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压伤皮肤的吸氧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99343发布日期:2020-07-24 16:50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压伤皮肤的吸氧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新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压伤皮肤的吸氧管。



背景技术:

吸氧是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一次性吸氧管是吸氧时的必要装置。一次性吸氧管是由一根总吸管,连通两只支管,支管的末端有鼻吸端。吸氧时,将总吸管的一端与氧气罐和管道氧气的出口相连,鼻吸端放在鼻腔,为了固定吸氧管,将两分支管绕到耳后,并适度拉紧分支管上的管套。这种固定方式在长时间使用会压伤皮肤。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压伤皮肤的吸氧管通过一种简单的设计理念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压伤皮肤的吸氧管,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止压伤皮肤的吸氧管,包括总吸氧管、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总吸氧管顶端与第一支管中段固定连接并相通,所述第一支管两端分别通过马蹄形接头与第二支管的两端连接并相通,所述第二支管中部设有符合鼻孔设计的一对鼻吸孔,所述一对鼻吸孔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吊耳,其中一侧吊耳上固定连接有梭形网状头套,梭形网状头套的自由端可拆卸的连接另一侧吊耳。

所述马蹄形接头包括内部中空的u型通管和位于“u”形开口内部的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中部设有绳子。

所述u型通管一端与第一支管末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支管末端固定连接。这种固定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提高了连接部位的硬度,保证不因绳子的悬挂使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出现对折而影响吸氧通畅的目的和提高吸氧管使用效果。

使用时,先将总吸氧管底端连通供氧装置,打开供氧装的开关,确定吸氧通畅,氧流量适度的情况下,再将绳子系在脖子后面,调整好位置使马蹄形接头处于锁骨后面,使第二支管部分处于松弛状态,这样既不影响进食,又不影响转头活动。然后将鼻吸孔置于鼻孔内,最后将梭形网状头套从头部后顶穴位置绕过,把可自由活动端的梭形网状头套另一端调整好固定另一只吊耳上。吸氧结束后,解开梭形网状头套自由端和脖子后面的绳子,取下吸氧管,关闭供氧装置的总开关,停止供氧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方法简单实用,耗材经济,使用时操作简单方便,有效的解决了吸氧管的支管因悬挂固定在耳后擦伤耳后皮肤的问题。所述马蹄形接头设计提高了连接部位的硬度,保证不因绳子的悬挂使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出现对折而影响吸氧通畅的目的和提高吸氧管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马蹄形接头详图;

图中:1-梭形网状头套,2-u型通管,3-绳子,4-总吸氧管,5-第一支管,6-吊耳,7-鼻吸孔,8-第二支管,9-马蹄形接头,10-固定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防止压伤皮肤的吸氧管,包括总吸氧管4、第一支管5和第二支管8,所述总吸氧管4顶端与第一支管5中段固定连接并相通,所述第一支管5两端分别通过马蹄形接头9与第二支管8的两端连接并相通,所述第二支管8中部设有符合鼻孔设计的一对鼻吸孔7,该对鼻吸孔7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吊耳6,其中一侧吊耳6上固定连接有梭形网状头套1,梭形网状头套的自由端可拆卸的连接另一侧吊耳6。

如图2所示,所述马蹄形接头9包括内部中空的u型通管2和位于“u”形开口内部的固定片10,所述固定片10中部设有绳子3。

所述u型通管2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支管5末端,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支管8末端。这种固定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提高了连接部位的硬度,保证不因绳子的悬挂使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出现对折而影响吸氧通畅的目的和提高吸氧管使用效果。

使用时,先将总吸氧管底端连通供氧装置,打开供氧装的开关,确定吸氧通畅,氧流量适度的情况下,再将绳子系在脖子后面,调整好位置使马蹄形接头处于锁骨后面,使第二支管部分处于松弛状态,这样既不影响进食,又不影响转头活动。然后将鼻吸孔置于鼻孔内,最后将梭形网状头套从头部后顶穴位置绕过,把可自由活动端的梭形网状头套另一端调整好固定另一只吊耳上。吸氧结束后,解开梭形网状头套自由端和脖子后面的绳子,取下吸氧管,关闭供氧装置的总开关,停止供氧即可。

本实用新型简单实用,耗材经济,使用时操作简单方便,有效的解决了吸氧管的支管因悬挂固定在耳后擦伤耳后皮肤的问题。所述马蹄形接头设计提高了连接部位的硬度,保证不因绳子的悬挂使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出现对折而影响吸氧通畅的目的和提高吸氧管使用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止压伤皮肤的吸氧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总吸氧管(4)、第一支管(5)和第二支管(8),所述总吸氧管(4)顶端与第一支管(5)中段固定连接并相通,所述第一支管(5)两端分别通过马蹄形接头(9)与第二支管(8)的两端连接并相通,所述第二支管(8)中部设有符合鼻孔设计的一对鼻吸孔(7),所述一对鼻吸孔(7)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吊耳(6),其中一侧吊耳(6)上固定连接有梭形网状头套(1),梭形网状头套的自由端可拆卸的连接另一侧吊耳(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压伤皮肤的吸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蹄形接头(9)包括内部中空的u型通管(2)和位于“u”形开口内部的固定片(10),所述固定片(10)中部设有绳子(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压伤皮肤的吸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通管(2)一端与第一支管(5)末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支管(8)末端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压伤皮肤的吸氧管,包括总吸氧管、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总吸氧管顶端与第一支管中段固定连接并相通,所述第一支管两端分别通过马蹄形接头与第二支管的两端连接并相通,所述第二支管中部设有符合鼻孔设计的一对鼻吸孔,所述一对鼻吸孔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吊耳,其中一侧吊耳上固定连接有梭形网状头套,梭形网状头套的自由端可拆卸的连接另一侧吊耳。本实用新型设计方法简单实用,耗材经济,使用时操作简单方便,有效的解决了吸氧管的支管因悬挂固定在耳后擦伤耳后皮肤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罗瑞君;彭敏;解荣;黄妹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8.14
技术公布日:2020.07.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