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防尘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28970发布日期:2020-06-23 22:35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使用防尘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射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一次性使用防尘注射器。



背景技术:

注射器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医疗器具,用于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等,传统注射器的结构主要由针筒、活塞、芯杆及针头组成,使用时为通过推动芯杆,利用芯杆上的活塞将针筒中的药液从针头射出;现有的注射器普遍采用塑料袋进行包装,由于注射器上具有较多的凸出部位,容易在器运输及存储的过程中戳破塑料袋,而塑料袋自身也容易发生破损,而一旦塑料袋被戳破,塑料袋内的注射器就会直接暴露在空气中,空气中的灰尘微粒也会随之进入到注射器内,导致注射器被污染,而一旦这些灰尘微粒随药液进入到人体后,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如堵塞血管、形成血栓、引起血小板减少症及影响肺功能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注射器其所用的塑料袋容易破损,导致注射器的内部容易粘附灰尘微粒的问题,现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防尘注射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次性使用防尘注射器,包括针头、芯杆及具有注射腔的针筒,所述芯杆前端的活塞滑动设置在注射腔中,所述针筒的左端端部设置有与注射腔连通的接头部,所述针头的右端端部具有与所述接头部相匹配的连接孔,还包括外管及盖帽,所述外管上具有开口向右的内腔,所述盖帽设置在内腔的开口处,且与外管螺纹连接,所述芯杆的右端具有推柄,所述推柄上固定有与针头的连接孔相匹配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插设在针头的连接孔中,所述针头位于注射腔中,所述针筒及芯杆均放置到所述内腔中。

本方案中巧妙的将针筒、芯杆及针头封闭在外管与盖帽之间的内腔中,从而对针筒、芯杆及针头形成有效的防护,防止针筒、芯杆及针头粘附灰尘微粒,确保其拥有较高的洁净度,同时巧妙的将针头连接于推柄的插接部上,可防止在运输过程中针头在内腔内随意晃动,以此避免针头因随意晃动而发生的弯曲损坏,且因针头放置于注射腔中,从而可有效的缩减内腔的体积,提高空间利用率,降低成本。

进一步地,位于内腔中的芯杆其上的活塞和注射腔的腔底接触,且芯杆上的推柄与盖帽接触,位于内腔中的针筒其上的接头部与内腔的腔底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针头的右端端部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和针筒的右端端部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盖帽及外管的材质均为塑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使用防尘注射器其巧妙的将针筒、芯杆及针头封闭在外管与盖帽之间的内腔中,从而对针筒、芯杆及针头形成有效的防护,防止针筒、芯杆及针头粘附灰尘微粒,确保其拥有较高的洁净度,同时巧妙的将针头连接于推柄的插接部上,可防止在运输过程中针头在内腔内随意晃动,以此避免针头因随意晃动而发生的弯曲损坏,且因针头放置于注射腔中,从而可有效的缩减内腔的体积,提高空间利用率,降低成本,也便于医护人员出诊时的随身携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防尘注射器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防尘注射器的使用示意图。

图中:1、针头,1-1、连接孔,1-2、凸缘,2、芯杆,2-1、推柄,2-2、插接部,3、针筒,3-1、注射腔,3-2、接头部,4、活塞,5、外管,5-1、内腔,6、盖帽。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方向和参照(例如,上、下、左、右、等等)可以仅用于帮助对附图中的特征的描述。因此,并非在限制性意义上采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并且仅仅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形式来限定所请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一次性使用防尘注射器,包括针头1、芯杆2及具有注射腔3-1的针筒3,所述芯杆2前端的活塞4滑动设置在注射腔3-1中,所述针筒3的左端端部设置有与注射腔3-1连通的接头部3-2,所述针头1的右端端部具有与所述接头部3-2相匹配的连接孔1-1,还包括外管5及盖帽6,所述外管5上具有开口向右的内腔5-1,所述盖帽6设置在内腔5-1的开口处,且与外管5螺纹连接,所述芯杆2的右端具有推柄2-1,所述推柄2-1上固定有与针头1的连接孔1-1相匹配的插接部2-2,所述插接部2-2插设在针头1的连接孔1-1中,所述针头1位于注射腔3-1中,所述针筒3及芯杆2均放置到所述内腔5-1中。

位于内腔5-1中的芯杆2其上的活塞4和注射腔3-1的腔底接触,且芯杆2上的推柄2-1与盖帽6接触,位于内腔5-1中的针筒3其上的接头部3-2与内腔5-1的腔底接触;从而可防止在运输过程中针筒3及芯杆2在内腔5-1内发生晃动碰撞而产生的噪音及损坏。

所述针头1的右端端部设置有凸缘1-2,所述凸缘1-2和针筒3的右端端部接触;利用针头1的凸缘1-2和针筒3的右端端部配合,可防止针头1从推柄2-1的插接部2-2上掉落,确保针头1能够牢靠的套设在插接部2-2上。

所述盖帽6及外管5的材质均为塑料。

本实施例的一次性使用防尘注射器的原理如下:

在运输及存储时,将针筒3、芯杆2及针头1封闭在外管5与盖帽6之间的内腔5-1中,从而对针筒3、芯杆2及针头1形成有效的防护,防止针筒3、芯杆2及针头1粘附灰尘微粒,确保其拥有较高的洁净度,同时巧妙的将针头1连接于推柄2-1的插接部2-2上,可防止在运输过程中针头1在内腔5-1内随意晃动,以此避免针头1因随意晃动而发生的弯曲损坏,且因针头1放置于注射腔3-1中,从而可有效的缩减内腔5-1的体积,提高空间利用率,降低成本;

在使用时,旋转盖帽6将其从外管5上取下,取出针筒3后,将芯杆2从外管5中向外抽动,然后将针头1从推柄2-1的插接部2-2上取下,接着将针头1的连接孔1-1套紧在针筒3的接头部3-2上,随后即可进行抽液注射。

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一次性使用防尘注射器,包括针头(1)、芯杆(2)及具有注射腔(3-1)的针筒(3),所述芯杆(2)前端的活塞(4)滑动设置在注射腔(3-1)中,所述针筒(3)的左端端部设置有与注射腔(3-1)连通的接头部(3-2),所述针头(1)的右端端部具有与所述接头部(3-2)相匹配的连接孔(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管(5)及盖帽(6),所述外管(5)上具有开口向右的内腔(5-1),所述盖帽(6)设置在内腔(5-1)的开口处,且与外管(5)螺纹连接,所述芯杆(2)的右端具有推柄(2-1),所述推柄(2-1)上固定有与针头(1)的连接孔(1-1)相匹配的插接部(2-2),所述插接部(2-2)插设在针头(1)的连接孔(1-1)中,所述针头(1)位于注射腔(3-1)中,所述针筒(3)及芯杆(2)均放置到所述内腔(5-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防尘注射器,其特征在于:位于内腔(5-1)中的芯杆(2)其上的活塞(4)和注射腔(3-1)的腔底接触,且芯杆(2)上的推柄(2-1)与盖帽(6)接触,位于内腔(5-1)中的针筒(3)其上的接头部(3-2)与内腔(5-1)的腔底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防尘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1)的右端端部设置有凸缘(1-2),所述凸缘(1-2)和针筒(3)的右端端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防尘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帽(6)及外管(5)的材质均为塑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射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一次性使用防尘注射器,包括针头、芯杆及具有注射腔的针筒,芯杆前端的活塞滑动设置在注射腔中,针筒的左端端部设置有与注射腔连通的接头部,针头的右端端部具有与接头部相匹配的连接孔,本实用新型巧妙的将针筒、芯杆及针头封闭在外管与盖帽之间的内腔中,防止针筒、芯杆及针头粘附灰尘微粒,确保其拥有较高的洁净度,同时巧妙的将针头连接于推柄的插接部上,可防止在运输过程中针头在内腔内随意晃动,以此避免针头因随意晃动而发生的弯曲损坏,且因针头放置于注射腔中,从而可有效的缩减内腔的体积,提高空间利用率,降低成本,也便于医护人员出诊时的随身携带。

技术研发人员:徐伟;徐爱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市双马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6
技术公布日:2020.06.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