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移动式上肢支架的PICC换药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20915发布日期:2020-07-17 15:54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移动式上肢支架的PICC换药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带有移动式上肢支架的picc换药椅。



背景技术:

picc由于创伤小,停留时间长,并发症少,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是目前静脉治疗中的一项重要操作。在临床当患者需要长期静脉推注或滴注持续刺激性药物、发疱剂药物、肠外营养液、ph值低于5或高于9的液体或药物,以及渗透压大于600mosm/l的液体等药物时,为防止渗出液引起组织坏疽,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一般情况下都会给患者选择picc留置;picc尤其为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的治疗途经,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保证了各项输液治疗的顺利进行;picc常规选择上臂的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和头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要确保picc留置较长时间内(1年)效果满意无并发症,每周1~2次的换药非常重要,picc换药每次需10~15min;picc留置的患者体质较弱,每次换药的体位为强迫体位,躯体被倾斜或扭曲,不适的体位会加重患者痛苦,有时还会加重病情,患者常诉肩背部不适,而且也不适用于腰椎骨折的患者;因体位原因,换药时部分患者有近距离观察穿刺点的行为,有穿刺点污染的可能;年老体弱者、操作中抽回血晕血患者有从原来普通座椅上跌落的可能。换药picc换药支架解决了患者在换药时的体位舒适问题,院感问题,患者跌落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已公开的换药椅上的操作台或上肢支架均为固定在换药椅上,不能随病人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带有移动式上肢支架的picc换药椅;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换药椅的上肢支架不能灵活移动的问题;解决了病人在换药时容易跌落的问题;解决了病人在换药椅上不舒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有移动式上肢支架的picc换药椅,包括座椅本体和上肢支架;所述座椅本体包括底座、支撑腿、靠背和扶手,所述支撑腿、靠背和扶手分别与底座连接,所述扶手和靠背均位于底座同一面的边沿,支撑腿位于与扶手和靠背相对的一面;所述靠背上设置有输液支架和安全带,扶手上设置有开口,用于固定上肢支架;所述扶手上还设置有可旋转的镜子,用于方便医生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病人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上肢支架包括托臂架、第一支撑杆、支撑座和治疗盘;所述托臂架和支撑座分别连接于第一支撑杆两端,治疗盘通过第二支撑杆连接于第一支撑杆杆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杆为可升降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高度的手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通过旋转装置连接,第二支撑杆可以在第一支撑杆上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托臂架为弯月形支撑平台,所述托臂架表面覆盖有皮革。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坐垫,所述坐垫由多层复合板构成,多层复合板内设置有高密度海绵,多层复合板外还包裹有合成革。

进一步的,所述扶手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对称设置在底座相对的边沿处。

进一步的,所述两个扶手上均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位于扶手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腿一端与底座连接,另一端上设置有万向轮,用于移动座椅;所述支撑腿为可升降支撑腿。

进一步的,所述输液支架位于靠背任意边沿处。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可移动的上肢支架,使其可根据患者的置管部位,满足患者肘上、肘下置管换药,给患者一个舒适的体位摆放上肢,减少了患者的不适感,排除了换药时导管滑出的隐患。

2、本实用新型通过安全带和输液架,可满足特殊患者的不同需要,并且有效的使患者可以稳定的坐在换药椅上,不会跌落。

3、本实用新型通过治疗盘,减少了护士来回取物的次数,提高了换药的速度。

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换药椅的扶手和托臂架上面覆盖合成革,患者把手臂放于上面时会比较舒适,冬天可也防止受凉。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带有移动式上肢支架的picc换药椅结构图。

图2是上肢支架结构图。

其中,1-座椅本体;2-底座;3-坐垫;4-扶手;5-靠背;6-上肢支架;7-万向轮;8-镜子;61-托臂架;62-第一支撑杆;63-支撑座;64-手柄;65-第二支撑杆;66-治疗盘;67-旋转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实施例1

一种带有移动式上肢支架6的picc换药椅,如图1所示,包括座椅本体1和上肢支架6;所述座椅本体1包括底座2、支撑腿、靠背5和扶手4,所述支撑腿、靠背5和扶手4分别与底座2连接,所述扶手4和靠背5均位于底座2一面的边沿,支撑腿位于与扶手4和靠背5相对的一面;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腿为可升降支撑腿,医生可以根据病人身高对换药椅高度进行调节。

所述底座2上还设置有坐垫3,用于增加病人的舒适度;所述坐垫3由多层复合板构成,多层复合板内设置有高密度海绵,多层复合板外还包裹有合成革,坐垫3的尺寸为宽500mm,长530mm,厚200mm。

所述靠背5上设置有输液支架和安全带;所述输液支架通过插孔固定在靠背5上,输液支架可以设置在靠背5任意位置上,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设置在靠背5左右两侧,用以方便操作;所述安全带位于靠背5接近底座2处,当病人坐上换药椅时,可以增强病人的稳定性,使病人不会摔倒;本实施例中,靠背5表面为合成革质地,内置海绵,宽480mm,高550mm,厚100mm,可以使病人在使用换药椅使更加舒适。

扶手4上设置有开口,用于固定上肢支架6;本实施例中,扶手4为两个,分别固定在底座2相对的边沿上,两个扶手4上均设置有开口,两个开口均可用于固定上肢支架6,即上肢支架6可以根据病人情况设置在不同的扶手4上,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只设置一个扶手4;本实施例中,扶手4为尼龙质地;所述扶手4上还设置有可旋转的镜子8,用于方便医生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病人情况,所述镜子8可以根据病人的姿势灵活转动,以配合医生的治疗。

所述上肢支架6,如图2所示,包括托臂架61、第一支撑杆62、支撑座63和治疗盘66;所述托臂架61和支撑座63分别连接于第一支撑杆62两端,治疗盘66通过第二支撑杆65连接于第一支撑杆62杆体上。

所述第一支撑杆62为可升降支撑杆,在第一支撑杆62上设置有用于改变支撑杆高度的手柄64,医生可以根据病人实际情况摇动手柄64来调整第一支撑杆62高度,同时可以改变托臂架61的高度,所述手柄64位于第一支撑杆62靠近托臂架61位置;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架可以为固定高度。

所述治疗盘66和第二支撑杆65连接,第二支撑杆65一端与治疗盘66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支撑杆62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62和第二支撑杆65通过旋转装置67连接,即第二支撑杆65可以在第一支撑杆62上进行旋转;在使用时,医生可以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随时移动治疗盘66,使治疗盘66可以处于最优位置。

所述托臂架61连接于第一支撑杆62上,托臂架61大小和扶手4上的开口大小匹配,上肢支架6可以通过托臂架61固定在扶手4上,本实施例中,托臂架61和扶手4之间为卡扣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为另外的可拆卸连接;所述托臂架61为弯月形,即托臂架61上部为凹陷状,在病人的手臂放上时,可以使手臂稳定的放置在托臂架61上,其托臂架61表面还覆盖有皮革,可以增加病人的舒适度。

在使用时,病人可以依自己的习惯和最佳的舒适度坐在换药椅上,医生可以踩下万向轮7制动锁,使换药椅固定;然后可以根据病人身高调节换药椅的高度,并在扶手4的开口中安装上肢支架6,根据置管的部位将手臂放于扶手4以及托臂架61上,下垫无菌治疗巾,将换药物品摆放于同侧治疗盘66上,对于一些不配合或不能控制身体活动的患者,可加用安全带保护,换药椅上的输液支架可用来悬挂患者的衣物,或安放输液袋、氧气枕等。

本实用新型的换药椅的高度可根据患者的座高进行调节,既增加患者的舒适感,又有利于稳定和暴露换药部位;并且换药椅的扶手4上安装的上肢支架6可根据患者的置管部位,满足患者肘上、肘下置管换药,给患者一个舒适的体位摆放上肢,减少了患者的不适感,排除了换药时导管滑出的隐患;换药椅的扶手4和托臂架61上面覆盖合成革,患者把手臂放于上面时会比较舒适,冬天可也防止受凉,换药时平铺无菌治疗巾,利于清洁消毒;换药椅上附有安全带和输液架,可满足特殊患者的不同需要;上肢支架6上的治疗盘66,减少了护士来回取物的次数,提高了换药的速度;万向轮7的设计,使换药椅可以不受场地限制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