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肠胃护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69113发布日期:2020-09-01 18:36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普外肠胃护理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普外科肠胃护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普外肠胃护理器。



背景技术:

在普外科的手术或治疗后,很多病人需要通过灌肠等方式继续治疗或预防肠胃等疾病的复发或进行日常保健护理,目前的灌肠装置包括灌肠筒和导管,灌肠筒内装有灌肠剂,导管一端与灌肠筒连接,另一端插入人体内,灌注液从灌肠筒经导管进入人体内,灌肠时先排出空气后用夹子夹紧导管上端,但仍会产生导管末端漏液或灌入空气的情况,灌肠筒一般通过液面的高度差控制流量,但常用的灌肠筒一般仅挂在输液架,不方便调节高度,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普外肠胃护理器,有效的解决了灌肠管插入患者体内时容易漏液或灌入空气,及灌肠筒不方便调节高度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上下方向且底部呈锥形的灌肠筒,灌肠筒上端螺纹连接有端盖,端盖上端设有矩形壳,矩形壳内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转轴,转轴左侧同轴固定连接有卷簧,卷簧的自由端与矩形壳固定连接,转轴中部缠绕有挂绳,灌肠筒下端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软管,软管外侧固定连接有位于其下侧的套管,套管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引线管,套管下侧同轴设有肛管,肛管下侧开设有左右贯通的出液孔,肛管内设有位于出液孔下方且可上下滑动的堵塞球,堵塞球下侧固定连接有自由端穿出引线管的拉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转轴的锁止使医护人员更方便的调控使用时灌肠筒的高度位置,从而更方便的调控灌入的流速,同时设置卷簧方便收起挂绳,利用可在肛管底部上下滑动的堵塞球,从软管末端出口控制液体流出,防止灌肠管插入患者体内时出现漏液或灌入空气,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矩形壳的全剖轴测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轴测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a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b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c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d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7给出,包括上下方向且底部呈锥形的灌肠筒1,灌肠筒1上端螺纹连接有端盖2,端盖2上端设有矩形壳3,矩形壳3内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转轴4,转轴4左侧同轴固定连接有卷簧5,卷簧5的自由端与矩形壳3固定连接,转轴4中部缠绕有挂绳6,灌肠筒1下端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软管7,软管7外侧固定连接有位于其下侧的套管8,套管8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引线管9,套管8下侧同轴设有肛管10,肛管10下侧开设有左右贯通的出液孔11,肛管10内设有位于出液孔11下方且可上下滑动的堵塞球12,堵塞球12下侧固定连接有自由端穿出引线管9的拉绳14。

为了满足转轴4的工作需要,所述的矩形壳3右侧设有夹板15,夹板15前后两侧开设有前后方向的滑槽16,滑槽16呈t形且开口朝右,转轴4右端贯穿夹板15,转轴4右侧开设有多个贯穿其外缘面的止动槽17,滑槽16内滑动连接有可与止动槽17配合的滑块18,两个滑块18的相对端为向内倾斜的斜面,矩形壳3右侧壁滑动连接有套装在转轴4外侧的按钮19,按钮19左侧设有位于矩形壳3内的挡圈20,按钮19左侧可与两个滑块18的倾斜面滑动连接。

为了实现滑块18的左右滑动,所述的两个滑块18的相背端与矩形壳3之间设有第一弹簧21。

为了方便悬挂灌肠筒1,所述的挂绳6上端贯穿矩形壳3且固定连接有挂环22。

为了实现堵塞球12的上下滑动,所述的肛管10底部与堵塞球12下端之间设有第二弹簧23。

为了方便使用拉绳14,所述的软管7上同轴设有位于套管8上方的手柄24,手柄24外侧设有多个位于其下侧且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凸块25,手柄24外侧套装有可上下滑动且可旋转的握柄26,握柄26内侧开设有与凸块25一一对应的凹槽27,握柄26下端与拉绳14上端固定连接。

为了防止液体从引线管9中倒流,所述的引线管9内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排布的橡胶球28,拉绳14贯穿多个橡胶球28且与橡胶球28固定连接。

为了防止挂绳6卷入卷簧5或夹板15的缝隙内,所述的转轴4外侧同轴设有两个沿左右方向排布且位于卷簧5与夹板15之间的挡环29,挂绳6缠绕在两个挡环29之间。

本实用新型在最初状态时,堵塞球12位于肛管10底部,挂环22与矩形壳3接触,挡圈20与矩形壳3右侧壁接触,从灌肠筒1上端加入灌肠剂;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分离灌肠筒1与端盖2将灌肠剂注入灌肠筒1内,端盖2与灌肠筒1螺纹连接后,将挂环22悬挂于输液架上,滑块18位于止动槽17内,转轴4不能转动,将按钮19向矩形壳3内按入,按钮19通过倾斜面推动两侧的滑块18沿滑槽16方向分别向外侧滑动,滑块18挤压第一弹簧21并脱离止动槽17,转轴4可自由转动并将卷簧5拉紧,此时可拉动挂绳6将灌肠筒1调节到合适的高度,撤去按钮19上的力,第一弹簧21推动滑块18沿滑槽16向内侧滑动,滑块18与止动槽17配合锁止转轴4,同时滑块18通过倾斜面将按钮19向右推动,挡圈20与矩形壳3右侧壁接触时停止,挡圈20防止按钮19从矩形壳3中滑脱;

肛管10放入患者体内之前,将握柄26向上滑动,握柄26经拉绳14带动堵塞球12在肛管10内向上滑动,肛管10内径比软管7稍大,使堵塞球12堵住软管7下端开口防止插入患者体内时漏液或进入空气,此时橡胶球28在引线管9内滑动防止液体从引线管9上流,体内的水压低不会将橡胶球28向上顶出,握柄26内的凹槽27向上滑动到脱离凸块25,旋转握柄26使凹槽27与凸块25错位,使握柄26下端与凸块25上端面接触,从而保持拉绳14的拉紧状态,此时堵塞球12堵住软管7下端,在拉绳14拉力下使堵塞球12不能向下滑动;

肛管10插入患者体内后,旋转握柄26使凹槽27与凸块25配合,第二弹簧23拉动堵塞球12向下滑动,灌肠剂从两侧的出液孔11流出,同时堵塞球12经拉绳14拉动握柄26向下滑动到原位置;

灌肠结束之后,再次将按钮19向左滑动,按钮19推动滑块18在滑槽16内向外侧滑动,解除转轴4的锁止状态,此时将灌肠筒1向上提升,卷簧5带动转轴4旋转,向上缠绕挂绳6,两侧的挡环29防止挂绳6卷入卷簧5中,直至挂环22与矩形壳3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转轴的锁止使医护人员更方便的调控使用时灌肠筒的高度位置,从而更方便的调控灌入的流速,同时设置卷簧方便收起挂绳,利用可在肛管底部上下滑动的堵塞球,从软管末端出口控制液体流出,防止灌肠管插入患者体内时出现漏液或灌入空气,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特征:

1.普外肠胃护理器,包括上下方向且底部呈锥形的灌肠筒(1),其特征在于,灌肠筒(1)上端螺纹连接有端盖(2),端盖(2)上端设有矩形壳(3),矩形壳(3)内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转轴(4),转轴(4)左侧同轴固定连接有卷簧(5),卷簧(5)的自由端与矩形壳(3)固定连接,转轴(4)中部缠绕有挂绳(6),灌肠筒(1)下端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软管(7),软管(7)外侧固定连接有位于其下侧的套管(8),套管(8)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引线管(9),套管(8)下侧同轴设有肛管(10),肛管(10)下侧开设有左右贯通的出液孔(11),肛管(10)内设有位于出液孔(11)下方且可上下滑动的堵塞球(12),堵塞球(12)下侧固定连接有自由端穿出引线管(9)的拉绳(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普外肠胃护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矩形壳(3)右侧设有夹板(15),夹板(15)前后两侧开设有前后方向的滑槽(16),滑槽(16)呈t形且开口朝右,转轴(4)右端贯穿夹板(15),转轴(4)右侧开设有多个贯穿其外缘面的止动槽(17),滑槽(16)内滑动连接有可与止动槽(17)配合的滑块(18),两个滑块(18)的相对端为向内倾斜的斜面,矩形壳(3)右侧壁滑动连接有套装在转轴(4)外侧的按钮(19),按钮(19)左侧设有位于矩形壳(3)内的挡圈(20),按钮(19)左侧可与两个滑块(18)的倾斜面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普外肠胃护理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的滑块(18)的相背端与矩形壳(3)之间设有第一弹簧(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普外肠胃护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挂绳(6)上端贯穿矩形壳(3)且固定连接有挂环(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普外肠胃护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肛管(10)底部与堵塞球(12)下端之间设有第二弹簧(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普外肠胃护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管(7)上同轴设有位于套管(8)上方的手柄(24),手柄(24)外侧设有多个位于其下侧且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凸块(25),手柄(24)外侧套装有可上下滑动的握柄(26),握柄(26)内侧开设有与凸块(25)一一对应的凹槽(27),拉绳(14)上端与握柄(26)下端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普外肠胃护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线管(9)内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排布的橡胶球(28),拉绳(14)贯穿多个橡胶球(28)且与橡胶球(28)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普外肠胃护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4)外侧同轴设有两个沿左右方向排布且位于卷簧(5)与夹板(15)之间的挡环(29),挂绳(6)缠绕在两个挡环(29)之间。


技术总结
普外肠胃护理器,有效的解决了灌肠管插入患者体内时容易漏液或灌入空气,及灌肠筒不方便调节高度的问题;包括上下方向且底部呈锥形的灌肠筒,灌肠筒上端螺纹连接有端盖,端盖上端设有矩形壳,矩形壳内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转轴,转轴左侧同轴固定连接有卷簧,卷簧的自由端与矩形壳固定连接,转轴中部缠绕有挂绳,灌肠筒下端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软管,软管外侧固定连接有位于其下侧的套管,套管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引线管,套管下侧同轴设有肛管,肛管下侧开设有左右贯通的出液孔,肛管内设有位于出液孔下方且可上下滑动的堵塞球,堵塞球下侧固定连接有自由端穿出引线管的拉绳;此结构简单,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马亚楠;李凯凯;李玉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7.29
技术公布日:2020.09.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