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妇科手术后的静脉取血装置及静脉针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72931发布日期:2020-07-31 21:25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妇科手术后的静脉取血装置及静脉针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妇科手术后的静脉取血装置及静脉针头。



背景技术:

在妇科手术后,需要对病人进行一些列的静脉取血复查工作;目前,现有的静脉取血的导管远端是齐头,但是,静脉管径较细、且较短,齐头的导管选入后,由于静脉贴合较紧,导致回抽血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妇科手术后的静脉取血装置及静脉针头,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妇科手术后的静脉取血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静脉针管、针柄、流量开关、穿刺针座和采血针管,以及套设在所述静脉针管上的第一针护套。所述静脉针管的顶部设置有静脉针头;所述静脉针头包括静脉针体,以及均匀间隔设置在所述静脉针体上、且与所述静脉针体一体成型的锯齿部。

优选地,所述锯齿部的平面展开呈等腰梯形。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妇科手术后的静脉取血装置,还包括套设在所述采血针管上的第二针护套。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妇科手术后的静脉取血装置,还包括套设在所述穿刺针座上、且与所述穿刺针座一体成型的采血筒。

优选地,所述流量开关包括采用管路与所述针柄连接、且为中空的上开关座,一端套设在所述上开关座上、与所述上开关座相对转动、另一端采用管路与所述穿刺针座连接、且为中空的下开关座,设置在所述上开关座的底部、且与所述上开关座一体成型的底座,开设在所述底座上、且与上开关座的内部空间连通的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下开关座的顶部、且与所述下开关座一体成型的顶座,以及开设在所述顶座上、与所述下开关座的内部空间连通、且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一致的第二通孔。

一种用于妇科手术后的静脉取血装置的静脉针头,包括静脉针体,以及均匀间隔设置在所述静脉针体上、且与所述静脉针体一体成型的锯齿部;

所述锯齿部的平面展开呈等腰梯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巧妙地设置锯齿的静脉针头,有效地避免了管壁与血管腔的完全贴合,使静脉取血更为通畅。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旋转调整流量的流量开关,其结构较为简单,操作简便。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静脉取血成功率高等优点,在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保护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静脉针头的平面展开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静脉针头的流量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关闭状态)。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静脉针头的流量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开启状态)。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1-静脉针管,2-第一针护套,3-针柄,4-流量开关,5-穿刺针座,6-采血针管,7-第二针护套,8-采血筒,10-静脉针头,41-上开关座,42-下开关座,100-静脉针体,101-锯齿部,411-底座,412-第一通孔,421-顶座,422-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为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妇科手术后的静脉取血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静脉针管1、针柄3、流量开关4、穿刺针座5和采血针管6,套设在所述静脉针管1上的第一针护套2,以及套设在所述采血针管6上的第二针护套7。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等序号用语仅用于区分同类部件,不能理解成对保护范围的特定限定。另外,本实施例中所述“底部”、“顶部”、“中央”等方位性用语是基于附图来说明的。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静脉针管1的顶部设置有静脉针头10,其中,该静脉针头10包括静脉针体100,以及均匀间隔设置在所述静脉针体100上、与所述静脉针体100一体成型、且平面展开呈等腰梯形的锯齿部10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锯齿的静脉针头,可有效地避免管壁与血管腔的完全贴合。静脉取血时,血液从所示锯齿部的缝隙进入,保证缺血更为畅通。经申请人反复临床试验验证,其取血成功率可达到95%。

如图5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流量开关4包括采用管路与所述针柄3连接、且为中空的上开关座41,一端套设在所述上开关座41上、与所述上开关座41相对转动、另一端采用管路与所述穿刺针座5连接、且为中空的下开关座42,设置在所述上开关座41的底部、且与所述上开关座41一体成型的底座411,开设在所述底座411上、且与上开关座41的内部空间连通的第一通孔412,设置在所述下开关座42的顶部、且与所述下开关座42一体成型的顶座421,以及开设在所述顶座421上、与所述下开关座42的内部空间连通、且与所述第一通孔412的孔径一致的第二通孔422。流量开关4初始为关闭状态,当静脉针管1插入静脉后,通过上开关座41与下开关座42相对旋转,使第一通孔412与第二通孔422部分或全部重合,静脉血顺利进入采血针管6内,并最终进入采血管内。使用后,关闭流量开关4取下静脉针管1或直接取下静脉针管1。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妇科手术后的静脉取血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静脉针管1、针柄3、流量开关4、穿刺针座5和采血针管6,套设在所述静脉针管1上的第一针护套2,以及套设在所述穿刺针座5上、且与所述穿刺针座5一体成型的采血筒8。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等序号用语仅用于区分同类部件,不能理解成对保护范围的特定限定。另外,本实施例中所述“底部”、“顶部”、“中央”等方位性用语是基于附图来说明的。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静脉针管1的顶部设置有静脉针头10,其中,该静脉针头10包括静脉针体100,以及均匀间隔设置在所述静脉针体100上、与所述静脉针体100一体成型、且平面展开呈等腰梯形的锯齿部10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锯齿的静脉针头,可有效地避免管壁与血管腔的完全贴合,静脉取血时,血液从所示锯齿部的缝隙进入,保证缺血更为畅通。

如图5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流量开关4包括采用管路与所述针柄3连接、且为中空的上开关座41,一端套设在所述上开关座41上、与所述上开关座41相对转动、另一端采用管路与所述穿刺针座5连接、且为中空的下开关座42,设置在所述上开关座41的底部、且与所述上开关座41一体成型的底座411,开设在所述底座411上、且与上开关座41的内部空间连通的第一通孔412,设置在所述下开关座42的顶部、且与所述下开关座42一体成型的顶座421,以及开设在所述顶座421上、与所述下开关座42的内部空间连通、且与所述第一通孔412的孔径一致的第二通孔422。流量开关4初始为关闭状态,当静脉针管1插入静脉后,通过上开关座41与下开关座42相对旋转,使第一通孔412与第二通孔422部分或全部重合,静脉血顺利进入采血针管6内,并最终进入采血管内。使用后,关闭流量开关4取下静脉针管1或直接取下静脉针管1。

实施例3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妇科手术后的静脉取血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静脉针管1、针柄3、流量开关4、穿刺针座5和采血针管6,套设在所述静脉针管1上的第一针护套2,以及套设在所述采血针管6上的第二针护套7。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等序号用语仅用于区分同类部件,不能理解成对保护范围的特定限定。另外,本实施例中所述“底部”、“顶部”、“中央”等方位性用语是基于附图来说明的。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静脉针管1的顶部设置有静脉针头10,其中,该静脉针头10包括静脉针体100,以及均匀间隔设置在所述静脉针体100上、与所述静脉针体100一体成型、且平面展开呈等腰梯形的锯齿部10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锯齿的静脉针头,可有效地避免管壁与血管腔的完全贴合,静脉取血时,血液从所示锯齿部的缝隙进入,保证缺血更为畅通。在本实施例中,该流量开关4为滚动式流量调节阀。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静脉针头,其包括静脉针体100,以及均匀间隔设置在所述静脉针体100上、且与所述静脉针体100一体成型的锯齿部101;其中,所述锯齿部101的平面展开呈等腰梯形。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非创造性劳动而作出的变化,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