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症医学用病人翻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77143发布日期:2020-07-31 21:47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重症医学用病人翻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重症医学用病人翻身装置。



背景技术:

翻身装置是通过一定的结构帮助病患翻转身体的设施,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调整睡姿或躺姿,通过改变身体不同部位的皮肤与床的接触,达到改善体内毛细血管的微循环,更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

现有的重症医学用病人翻身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在进行翻身角度调整时无法保证匀速进行,并且现有的同类结构对于病患缺少有效的保护效果,其次,因为病床型号有所差别,这样就导致的结构无法很好的进行适应,从而致使使用时的稳定性受到影响,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重症医学用病人翻身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症医学用病人翻身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重症医学用病人翻身装置,包括翻身装置主体,所述翻身装置主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分体翻身机构,所述翻身装置主体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翻身装置主体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下端两侧均设置有加固机构。

上述的液压机有利于保证翻身的动力充足与匀速。

上述的橡胶片有利于提升稳固效果。

上述的安全带有利于防止翻身时病患移动幅度过大而造成二次伤害。

优选的,所述分体翻身机构包括复位收卷筒、安全带、锁头、软垫、锁扣、活动仓、伸缩杆、液压机与托板,所述分体翻身机构的内部设置有复位收卷筒与锁扣,所述复位收卷筒位于锁扣的一侧,所述锁头通过安全带与复位收卷筒缠绕连接,所述分体翻身机构的中部外表面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的下端设置有液压机,所述托板的内部开设有活动仓,所述液压机与活动仓之间通过伸缩杆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固机构包括转盘、螺纹转轴、紧固板与橡胶片,所述转盘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螺纹转轴,所述螺纹转轴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紧固板,所述紧固板通过卡槽与紧固板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复位收卷筒的一端外表面通过复位弹簧与复位收卷筒的一端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托板的一侧外表面通过活动轴与分体翻身机构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活动轴的最大打开角度为六十度,所述伸缩杆的上端外表面通过滑轮与活动仓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盘的一侧外表面通过螺纹转轴与紧固板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螺纹转轴与转盘为焊接连接,所述螺纹转轴与紧固板为焊接连接,所述螺纹转轴通过螺纹与翻身装置主体旋钮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一种重症医学用病人翻身装置,通过设置的分体翻身机构,能够通过组合使用的软垫来更好地与病患身体接触,同时由液压机与伸缩杆实现匀速翻身操作,从而降低对重症患者的影响,并且通过安全带可以更好地保证病患身体不会发生大幅偏移,从而提升了整体的保护效果,具有一定的便利,通过设置的加固机构,能够在使用时通过转盘转动螺纹转轴,从而带动紧固板便捷的进行水平移动,进而更好地适应不同型号的病床,最终保证整个翻身装置的稳定性,整个重症医学用病人翻身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重症医学用病人翻身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重症医学用病人翻身装置的图1中分体翻身机构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重症医学用病人翻身装置的图1中加固机构5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控制机构;2、分体翻身机构;3、翻身装置主体;4、底板;5、加固机构;201、复位收卷筒;202、安全带;203、锁头;204、软垫;205、锁扣;206、活动仓;207、伸缩杆;208、液压机;209、托板;501、转盘;502、螺纹转轴;503、紧固板;504、橡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重症医学用病人翻身装置,包括翻身装置主体3,翻身装置主体3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分体翻身机构2,翻身装置主体3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控制机构1,翻身装置主体3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底板4,底板4的下端两侧均设置有加固机构5。

分体翻身机构2包括复位收卷筒201、安全带202、锁头203、软垫204、锁扣205、活动仓206、伸缩杆207、液压机208与托板209,分体翻身机构2的内部设置有复位收卷筒201与锁扣205,复位收卷筒201位于锁扣205的一侧,锁头203通过安全带202与复位收卷筒201缠绕连接,分体翻身机构2的中部外表面设置有托板209,托板209的下端设置有液压机208,托板209的内部开设有活动仓206,液压机208与活动仓206之间通过伸缩杆207活动连接,通过组合使用的软垫204来更好地与病患身体接触,同时由液压机208与伸缩杆207实现匀速翻身操作,从而降低对重症患者的影响,并且通过安全带202可以更好地保证病患身体不会发生大幅偏移,从而提升了整体的保护效果。

加固机构5包括转盘501、螺纹转轴502、紧固板503与橡胶片504,转盘50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螺纹转轴502,螺纹转轴502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紧固板503,紧固板503通过卡槽与紧固板503可拆卸连接,在使用时通过转盘501转动螺纹转轴502,从而带动紧固板503便捷的进行水平移动,进而更好地适应不同型号的病床,最终保证整个翻身装置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重症医学用病人翻身装置,在使用时可以将翻身装置主体3装设在病床的表面,然后通过加固机构5调整与病床贴合程度,从而保证整体使用的稳定性,接着可以通过控制机构1对分体翻身机构2进行操控,从而使得分体翻身机构2能够更加平稳的实现翻身操作,在实际使用底板4可以起到有效的受力作用,从而更好地保证整体使用时的平稳性,整个操作简单快捷,较为实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重症医学用病人翻身装置,包括翻身装置主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身装置主体(3)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分体翻身机构(2),所述翻身装置主体(3)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控制机构(1),所述翻身装置主体(3)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底板(4),所述底板(4)的下端两侧均设置有加固机构(5);

所述分体翻身机构(2)包括复位收卷筒(201)、安全带(202)、锁头(203)、软垫(204)、锁扣(205)、活动仓(206)、伸缩杆(207)、液压机(208)与托板(209),所述分体翻身机构(2)的内部设置有复位收卷筒(201)与锁扣(205),所述复位收卷筒(201)位于锁扣(205)的一侧,所述锁头(203)通过安全带(202)与复位收卷筒(201)缠绕连接,所述分体翻身机构(2)的中部外表面设置有托板(209),所述托板(209)的下端设置有液压机(208),所述托板(209)的内部开设有活动仓(206),所述液压机(208)与活动仓(206)之间通过伸缩杆(207)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医学用病人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机构(5)包括转盘(501)、螺纹转轴(502)、紧固板(503)与橡胶片(504),所述转盘(50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螺纹转轴(502),所述螺纹转轴(502)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紧固板(503),所述紧固板(503)通过卡槽与紧固板(503)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医学用病人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收卷筒(201)的一端外表面通过复位弹簧与复位收卷筒(201)的一端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托板(209)的一侧外表面通过活动轴与分体翻身机构(2)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活动轴的最大打开角度为六十度,所述伸缩杆(207)的上端外表面通过滑轮与活动仓(206)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重症医学用病人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501)的一侧外表面通过螺纹转轴(502)与紧固板(503)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螺纹转轴(502)与转盘(501)为焊接连接,所述螺纹转轴(502)与紧固板(503)为焊接连接,所述螺纹转轴(502)通过螺纹与翻身装置主体(3)旋钮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症医学用病人翻身装置,包括翻身装置主体,所述翻身装置主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分体翻身机构,所述翻身装置主体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翻身装置主体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底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重症医学用病人翻身装置,设有分体翻身机构与加固机构,能够通过组合使用的软垫来更好地与病患身体接触,同时由液压机与伸缩杆实现匀速翻身操作,从而降低对重症患者的影响,并且通过安全带可以更好地保证病患身体不会发生大幅偏移,从而提升了整体的保护效果,并能在使用时通过转盘转动螺纹转轴,从而带动紧固板便捷的进行水平移动,进而更好地适应不同型号的病床,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韩刚;刘娟娟;刘慧慧;屈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韩刚
技术研发日:2019.08.01
技术公布日:2020.07.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