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肩骨刀定位导向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17920发布日期:2020-07-17 15:49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肩骨刀定位导向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肩骨刀定位导向工具。



背景技术:

髋臼周围截骨术,是通过对髋臼周围进行截骨使髋臼松动。接下来向外向前旋转松动髋臼,改变髋臼的方向,从而改善髋臼对股骨头的覆盖情况,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将髋关节的髂骨支和耻骨支完全截断,并将坐骨支截断2/3,因此对截骨操作时的精度要求较高,特别是对进刀深度要求要准确,过深就可能会损伤盆腔内脏及附近的神经和血管。

患者手术时可采用仰卧或者侧卧的体位,但即便是采用侧卧体位,由于对肌体的剥离范围不可能无限大,因此也就意味着手术创面能够提供的开放的位于医生视野的髋骨范围有限,特别是对髋臼下方的坐骨进行截取时,通常不能直接观察,需要采用特殊的截骨工具进行操作,图1a为一种双肩骨刀的结构示意图,图1b为图1a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参加图1a和图1b所示,现有的工具例如合肥市五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所提供的双肩骨刀,其采用与中国专利cn2721015y所提供的髋臼三联截骨手术专用截骨刀、中国专利cn207412213u所提供的髋臼周围截骨术用骨刀以及中国专利cn2557086y所提供的可控进刀深度截骨刀这些现有技术文献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类似的结构,即该双肩骨刀1设置有与刀杆11具备一定弯角的刀身12,且所述刀身12具有弧形的刀刃121,所述刀刃121的宽度d1通常可包括不超过30mm的15mm、20mm和25mm等规格,所述刀刃121可较好的与坐骨型面配合,且通过控制刀身12的长度可控制进刀深度,从而可提供较高效率的截骨操作。

但由于现有的双肩骨刀的工作面通常位于创面内部,也就是其在进刀过程中不可能全部刀身和刀刃均处于于医生视野内,因此在操作过程中,特别是在进刀(将双肩骨刀伸至切割位置)时,存在着双肩骨刀的所述刀刃121的锋锐边缘造成患者肌肉或血管等组织损伤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肩骨刀定位导向工具,以减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双肩骨刀定位导向工具,其包括,第一l型手柄、第二手柄,第二l型连接件,所述第一l型手柄设置有连接通孔,所述第二手柄与所述第一l型手柄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第二手柄与所述第二l型连接件之间通过贯穿所述连接通孔的连杆连接,所述第一l型手柄和所述第二l型连接件连接有一对弧形导引条,所述弧形导引条设置有导向槽,两个所述导向槽相对设置。

优选地,所述弧形导引条包括一个弧形部和一个延伸部。

优选地,所述弧形导引条由直径5mm的钢条上焊接两片2mm厚的钢片制成。

优选地,所述弧形导引条由3mm厚的钢片弯折成型制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l型手柄和所述第二l型连接件均设置有安装孔和固定孔,所述安装孔用于插入所述弧形导引条,所述固定孔用于拧入沉头螺栓固定所述弧形导引条。

优选地,所述连杆分别与所述第二手柄和所述第二l型连接件焊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手柄和所述第二l型连接件上设置装配孔,所述装配孔与所述连杆通过过盈配合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双肩骨刀定位导向工具,结构简单,通过把医生水平握持力变为垂直方向上两个所述弧形导引条之间的扩张力,从而在患者创面内建立双肩骨刀的刀身的进刀通道,也就有效避免了进刀过程中刀刃的两个尖端头部对肌体组织的损伤。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a为一种双肩骨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图1a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一种双肩骨刀定位导向工具的俯视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右视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4位图2的双肩骨刀定位导向工具的部分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

图1a为一种双肩骨刀的结构示意图;图1b为图1a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一种双肩骨刀定位导向工具的俯视结构原理示意图;图3为图2的右视结构原理示意图;图4为图2的双肩骨刀定位导向工具的部分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a-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肩骨刀定位导向工具,其包括,第一l型手柄2、第二手柄3,第二l型连接件4,所述第一l型手柄2设置有连接通孔21,所述第二手柄3与所述第一l型手柄2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5,所述第二手柄3与所述第二l型连接件4之间通过贯穿所述连接通孔21的连杆6连接,所述第一l型手柄2和所述第二l型连接件4连接有一对弧形导引条7,所述弧形导引条7设置有导向槽71,两个所述导向槽71相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双肩骨刀定位导向工具的工作原理为,在自由状态时,两个所述弧形导引条7位置靠近,在手术过程中,当需要将所述双肩骨刀1伸入至创面内患者的待切割位置时,可先将所述弧形导引条7放入至切割位置,然后医护人员通过握持捏压所述第一l型手柄2和所述第二手柄3,即可使得两个所述弧形导引条7位置分离,当两个所述弧形导引条7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双肩骨刀1的所述刀刃121的宽度d1相当时,即可将所述刀刃121的两个尖端头部置于所述导向槽71中,并沿着所述导向槽71移动至待切割位置,从而避免进刀过程中对患者肌肉或血管等组织造成损伤。进刀完成后,退出双肩骨刀定位导向工具,即可不影响医生操作。

所述弧形导引条7可以是在直径5mm的钢条(或钢杆)上焊接两片2mm厚的钢片制成,也可以直接由3mm厚的钢片弯折成型制成,只要能够提供2mm左右宽度和2mm左右深度的导向槽71即可。这样既可保护所述刀刃121的两个尖端头部不会磨损,又可保障所述刀刃121的两个尖端头部移动顺畅。此外,由于所述弧形导引条7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能力,因此也有利于在肌体内建立通道。通过捏压所述第一l型手柄2和所述第二手柄3即可控制两个所述导向槽71之间的位置关系,因此,即便在进刀过程中,出现患者肌体对所述导引条7的挤压力较大而造成所述导向槽71变形的情况,也可通过增加两个所述导向槽71之间的距离来避免对进刀造成阻力,且增加两个所述导向槽71之间的距离时也会扩展进刀通道上肌体组织的间隙,因此同样可避免所述刀刃121的两个尖端头部对肌体组织的损伤。

参见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弧形导引条7包括一个弧形部72和一个延伸部73,所述弧形部72的弧度可以设置为与所述双肩骨刀1的所述刀身12的弯度一致,这样可保障由所述弧形导引条7不会进刀通道外过多的对患者肌体造成影响。所述延伸部用于与所述第一l型手柄2和所述第二l型连接件4连接。

所述弧形导引条7的所述弧形部72的端头部可以是做圆弧形的角度过渡处理,还可以焊接有球形头部(只要不影响所述导向槽71的贯通即可),这样可避免所述弧形部72的端头部过于锐利从而造成肌体损伤。

在图4中,与所述第一l型手柄2连接的所述弧形导引条7以分解状态显示,与所述第二l型连接件4连接的所述弧形导引条7以连接状态显示,参见图4所示,所述第一l型手柄2和所述第二l型连接件4均设置有安装孔(图中未显示)和固定孔8,当所述弧形导引条7插入所述安装孔后,在所述固定孔8中拧入沉头螺栓(图中未显示)即可固定所述弧形导引条7。

所述第一l型手柄2和所述第二l型连接件4用于转换传力方向,把医生水平握持力变为垂直方向上两个所述弧形导引条7之间的扩张力,因此,所述第一l型手柄2和所述第二l型连接件4的弯折部可以是如图2-4所述的直角,也可以是弧形弯角。

所述第二手柄3与所述第二l型连接件4之间通过贯穿所述连接通孔21的连杆6连接,这样就可以使得所述第二手柄3和与所述第二l型连接件4连接的所述弧形导引条7位于所述第一l型手柄2的两侧,从而可使得医护人员的握持捏压力变为两个所述弧形导引条7之间的扩张力。

在装配时,可以是各部件位置对齐后,将所述连杆6分别与所述第二手柄3和所述第二l型连接件4焊接连接。当然,也可以是如图4所示,在所述第二手柄3和所述第二l型连接件4上设置装配孔9(图中所述第二l型连接件4上未示出装配孔9),通过所述装配孔9与所述连杆6的过盈配合来连接固定。

所述压缩弹簧5可保障在自由状态时,两个所述弧形导引条7位置靠近,且在进刀完成后,退出双肩骨刀定位导向工具的过程中,两个所述弧形导引条7从所述刀身12退回至所述刀杆11过程中,医生不需要额外用力,只需慢慢放松握持捏压力,两个所述弧形导引条7即可在所述压缩弹簧5作用下靠近,从而避免肌体压力导致难以取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双肩骨刀定位导向工具,结构简单,通过把医生水平握持力变为垂直方向上两个所述弧形导引条之间的扩张力,从而在患者创面内建立双肩骨刀的刀身的进刀通道,也就有效避免了进刀过程中刀刃的两个尖端头部对肌体组织的损伤。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虽然本实用新型是按照多个实施例的方式进行描述的,但是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中如此叙述仅仅是为了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理解,并将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方案看作是可以相互组合成不同实施例的方式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修改与结合,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