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隔热型防烫把手的频谱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52651发布日期:2020-08-21 16:09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隔热型防烫把手的频谱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频谱治疗仪,具体说是一种带隔热型防烫把手的频谱治疗仪。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常用的保健理疗方法有电疗、超声波、红外线、紫外线、微波、激光、温热疗法等数十种,分别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利用其中特定的光、电和热对人体进行的穿透性的治疗,能帮助人体改善微循环和新陈代谢,根据这一原理,研制出的频谱治疗仪已经普遍用于人体的保健治疗。

频谱治疗仪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热量使其表面温度升高,现有的频谱治疗仪产品没有防烫把手,若想在使用过程中提拿频谱治疗仪来变换位置,非常不便,很容易触碰到高温的频谱治疗仪表面而被烫伤。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隔热型防烫把手的频谱治疗仪。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隔热型防烫把手的频谱治疗仪,包括至少两个频谱辐射装置1,连接频谱辐射装置的转轴装置2,以及安装于频谱辐射装置边缘的防烫把手3;

所述防烫把手3包括与频谱辐射装置1相适应的外壳31,所述外壳31包括与频谱辐射装置1上表面对应的上板、与频谱辐射装置1下表面对应的下板,以及连接所述上板和下板的竖板;所述上板、下板和竖板的内表面均设有间隔排列的内隔热筋35;所述下板的外表面上设有间隔排列的外隔热筋36,所述外隔热筋36平行于所述下板与竖板的交线。

所述下板内表面上设有的内隔热筋35上设有固定板32,所述下板内表面上设有的内隔热筋35的上端穿过所述固定板32,从而与频谱辐射装置1的下表面接触。

所述固定板32上设有至少两个限位柱34,所述频谱辐射装置1的下表面设有与限位柱34相对应的卡槽。

所述防烫把手3的开口的高度略小于竖板的高度。

所述防烫把手3采用的材料为耐高温塑料。

所述上板的外表面上设有防滑凸起。

所述频谱治疗仪还包括可滑动提手4,所述可滑动提手4与频谱辐射装置1远离转轴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可滑动提手4设有能够沿着频谱辐射装置1的边缘滑动的导向槽41。

所述导向槽41的侧面设有至少两个螺纹孔,所述频谱辐射装置1与导向槽41对应的位置设有至少两个螺纹孔,所述可滑动提手4与频谱辐射装置1通过螺钉连接,通过不同螺纹孔的配合来调节所述可滑动提手4与频谱辐射装置1的相对位置。

所述转轴装置2包括与其中一个频谱辐射装置可同步旋转地连接的第一旋转装置,以及与相邻的频谱辐射装置可同步旋转地连接的第二旋转装置,所述第一旋转装置的轴线与第二旋转装置的轴线重合且第一旋转装置的轴线与第二旋转装置可相对转动。

所述第一旋转装置的轴线与第二旋转装置均包括转轴固定板22、固定在所述转轴固定板22一侧的一个或多个转轴套筒21和位于所述转轴套筒21内的轴套;所述转轴固定板22另一侧与所述频谱辐射装置1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防烫把手采用断热桥隔热,中间隔空,具有很好的散热效果,并且防止热传导,可有效防止热传递过快,达到隔热防烫的目的,有效避免与人体接触的表面温度过高引起的烫伤,方便随时提拿装置。并且本实用新型的频谱治疗仪可根据使用者的体型、体位、部位的不同而产生适应性的变化,在用户使用和操作时更加方便,便于提拿和取放。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防烫把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防烫把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防烫把手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5防烫把手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6可滑动提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7转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8转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9转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其中,1.频谱辐射装置2.转轴装置3.防烫把手4.可滑动提手21.转轴套筒22.转轴固定板31.外壳32.固定板33.自攻钉34.限位柱35.内隔热筋36.外隔热筋41.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隔热型防烫把手的频谱治疗仪,包括至少两个频谱辐射装置1,连接频谱辐射装置的转轴装置2,以及安装于频谱辐射装置边缘的防烫把手3;

所述防烫把手3包括与频谱辐射装置1相适应的外壳31,所述外壳31包括与频谱辐射装置1上表面对应的上板、与频谱辐射装置1下表面对应的下板,以及连接所述上板和下板的竖板;所述上板、下板和竖板的内表面均设有间隔排列的内隔热筋35;所述下板的外表面上设有间隔排列的外隔热筋36,所述外隔热筋36平行于所述下板与竖板的交线。

所述下板内表面上设有的内隔热筋35上设有固定板32,所述下板内表面上设有的内隔热筋35的上端穿过所述固定板32,从而与频谱辐射装置1的下表面接触。

所述固定板32上设有至少两个限位柱34,所述频谱辐射装置1的下表面设有与限位柱34相对应的卡槽。

所述固定板32与所述下板通过自攻钉33连接。

所述防烫把手3的开口的高度略小于竖板的高度。

所述防烫把手3采用的材料为耐高温塑料。

所述上板的外表面上设有防滑凸起。

所述频谱治疗仪还包括可滑动提手4,如图6所示。所述可滑动提手4与频谱辐射装置1远离转轴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可滑动提手4设有能够沿着频谱辐射装置1的边缘滑动的导向槽41。

所述导向槽41的侧面设有至少两个螺纹孔,所述频谱辐射装置1与导向槽41对应的位置设有至少两个螺纹孔,所述可滑动提手4与频谱辐射装置1通过螺钉连接,通过不同螺纹孔的配合来调节所述可滑动提手4与频谱辐射装置1的相对位置。

如图7-9所示,所述转轴装置2包括与其中一个频谱辐射装置可同步旋转地连接的第一旋转装置,以及与相邻的频谱辐射装置可同步旋转地连接的第二旋转装置,所述第一旋转装置的轴线与第二旋转装置的轴线重合且第一旋转装置的轴线与第二旋转装置可相对转动。

所述第一旋转装置的轴线与第二旋转装置均包括转轴固定板22、固定在所述转轴固定板22一侧的一个或多个转轴套筒21和位于所述转轴套筒21内的轴套;所述转轴固定板22另一侧与所述频谱辐射装置1固定连接。

所述防烫把手3的形状与频谱辐射装置1的形状相适应,需要安装在频谱辐射装置1的表面,防烫把手3采用预应力夹板型试,开口的尺寸比竖板的尺寸略小(图2),便于卡紧,同时有2个凸出的限位柱,嵌入频谱辐射装置1内,防止脱落(图2)。所述上板的外表面上设有防滑凸起,防止提拿时滑脱。所述上板、下板的长度和宽度以成年人手握时方便为宜,例如长度和宽度均为10-15厘米。使用者在使用频谱治疗仪的过程中,如果需要更换频谱治疗仪的位置,则手握所述防烫把手3,可避免烫伤,方便使用频谱治疗仪的过程中进行提拿。

滑动提手4加工有一导向槽41,能够沿着频谱辐射装置1的边缘滑动,当需要调节频谱治疗仪的高度时,可以松开螺钉,使滑动提手4相对于频谱辐射装置1滑动,在合适的位置螺钉固定。可设多个螺纹孔,根据需要自由调节频谱治疗仪的高度,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相邻的两个频谱辐射装置可通过转轴装置2转动,便于收纳。并且本实用新型的频谱治疗仪可根据使用者的体型、体位、部位的不同而产生适应性的变化,在用户使用和操作时更加方便,便于提拿和取放。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