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鼻喉检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27831发布日期:2020-07-10 15:56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耳鼻喉检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耳鼻喉检查器。



背景技术:

耳鼻喉检查必须谨慎,因为耳鼻咽喉都是深在的细小腔洞,所以必须使用特殊的照明装置和检查器械进行检查,常用的有100瓦附聚光透镜的检查灯、额镜、耳镜、鼓气耳镜、枪状镊、卷棉子、耵聍钩、压舌板、鼻镜、间接喉镜、音叉和喷雾器等。

鼻镜是用于检查鼻腔的器械,俗称前鼻镜,它由左片、右片、卡簧和连接轴组成。前鼻镜是检查鼻腔必不可少的器械,常用的有直型和弯型鼻镜以及适用于儿童的小型鼻镜,医院配发的是金属鼻镜,现有的鼻镜头与钳身是不可拆卸的,经灭菌后会给不同的患者重复使用,但是患者的鼻腔常常会带有一些细菌和病原体,在鼻镜头接触患者的鼻腔后,鼻镜在灭菌不彻底的情况下再次使用,就会存在交叉感染的隐患,从而影响患者的病情,还有医生在使用鼻镜对患者进行检查的过程中,需要长时间用力握持,则会消耗医生的体力,也会影响鼻镜头扩张的幅度,从而不利于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供了一种耳鼻喉检查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鼻喉检查器,具备可快速更换鼻镜头和可以固定鼻镜头扩张的幅度的优点,解决了现有装置存在不卫生和不能固定鼻镜头扩张幅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耳鼻喉检查器,包括左钳柄和右钳柄,所述左钳柄的内侧焊接有轴套,所述右钳柄的内侧焊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表面与轴套套接,所述左钳柄与右钳柄的顶部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内部插接有第一限位机构,所述左钳柄与右钳柄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限位机构,所述左钳柄与右钳柄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左鼻镜头和右鼻镜头,所述左鼻镜头与右鼻镜头的底部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之间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二限位块焊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贯穿至第一限位块的外侧,且第一限位块的内部开设有与连接杆相适配的第一通孔,所述连接杆的表面套设有弹簧,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外侧开设有第一螺纹槽,所述左钳柄与右钳柄外侧的顶部均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一端贯穿至第一限位槽与第一螺纹槽螺纹连接,所述左钳柄与右钳柄外侧的顶部均开设有与螺栓相适配的第二通孔,所述螺栓的直径小于第二通孔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块,所述左钳柄的底端与第一固定块焊接,所述右钳柄的底端焊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右侧焊接铰接件,所述第一固定块通过铰接件铰接有螺纹杆,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螺纹杆的右端通过第三通孔的配合贯穿至第二固定块的右侧,所述螺纹杆的表面并位于第二固定块的右侧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第三通孔的直径大于螺纹杆的截面直径。

优选的,所述左钳柄的内侧栓接有第一弹性板,所述右钳柄的内侧栓接有第二弹性板,且第一弹性板与第二弹性板均为钢材,所述第一弹性板的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二弹性板的一端冲压有凸块,且第一弹性板的凹槽与第二弹性板的凸块卡接。

优选的,所述左鼻镜头与右鼻镜头内部的第二限位槽均为t字形,且左鼻镜头与右鼻镜头的材质均为医用级塑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左钳柄、右钳柄、轴套、转动轴、第一限位槽、第一限位机构、第二限位机构、左鼻镜头、右鼻镜头和第二限位槽,解决了现有装置存在不卫生和不能固定鼻镜头扩张幅度的问题,具备可快速更换鼻镜头和可以固定鼻镜头扩张的幅度的优点,使用该鼻镜可以通过快速更换鼻镜头,能有效预防病菌交叉感染,保证了健康卫生的医疗条件,该鼻镜还可以通过第二限位机构对鼻镜扩张的角度进行固定,减少医生在检查时所消耗的体力,从而有利于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和诊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第一弹性板与第二弹性板配合使用示意图。

图中:1、左钳柄;2、右钳柄;3、轴套;4、转动轴;5、第一限位槽;6、第一限位机构;601、第一限位块;602、第二限位块;603、连接杆;604、弹簧;605、螺栓;7、第二限位机构;701、第一固定块;702、第二固定块;703、螺纹杆;704、第三通孔;705、螺纹套;8、左鼻镜头;9、右鼻镜头;10、第二限位槽;11、第一弹性板;12、第二弹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耳鼻喉检查器,包括左钳柄1和右钳柄2,左钳柄1的内侧焊接有轴套3,右钳柄2的内侧焊接有转动轴4,转动轴4的表面与轴套3套接,左钳柄1与右钳柄2的顶部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5,第一限位槽5的内部插接有第一限位机构6,左钳柄1与右钳柄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限位机构7,左钳柄1与右钳柄2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左鼻镜头8和右鼻镜头9,左鼻镜头8与右鼻镜头9的底部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0,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左钳柄1、右钳柄2、轴套3、转动轴4、第一限位槽5、第一限位机构6、第二限位机构7、左鼻镜头8、右鼻镜头9和第二限位槽10,解决了现有装置存在不卫生和不能固定鼻镜头扩张幅度的问题,具备可快速更换鼻镜头和可以固定鼻镜头扩张的幅度的优点,使用该鼻镜可以通过快速更换鼻镜头,能有效预防病菌交叉感染,保证了健康卫生的医疗条件,该鼻镜还可以通过第二限位机构7对鼻镜扩张的角度进行固定,减少医生在检查时所消耗的体力,从而有利于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和诊断。

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机构6包括第一限位块601和第二限位块602,第一限位块601与第二限位块602之间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连接杆603,连接杆603的一端与第二限位块602焊接,连接杆603的另一端贯穿至第一限位块601的外侧,且第一限位块601的内部开设有与连接杆603相适配的第一通孔,连接杆603的表面套设有弹簧604,第一限位块601的外侧开设有第一螺纹槽,左钳柄1与右钳柄2外侧的顶部均设置有螺栓605,螺栓605的一端贯穿至第一限位槽5与第一螺纹槽螺纹连接,左钳柄1与右钳柄2外侧的顶部均开设有与螺栓605相适配的第二通孔,通过设置第一限位机构6,能够快速对鼻镜头进行更换和将其牢牢的固定,螺栓605的直径小于第二通孔的直径。

本实施例中,第二限位机构7包括第一固定块701,左钳柄1的底端与第一固定块701焊接,右钳柄2的底端焊接有第二固定块702,第一固定块701的右侧焊接铰接件,第一固定块701通过铰接件铰接有螺纹杆703,第二固定块702的内部开设有第三通孔704,螺纹杆703的右端通过第三通孔704的配合贯穿至第二固定块702的右侧,螺纹杆703的表面并位于第二固定块702的右侧螺纹连接有螺纹套705,通过设置第二限位机构7,能有效的对鼻镜所扩张的角度进行限位和固定,减少医生在使用时所消耗的体力,第三通孔704的直径大于螺纹杆703的截面直径,由于右钳柄2在按压时,所产生的运动轨迹是个弧线,所以第三通孔704必须大于螺纹杆703的截面直径,从而才可以正常运作。

本实施例中,左钳柄1的内侧栓接有第一弹性板11,右钳柄2的内侧栓接有第二弹性板12,且第一弹性板11与第二弹性板12均为钢材,第一弹性板11的一端开设有凹槽,第二弹性板12的一端冲压有凸块,且第一弹性板11的凹槽与第二弹性板12的凸块卡接,通过设置第一弹性板11与第二弹性板12,弹性板通过复位运动,能方便使用者在使用时对鼻镜进行操作和控制。

本实施例中,左鼻镜头8与右鼻镜头9内部的第二限位槽10均为t字形,且左鼻镜头8与右鼻镜头9的材质均为医用级塑料,通过设置塑料鼻镜头,能够有效减少制作成本,从而减轻患者的就医成本。

工作原理:医生对患者进行进行检查鼻腔,首先用手握住左钳柄1和右钳柄2,然后将左鼻镜头8和右鼻镜头9插入患者的鼻腔,随后用力按压左钳柄和1右钳柄2,使第一弹性板11与第二弹性板12通过凹槽和凸块的配合下进行拉伸,然后在轴套3和转动轴4的配合下,使左鼻镜头8和右鼻镜头9向向反的方向运动,即可将患者的鼻腔进行扩张,从而对患者进行检查,如果医生需要长时间进行观察,可使用第二限位机构7对鼻镜扩张的幅度进行固定,首先转动螺纹套705,使螺纹套705通过铰接件、第三通孔704和螺纹杆703的配合下向左侧运动,运动到合适的位置从而对第二固定块702进行限位,在对使用后的鼻镜进行跟换鼻镜头,首先按压螺栓605,使螺栓605通过第二通孔的配合带动第一限位块601向第二限位块602的一侧运动,从而第一限位块601在第一通孔和连接杆603的配合下对弹簧604进行压缩,此时即可将使用过鼻镜头取下更换新的鼻镜头。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