于悬置足跟的凹槽,可防止足部压疮,虽然腿部抬高垫的宽度与肩宽相适配,但腿部抬高垫在患者脚活动时仍旧存在容易跑偏并与足部脱离的问题。为此需要对此设计一种新的防足跟压疮垫,以改善前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足跟压疮垫,解决了腿部抬高垫在患者脚活动时容易跑偏并与足部脱离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足跟压疮垫,包括腿部抬高垫和脚踏板,腿部抬高垫与脚踏板之间有足跟悬置凹槽,所述腿部抬高垫的顶面凹陷形成两个并排且间隔布置的小腿放置凹槽,两个小腿放置凹槽贯通腿部抬高垫的前后侧,脚踏板位于腿部抬高垫的前侧并且与腿部抬高垫平行,脚踏板的下端与腿部抬高垫的下端之间通过弹性带一固定连接,脚踏板、腿部抬高垫和弹性带一之间构成所述足跟悬置凹槽,脚踏板的左右侧上部和腿部抬高垫的左右侧上部均分别通过弹性带二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小腿放置凹槽包括位于上方的横截面为矩形的矩形槽和位于下方的横截面为圆形的圆形槽,矩形槽贯通腿部抬高垫的顶面和前后侧,圆形槽贯通腿部抬高垫的前后侧并且与矩形槽连通。结构简单,能够快速地将病人小腿固定在小腿放置凹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矩形槽左右方向的宽度小于圆形槽的内径。使病人小腿不容易因为活动而脱离小腿放置凹槽,能够更为牢固地固定病人小腿部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带一左右方向的长度与腿部抬高垫和脚踏板沿左右方向的长度相等。使得腿部抬高垫与脚踏板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腿部抬高垫为梯形垫,脚踏板为梯形板,弹性带一左右方向的长度与腿部抬高垫和脚踏板沿左右方向的底边的长度相等。使得腿部抬高垫与脚踏板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腿部抬高垫使用泡沫海绵或者记忆棉制成,表面包裹有一层棉布,弹性带一的一端车缝固定在腿部抬高垫底部的棉布上。采用泡沫海绵或者记忆棉制成腿部抬高垫,柔软舒适;表面采用棉布包裹,透气舒适;采用车缝固定弹性带一,连接牢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脚踏板采用塑料材质制成,弹性带一的另一端通过胶水粘接固定在塑料板的底部。采用塑料材质制成脚踏板,成本低;采用胶水粘接固定弹性带一,连接牢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带二的一端通过胶水粘接固定在脚踏板的侧面,弹性带二的另一端车缝有魔术贴毛面,腿部抬高垫的侧面通过胶水粘接固定有魔术贴勾面,魔术贴毛面与魔术贴勾面可拆卸连接。采用胶水粘接,使得连接牢固;采用魔术贴毛面与魔术贴勾面结合,连接和拆卸均更为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防足跟压疮垫的有益效果如下:

(1)采用带有两个小腿放置凹槽的腿部抬高垫,解决了腿部抬高垫在患者脚活动时容易跑偏并与足部脱离的问题,采用与腿部抬高垫之间构成足跟悬置凹槽的脚踏板,既能有效防止足部下垂,又能有效防止足跟压疮。

(2)腿部抬高垫和脚踏板之间通过弹性带一和弹性带二连接,使得足跟悬置凹槽的大小可根据患者足部厚薄调节,也就是能够适应不同患者不同厚薄的足部,适用范围广。

(3)腿部抬高垫和脚踏板之间采用弹性带二可拆卸连接,弹性带二位置靠上,从而能够限制患者的脚向外倾斜,有助于防止足部下垂。

(4)两个小腿放置凹槽间隔布置,能使患者双小腿分开放置,利于分开双侧大腿跟部,减少会阴部潮湿。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防足跟压疮垫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请参考图1,所述的防足跟压疮垫包括腿部抬高垫1和脚踏板2。

所述腿部抬高垫1的顶面凹陷形成两个并排的小腿放置凹槽11,两个小腿放置凹槽11贯通腿部抬高垫1的前后侧。所述小腿放置凹槽11包括位于上方的横截面为矩形的矩形槽111和位于下方的横截面为圆形的圆形槽112,矩形槽111贯通腿部抬高垫1的顶面和前后侧,圆形槽112贯通腿部抬高垫1的前后侧并且与矩形槽111连通,所述矩形槽111左右方向的宽度小于圆形槽112的内径,能够更为牢固地固定病人小腿部位。所述腿部抬高垫1使用泡沫海绵或者记忆棉制成,柔软舒适;泡沫海绵或者记忆棉的表面包裹有一层棉布,吸汗、透气。所述腿部抬高垫1为梯形垫,不易踢翻,放置更加牢固。所述腿部抬高垫1的左右二侧面上部通过胶水粘接固定有魔术贴勾面12。

所述脚踏板2采用塑料材质制成,成本低。所述脚踏板2位于腿部抬高垫1的前侧并且与腿部抬高垫1平行,脚踏板2的下端与腿部抬高垫1的下端之间通过弹性带一3固定连接。脚踏板2、腿部抬高垫1和弹性带一3之间构成足跟悬置凹槽a,病人小腿放入到小腿放置凹槽11之后,病人的足跟部位恰好位于足跟悬置凹槽a处,并且能够让病人足跟悬置,这样病人足跟不会受压,从而有效防止足部压疮。脚踏板2为梯形板,放置更加牢固。

所述弹性带一3左右方向的长度与腿部抬高垫1和脚踏板2沿左右方向的底边的长度相等,弹性带3为松紧宽带,具有伸缩性,可适应不同患者不同厚度的足部。弹性带一3的一端车缝固定在腿部抬高垫1底部的棉布上,弹性带一3的另一端通过胶水粘接固定在塑料板2的底部。

所述脚踏板2的左右侧上部和腿部抬高垫1的左右侧上部均分别通过弹性带二4可拆卸连接。所述弹性带二4的一端通过胶水粘接固定在脚踏板2的侧面,弹性带二4的另一端车缝有魔术贴毛面41,魔术贴毛面41与魔术贴勾面12可拆卸连接。弹性带二4为松紧带,具有伸缩性,可适应不同患者不同厚度的足部,而且由于弹性带二4位置靠上,从而也能够限制患者的脚向外倾斜,有助于防止足部下垂。

使用时,将患者的双小腿分别自相应矩形槽111处放入到圆形槽112内,从而患者脚活动时不会脱离腿部抬高垫,固定两条弹性带二4至腿部抬高垫1左右侧,让脚踏板2保持处于竖直状态,让患者的脚底板靠在脚踏板2上,支撑患者脚底板,从而能够有效防止足部下垂,患者的脚跟位于足跟悬置凹槽a处,从而能有效防止足跟压疮。

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带一3也可以采用魔术贴结构与腿部抬高垫1的棉布可拆卸连接,腿部抬高垫1的棉布上采用折叠式套装口(即俗称的信封式开口),方便泡沫海绵或者记忆棉的拆装和棉布的拆洗。

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