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疝气补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28696发布日期:2020-06-16 23:59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疝气补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疝气补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疝气补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721570639.9”的一种带加强筋结构疝气补片,由经纬纺织丝纺织而成,带加强筋结构疝气补片上设有经纬加强筋,相邻加强筋之间设有复数个纺织丝,上述装置通过在经纬纺织丝纺织中增加加强筋,增加疝气补片的弹性,达到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弹性不足的问题。

但是上述该双错孔结构疝气补片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1、上述装置的经纬加强筋在体内无法降解,由于经纬加强筋的拉伸效果不强,从而长期放置在体内容易对周围组织进行牵拉,从而加增了患者在恢复期的疼痛;2、上述装置不能用于穿过精索进行的无张力平补,需要对上述平补片进行裁切,且裁切过程受到手术医师的个人主观因素影响,裁切误差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疝气补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疝气补片,包括平补片,所述平补片为任意形状,所述平补片为聚丙烯纤维编织而成的单层网状结构,所述平补片上设有横向的可降解储药囊,所述可降解储药囊为多条,所述可降解储药囊通过聚丙烯纤维编织线固定在平补片上,所述平补片上开设有精索通过孔,所述精索通过孔沿平补片横向开设有裁切口,所述精索通过孔及裁切口内连接有还原片,所述平补片与还原片上下层叠式放置,所述平补片与还原片上下层叠处连接有固定聚丙烯纤维丝和牵拉聚丙烯纤维丝,所述固定聚丙烯纤维丝从平补片与还原片的层叠处底部向另一侧进行穿插,所述牵拉聚丙烯纤维丝穿设在固定聚丙烯纤维丝形成的通孔内。

优选的,所述聚丙烯纤维的直径为0.02mm-0.05mm之间。

优选的,所述平补片为圆形平补片、椭圆形平补片、矩形平补片或异型平补片中的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可降解储药囊的设置,不仅在手术时可以为平补片提供较好的伸展弹性,便于平补片在体内快速打开,同时可降解储药囊内置的液体状药剂或粉末状药剂可以在手术后为缝线口附近的区域进行给药,减小了感染几率,同时可降解储药囊可以在体内无害化降解;

2、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适用于全封闭封补和需要穿过精索的半封闭封补,还原片可以通过拉动牵拉聚丙烯纤维丝而快速取下,可以快速适应手术过程中的各种手术需要,减少了裁切时间,降低了患者的手术风险。本实用新型通过可降解储药囊的设置,不仅在手术时可以为平补片提供较好的伸展弹性,还能在手术后为缝线口附近的区域进行给药,同时平补片能够快速适应手术过程中的各种手术需要,降低了患者的手术风险,减小了感染几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还原片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牵拉聚丙烯纤维丝和固定聚丙烯纤维丝走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降解储药囊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异形平补片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圆形平补片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矩形平补片示意图。

图中:1平补片、2可降解储药囊、3精索通过孔、4还原片、5固定聚丙烯纤维丝、6牵拉聚丙烯纤维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疝气补片,包括平补片1,平补片1用于与疝环周围组织进行连接,从而利用平补片1对疝环进行封堵,从而进行无张力封补,平补片1为任意形状,平补片1为任意形状可以根据不同的疝环位置及个体状况选择合适的平补片1,平补片1为聚丙烯纤维编织而成的单层网状结构,通过编织机将聚丙烯纤维进行编织从而形成平补片1,平补片1上设有横向的可降解储药囊2,可降解储药囊2为生物降解材料,可降解储药囊2内部添加有药物从而在手术后降解对疝环附近进行药物供给,可降解储药囊2为多条,通过多条可降解储药囊2的设置从而能够进行足量的药物供给,可降解储药囊2通过聚丙烯纤维编织线固定在平补片1上,通过聚丙烯纤维编织线将可降解出药囊2固定在平补片1上,平补片1上开设有精索通过孔3,精索通过孔3用于疝环在精索管附近,通过精索通过孔3从而方便精索穿过,精索通过孔3沿平补片横向开设有裁切口,通过裁切口将精索牵引入精索通过孔3内,精索通过孔3及裁切口内连接有还原片4,还原片4用于填补精索通过孔3及裁切口,平补片1与还原片4上下层叠式放置,通过固定聚丙烯纤维丝5和牵拉聚丙烯纤维丝6从重叠的部分进行穿插从而将还原片4连接在平补片1上,平补片1与还原片4上下层叠处连接有固定聚丙烯纤维丝5和牵拉聚丙烯纤维丝6,固定聚丙烯纤维丝5从平补片1与还原片4的层叠处底部向另一侧进行穿插,牵拉聚丙烯纤维丝6穿设在固定聚丙烯纤维丝5形成的通孔内,如说明书附图3所示,通过拉动牵拉聚丙烯纤维丝6即可使得固定聚丙烯纤维丝5与牵拉聚丙烯纤维丝6分离,从而快速将还原片4进行拆卸,当疝环不需要经过精索管时,则不需要将还原片4进行拆卸,通过此种设计能够方便手术医师根据手术情况快速进行改变。

作为一个优选,聚丙烯纤维的直径为0.02mm-0.05mm之间。

作为一个优选,可降解储药囊2内部添加的药剂为液体状药剂或粉末状药剂,可降解储药囊2内部还充注有氮气,通过液体状药剂或粉末状药剂对疝环附近的连接口进行给药,通过充入氮气从而提高了可降解储药囊2的弹性,便于在通过手术钳进入体内后快速打开。

作为一个优选,平补片1为圆形平补片、椭圆形平补片、矩形平补片或异型平补片中的一种,不同形状的平补片1能够根据患者疝环的位置进行选择。

上述疝气补片的制备方法:

步骤一:根据所要生产的平补片1形状制备相应的可降解储药囊2,向可降解储药囊2内添加液体状药剂或粉末状药剂,并向其内加注氮气,焊接封口;

步骤二:通过编织机器将聚丙烯纤维编织成单层网状结构从而形成平补片1,将可降解储药囊2通过吸附装置放置在平补片1上方,利用聚丙烯纤维编织将可降解储药囊2固定在平补片1上;

步骤三:通过切割机器在平补片1上切割出精索通过孔3及裁切口,将事先生产的还原片4搭设在精索通过孔3及裁切口的上方,通过编织机将牵拉聚丙烯纤维丝6和固定聚丙烯纤维丝5在平补片1和还原片4重叠的部分进行编织,并在裁切口远离精索通过孔3的一端开设有引脚,便于拆卸。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