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科护理用上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21217发布日期:2020-10-30 21:39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科护理用上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上药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外科护理用上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外科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的同时,还需要在伤处上药,利用药物加快伤口的愈合,从而更快恢复健康,护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医疗安全、治疗效果和身体康复,护理工作的服务性,决定着执行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时时配合治疗的需要,尽力为病人创造适合于治疗的环境和条件,使治疗和护理得到协调。

但是,现有的医护人员在在对外科患者进行上药时,均是直接按着药物对患者进行上药,从而容易触碰到患者身体上的病变处,同时也很难对患者身体上较为深处的部位(口腔内部)进行上药,进而大大的加深可患者的痛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科护理用上药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医护人员在在对外科患者进行上药时,均是直接按着药物对患者进行上药,从而容易触碰到患者身体上的病变处,同时也很难对患者身体上较为深处的部位(口腔内部)进行上药,进而大大的加深可患者的痛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外科护理用上药装置,包括上药筒,所述上药筒内设置有内腔一,所述上药筒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一,所述安装孔一内穿设有刻度杆,所述刻度杆的一端穿过安装孔一设置在所述上药筒内,所述刻度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活塞,所述刻度杆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二,所述安装孔二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安装孔二内设置有上药杆,所述上药杆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上药杆通过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的相互配合安装在所述安装孔二内,所述上药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拉环,所述上药筒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滑轨,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设置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出液管通过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轨的相互配合安装在所述连接管内,所述上药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通孔四,所述通孔四内活动安装有塞子,所述外壳与所述上药筒的连接区域设置有通孔五,所述通孔五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刻度杆上设置有刻度。

优选的,所述上药杆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形状为圆柱形。

优选的,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出液孔。

优选的,所述出液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圆盘一,所述连接管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圆盘二。

优选的,所述圆盘一和所述圆盘二上均设置有通孔一,所述圆盘一上设置有通孔二和通孔三。

优选的,所述通孔一、所述通孔二和所述通孔三的型号均不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当活塞处于连接管的一侧时,能够对通孔五进行堵塞,从而能够防止外壳内的药物流进上药筒内,然后使用者可通过拉环对刻度杆进行拉动,进而可通过刻度杆将活塞拉动,从而可使外壳内的药物流进上药筒内,刻度杆上设置有刻度从而使用者可通过刻度杆上的刻度对活塞的移动距离进行控制,进而可对外壳内的药物流进上药筒内的量进行控制,便于使用;

2、上药杆上设置有固定孔,当医护人员需要使用棉签对病人身体深处的部位进行上药时,使用者可将棉签插入在固定孔内,从而使用者可通过上药杆与棉签的相互配合对患者身体深处的部位进行上药,便于使用,可避免出现医护人员的在为病人上药时,手部触碰到病人的情况;

3、当使用者提供出液管对患者进行上药时,使用者可对出液管进行转动,能够使圆盘二上的通孔一与圆盘一上的凸块一、通孔二和通孔三逐个连通,从而能够对出液管喷出的药物的流量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药筒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出液管与连接杆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刻度杆与活塞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圆盘一与圆盘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药筒;2、刻度杆;3、活塞;4、上药杆;5、拉环;6、连接管;7、出液管;8、外壳;9、塞子;10、单向阀;11、刻度;12、圆盘一;13、圆盘二;14、通孔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外科护理用上药装置,包括上药筒1,上药筒1内设置有内腔一,上药筒1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一,安装孔一内穿设有刻度杆2,刻度杆2的一端穿过安装孔一设置在上药筒1内,刻度杆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活塞3,刻度杆2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二,安装孔二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安装孔二内设置有上药杆4,上药杆4上设置有外螺纹,上药杆4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的相互配合安装在安装孔二内,上药杆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拉环5,上药筒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管6,连接管6一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滑轨,连接管6的一端设置有出液管7,出液管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滑块,出液管7通过滑块与滑轨的相互配合安装在连接管6内,上药筒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外壳8,外壳8的顶部设置有通孔四,通孔四内活动安装有塞子9,外壳8与上药筒1的连接区域设置有通孔五,通孔五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单向阀10,刻度杆2上设置有刻度11,当医护人员需要对使用者涂抹液体药物时,使用者可先将塞子3从外壳8内拔出,然后将需要喷涂的药物倒进外壳8内,外壳8与所述上药筒1的连接区域内设置有通孔五,上药筒1内设置有活塞3,当活塞3处于连接管6的一侧时,能够对通孔五进行堵塞,从而能够防止外壳8内的药物流进上药筒1内,然后使用者可通过拉环5对刻度杆2进行拉动,进而可通过刻度杆2将活塞3拉动,从而可使外壳8内的药物流进上药筒1内,刻度杆2上设置有刻度11,从而使用者可通过刻度杆2上的刻度11对活塞3的移动距离进行控制,进而可对外壳8内的药物流进上药筒1内的量进行控制,便于使用,然后使用者可对刻度杆2进行推动,能够对刻度杆2内的药物进行挤压,使药物可从出液管7内喷到患者的病变部位。

结合图2、图3和图4可知,上药杆4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孔,固定孔的形状为圆柱形,出液管7上设置有出液孔,出液管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圆盘一12,连接管6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圆盘二13,圆盘一12和圆盘二13上均设置有通孔一14,圆盘一12上设置有通孔二和通孔三,通孔一14、通孔二和通孔三的型号均不相同,当使用者提供出液管对患者进行上药时,使用者还可对出液管7进行转动,能够使圆盘二13上的通孔一14与圆盘一10上的通孔一14、通孔二和通孔三逐个连通,从而能够对出液管7喷出的药物的流量进行控制,便于使用,当医护人员需要使用棉签对病人身体深处的部位进行上药时,使用者可将棉签插入在固定孔内,从而使用者可通过上药杆4与棉签的相互配合对患者身体深处的部位进行上药,便于使用,可避免出现医护人员的在为病人上药时,手部触碰到病人的情况。

本实用工作原理:使用时使用者可先检查该实用新型上的各个部件是否完善,该实用新型上设置有外壳8,外壳8上设置有塞子3,当医护人员需要对使用者涂抹液体药物时,使用者可先将塞子3从外壳8内拔出,然后将需要喷涂的药物倒进外壳8内,外壳8与所述上药筒1的连接区域内设置有通孔五,上药筒1内设置有活塞3,当活塞3处于连接管6的一侧时,能够对通孔五进行堵塞,从而能够防止外壳8内的药物流进上药筒1内,然后使用者可通过拉环5对刻度杆2进行拉动,进而可通过刻度杆2将活塞3拉动,从而可使外壳8内的药物流进上药筒1内,刻度杆2上设置有刻度11,从而使用者可通过刻度杆2上的刻度11对活塞3的移动距离进行控制,进而可对外壳8内的药物流进上药筒1内的量进行控制,便于使用,然后使用者可对刻度杆2进行推动,能够对刻度杆2内的药物进行挤压,使药物可从出液管7内喷到患者的病变部位,同时使用者还可对出液管7进行转动,能够使圆盘二13上的通孔一14与圆盘一10上的通孔一14、通孔二和通孔三逐个连通,从而能够对出液管7喷出的药物的流量进行控制,单向阀10可防止出现上药筒1内的药物倒流进外壳8内的情况,刻度杆2内设置有上药杆4,上药杆4上设置有固定孔,当医护人员需要使用棉签对病人身体深处的部位进行上药时,使用者可将棉签插入在固定孔内,从而使用者可通过上药杆4与棉签的相互配合对患者身体深处的部位进行上药,便于使用,可避免出现医护人员的在为病人上药时,手部触碰到病人的情况。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