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港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56323发布日期:2020-06-26 22:03阅读:61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静脉输液港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完全植人式静脉给药装置(totallyimplantablevenousaccessdevices,tivad)又称作静脉输液港,静脉输液港是目前国际上首选的可植入皮下长期留置的体内静脉输液装置,主要用于需要长期及反复输液的的患者,适用于化疗药物,肠外营养的静脉注射或者连续输注,还可以用于抗菌素、血液制品、普通静脉补液及采血等几乎所有的静脉治疗。静脉输液港使用明显提高了静脉通路的安全性,减少了重复穿刺带来的疼痛。静脉输液港完全置于皮下且可长期保留,体外无裸露任何部件,减少导管维护频率,局部和全身感染率低;简易的维护给患者带来的舒适方便,很好的保护患者个人的隐私。建立输液港通路,完全埋入皮下的输液装置,不影响患者洗澡,游泳等,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每月维护一次的频率,减少患者往返医院频率。在不影响患者肢体活动,保护患者隐私的同时,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据报道美国每年约有150000例输液港植入,此项技术在国内也日渐兴起,并逐步取代picc作为中长期输液患者的首选。目前80%输液港用于癌症治疗,而高达60%的输液港应用于乳腺癌的治疗,其他应用人群依次为肺癌、淋巴瘤、白血病、卵巢癌、结直肠癌。在进行静脉输液港穿刺输液的过程中,由于静脉输液港是位于皮下的较为圆滑的装置,所以医务人员带上手套并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静脉输液港,右手持蝶翼针时,其位置容易从指间滑脱,静脉输液港的正中间为蝶翼针穿刺部位,位置偏斜容易导致穿刺失败,甚至因为位置突然滑动导致蝶翼针误伤操作人员手指的事情,临床上也时有发生,而且在进行穿刺前,需要对蝶翼针内空气进行排空,防止气体进入体内导致气体栓塞,排空气体方法为通过注射器向蝶翼针内冲入生理盐水,在进行穿刺时蝶翼针后方一直固连一支注射器,因为静脉输液港通常在胸部防止,胸部为一斜面,注射器容易滑落对蝶翼针进行牵拉,进而影响前方的蝶翼针穿刺。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以对输液港进行固定、方便蝶翼针穿刺的静脉输液港固定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静脉输液港固定装置,包括注液管和安装头,注液管的前端与安装头的后端之间固定有连接部,连接部向前下方延伸倾斜设置;注液管内插设有推杆,推杆的前端部插入到注液管内并固定有皮塞,皮塞的外缘与注液管的内壁滑动密封配合,推杆的后端伸出注液管后固定有推柄;注液管的前端部连接有接头,接头上可拆卸连接有软管,软管的端部设置有蝶翼针;安装头上安装有输液港固定件,输液港固定件包括固定板和活动板,固定板和活动板均为弧度为150°的弧形板,固定板的端部固定在安装头的前端,活动板的一端部固定有滑座,安装头内开设有滑槽,安装头上开设有长孔,长孔与滑槽相连通,滑座滑动连接在安装头的滑槽内,长孔内穿设有螺栓,螺栓与长孔相互垂直,螺栓的内端伸入到滑槽内与滑座螺纹连接,螺栓的头部与安装头的外壁顶压配合;活动板与固定板的内弧面相对设置。活动板与固定板的宽度均大于输液港的厚度,活动板与固定板的内弧面顶边沿均通过连接杆固定有半圆标记板,两个半圆标记板形成圆形的标记区域。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活动板和固定板对输液港进行固定限位,防止输液时在病人体内移动,其中活动板能够沿滑槽移动,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活动板和固定板之间的区域可以变换,方便对不同尺寸大小的输液港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注液管,方便对病人进行输液,设置两个半圆标记板目的在于,方便医护人员标记输液港的中心,医护人员在进行穿刺时,可以根据两个半圆标记板的位置大致判断输液港的中心,防止在穿刺时不能准确地刺入输液港中心;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固定输液港方便,防止滑脱导致穿刺失败和误伤,并且防止排空气泡的注射器对蝶翼针前端造成影响,操作方便,提高成功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静脉输液港固定装置,包括注液管1和安装头2,注液管1的前端与安装头2的后端之间固定有连接部3,连接部3向前下方延伸倾斜设置,连接部3的设置,使得医护人员在手持注液管1进行注射时,手部不会紧挨患者皮肤,造成操作不便;注液管1内插设有推杆4,推杆4的前端部插入到注液管1内并固定有皮塞5,皮塞5的外缘与注液管1的内壁滑动密封配合,推杆4的后端伸出注液管1后固定有推柄6;注液管1的前端部连接有接头7,接头7上可拆卸连接有软管8,软管8的端部设置有蝶翼针9;安装头2上安装有输液港固定件,输液港固定件包括固定板10和活动板11,固定板10和活动板11均为弧度为150°的弧形板,固定板10的端部固定在安装头2的前端,活动板11的一端部固定有滑座12,安装头2内开设有滑槽,安装头2上开设有长孔13,长孔13与滑槽相连通,滑座12滑动连接在安装头2的滑槽内,长孔13内穿设有螺栓14,螺栓14与长孔13相互垂直,螺栓14的内端伸入到滑槽内与滑座12螺纹连接,螺栓14的头部与安装头2的外壁顶压配合;活动板11与固定板10的内弧面相对设置。活动板11与固定板10的宽度均大于输液港的厚度,活动板11与固定板10的内弧面顶边沿均通过连接杆固定有半圆标记板15,两个半圆标记板15形成圆形的标记区域。本实用新型使用前,先取下软管8,利用接头7和推杆4抽取液体,然后再将软管8与接头7连接,竖向放置注液管1,接着通过向前推动推柄6排空注液管1内的空气,然后将固定板10放置到输液港的一侧,左手持注液管1,用右手推动螺栓14,螺栓14带动滑座12沿滑槽移动,使得活动板11卡住输液港的另一侧,接着旋拧螺栓14,保证螺栓14的头部与安装头2的外壁顶压配合;接着将蝶翼针9通过两个半圆标记板15之间的标记区域穿刺入输液港中心,向前推动推柄6,将注液管1内的液体推入输液港,推注完毕后,取下蝶翼针9,松开活动板11即可将装置移除。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技术特征:1.静脉输液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注液管和安装头,注液管的前端与安装头的后端之间固定有连接部,连接部向前下方延伸倾斜设置;注液管内插设有推杆,推杆的前端部插入到注液管内并固定有皮塞,皮塞的外缘与注液管的内壁滑动密封配合,推杆的后端伸出注液管后固定有推柄;注液管的前端部连接有接头,接头上可拆卸连接有软管,软管的端部设置有蝶翼针;安装头上安装有输液港固定件,输液港固定件包括固定板和活动板,固定板和活动板均为弧度为150°的弧形板,固定板的端部固定在安装头的前端,活动板的一端部固定有滑座,安装头内开设有滑槽,安装头上开设有长孔,长孔与滑槽相连通,滑座滑动连接在安装头的滑槽内,长孔内穿设有螺栓,螺栓与长孔相互垂直,螺栓的内端伸入到滑槽内与滑座螺纹连接,螺栓的头部与安装头的外壁顶压配合;活动板与固定板的内弧面相对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输液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活动板与固定板的宽度均大于输液港的厚度,活动板与固定板的内弧面顶边沿均通过连接杆固定有半圆标记板,两个半圆标记板形成圆形的标记区域。技术总结静脉输液港固定装置,包括注液管和安装头,注液管的前端与安装头的后端之间固定有连接部,连接部向前下方延伸倾斜设置;注液管内插设有推杆,推杆的前端部插入到注液管内并固定有皮塞;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固定输液港方便,防止滑脱导致穿刺失败和误伤,并且防止排空气泡的注射器对蝶翼针前端造成影响,操作方便,提高成功率。技术研发人员:王静;陈亚琴;李聪;李娅岐;李菲菲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技术研发日:2019.07.25技术公布日:2020.06.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