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镜送气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93878发布日期:2020-06-30 19:55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镜送气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镜送气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内镜是一种重要且常用的医疗器械,其能经人体的天然孔道,或者是经手术做的小切口进入人体内,用于直接窥视器官的有关部位的变化。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的内镜1一般同时配设有吸引接头12、水气接头13、操作手柄14、物镜15、导光束16、水气通道17以及活检通道18。吸引接头12连接在吸引泵的吸引管上,由操作手柄14上的开关控制吸引接头12与活检通道18连通时,活检通道18便用于吸引。水气接头13与外部的水源和气源连接,由操作手柄14上的开关控制与水气接头13与水气通道连通时,用于往人体的器官管腔内送入水或气,从而撑大器官,方便窥视。活检通道18还设置有一个活检口11,活检口11用于往活检通道18放入取样钳以进行取样,不需要取样时需要把活检口11封盖住,以不影响吸引。

内镜1进入人体内的先端部很小,水气通道17的位于先端部的出口更小,在先端部进入人体的器官管腔内后,当水气通道17的出口被杂质堵塞住,会导致水气无法通入。目前,在内镜1的水气通道17的出口出现堵塞时,需要把内镜1拔出来以对水气通道17的出口进行疏通,疏通完成后再重新使内镜1进入人体的器官管腔,这便会增加病人的和医生的工作量,延长检查时间,严重影响了检查的正常进行。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镜送气辅助装置,从而克服现有的内镜的水气通道的出口出现堵塞时,需要把内镜拔出来以对水气通道的出口进行疏通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镜送气辅助装置,其中,包括:打气部件;导气管,其一端与所述打气部件连接;连接座,其一端与所述导气管的另一端连接;该连接座设置有与所述导气管相连通的通孔;连接头,其进气端与所述连接座的通孔连接,该连接头的出气端能够与内镜的活检口以能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套环,其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胶套,其套放在所述套环上,该胶套设置有一个一端开口且另一端闭合的胶套孔,所述胶套孔能够套设在内镜的吸引接头上,以封堵住内镜的吸引接头;软性带,其一端固定在所述胶套上;以及盖子,其设置在所述软性带的另一端,该盖子能够封盖住所述连接头的出气端。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打气部件为充气气囊。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气管为软管。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头、所述胶套、所述软性带和所述盖子的材质均为橡胶。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盖子包括盖帽和柱塞,所述柱塞能够以过盈配合的方式插入到所述连接头的出气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正常放置时,把胶套套放在套环上,并使盖子封盖住连接头的出气端,便能避免外物进入导气管,且防止盖子和胶套丢失;而在内镜的水气通道的出口出现堵塞时,气源只通过水气接头打气无法疏通水气通道的出口,便可以把本实用型盖在连接头上的盖子打开,再取下胶套,通过胶套的胶套孔套在内镜的吸引接头上,以封堵住吸引接头,避免操作手柄的开关密封不好而导致从吸引接头漏气,再把连接头与内镜的活检口连接,通过打气部件进行打气,就能够另外通过活检口和活检通道往人体的器官管腔内送气,以保证检查的正常进行,不需要重新拨插内镜,便能避免增加病人的痛苦和医生的工作量,保证检查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内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内镜的先端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镜送气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内镜,11-活检口,12-吸引接头,13-水气接头,14-操作手柄,15--物镜,16-导光束,17-水气通道,18-活检通道;2-内镜送气辅助装置,21-导气管,22-打气部件,23-连接座,24-连接头,25-套环,26-胶套,27-软性带,28-盖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图3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内镜送气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内镜送气辅助装置包括打气部件22、导气管21、连接座23、连接头24、套环25、胶套26、软性带27以及盖子28,导气管21的一端与打气部件22连接,打气部件22作为气源为导气管21供气。优选地,打气部件为充气气囊,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只需人工捏放充气气囊即可。优选地,导气管21为软管,以方便存放和使用。连接座23的一端与导气管21的另一端连接,连接座23设置有与导气管21相连通的通孔。连接座23可以为一个十字状的塑料接头。连接头24的进气端与连接座23的通孔连接,连接头24的出气端能够与内镜的活检口11以能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连接头24与活检口11连接后,打气部件22便能把气从活检口11打入,再由活检通道16进入到器官管腔。

继续参考图3,套环25设置在连接座23上,胶套26套放在套环25上,以通过套环25来放置胶套26,避免胶套26丢失,且胶套26也可以从套环25取下。胶套26设置有一个一端开口且另一端闭合的胶套孔,把胶套26取下后,使胶套孔套设在内镜的吸引接头12上,便能封堵住内镜的吸引接头12。软性带27的一端固定在胶套26上,盖子28设置在软性带27的另一端,盖子28能够封盖住连接头24的出气端。优选地,盖子28包括盖帽和柱塞,柱塞能够以过盈配合的方式插入到连接头24的出气端。拨出柱塞,便能打开连接头24的出气端。优选地,连接头24、胶套26、软性带27和盖子28的材质均为橡胶。

本实用新型的内镜送气辅助装置正常放置时,把胶套26套放在套环25上,并使盖子28封盖住连接头24的出气端,便能避免外物进入导气管21,且防止盖子28和胶套26的丢失;而在内镜1的先端部的水气通道17的出口出现堵塞时,气源只通过水气接头13打气无法疏通水气通道17的出口,便可以把本实用型的盖在连接头24上的盖子28打开,再取下胶套26,通过胶套26的胶套孔套在内镜的吸引接头12上,以封堵住吸引接头12,避免操作手柄14的开关密封不好而导致从吸引接头12漏气,再把连接头12与内镜1的活检口11连接,最后通过打气部件22进行打气,就能够通过活检口11和活检通道18往人体的器官管腔内送气,保证检查的正常进行,不需要重新拨插内镜,便能避免增加病人的痛苦和医生的工作量,保证检查的效率。另外,在被检测患者较肥胖或是对一些大型动物进行内镜检测时,当出现外接气源提供的气压不足,也可以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内镜送气辅助装置从活检口11进行辅助送气。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