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妇科坐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89143发布日期:2020-07-14 17:16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妇科坐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妇科坐洗装置。



背景技术:

妇科病又称妇科疾病,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病的统称,主要的妇科病包括外阴疾病、阴道疾病、子宫疾病、输卵管疾病、卵巢疾病等。妇科病是女性常见病和多发病,使生理健康逐渐下降。现今临床妇科患者,因自身病状状况,医护人员需要对妇科患者进行坐洗,且在妇女分娩后也会留有伤口需要定期进行冲洗和治疗,现有的坐洗装置只能针对固定范围进行冲洗,清洗范围局限不可更改,使得清洁效果有限,无法满足不同患者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适用于不同患者需求的旋转清洗妇科坐洗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坐洗盆体,所述坐洗盆体侧壁和底壁内部呈中空的腔体,所述坐洗盆体的腔体内设置有储药箱,所述储药箱与吸水泵的吸水端相连,所述冲洗转盘上表面与坐洗盆体的盆底齐平,所述冲洗转盘装在空心轴上并可相对于坐洗盆体旋转;所述冲洗转盘上表面偏离圆心的位置设置有冲洗口;所述冲洗口上可拆卸连接有冲洗喷头;所述吸水泵的出水管通过旋转接头由冲洗转盘下端面连通到冲洗口;所述坐洗盆体的储药箱对应位置设置有操作口。

优选的,所述坐洗盆体腔体内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齿轮;所述冲洗转盘周面装在密封轴承内,冲洗转盘下侧位于坐洗盆体内部的部分周向上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坐洗盆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与出水管连接,出水管从坐洗盆体上与储药箱相对的一侧伸出,并在伸出的管端设置有放水阀。

优选的,所述坐洗盆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坐洗盆体底部还设置有红光照射装置。

优选的,所述红光照射装置包括设置在坐洗盆体底部的可防水光源和电源,所述光源围绕冲洗转盘一圈设置且位于洗盆体底部的圆弧倒角上;所述光源和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冲洗转盘为一中空圆盘,下端面靠近旋转接头相接的位置设置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根据患者患病部位的需求更换不同的冲洗喷头,达到调节冲洗面积、冲洗力度的目的,使得坐洗装置所冲洗的面积不局限于固定的一种,从而满足不同患者以及不同患病部位的需求,适用范围更广;坐洗盆体底部设置有红光照射装置,可以对患者的伤口处进行照射,促进伤口的愈合。在药液冲洗后结合红光照射能够在消炎杀菌的同时更好的促进创面的愈合,以提高治疗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1-坐洗盆体;2-齿轮;3-电机;4-吸水泵;5-储药箱;6-进药口;7-操作口;8-旋转接头;9-冲洗转盘;10-冲洗口;11-冲洗喷头;12-光源;13-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妇科坐洗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坐洗盆体1,所述坐洗盆体1可使得患者在使用时可以坐在盆体上并使得冲洗转盘9位于患部下方;所述坐洗盆体1侧壁和底壁内部呈中空的腔体,所述坐洗盆体1的腔体内设置有储药箱5,所述储药箱5与吸水泵4的吸水端相连,所述冲洗转盘9上表面与坐洗盆体1的盆底齐平,所述冲洗转盘9装在空心轴上并可相对于坐洗盆体1旋转;所述冲洗转盘9上表面偏离圆心的位置设置有冲洗口10,所述吸水泵4的出水管通过旋转接头8由冲洗转盘9下端面连通到冲洗口10;所述的冲洗转盘9为一中空圆盘,下端面靠近旋转接头相接的位置设置安装孔。可以理解的是,冲洗转盘9与洗盆体1旋转连接的部位设置有密封轴承,并可采用现有的密封方式进行密封,使得喷出的水或者药液不会渗透到坐洗盆体1的腔体内部。

所述冲洗口10可拆卸连接冲洗喷头11,例如螺纹连接或者通过卡入的方式连接冲洗喷头11,当患者使用完后,可将冲洗喷头11拆除扔掉以避免病菌的互相传播;所述冲洗喷头11可根据患者患病部位的需求进行更换,以满足患者对于冲洗范围的要求,例如可选择直径更大的冲洗喷头,或者带有一定弯折角度的冲洗喷头等。冲洗喷头11上可设置有若干个通孔,可以增大冲洗的面积,将患病部位周围的皮肤也进行冲洗,以防止周围皮肤的细菌再次感染患病部位和伤口。

所述坐洗盆体1的后侧对应于储药箱5的位置设置有操作口7,所述操作口7铰连接可打开关闭的门板。当患者需要对患病部位进行冲洗时,可根据患病的病因不同配置不同药物成分的药液,打开操作口7上的门板,将药液通过储药箱5上设置的进药口6倒入进储药箱5中;还可以通过操作口7对坐洗盆体1腔体内的其他设备进行维护。可以理解的是,吸水泵将水喷出的压力是患者可以承受的,且对患者的患病部位以及伤口没有损伤的压力。

所述坐洗盆体1腔体内设置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齿轮2,所述冲洗转盘9周面装在密封轴承内,冲洗转盘9下侧位于坐洗盆体1内部的部分周向上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齿轮2与从动齿轮啮合。当电机3旋转时,输出轴带动齿轮2转动,与齿轮2啮合的冲洗转盘9在齿轮2的带动下转动,此时,水或者药液通过冲洗喷头11旋转喷出。

进一步的,所述坐洗盆体1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13,出水口13由出水管从坐洗盆体1上与储药箱5相对的一侧伸出,并在伸出的管端设置有放水阀。冲洗的水或者药液可以直接通过出水口流出到坐洗盆体1的外部,不会存留在坐洗盆体1内。所述坐洗盆体1底部还设置有红光照射装置,红光照射主要是通过光化学作用,促进伤口的愈合,同时增加白血球的吞噬作用,在医疗中应用广泛。

所述红光照射装置包括设置在坐洗盆体1底部的可防水光源12和电源,所述光源12围绕冲洗转盘9一圈设置且位于洗盆体1底部的圆弧倒角上;所述光源12和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光源12是可发出波长为600nm~700nm红光的可防水led灯,灯的周围进行密封,使得患者在使用时水或者药液不会流入到坐洗盆体1的腔体中。可以理解的是,设置在圆弧倒角上的光源12,由于其位置与平面相比具有一定弧度,使得光源12所发出的红光呈斜向向上照射,这样就使得虽然光源12在坐洗盆体1底部布置的范围较大,但是照射出来的范围会相对较小,使得光源12照射出的红光集中于患者的患病部位,减少正常部位的受光面积。

具体工作方式:在患者冲洗前,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将所需要的药液配置好,从操作口7将配置好的药液倒入储药箱5中;打开电机3和吸水泵4的电源,冲洗转盘9开始旋转冲洗,冲洗后的药液通过坐洗盆体1上的排水口直接排出,使得坐洗盆体1底部不会残留药液;当冲洗完成后,关闭电机以及吸水泵的电源,患者可自行将冲洗后的药液擦拭干净,打开红光照射开关,对患病部位以及伤口部位进行照射,促进伤口的愈合;照射完毕后即可关闭开关,并将使用过的冲洗喷头11拆除扔掉,以便后续患者使用。

患者使用完成后,可在储药箱5中加入消毒水,在坐洗盆体1上方盖上盖子,打开吸水泵对坐洗盆体1以及储药箱5进行消毒处理。

上述实施方式是优选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