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扁平张力法的简易血压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26389发布日期:2020-07-29 02:33阅读:14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扁平张力法的简易血压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压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扁平张力法的简易血压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血压测定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现有的血压测量方法主要有两种方法:有创测量方法,将导管经穿刺送入主动脉直接测得血压值;无创测量法,目前广泛釆用的是袖带加压法,此法釆用血压计测量,以汞柱式最为常用。

如公开(公告)号:cn205493814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便携式血压计,包括腕带、血压计本体和气体导管,所述血压计本体与所述腕带通过所述气体导管连接成为一体,所述腕带为可折叠结构;所述血压计本体包括血压计壳体,所述血压计壳体正面设置显示装置;所述血压计壳体背面包括容纳腔和垫脚,所述容纳腔包括位于所述血压计壳体背面的凹槽和盖板;所述凹槽与所述盖板为枢轴连接,所述盖板上设置通风孔;所述垫脚设置在所述血压计壳体背面的边角位置;所述血压计壳体左侧面设置有气体导管接口、sd卡插卡口、usb接口。

另外无创测量法还有根据容积方法原理和扁平张力法原理开发出来的血压测量设备。血容积法的原理是将一个气囊置于手指根部,光电换能器置于指头,气泵控制气囊的充放气,光电换能器检测在气囊充放气过程中手指血容积的变化,血容积的变化是通过探测光线穿透组织后透光率的变化来探测血管容积的变化。将光电换能器检测出来的血容积变化的输出信号与气囊内压力信号一同进行处理,可以计算出血压值。扁平张力法主要适用于浅表动脉如桡动脉,通过施加外压使其呈扁平状态,此时外压与动脉内压力成正比,通过桡动脉的最大及最小信号获得血压值。

扁平张力法测量血压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但是由于血压信号经过肌腱、皮肤等组织传递给压力传感器的过程中存在有压力损失,而且每个人的皮肤情况不一样,动脉深浅也不一样,因此必须努力减小损失值,才能保证测量的精度,甚至监测位置稍有差别都可能导致结果差别很大。因此现有的扁平张力法测量原理制作的血压设备测量准确性比较差,结果变化大,不稳定,而且设计都比较复杂,不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测量准确性比较差,结果变化大,不稳定,而且设计都比较复杂,不便于携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扁平张力法的简易血压测量装置。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扁平张力法的简易血压测量装置,包括:压力感应单元,由两个竖直方向上背靠背的压力传感器组成;处理单元,连接压力传感器,计算血压值;显示单元,连接处理单元,显示血压信息;壳体,佩戴于手腕,其中处理单元设置在壳体内,显示单元设置在壳体表面,压力感应单元设置在壳体远离或靠近手掌的一侧;表带,设置在壳体另外两侧,佩戴时环绕手腕。本装置类似于手表,可以由锂电池等电池驱动,主要通过压力感应单元检测脉搏和手指压力,由处理单元计算后显示在显示单元。读数准确且易于携带。

本方案基于扁平张力法的测量原理,不需要经过算法改进,在两个压力传感器中,位于下面的一个用来感应动脉博动的压力,位于上面的一个用来感应手指按压的压力,因脉搏搏动的压力与血压成比例,因此可以通过校准后根据脉搏搏动压力计算出血压,使用时,将压力感应单元放置在手腕的动脉表面,紧贴皮肤,用大拇指按压上侧的压力传感器,此时处理单元会将博动压力和大拇指按压压力计算后显示在显示单元上。当按压到一定压力后稳定按住一定时间,就可以读取血压值,该血压值是收缩压的最大值。由于有一个压力传感器检测手指压力,因此每次手指按压的压力可以保证与校正时的压力一致,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血压的改变就可以检测出来,本装置每隔一段时间校准一次即可保证读数准确。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内还设有标尺,标尺设置在壳体靠近手掌的一侧,标尺与壳体滑动连接。由于测量的准确性受到测量位置的影响,如每次测量位置不同,会导致读数不准,因此需要记录测量位置,在使用时,将标尺抽出,记录壳体到手掌根的距离,每次测量均对准位置即可。

作为优选,所述压力传感器为压阻式传感器。压阻式传感器是利用单晶硅的压阻效应而构成。采用单晶硅片为弹性元件,在单晶硅膜片上利用集成电路的工艺,在单晶硅的特定方向扩散一组等值电阻,并将电阻接成桥路,单晶硅片置于传感器腔内。当压力发生变化时,单晶硅产生应变,使直接扩散在上面的应变电阻产生与被测压力成正比的变化,再由桥式电路获相应的电压输出信号。该种传感器技术成熟,体积小巧。

作为优选,所述显示单元为触摸屏。

作为优选,所述压力感应单元与壳体之间通过若干软质管体连接,管体内布设导线。由于使用时需要按压压力感应单元,因此压力感应单元不能与壳体硬连接,否则会影响压力的作用。软质的管体保证了导线的安全性,且在按压时不会被壳体影响。

作为优选,所述软质管体的长度大于等于0.5cm,小于等于2cm。管体过短无法保证柔韧性,过长导致平常穿戴时容易损坏且影响佩戴体验,因此优选使用上述区间范围。

作为优选,所述压力传感器中位于上侧的压力传感器表面设有指印状的凹槽。凹槽可以方便手指按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佩戴舒适,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测量快速且准确,能够在平时起到很好的血压测量参考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中包括:1-压力感应单元、2-壳体、3-触摸屏、4-表带、5-标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发明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做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发明的主旨。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实施例: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是一种基于扁平张力法的简易血压测量装置,包括:压力感应单元1,由两个竖直方向上背靠背的压力传感器组成;处理单元,连接压力传感器,计算血压值;作为显示单元的触摸屏3,连接处理单元,显示血压信息;壳体2,佩戴于手腕,其中处理单元设置在壳体2内,触摸屏3设置在壳体2表面,压力感应单元1设置在壳体2远离手掌的一侧;表带4,设置在壳体2另外两侧,佩戴时环绕手腕。本装置类似于手表,可以由锂电池等电池驱动,主要通过压力感应单元1检测脉搏和手指压力,由处理单元计算后显示在显示单元。读数准确且易于携带。

本实施例是基于扁平张力法的测量原理,不需要经过算法改进,在两个压力传感器中,第一压力传感器位于下侧,用来感应动脉博动的压力,第二压力传感器位于上侧,用来感应手指按压的压力,因脉搏搏动的压力与血压成比例,因此可以通过校准后根据脉搏搏动压力计算出血压,使用时,将压力感应单元1放置在手腕的动脉表面,紧贴皮肤,用大拇指按压第二压力传感器,此时处理单元会将博动压力和大拇指按压压力计算后显示在显示单元上。当按压到一定压力后稳定按住一定时间,就可以读取血压值,该血压值是收缩压的最大值。本装置每隔一段时间校准一次即可保证读数准确。

其中第二压力传感器表面设有指印状的凹槽。凹槽可以方便手指按压。

另外本实施例的壳体2内还设有标尺5,标尺5设置在壳体2靠近手掌的一侧,标尺5与壳体2滑动连接。由于测量的准确性受到测量位置的影响,如每次测量位置不同,会导致读数不准,因此需要记录测量位置,在使用时,将标尺5抽出,记录壳体2到手掌根的距离,每次测量均对准位置即可。

同时本实施例压力感应单元1与壳体2之间通过两条软质管体连接,管体内布设导线。由于使用时需要按压压力感应单元1,因此压力感应单元1不能与壳体2硬连接,否则会影响压力的作用。软质的管体保证了导线的安全性,且在按压时不会被壳体影响。

本实施例的软质管体的长度为1cm。管体过短无法保证柔韧性,过长导致平常穿戴时容易损坏且影响佩戴体验。

本实施例选用的压力传感器为压阻式传感器。压阻式传感器是利用单晶硅的压阻效应而构成。采用单晶硅片为弹性元件,在单晶硅膜片上利用集成电路的工艺,在单晶硅的特定方向扩散一组等值电阻,并将电阻接成桥路,单晶硅片置于传感器腔内。当压力发生变化时,单晶硅产生应变,使直接扩散在上面的应变电阻产生与被测压力成正比的变化,再由桥式电路获相应的电压输出信号。该种传感器技术成熟,体积小巧。

通过以上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以上内容,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