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压疮病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35178发布日期:2020-06-09 20:23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压疮病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是涉及一种防压疮病床。



背景技术:

根据美国国家压疮顾问小组(npuap)的定义,压疮指皮肤或皮下组织由于压力,或复合有剪切力或/和摩擦力作用而发生在骨隆突处的局限性损伤。压疮多见于昏迷及瘫痪病人,卧床不起、体质衰弱的病人,骨折后长期固定或手术后需长期卧床的病人。骶尾部、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等部位是压疮的常见高发部位。

现在已经有了多种防压疮专用病床,例如:专利号为201320046148.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供的预防压疮病床、专利号为201520186259.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供的一种防护压疮护理床等;但这些防压疮专用病床一方面结构复杂、成本高昂,不能有效防止压疮的发生,另一方面不能很好地结合医院的现有病床进行升级改造制成,从而不能在医院得到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压疮病床;本实用新型巧妙、合理地结合医院的现有病床进行升级改造制成,解决了患者卧床时间过久而引起的常见压疮问题,很好地防止了患者出现压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压疮病床,包括病床床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病床床体上设置有可升降吊床式防压疮装置,所述的可升降吊床式防压疮装置包括支撑架、卷轴、帆布以及手轮机构;所述的支撑架安装于病床床体的两侧,所述的支撑架上连接卷轴,所述的卷轴上安装覆盖于病床床体上方的帆布,在卷轴的一端安装用于控制卷轴转动、帆布升降的手轮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病床床体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圆钢杆,所述的支撑架安装于病床床体两侧的圆钢杆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支撑架设置有四个,位于床头两侧的圆钢杆上对称安装两个,位于床尾两侧的圆钢杆上对称安装两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支撑架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架体套筒、第二架体套筒,第一架体套筒与卷轴固定相连,第二架体套筒与圆钢杆固定相连;第二架体套筒、圆钢杆上对应设置有销钉固定孔,支撑架的第二架体套筒与圆钢杆之间通过销钉固定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卷轴包括轴体,所述轴体的两端分别设有手轮连接轴端、支撑架连接轴端,手轮连接轴端与手轮机构相连,支撑架连接轴端与支撑架的第一架体套筒相连;轴体一侧的支撑架连接轴端上设置有挡销固定孔,所述挡销固定孔内插接固定有挡销;所述的轴体上分布设置有多个帆布固定连接孔,帆布通过轴体上的帆布固定连接孔固定于轴体上并能卷绕连接于轴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手轮机构包括手轮壳体、手轮壳盖、蜗轮蜗杆机构、升降控制摇把;所述的手轮壳体内设置蜗轮蜗杆机构,所述的手轮壳体上方盖设手轮壳盖,所述的手轮壳体外侧连接有升降控制摇把,所述的升降控制摇把与手轮壳体内的蜗轮蜗杆机构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蜗轮蜗杆机构包括蜗杆、蜗轮,蜗杆、蜗轮啮合连接;蜗杆的轴端与手轮壳体外侧的升降控制摇把相连,蜗轮的中心一侧设置有蜗轮输出轴套,蜗轮输出轴套与卷轴的手轮连接轴端相连并通过螺钉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防压疮病床,巧妙、合理地结合医院的现有病床上进行升级改造制成,解决了患者卧床时间过久时常见的压疮问题,很好地防止了患者出现压疮;通过病床两侧加装的卷轴装置,形成类似吊床的形态,调整患者卧床体态,平均分摊患者体重,提高患者舒适度。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轮装置采用蜗轮蜗杆传动机构,不仅仅具有增力作用,操作人员通过摇把能够带动卷轴旋转,进而,实现带动帆布人员的升起及降落,同时,蜗轮蜗杆机构具有自锁功能,无论帆布人员重量多大,都能保持机构的稳定性,不会导致摇把被蜗轮带动旋转。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压疮病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压疮病床的另一种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压疮病床的可升降吊床式防压疮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压疮病床的可升降吊床式防压疮装置另一种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压疮病床的可升降吊床式防压疮装置的部分结构放大图之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压疮病床的可升降吊床式防压疮装置的部分结构放大图之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压疮病床的手轮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压疮病床的手轮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压疮病床的支撑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压疮病床的卷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压疮病床的帆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压疮病床的可升降吊床式防压疮装置折叠收放于病床床体两侧的状态图之一。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压疮病床的可升降吊床式防压疮装置折叠收放于病床床体两侧的状态图之二。

图中标记:1为支撑架,2为卷轴,3为挡销,4为帆布,5为手轮机构,6为螺钉,7为销钉,8为手轮壳体,9为手轮壳盖,10为升降控制摇把,11为蜗杆,12为蜗轮,13为蜗轮输出轴套,14为手轮连接轴端,15为帆布固定连接孔,16为病床床体,17为圆钢杆,18为销钉固定孔,19为支撑架连接轴端,20为挡销固定孔,21为轴体,22为第一架体套筒,23为第二架体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压疮病床,包括病床床体1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病床床体16上设置有可升降吊床式防压疮装置,所述的可升降吊床式防压疮装置包括支撑架1、卷轴2、帆布4以及手轮机构5;所述的支撑架1安装于病床床体16的两侧,所述的支撑架1上连接卷轴2,所述的卷轴2上安装覆盖于病床床体16上方的帆布4,在卷轴2的一端安装用于控制卷轴2转动、帆布4升降的手轮机构5。

具体地,所述的帆布4覆盖于床垫子与床垫子上方的薄褥子及床单之间,也就是说帆布4下边是床垫子、上边是薄褥子及床单。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病床床体16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圆钢杆17,所述的支撑架1安装于病床床体16两侧的圆钢杆17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支撑架1设置有四个,位于床头两侧的圆钢杆17上对称安装两个,位于床尾两侧的圆钢杆17上对称安装两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支撑架1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架体套筒22、第二架体套筒23,第一架体套筒22与卷轴2固定相连,第二架体套筒23与圆钢杆17固定相连;第二架体套筒23、圆钢杆17上对应设置有销钉固定孔18,支撑架1的第二架体套筒23与圆钢杆17之间通过销钉7固定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卷轴2包括轴体21,所述轴体21的两端分别设有手轮连接轴端14、支撑架连接轴端19,手轮连接轴端14与手轮机构5相连,支撑架连接轴端19与支撑架1的第一架体套筒22相连;轴体21一侧的支撑架连接轴端19上设置有挡销固定孔20,所述挡销固定孔20内插接固定有挡销3;所述的轴体21上分布设置有多个帆布固定连接孔15,帆布4通过轴体21上的帆布固定连接孔15固定于轴体21上并能卷绕连接于轴体21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手轮机构5包括手轮壳体8、手轮壳盖9、蜗轮蜗杆机构、升降控制摇把10;所述的手轮壳体8内设置蜗轮蜗杆机构,所述的手轮壳体8上方盖设手轮壳盖9,所述的手轮壳体8外侧连接有升降控制摇把10,所述的升降控制摇把10与手轮壳体8内的蜗轮蜗杆机构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蜗轮蜗杆机构包括蜗杆11、蜗轮12,蜗杆11、蜗轮12啮合连接;蜗杆11的轴端与手轮壳体8外侧的升降控制摇把10相连,蜗轮12的中心一侧设置有蜗轮输出轴套13,蜗轮输出轴套13与卷轴2的手轮连接轴端14相连并通过螺钉6固定。

结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及附图简述防压疮病床的工作原理:当患者出现压疮或体感不舒适时,医护操作人员通过手动摇动手轮机构5的升降控制摇把10,进行转动病床床体16两侧的卷轴2,使病床床体16上方的帆布4被抬高绷紧,由于卷轴2高于床面,继续摇动升降控制摇把10使滚轴继续转动会使病人被抬起,形成吊床的形态。此时,患者的身体各部位平均分担重力,提高患者舒适度;通过所述手轮机构5内的蜗轮蜗杆机构本身所具备的自锁功能,将吊床形态保持。

平时不用时,可以通过调节支撑架1将本防压疮病床的可升降吊床式防压疮装置的卷轴2以及与卷轴2相连的手轮机构5垂于病床床体16两侧下方,具体地,如图12和13所示。

另外需说明的是,当患者需要使用病床原来的折叠功能时,比如:病人需要起身阅读或者就餐等,需要将床头摇高;这时如果同时使用防压疮的吊床功能,抬起的床板必然会与所述可升降吊床式防压疮装置的卷轴2发生刮碰。应对的处理方法是,如想使用病床的折叠模式,可将可升降吊床式防压疮装置的卷轴2垂于病床床体16两侧下方,然后通过手轮机构5的升降控制摇把10带动卷轴2放出一定长度多余的帆布4,这样即可正常使用床板的折叠功能,否则如果帆布4过于紧绷,则会阻碍床头的抬起。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