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面料的卫生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37559发布日期:2020-07-29 02:48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层面料的卫生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吸收制品,特别是一种双层面料的卫生巾。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一次性卫生用品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多,卫生巾主要结构是由面层、吸收芯体和防渗底膜组成,其中面层主要起到接触和传导经血的作用,而通过女性生理结构的研究发现,使用整体同等厚度的卫生巾会出现贴服不紧凑的情况,容易导致潮涌时经血流动到卫生巾两侧,产生侧漏风险,另外由于贴服不佳,消费者常常把内裤向上拉扯,使得卫生巾贴紧私密部位,因而产生穿着时带来不自然的感觉,舒适性变差,为了解决生理贴服问题,有些厂家开发一种中突吸收芯体,但由于这种吸收芯体重量占比超过产品的60%,如果要产生中突效果,其使用的绒毛浆至少增加30%,而绒毛浆是采用天然树木经过加工制成的,因此,该方法除了导致成本较大增加外,不利于环保绿色节能和碳排放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舒适、贴服性能良好的双层面料的卫生巾。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层面料的卫生巾,包括卫生巾主体,所述卫生巾主体由上至下依次为双层面料层、导流层、吸收芯体、底膜、背胶和背胶离型纸构成,所述双层面料层从下往上依次由表层、结合部以及中央面层构成,所述中央面层处于所述表层的中心线位置,且所述中央面层的宽度小于所述表层的宽度。

所述中央面层的两侧向下内折形成相互不重叠的折边,所述折边的底部与所述结合部相连。

所述中央面层横向连续折叠形成至少两层的折叠结构。

所述中央面层折叠后的厚度大于所述表层的厚度。

所述中央面层折叠后与所述表层的厚度差不低于0.7mm。

所述中央面层采用热风无纺布、纯棉水刺布或聚乳酸无纺布任意一种。

所述表层的宽度范围为55-95mm。

所述结合部为热熔胶或所述表层与所述中央面层采用热压结合以及超声波粘合的任一方式形成。

所述双层面料层的两侧设置有护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层面料层从下往上依次由表层、结合部以及中央面层构成,使得卫生巾主体上形成局部的双层结构面层,令双层面料层的中间部位产生一定的高度差,经组合产品生产后,除了保持柔软、传导和吸收能力外,极大地改善了产品贴服性能,从而改善使用的舒适性、侧漏和干爽等性能,更能减少了对纯棉材料的使用,绿色经济环保和碳排放有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双层面料层结构图的实施例之一;

图3是双层面料层结构图的实施例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双层面料的卫生巾,包括卫生巾主体,所述卫生巾主体由上至下依次为双层面料层1、导流层2、吸收芯体3、底膜4、背胶5和和背胶离型纸6构成,所述双层面料层1的两侧设置有护围7,所述卫生巾主体的两侧设置有护翼8,所述护围7和双层面料层1之间、双层面料层1和导流层2之间、导流层2和吸收芯体3之间、吸收芯体3和底膜4之间、底膜4和背胶离型纸6之间均设置有结构胶。

具体实施例一:

参照图2,所述双层面料层1从下往上依次由表层11、结合部12以及中央面层13构成,所述中央面层13处于所述表层11的中心线位置,且所述中央面层13的宽度小于所述表层11的宽度,所述中央面层13的两侧向下内折形成相互不重叠的折边111,所述折边111的底部与所述结合部12相连,所述中央面层13折叠后的厚度大于所述表层11的厚度,所述中央面层13折叠后与所述表层11的厚度差不低于0.7mm,所述中央面层13采用热风无纺布、纯棉水刺布或聚乳酸无纺布任意一种,所述表层11的宽度范围为55-95mm,所述结合部12为热熔胶或所述表层11与所述中央面层13采用热压结合以及超声波粘合的任一方式形成,在本实施例中,采用45mm宽的纯棉水刺无纺布,经两侧内折形成双层结构,折叠宽度25mm,形成厚度0.9mm的中央面层13;表层11采用增白热风无纺布,宽度80mm;表层11通过热熔胶构成结合部12,连接所述中央面层13的两折边底部,在卫生巾主体上形成局部的双层结构面层,令双层面料层1的中间部位产生一定的高度差,经组合产品生产后,除了保持柔软、传导和吸收能力外,极大地改善了产品贴服性能,从而改善使用的舒适性、侧漏和干爽等性能,本实施例中的中央面层13采用纯棉水刺布设计,天然接触感得到提高,同时由于采用局部宽度的设计有别于市售产品整宽80-95mm的纯棉布应用,减少了对纯棉材料的使用,绿色经济环保和碳排放有益。

具体实施例二:

参照图3,所述双层面料层1从下往上依次由表层11、结合部12以及中央面层13构成,所述中央面层13处于所述表层11的中心线位置,且所述中央面层13的宽度小于所述表层11的宽度,所述中央面层13横向连续折叠形成至少两层的折叠结构,所述中央面层13折叠后的厚度大于所述表层11的厚度,所述中央面层13折叠后与所述表层11的厚度差不低于0.7mm,所述中央面层13采用热风无纺布、纯棉水刺布或聚乳酸无纺布任意一种,所述表层11的宽度范围为55-95mm,所述结合部12为热熔胶或所述表层11与所述中央面层13采用热压结合以及超声波粘合的任一方式形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央面层13采用细丹普白亲水热风无纺布,经横向连续折叠折形成三层的折叠结构,并通过热熔胶固定内部的结构,折叠宽度30mm,形成厚度1.2mm的中央面层13;所述表层11采用热风导流无纺布,宽度85mm;表层11通过热熔胶构成结合部12,连接中央面层13的底部,在卫生巾主体上形成局部的双层结构面层,使得双层面料层1在中间部位产生较大的高度差,经组合产品生产后,除了保持柔软、传导和吸收能力外,同样能极大地改善了产品贴服性能,从而改善使用的舒适性、侧漏和干爽等性能,另外,本实施例的表层11采用热风导流无纺布,因而可取消传统的导流层设计,对于材料的优化节约带来积极价值。

以上的实施方式不能限定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专业技术领域的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整体构思的情况下,所做的均等修饰与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创造涵盖的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层面料的卫生巾,包括卫生巾主体,所述卫生巾主体由上至下依次为双层面料层(1)、导流层(2)、吸收芯体(3)、底膜(4)、背胶(5)和背胶离型纸(6)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面料层(1)从下往上依次由表层(11)、结合部(12)以及中央面层(13)构成,所述中央面层(13)处于所述表层(11)的中心线位置,且所述中央面层(13)的宽度小于所述表层(11)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面料的卫生巾,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面层(13)的两侧向下内折形成相互不重叠的折边(111),所述折边(111)的底部与所述结合部(12)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面料的卫生巾,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面层(13)横向连续折叠形成至少两层的折叠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双层面料的卫生巾,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面层(13)折叠后的厚度大于所述表层(11)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层面料的卫生巾,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面层(13)折叠后与所述表层(11)的厚度差不低于0.7mm。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双层面料的卫生巾,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面层(13)采用热风无纺布、纯棉水刺布或聚乳酸无纺布任意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面料的卫生巾,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11)的宽度范围为55-9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面料的卫生巾,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部(12)为热熔胶或所述表层(11)与所述中央面层(13)采用热压结合以及超声波粘合的任一方式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面料的卫生巾,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面料层(1)的两侧设置有护围(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层面料的卫生巾,包括卫生巾主体,由上至下依次为双层面料层、导流层、吸收芯体、底膜、背胶和和背胶离型纸构成,双层面料层从下往上依次由表层、结合部以及中央面层构成,使得卫生巾主体上形成局部的双层结构面层,令双层面料层的中间部位产生一定的高度差,经组合产品生产后,除了保持柔软、传导和吸收能力外,极大地改善了产品贴服性能,从而改善使用的舒适性、侧漏和干爽等性能,更能减少了对纯棉材料的使用,绿色经济环保和碳排放有益。

技术研发人员:黄宏伟;张维军;王立汉;吴小元;吴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市川田卫生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9
技术公布日:2020.07.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