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护理用翻身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16318发布日期:2020-08-11 21:26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临床护理用翻身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翻身垫,具体为一种临床护理用翻身垫。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骨折或瘫痪等的病人由于自己无法翻身,长期一个姿势容易患褥疮,普通翻身辅助垫的话,通常先得把病人进行一个反转,然后加垫辅助垫,这样一来由于人为翻转病人时,病人容易发生一个扭转的身体趋势现象,会导致部分骨折病人的再次骨折的风险,致病人在护理过程中只能靠专人给他们进行翻身,但是也会存在这种风险,操作不便,而病人每天需要十几次甚至几十次进行翻身,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而搬动病人时动作轻重不易把握,也不利于病人康复,对缺乏护理经验的人还可能会加重病情。

因此现在的翻身垫存在骨折病人二次骨折的风险,同时导致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临床护理用翻身垫,有效的解决了现在的翻身垫存在骨折病人二次骨折的风险,同时导致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防护套、翻身面、透气孔、防护部、褶皱部、调节机构、防滑凸起、轴孔和丝孔,所述防护套的一侧设置有翻身面,翻身面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防护套的顶部设置有防护部,防护套两侧和后端的底部均设置有褶皱部,防护套的内部安装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底架、第一固定转轴、高强度pvc板、防护板、第二固定轴转、支撑杆、丝杆、轴承、移动块、第三固定转轴和转动手柄,底架设置在防护套的底部,底架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转轴安装有高强度pvc板,高强度pvc板的一端设置有竖直的防护板,高强度pvc板的中部通过第二固定轴转安装有支撑杆,底架两端的顶部均安装有丝杆,丝杆与底架通过轴承连接,丝杆上套接有移动块,支撑杆的底端通过第三固定转轴固定在移动块上,丝杆的一端安装有转动手柄。

优选的,所述底架为口字型结构,且底架的前端为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移动块对应丝杆位置处开设有丝孔,移动块对应第三固定转轴位置处开设有轴孔。

优选的,所述高强度pvc板和防护板套接有记忆棉。

优选的,所述防护套底面与床体接触处设置有若干个防滑凸起。

优选的,所述防护套嵌入缝合有拉链。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患者身体侧躺在翻身面上即可有助于患者进行侧身,设置的防滑凸起可对放置在床上时进行一定的防滑,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调整翻身垫的倾斜度时,医护人员通过转动转动手柄,转动手柄转动带动丝杆转动,丝杆转动再与移动块上丝孔的配合下,使得移动块在丝杆上左右移动,移动块的行程最大只能移动到支撑杆处于竖直状态,移动块的由左向右移动带动支撑杆由倾斜位置便于竖直位置,在此过程中,高强度pvc板与水平面的倾斜度持续增大,即可完成翻身垫的倾斜度的调节,在骨折病人翻身时,高强度pvc板处于倾斜度最小位置处,即接近水平位置,将病人侧身轻微掀起,将翻身垫轻微插入背部,再放下后,再按上述原理,调节高强度pvc板的倾斜度即可,可满足不同患者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节。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便于对翻身枕进行倾斜角度的调节,可满足不同的需要,降低医护人员劳动强度,同时可进行一定的防滑。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滑凸起设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移动块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防护套;2、翻身面;3、透气孔;4、防护部;5、褶皱部;6、调节机构;7、底架;8、第一固定转轴;9、高强度pvc板;10、防护板;11、第二固定轴转;12、支撑杆;13、丝杆;14、轴承;15、移动块;16、第三固定转轴;17、转动手柄;18、防滑凸起;19、轴孔;20、丝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由图1-4给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临床护理用翻身垫,包括防护套1、翻身面2、透气孔3、防护部4、褶皱部5、调节机构6、防滑凸起18、轴孔19和丝孔20,防护套1的一侧设置有翻身面2,翻身面2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3,防护套1的顶部设置有防护部4,防护套1两侧和后端的底部均设置有褶皱部5,防护套1的内部安装有调节机构6,调节机构6包括底架7、第一固定转轴8、高强度pvc板9、防护板10、第二固定轴转11、支撑杆12、丝杆13、轴承14、移动块15、第三固定转轴16和转动手柄17,底架7设置在防护套1的底部,底架7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转轴8安装有高强度pvc板9,高强度pvc板9的一端设置有竖直的防护板10,高强度pvc板9的中部通过第二固定轴转11安装有支撑杆12,底架7两端的顶部均安装有丝杆13,丝杆13与底架7通过轴承14连接,丝杆13上套接有移动块15,支撑杆12的底端通过第三固定转轴16固定在移动块15上,丝杆13的一端安装有转动手柄17。

底架7为口字型结构,且底架7的前端为弧形结构,提高底架7稳定性,且弧形结构可对前端进行一定的防护。

移动块15对应丝杆13位置处开设有丝孔20,移动块15对应第三固定转轴16位置处开设有轴孔19,便于移动块15的安装使用。

高强度pvc板9和防护板10套接有记忆棉,提高使用时的舒适性。

防护套1底面与床体接触处设置有若干个防滑凸起18,放置在床上时可进行有效的防滑。

防护套1嵌入缝合有拉链,便于防护套1的安装使用和拆卸清洗。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患者身体侧躺在翻身面2上即可有助于患者进行侧身,设置的防滑凸起18可对放置在床上时进行一定的防滑,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调整翻身垫的倾斜度时,医护人员通过转动转动手柄17,转动手柄17转动带动丝杆13转动,丝杆13转动再与移动块15上丝孔20的配合下,使得移动块15在丝杆13上左右移动,移动块15的行程最大只能移动到支撑杆12处于竖直状态,移动块15的由左向右移动带动支撑杆12由倾斜位置便于竖直位置,在此过程中,高强度pvc板9与水平面的倾斜度持续增大,即可完成翻身垫的倾斜度的调节,在骨折病人翻身时,高强度pvc板9处于倾斜度最小位置处,即接近水平位置,将病人侧身轻微掀起,将翻身垫轻微插入背部,再放下后,再按上述原理,调节高强度pvc板9的倾斜度即可,可满足不同患者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节。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便于对翻身枕进行倾斜角度的调节,可满足不同的需要,降低医护人员劳动强度,同时可进行一定的防滑。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