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道后装施源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30876发布日期:2020-06-23 22:43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腔道后装施源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械,具体是一种腔道后装施源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相比传统放疗,近距离放疗以其精准、微创、高效,病人收益性强等优势,在肿瘤放疗中使用越来越广泛,但传统后装施源管道需手术放置,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并造成手术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腔道后装施源辅助装置,通过自然腔道开口无损导入,到达靶区后进行布源,能将病人损害降到最低,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对医生的放射性损伤,并能足量准确施源。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腔道后装施源辅助装置,包括注水管,注水管的管壁上均匀布置有若干施源通道,注水管分为前部固定段和尾部膨胀段,前部固定段的前端为开口结构,尾部膨胀段的尾端为封闭结构,前部固定段的外圈设置有铅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①通过将本装置导入腔道内,当尾部膨胀段到达靶区后,在外露的前部固定段的开口端向注水管内注水,尾部膨胀段膨胀后紧贴靶区表面,通过管壁上的环向布置的多个施源通道进行布源,将病人损坏降到最低,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对医生的放射性损伤,并能够足量准确施源。

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注水管的管壁上环向均匀布置有八个施源通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注水管1;铅层2;施源通道3;金属标记物4;金属定位标记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图2、图3、图4,一种腔道后装施源辅助装置,包括注水管1,注水管1的管壁上环向均匀布置有八个施源通道3,注水管1分为前部固定段和尾部膨胀段,前部固定段的前端为开口结构,尾部膨胀段的尾端为封闭结构,前部固定段的外圈设置有铅层2,注水管1的膨胀段的管壁内设置有金属标记物4,注水管1的外端面上设置有与金属标记物4相对应的金属定位标记5。

注水管1用硅胶软管制作而成,使用时,将本装置导入腔道内,当尾部膨胀段到达靶区后,在外露的前部固定段的开口端向注水管1内注水,尾部膨胀段膨胀后紧贴靶区表面,通过管壁上环向布置的多个施源通道3进行布源。

通过自然腔道开口无损导入,注水管1的尾部膨胀段到达靶区后,向注水管1内注水,尾部膨胀段膨胀后紧贴靶区,注水管1终端可在360°内形成多个施源通道3,施源通道3在前部固定段有铅层2保护,在尾部膨胀段无铅层,本实用新型能够将病人损坏降到最低,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对医生的放射性损伤,并能够足量准确施源,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能够根据术前计划360°内多点施源,可用于食道癌、直肠癌、阴道癌后装治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其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腔道后装施源辅助装置,包括注水管,其特征在于:注水管的管壁上均匀布置有若干施源通道,注水管分为前部固定段和尾部膨胀段,前部固定段的前端为开口结构,尾部膨胀段的尾端为封闭结构,前部固定段的外圈设置有铅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道后装施源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注水管的管壁上环向均匀布置有八个施源通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械,具体是一种腔道后装施源辅助装置。包括注水管,其特征在于:注水管的管壁上均匀布置有若干施源通道,注水管分为前部固定段和尾部膨胀段,前部固定段的前端为开口结构,尾部膨胀段的尾端为封闭结构,前部固定段的外圈设置有铅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本装置导入腔道内,当尾部膨胀段到达靶区后,在外露的前部固定段的开口端向注水管内注水,尾部膨胀段膨胀后紧贴靶区表面,通过管壁上的环向布置的多个施源通道进行精准布源、施源,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完美实现手术计划。

技术研发人员:魏国良;李俊元;高玉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魏国良
技术研发日:2019.09.16
技术公布日:2020.06.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