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针头可调节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28928发布日期:2020-06-23 22:35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针头可调节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射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医用针头可调节注射器。



背景技术:

注射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用具。早在15世纪,意大利人卡蒂内尔就提出注射器的原理。主要用针头抽取或者注入气体或者液体。注射器也可以用于医疗设备、容器、如有些色谱法中的科学仪器穿过橡胶隔膜注射。

注射器被广发用于医疗治疗中,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配药和肌肉注射时需要额外使用不同口径的注射器针头,但如果在野外等环境急救需要注射时,由于室外环境污染恶劣,在使用时由于环境原因更换针头可能会导致针头和针筒内药液发生污染,同时更换针头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降低了急救时施救效率,不能很好满足使用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医用针头可调节注射器,通过转动保护壳带动大针头与出药管贴合套接,拉动底部的卡板带动限位块和大针头移动,大针头移出保护壳,当卡板移动至卡块的顶部与卡块贴合固定后,卡块一侧的弹片能够对卡板内腔进行限位固定,药液抽取后进入针筒内,按压卡板带动大针头移入保护壳内,通过转动保护壳带动小针头与出药管贴合,拉动卡板卡接固定后进行注射,从而避免了调配药液和注射时需要额外更换针头,有效降低了针头和药液受到污染的几率,提高了医护人员施救注射的效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针头可调节注射器,包括针筒,所述针筒的前端嵌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内套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内腔套设有保护壳,所述针筒的前端与轴承内腔的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有出药管,所述保护壳内部设有两个内腔,且两个内腔内分别设有大针头和小针头,所述大针头和小针头的后端均固定连接有伸缩软管,所述伸缩软管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垫圈,且密封垫圈固定连接在保护壳的内腔壁上,且密封垫圈与出药管的前端密封压接;

所述大针头和小针头相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且保护壳的内腔壁上凹设有滑槽,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所述小针头的外侧壁卡接有固定圈,所述小针头外壁卡接的固定圈与大针头相接近的一面以及大针头外壁卡接的固定圈与小针头相接近的一面均分别固定连接相应滑块,所述小针头外壁卡接的固定圈与大针头相远离的一面以及大针头外壁卡接的固定圈与小针头相远离的一面均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的两个限位块相远离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保护壳外侧壁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各所述卡板穿过相应通孔并延伸出保护壳外,所述保护壳前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针筒内装有伸出针筒后端外的活塞推杆。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卡块为弹力塑胶块。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伸缩软管为弹力医用硅胶软管。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垫圈内腔的直径大于出药管的直径,且密封垫圈与出药管贴合处为过盈挤压贴合。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块的宽度大于与通孔的宽度。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块和滑槽的轴截面形状均为矩形,所述卡板内腔的高度与卡块的卡片高度相等。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壳、轴承、套筒的外侧壁均粘接有定位标签。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保护壳、轴承和伸缩软管,转动保护壳带动大针头连接的密封垫圈与出药管密封压接贴合,拉动大针头连接的卡板带动限位块和大针头移动并移出保护壳,当该卡板移动至与卡块固定后,可利用大针头将药液抽取后进入针筒内,按压卡板离开卡块并带动大针头移入保护壳内,通过转动保护壳带动小针头连接的密封垫圈与出药管密封压接贴合,拉动小针头连接的卡板带动小针头移动并移出保护壳,当该卡板卡接固定在相应卡块后,便能利用小针头进行注射,从而避免了调配药液和注射时需要额外更换针头,有效降低了针头和药液受到污染的几率,提高了医护人员施救注射的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传统注射器不能满足快速安全更换针头的问题,满足了使用需要;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滑块、滑槽和限位块,当大针头和小针头移动时均能够拉动滑块在滑槽内移动,避免了伸缩软管弹性形变时导致大针头和小针头发生偏移与保护壳儿内腔刮擦导致损坏,同时限位块能够避免卡板移出通孔,并且对大针头和小针头操作使用时进行限位固定,保证了大针头和小针头使用时的稳定性,整体体积较小,防针刺伤,在操作过程中不会直接接触到针头,从而避免带菌的针头对人体造成伤害,满足了使用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b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针筒、2套筒、3轴承、4出药管、5密封垫圈、6伸缩软管、7小针头、8固定圈、9滑块、10滑槽、11保护壳、12大针头、13限位块、14通孔、15卡板、16卡块、17活塞推杆、18定位标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医用针头可调节注射器,包括针筒1,针筒1采用塑料材质。所述针筒1的前端嵌设有套筒2,所述套筒2内套接有轴承3,所述轴承3内腔套设有保护壳11,所述针筒1的前端与轴承3内腔的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有出药管4,出药管4与针筒1内部连通。所述保护壳11内部设有两个内腔,且两个内腔内分别设有大针头12和小针头7,所述大针头12和小针头7的后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伸缩软管6,各所述伸缩软管6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垫圈5,且密封垫圈5固定连接在保护壳11内壁上,且密封垫圈5与出药管4的前端密封压接。

所述小针头7和大针头12的外侧壁均卡接有一固定圈8,所述小针头7外壁卡接的固定圈8与大针头12相远离的一面以及大针头12外壁卡接的固定圈8与小针头7相远离的一面均分别固定连接有一限位块13,两个限位块13相远离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一卡板15,所述保护壳11外侧壁的两侧均开设有一通孔14,各所述卡板15穿过相应通孔14并延伸出保护壳11外,所述保护壳11前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卡块16,两个卡块16与两个卡板15一一对应。所述针筒1内装有伸出针筒1后端外的活塞推杆17。

所述卡块16为弹力塑胶块。

所述伸缩软管6为弹力医用硅胶软管。

所述密封垫圈5内腔的直径大于出药管4的直径,密封垫圈5与出药管4密封压接处为平面,密封垫圈5与出药管4的前端密封贴合处为过盈挤压贴合。密封垫圈5为橡胶密封圈。出药管4为塑料管。

所述保护壳11、轴承3、套筒2的外侧壁均粘接有定位标签18,保护壳11外侧壁粘贴有两条定位标签18,轴承3、套筒2的外侧壁均粘贴有一条定位标签18,保护壳11外侧壁上的每条定位标签18都能在保护壳11转动时与轴承3和套筒2外侧壁上的定位标签18对应。所述针筒1、保护壳11和套筒2均为透明塑料。

实施方式具体为:当需要配药时转动保护壳11,保护壳11通过轴承3在套筒2内转动,保护壳11转动带动调整大针头12连接的密封垫圈5的台阶孔与出药管4前端过盈挤压贴合,密封垫圈5与出药管4前端过盈挤压贴合使得出药管4内流通的液体不会发生泄漏。保护壳11外壁粘接的定位标签18能够方便医护人员确定大针头12和小针头7的位置。大针头12连接的密封垫圈5与出药管4过盈挤压贴合固定后,拉动大针头12连接的卡板15带动限位块13和大针头12朝前移动,大针头12移动拉动伸缩软管6伸长的同时移出保护壳11前端,当该卡板15移动至对应卡块16的弹片161前端并与弹片161前端贴合固定后,卡块16的弹片161也能够对该卡板15内腔进行限位固定,从而避免了大针头12因为扎入药瓶的反作用力移入保护壳11内。此时便能将移出的大针头12扎入药瓶内并且拉动活塞推杆17抽取药液,药液抽取进入针筒1内后,将扎入药瓶内的大针头12拔出,并继续往后拉动活塞推杆17让大针头12和出药管4内的药液均进入到针筒1内,且将医用针头可调节注射器倒置,也就是让大针头12和出药管4朝上,活塞推杆17朝下,并按压该卡板15顶部带动卡块16的弹片161向下与卡板15内腔分离,朝后移动卡板15,此时卡板15能够带动大针头12朝后移入保护壳11内。通过转动保护壳11带动小针头7连接的密封垫圈5与出药管4过盈挤压贴合,朝前拉动小针头7连接的卡板15卡接固定在相应的卡块16的弹片161上,再让小针头7和出药管4倾斜朝下,活塞推杆17倾斜朝上,并朝前推活塞推杆17,让药液进入并充满出药管4和小针头7,便能将小针头7刺入患者皮肤下,对患者进行肌肉注射,从而避免了调配药液和注射时需要额外更换针头,有效降低了针头和药液受到污染的几率,提高了医护人员施救注射的效率,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传统注射器不能满足快速安全更换针头的问题,满足了使用需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医用针头可调节注射器,还包括大针头12,所述大针头12和小针头7相邻的一侧均分别固定连接有滑块9,且保护壳11两个内腔的内壁上均分别凹设有滑槽10,各所述滑块9滑动连接在相应滑槽10内。

所述限位块13的宽度大于与通孔14的宽度。

所述滑块9和滑槽10的轴截面形状均为矩形,所述卡板15内腔的高度与卡块16的卡片高度相等。

实施方式具体为:当大针头12和小针头7移动时均能够拉动滑块9在滑槽10内移动,避免了伸缩软管6弹性形变时导致大针头12和小针头7发生偏移与保护壳11内腔刮擦导致损坏,同时限位块13能够避免卡板15移出通孔14,并且对大针头12和小针头7操作使用时进行限位固定,保证了大针头12和小针头7使用时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注射器,整体体积较小,节约空间,方便操作,销毁便利,防针刺伤,在操作过程中不会掉针头,不会直接接触到针头,从而避免带菌的针头对人体造成伤害,满足了使用需要。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5,转动保护壳11带动大针头12连接的密封垫圈5与出药管4挤压贴合,朝前拉动大针头12连接的卡板15带动限位块13和大针头12移动,大针头12移出保护壳11前端,当该卡板15移动至卡块16的弹片161前端并与弹片161前端贴合固定后,卡块16的弹片161也能够对该卡板15内腔进行限位固定。药液抽取后进入针筒1内,再按压该卡板15并朝后移动该卡板15,带动大针头12移入保护壳11内。再通过转动保护壳11带动小针头7连接的密封垫圈5与出药管4挤压贴合,朝前拉动小针头7连接的卡板15卡接固定在相应的卡块16的弹片161上,使小针头7移出保护壳11前端,之后便能进行注射,从而避免了调配药液和注射时需要额外更换针头,有效降低了针头和药液受到污染的几率,提高了医护人员施救注射的效率,解决了传统注射器不能满足快速安全更换针头的问题,满足了使用需要;

参照说明书附图1-3,当大针头12和小针头7移动时均能够拉动滑块9在滑槽10内移动,避免了伸缩软管6弹性形变时导致大针头12和小针头7发生偏移与保护壳11内腔刮擦导致损坏,同时限位块13能够避免卡板15移出通孔14,并且对大针头12和小针头7操作使用时进行限位固定,保证了大针头12和小针头7使用时的稳定性,整体体积较小,防针刺伤,在操作过程中不会直接接触到针头,从而避免带菌的针头对人体造成伤害,满足了使用需要。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