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管介入治疗术后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87120发布日期:2020-07-07 14:18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血管介入治疗术后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血管介入治疗术后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医学的地发展,肿瘤血管介入治疗日益广泛。当中晚期肿瘤患者失去手术切除机会时,血管介入治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血管介入治疗杀伤目标明确,在有效杀死癌细胞外,还具备堵塞肿瘤赖以生存的血管的作用。

因为肿瘤血管介入治疗涉及到插管至肿瘤区供血的动脉分支,灌注化疗药物,动脉压力高,不易止血,病人在术后需要绝对休息和密切观察,以防止穿刺部位出现渗血、出血和血肿的情况。

目前对于肿瘤血管介入治疗四个穿刺部位为:劲动脉、肱动脉、腋动脉、股动脉,股动脉较粗,位置表浅,操作容易进行,穿刺成功率高,已经成为临床上血管介入诊疗最常用的穿刺途径。目前对于肿瘤血管介入治疗患者术后穿刺部位的护理主要为:绷带包扎后,使用沙袋压迫穿刺点6h。在此期间,患者需要绝对卧床24h,使用沙袋压迫穿刺点6h,穿刺肢体平伸制动12h后可采用健侧45°卧位休息,24h后方可逐渐离床活动。

但是因患者打喷嚏、剧烈咳嗽或者排泄时腹部用力等情况都会造成股动脉区域的沙袋位移,起不到应有的压迫效果,从而导致术后穿刺点出现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等情况。对于自制力差的老年患者甚至需要使用约束带进行行为约束,不仅影响患者的舒适度,而且患者心理上也很难接受。

因此目前亟待一种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又具有良好的操作性,且最大程度减少患者不适感的血管介入治疗术后护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目前临床上血管介入治疗的主要穿刺部位为右腹股区股动脉处,针对术后穿刺点的护理手段为绷带包扎后用沙袋按压。沙袋按压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因患者性别、体型、腹部脂肪厚度不同,统一重量的沙袋无法满足个体差异,存在体型消瘦患者按压重量过大,体型肥胖患者因脂肪层的作用按压重量过小的问题;2、沙袋按压不稳固,患者打喷嚏或者剧烈咳嗽时,都会导致沙袋偏移,起不到应有的压迫效果,会使穿刺点出现出血、血肿等现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血管介入治疗术后护理装置,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血管介入治疗术后护理装置,包括固定板和腰带。其中,所述固定板形状为三角形,固定板靠近腰带的一条边通过短带和长带与腰带连接,固定板靠近胯部的一角与绑腿带连接。所述固定板靠近腰带的位置掏空形成矩形活动区,所述矩形活动区通过设置在上下两边的x轴滑轨连接有二轴移动装置,矩形活动区下方固定板上设置有限位孔。

固定板的形状要符合人体腹股区的形状,既能覆盖到股动脉手术区域,又能够限制下肢的活动范围,在达到应有的固定效果的前提下,兼顾患者的使用舒适度。

进一步地,所述短带通过卡扣与腰带连接,所述长带通过魔术贴与腰带连接,所述绑腿带通过固定钉与固定板下端连接。短带、长带和绑腿带在固定板的三个角上对其进行固定,能够有效增加固定板的牢固度和稳定性。且短带和长带均可进行长度调节,以满足不同体型患者的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二轴移动装置包括x轴板,所述x轴板两端设置有与所述x轴滑轨相适配的滑块,x轴板沿中线设置有y轴滑轨,x轴板下端设置有限位杆;所述y轴滑轨上连接有移动气囊,所述移动气囊包括y轴板,所述y轴板为圆形金属片,y轴板下方设置有充气气囊,y轴板圆心上方处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与螺母旋钮螺纹连接。

二轴移动装置能够使充气气囊在矩形活动区范围内任意移动,方便将充气气囊对准穿刺点,从而使充气气囊对于穿刺点的压迫力度均匀分布。通过充放气孔可以对充气气囊中气体的量进行控制,从而调整对穿刺点的压迫力度,以适应不同体型、不同情况的患者。相较于传统的沙袋压迫,可调节的充气气囊压迫不仅更加操作灵活,适应范围广,而且干净整洁,易于消毒,能够有效避免术后伤口感染。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杆下端设置有限位插头,所述限位插头与所述限位孔相适配。限位插头和限位孔相互配合能够使二轴移动装置在x轴上进行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螺母旋钮下方与所述x轴板的接触面上设置有防滑纹。当需要在y轴上对二轴移动装置进行定位时,只需拧紧螺母旋钮,螺母旋钮下表面所设置的防滑纹能够增大接触面的摩擦力,使螺母旋钮不会松动,从而保证整个装置能够稳定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充气气囊外侧开有充放气孔,充气气囊下侧通过双面胶粘有药物贴片。药物贴片中混合有壳聚糖乳酸盐,能够吸附血小板至穿刺道,穿刺道暴露的胶原蛋白引起血小板快速反应从而加速血小板聚集,并启动内源性凝血机制,引发凝血级联反应,最终达到快速止血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的制备材料为医用pp板,厚度在1-2cm之间。医用pp板材具有质轻、厚度均匀、表面光滑平整、耐热性好、机械强度高、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电绝缘性、无毒等特征。因此适合作为制备固定板的材料。

与现有的血管介入治疗术后护理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定位充气气囊替代传统的沙袋按压发作为血管介入治疗的术后护理方式,克服了沙袋压迫的缺陷:沙袋重量无法依患者体型的区别而精确调整压迫重量,本实用新型充气气囊中的气量可随患者体型的不同进行精确调控,从而得到最佳的穿刺点压迫力度。

2)本实用新型相较于传统的沙袋压迫止血法,可通过绑带穿戴在患者身上,不会因为者打喷嚏或者剧烈咳嗽或者排泄时腹部用力导致压迫物体偏移,导致达不到应有的止血效果。

3)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气囊为可拆卸组件,因此可进行单独的消毒处理,和传统的沙袋相比,降低了伤口感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人体血管介入动脉位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穿戴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二轴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移动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板、11-二轴移动装置、111-x轴板、1111-y轴滑轨、1112-滑块、112-移动气囊、1121-y轴板、11211-螺杆、1122-螺母旋钮、11221-防滑纹、1123-充气气囊、11231-充放气孔、1124-药物贴片、11241-双面胶、113-限位杆、1131-限位插头、11311-限位孔、12-矩形活动区、121-x轴滑轨、2-腰带、21-短带、22-长带、23-绑腿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方式和取得的效果,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和完整地描述。

如图2所示,一种血管介入治疗术后护理装置,包括固定板1和腰带2。固定板1形状为三角形,固定板1靠近腰带2的一条边通过短带21和长带22与腰带2连接,固定板1靠近胯部的一角与绑腿带23连接

如图3所示,固定板1靠近腰带2的位置掏空形成矩形活动区12,矩形活动区12通过设置在上下两边的x轴滑轨121连接有二轴移动装置11,矩形活动区12下方固定板1上设置有限位孔11311。固定板1的形状要符合人体腹股区的形状,既能覆盖到股动脉手术区域,又能够限制下肢的活动范围,在达到应有的固定效果的前提下,兼顾患者的使用舒适度。

短带21通过卡扣与腰带2连接,长带22通过魔术贴与腰带2连接,绑腿带23通过固定钉与固定板1下端连接。短带21、长带22和绑腿带23在固定板1的三个角上对其进行固定,能够有效增加固定板1的牢固度和稳定性。且短带21和长带22均可进行长度调节,以满足不同体型患者的使用。

如图4所示,二轴移动装置11包括x轴板111,x轴板111两端设置有与x轴滑轨121相适配的滑块1112,x轴板111沿中线设置有y轴滑轨1111,x轴板111下端设置有限位杆113。

如图5所示,y轴滑轨1111上连接有移动气囊112,移动气囊112包括y轴板1121,y轴板1121为圆形金属片,y轴板1121下方设置有充气气囊1123,y轴板1121圆心上方处连接有螺杆11211,螺杆11211与螺母旋钮1122螺纹连接。

二轴移动装置11能够使充气气囊1123在矩形活动区12范围内任意移动,方便将充气气囊1123对准穿刺点,从而使充气气囊1123对于穿刺点的压迫力度均匀分布。通过充放气孔11231可以对充气气囊1123中气体的量进行控制,从而调整对穿刺点的压迫力度,以适应不同体型、不同情况的患者。相较于传统的沙袋压迫,可调节的充气气囊1123压迫不仅更加操作灵活,适应范围广,而且干净整洁,易于消毒,能够有效避免术后伤口感染。

限位杆113下端设置有限位插头1131,限位插头1131与限位孔11311相适配。限位插头1131和限位孔11311相互配合能够使二轴移动装置11在x轴上进行定位。

螺母旋钮1122下方与x轴板111的接触面上设置有防滑纹11221。当需要在y轴上对二轴移动装置11进行定位时,只需拧紧螺母旋钮1122,螺母旋钮1122下表面所设置的防滑纹11221能够增大接触面的摩擦力,使螺母旋钮1122不会松动,从而保证整个装置能够稳定工作。

充气气囊1123外侧开有充放气孔11231,充气气囊1123下侧通过双面胶11241粘有药物贴片1124。药物贴片1124中混合有壳聚糖乳酸盐,能够吸附血小板至穿刺道,穿刺道暴露的较远道白引起血小板快速反应从而加速血小板聚集,慈宁宫启动内源性凝血机制,引发凝血级联反应,最终达到快速止血的效果。

固定板1的制备材料为医用pp板,本实施例的优选厚度为厚度在1.5cm。医用pp板材具有质轻、厚度均匀、表面光滑平整、耐热性好、机械强度高、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电绝缘性、无毒等特征。因此适合作为制备固定板1的材料。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除以下内容外均相同:

部分肥胖患者因腰部脂肪堆积,腰带2很难起到应有的束缚作用,为了解决此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腰带2还可配置两条背带,通过肩部的背带、腰部的腰带2和胯部的绑腿带23进一步稳固固定板1的位置,从而使二轴移动装置11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

工作原理:

1)介入手术完毕,患者术侧下肢位,给患者穿戴上本护理装置,将二轴移动装置11移至股动脉鞘管上方,充气气囊1123连接充气装置。

2)拔除动脉鞘管后立即按压二轴移动装置11止血,同时开始对充气气囊1123进行充气,随着充气气囊1123中气量的增加,对穿刺点的压迫力度逐渐增大,直至无出血现象后停止充气。

3)检查无局部渗血,足背动脉搏动良好后,嘱咐患者卧床,术侧肢体伸直制动1h。

充气气囊下方粘贴的药物贴片中混合有壳聚糖乳酸盐,能够吸附血小板至穿刺道,穿刺道暴露的胶原蛋白引起血小板快速反应从而加速血小板聚集,并启动内源性凝血机制,引发凝血级联反应,最终达到快速止血的效果。因此,穿戴本护理装置并静卧1h后,即可采用30°卧位,1.5h后可采用90°坐位,2-3h后便可在护理人员陪同下下床活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