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外科临床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51901发布日期:2020-06-26 21:37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神经外科临床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神经外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外科临床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外科是主治由于外伤导致的脑部、脊髓等神经系统的疾病,例如脑出血,车祸致脑部外伤等,躁动、昏迷是神经外科临床上的常见症状,为防止病人因发生躁动不安而坠床、撞伤、抓伤或拔管等现象,有必要用保护装置将患者的手或脚保护起来。

现有的保护装置大多采用约束带,但是绑在患者手臂处的约束带在病人挣扎时容易擦伤皮肤,而且由于约束带属于制动措施,长时间的束缚会给患者带来不舒适感,有极大可能在心理上增加患者的反感情绪,不利于患者情绪上的平复。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神经外科临床保护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神经外科临床保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神经外科临床保护装置,包括约束箱和设置在约束箱上端的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内壁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正反电机,所述正反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电机箱的侧壁并延伸至约束箱中设置,所述正反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位于电机箱内的所述正反电机输出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约束箱远离第一丝杆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且第二丝杆的上端贯穿至电机箱内设置,所述第二丝杆在电机箱内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上均螺纹连接有多个螺母,多个所述螺母的侧壁均焊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内部通过弹簧连接有短杆,所述短杆贯穿至套管外设置,位于套管外的所述短杆的侧壁上焊接有u形扣,所述短杆远离螺母的一端通过弹簧连接有按摩球,所述约束箱内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s形杆,且s形杆贯穿u形扣设置,所述约束箱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尼龙绳,多个所述尼龙绳固定连接有约束带,所述约束箱下端开设有开口。

优选的,所述约束箱内部侧壁粘接有皮革层,且多个按摩球均与皮革层相抵设置。

优选的,所述约束箱上端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下端通过弹簧连接有解压球。

优选的,所述电机箱上端侧壁开设有多个通风孔,多个所述通风孔靠近正反电机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远离电机箱的一端均通过轴承座与约束箱的下端内壁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约束箱的上端内壁嵌设有两个轴承,且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分别贯穿两个轴承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正反电机带动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转动,使连接在螺母上的短杆可以上下移动,连接在短杆的按摩球可以对患者的手臂进行按摩,同时设置贯穿u形扣的s形杆,可以使短杆在上下移动的同时左右移动,提高按摩的效果,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

2、通过使用尼龙绳与约束带的配合使用,将患者手臂固定在约束箱内,调节尼龙绳长短来改变患者的活动空间,同时在约束箱上端通过弹簧连接有解压球,确保患者有合理的情感宣泄途径,帮助患者平复情绪。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神经外科临床保护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神经外科临床保护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神经外科临床保护装置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神经外科临床保护装置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约束箱、2电机箱、3正反电机、4第一皮带轮、5第二皮带轮、6第一丝杆、7第二丝杆、8解压球、9螺母、10套管、11u形扣、12短杆、13按摩球、14s形杆、15尼龙绳、16约束带、17皮革层、18固定杆、19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神经外科临床保护装置,包括约束箱1和设置在约束箱1上端的电机箱2,电机箱2的内壁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正反电机3,正反电机3的型号为y90s-2,需要说明的是,正反电机3其中的具体连接关系和工作原理已为本领域的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电机箱2上端侧壁开设有多个通风孔,多个通风孔靠近正反电机3均匀分布,通风孔可以有效散热,提高设备的稳定性,正反电机3的输出轴贯穿电机箱2的侧壁并延伸至约束箱1中设置,正反电机3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6,位于电机箱2内的正反电机3输出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4,约束箱1远离第一丝杆6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7,且第二丝杆7的上端贯穿至电机箱2内设置,第一丝杆6与第二丝杆7的开设螺纹方向相同,且第一丝杆6和第二丝杆7远离电机箱2的一端均通过轴承座与约束箱1的下端内壁转动连接,约束箱1的上端内壁嵌设有两个轴承,且第一丝杆6和第二丝杆7分别贯穿两个轴承设置,通过与轴承与轴承座可以固定两丝杆,提高设备稳定性;

第二丝杆7在电机箱2内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5,第一皮带轮4与第二皮带轮5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第一丝杆6和第二丝杆7上均螺纹连接有多个螺母9,多个螺母9的侧壁均焊接有套管10,套管10的内部通过弹簧连接有短杆12,短杆12贯穿至套管10外设置,位于套管10外的短杆12的侧壁上焊接有u形扣11,短杆12远离螺母9的一端通过弹簧连接有按摩球13,约束箱1内部侧壁粘接有皮革层17,且多个按摩球13均与皮革层17相抵设置,相对设置的两按摩球13之间的距离小于正常人手臂的宽度,这样设置带来的挤压力,有益于对患者进行按摩,皮革层17采用pu皮,其特点在于超强耐磨,手感柔软细腻,并进行专业防水处理,透气性强,保证在按摩时患者不会接触到约束箱1内部元件,提高装置的安全性,约束箱1内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s形杆14,且s形杆14贯穿u形扣11设置,s形杆14的设置使得两丝杆在正反电机3带动下正转或反转时,螺母9不会轴向转动,因此当两个丝杆旋转时螺母9将向上下运动,s形杆14的特殊形状使得u形扣11沿着s形杆14移动时,位于套筒10内通过弹簧连接的短杆12可以被推入或伸出,实现了短杆12在上下移动的同时左右移动,短杆12上通过弹簧连接的按摩球13便可以对患者进行按摩,达到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约束箱1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尼龙绳15,多个尼龙绳15固定连接有约束带16,约束箱1下端开设有开口19,开口19周围粘接有橡胶垫,保证患者在伸入时不会划伤,约束箱1上端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固定杆18,固定杆18的下端通过弹簧连接有解压球8,患者可以通过抓捏解压球8平复心情,螺纹连接的固定架18可以轻松旋出,方便解压球8损坏时进行更换。

本实用新型中,先将本装置焊接在床上,当患者发病时,工作人员将患者的手臂通过开口19送入约束箱1内,之后使用约束带16固定住患者手臂,由于采用尼龙绳15固定连接约束带16,通过改变尼龙绳15长度,患者有一定的空间进行活动,增强患者的舒适感,之后工作人员启动正反电机3,由于第一皮带轮4直径与第二皮带轮5直径相同,所以同轴连接且开设螺纹方向相同的第一丝杆6和第二丝杆7转速相同且转向相同,当正反电机3正转时,带动两丝杆正转,由于s形杆14贯穿u形扣11设置,所以s形杆14限制了螺母9的轴向转动,因此当两个丝杆旋转时螺母9将向下运动,当正反电机3反转时,带动两丝杆反转,螺母9将向上运动,在螺母9上下移动过程中,短杆12上的u形扣11沿着s形杆14也将上下移动,在u形扣11沿s形杆14上下移动过程中,位于套筒10内通过弹簧连接的短杆12被推入或伸出,从而实现了短杆12在上下移动的同时左右移动,短杆12上通过弹簧连接的按摩球13便可以对患者进行按摩,促进患者血液循环,疏通由于约束带16过紧而产生的淤血,当患者因为躁动不安进行抓挠时,患者可以通过抓捏解压球8,得到情绪上的释放,帮助患者冷静下来,由于固定杆18通过螺纹连接至约束箱1,当解压球8损坏时,可以方便进行更换,当患者冷静下来后,关闭正反电机3,松开约束带16,将患者手臂从约束箱内拿出即可。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