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坡式上肢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14172发布日期:2020-08-11 21:21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斜坡式上肢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科护理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斜坡式上肢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经桡动脉穿刺心脏介入术后,为了防止桡动脉穿刺处压迫止血器因体位的改变而移位,临床上常制动术侧上肢6-8小时。

现有的护理上肢一般使用保护性约束带,但实际操作中,因医学的特殊性和患者个体差异,导致约束部位的皮肤损伤、皮下瘀斑等并发症,且患者反应舒适度不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斜坡式上肢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护理上肢一般使用保护性约束带,但实际操作中,因医学的特殊性和患者个体差异,导致约束部位的皮肤损伤、皮下瘀斑等并发症,且患者反应舒适度不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斜坡式上肢固定装置,包括上肢固定器本体,所述上肢固定器本体的下端对称固定有第一固定绷带与第二固定绷带,所述第一固定绷带的外侧壁上与第二固定绷带的内侧壁上分别固定有第一魔术贴与第二魔术贴,所述第一魔术贴与第二魔术贴的位置对应,所述上肢固定器本体的上端固定有第一固定绳与第二固定绳,所述第一固定绳与第二固定绳远离上肢固定器本体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对应的锁扣与锁芯。

优选的,所述上肢固定器本体为斜面结构,所述斜面坡度为30°。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绳的外侧套设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采用弹性海绵材质,所述保护套为中空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绳距离底边15cm,所述第二固定绳距离底边27cm。

优选的,所述上肢固定器本体包括海绵内衬与绿色防护布罩,所述绿色防护布罩包裹在海绵内衬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锁扣与锁芯均采用弹性塑料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当患者卧床休息时,将术肢置于上肢固定器本体的斜坡上,可使上肢抬高并相对固定,患者在下床活动时,可以使用肩带将上肢托起,达到良好的压迫止血效果的同时增加舒适度,减轻水肿,第一固定绳与第二固定绳以交错的方式固定,可以托起上肢增加固定的稳定性,且上肢固定器本体坡度斜度度,这个坡度高于心脏水平以利于静脉回流且患者舒适感佳;

2、同时通过第一固定绷带与第二固定绷带上的第一魔术贴与第二魔术贴贴合,实现对患者上肢的固定加固,将第一固定绳与第二固定绳上的锁扣与锁芯相互扣合,将保护套移动至锁扣与锁芯扣合的连接处,有效保护患者的颈部皮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斜坡式上肢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斜坡式上肢固定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肢固定器本体,2第一固定绷带,3第二魔术贴,4第一魔术贴,5第一固定绳,6保护套,7锁扣,8锁芯,9第二固定绳,10第二固定绷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斜坡式上肢固定装置,包括上肢固定器本体1,术肢置于上肢固定器本体1的斜坡上,上肢固定器本体1的下端对称固定有第一固定绷带2与第二固定绷带10,第一固定绷带2的外侧壁上与第二固定绷带10的内侧壁上分别固定有第一魔术贴4与第二魔术贴3,第一魔术贴4与第二魔术贴3的位置对应,第一固定绷带2与第二固定绷带10上的第一魔术贴4与第二魔术贴3贴合,实现对患者上肢的固定加固,上肢固定器本体1的上端固定有第一固定绳5与第二固定绳9,第一固定绳5与第二固定绳9远离上肢固定器本体1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对应的锁扣7与锁芯8,第一固定绳5与第二固定绳9上的锁扣7与锁芯8相互扣合,使患者方便挂在肩上。

本实用新型中:上肢固定器本体1为斜面结构,斜面坡度为30°,上肢固定器本体1坡度斜度30度,这个坡度高于心脏水平以利于静脉回流且患者舒适感佳;第一固定绳5的外侧套设有保护套6,保护套6采用弹性海绵材质,保护套6为中空结构,将保护套6移动至锁扣7与锁芯8扣合的连接处,有效保护患者的颈部皮肤;第一固定绳5距离底边15cm,第二固定绳9距离底边27cm,第一固定绳5与第二固定绳9以交错的方式固定,可以托起上肢增加固定的稳定性;上肢固定器本体1包括海绵内衬与绿色防护布罩,绿色防护布罩包裹在海绵内衬的外侧;锁扣7与锁芯8均采用弹性塑料材质。

工作原理:当患者卧床休息时,将术肢置于上肢固定器本体1的斜坡上,可使上肢抬高并相对固定,患者在下床活动时,可以使用肩带将上肢托起,达到良好的压迫止血效果的同时增加舒适度,减轻水肿,第一固定绳5与第二固定绳9以交错的方式固定,可以托起上肢增加固定的稳定性,且上肢固定器本体1坡度斜度30度,这个坡度高于心脏水平以利于静脉回流且患者舒适感佳,同时通过第一固定绷带2与第二固定绷带10上的第一魔术贴4与第二魔术贴3贴合,实现对患者上肢的固定加固,将第一固定绳5与第二固定绳9上的锁扣7与锁芯8相互扣合,将保护套6移动至锁扣7与锁芯8扣合的连接处,有效保护患者的颈部皮肤。该斜坡式上肢固定装置在使用中,可防止压迫止血器因体位改变而移位,达到良好的压迫止血的效果,同时增加患者舒适度,减轻水肿,且不影响患者下床活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斜坡式上肢固定装置,包括上肢固定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固定器本体(1)的下端对称固定有第一固定绷带(2)与第二固定绷带(10),所述第一固定绷带(2)的外侧壁上与第二固定绷带(10)的内侧壁上分别固定有第一魔术贴(4)与第二魔术贴(3),所述第一魔术贴(4)与第二魔术贴(3)的位置对应,所述上肢固定器本体(1)的上端固定有第一固定绳(5)与第二固定绳(9),所述第一固定绳(5)与第二固定绳(9)远离上肢固定器本体(1)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对应的锁扣(7)与锁芯(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坡式上肢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固定器本体(1)为斜面结构,所述斜面坡度为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坡式上肢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绳(5)的外侧套设有保护套(6),所述保护套(6)采用弹性海绵材质,所述保护套(6)为中空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坡式上肢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绳(5)距离底边15cm,所述第二固定绳(9)距离底边27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坡式上肢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固定器本体(1)包括海绵内衬与绿色防护布罩,所述绿色防护布罩包裹在海绵内衬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坡式上肢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7)与锁芯(8)均采用弹性塑料材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斜坡式上肢固定装置,包括上肢固定器本体,所述上肢固定器本体的下端对称固定有第一固定绷带与第二固定绷带,所述第一固定绷带的外侧壁上与第二固定绷带的内侧壁上分别固定有第一魔术贴与第二魔术贴,所述第一魔术贴与第二魔术贴的位置对应,所述上肢固定器本体的上端固定有第一固定绳与第二固定绳,所述第一固定绳与第二固定绳远离上肢固定器本体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对应的锁扣与锁芯。该斜坡式上肢固定装置在使用中,可防止压迫止血器因体位改变而移位,达到良好的压迫止血的效果,同时增加患者舒适度,减轻水肿,且不影响患者下床活动。

技术研发人员:张丹;池小霞;吴珊;李宏;李汉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丹
技术研发日:2019.08.20
技术公布日:2020.08.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