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机和呼吸机用二氧化碳吸收呼吸管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65430发布日期:2020-07-21 12:42阅读:905来源:国知局
麻醉机和呼吸机用二氧化碳吸收呼吸管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行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麻醉机和呼吸机用二氧化碳吸收呼吸管路。



背景技术:

手术或临床治疗时,为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利用外部装置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利用传统的技术吸收二氧化存在一些弊端(如下所示):

第一,传统的二氧化碳吸收技术是利用散装的二氧化碳吸收剂颗粒装入空的钠石灰罐,再将钠石灰罐连接至麻醉机,通过麻醉机的回路体进行气体转化实现二氧化碳的吸收,若一个患者手术后二氧化碳不能充分吸收完,下一个患者手术中继续使用,交叉感染现象严重,且装载二氧化碳吸收剂颗粒的钠石灰罐罐体长年不消毒,更加大了患者的交又感染概率,此为传统技术弊端;

第二,传统的二氧化碳吸收技术,如果二氧化碳吸收剂颗粒吸收完二氧化碳以后,那么吸收剂已失效,然后倒出失效的二氧化碳吸收剂颗粒,再重新灌装新的二氧化碳吸收剂颗粒,如此,更换程序多且麻烦,浪费时间,此为传统技术弊端;

第三,传统技术二氧化碳吸收后,二氧化碳吸收剂颗粒失效会产生粉化现象,装入和倒出的过程都会产生扬粉现象,污染手术室环境,此为传统技术弊端;

第四,传统吸收二氧化碳的罐体为开放式设计,当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到罐体后不能充分和二氧化碳吸收剂颗粒接触,影响吸收,造成原材料浪费,此为传统技术弊端;

第五,传统的另技术是将二氧化碳吸收剂颗粒和罐体整体加工成型,然后又将整个罐体连接至麻醉机或连接至呼吸管路上,操作流程多且麻烦,需要连续转接多个配件的接口,每多一个操作步骤就会多一些交叉感染的隐患,且有可能出现接口不匹配或者存在管路误接的现象,加大医生工作量,此为传统技术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麻醉机和呼吸机用二氧化碳吸收呼吸管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交叉感染严重、工作效率低、存在浪费和扬尘污染现象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麻醉机和呼吸机用二氧化碳吸收呼吸管路,包括y型接口、波纹管和二氧化碳吸收盒,所述y型接口的两个端口上均固定设置了所述波纹管并与所述波纹管连通,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盒固定设置在所述波纹管一端并与所述波纹管连通,所述y型接口另一个端口上还固定设置有90°弯管接头,所述90°弯管接头通过所述y型接口与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盒连通,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盒一端固定设置有接气管,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盒内填充有二氧化碳吸收剂颗粒。

优选的,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盒内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设置有第一隔离板、第二隔离板和第三隔离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离板、所述第二隔离板和所述第三隔离板上均开设有透气孔。

优选的,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盒与所述波纹管的连接处固定设置有第一过滤棉。

优选的,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盒与所述接气管的连接处固定设置有第二过滤棉。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棉和所述第二过滤棉均由过滤海绵或无纺布制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离板、所述第二隔离板和所述第三隔离板均由硅橡胶或塑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二氧化碳吸收剂颗粒为钙石灰颗粒或钠石灰颗粒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整体开模密封成型,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内部二氧化碳吸收剂受潮变质,更保障了原材料的卫生状况,彻底切断外部感染源。

2、二氧化碳吸收盒内部采用二氧化碳吸收剂、三个月牙状半封闭式隔离板隔离,并且将半封闭式隔离板的月牙状镂空部分按照s形曲线布置,从而实现内部的二氧化碳吸收剂颗粒也是s形走势,这样就可以实现,当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经过本实用新型s形结构时能充分和二氧化碳吸收剂颗粒反应,彻底达到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的效果。

3、合并设计,整体成型后减少各个转接口互相连接的次数,能够有效的避免转接接口不匹配或管路误接的现象存在。

4、双路双通设计,两根呼吸管路均带有二氧化碳吸收功能,若其中一个使用完以后,另一根呼吸管路或另一套呼吸管路能及时补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二氧化碳吸收盒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隔离板、第二隔离板和第三隔离板的安装方式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隔离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y型接口;2、波纹管;3、透气孔;4、二氧化碳吸收盒;5、90°弯管接头;6、接气管;7、第一隔离板;8、第二隔离板;9、第三隔离板;10、二氧化碳吸收剂颗粒;11、第一过滤棉;12、第二过滤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麻醉机和呼吸机用二氧化碳吸收呼吸管路,包括y型接口1、波纹管2和二氧化碳吸收盒4;

如图1所示,y型接口1的两个端口上均固定设置了波纹管2并与波纹管2连通,二氧化碳吸收盒4固定设置在波纹管2一端并与波纹管2连通,y型接口1另一个端口上还固定设置有90°弯管接头5,90°弯管接头5通过y型接口1与二氧化碳吸收盒4连通,二氧化碳吸收盒4一端固定设置有接气管6,二氧化碳吸收盒4内填充有二氧化碳吸收剂颗粒10,二氧化碳吸收剂颗粒10为钙石灰颗粒或钠石灰,本实用新型整体开模密封成型,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内部二氧化碳吸收剂受潮变质,更保障了原材料的卫生状况,彻底切断外部感染源,利用二氧化碳吸收剂颗粒10起到基本的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的功能;合并设计,整体成型后减少各个转接口互相连接的次数,能够有效的避免转接接口不匹配或管路误接的现象存在;双路双通的设计使得两根呼吸管路均带有二氧化碳吸收功能,若其中一个使用完以后,另一根呼吸管路或另一套呼吸管路能及时补充。

结合图2至图4所示,二氧化碳吸收盒4内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设置有第一隔离板7、第二隔离板8和第三隔离板9,第一隔离板7、第二隔离板8和第三隔离板9上均开设有透气孔3,二氧化碳吸收盒4与波纹管2的连接处固定设置有第一过滤棉11,二氧化碳吸收盒4与接气管6的连接处固定设置有第二过滤棉12,第一过滤棉11和第二过滤棉12均由过滤海绵或无纺布制成,第一隔离板7、第二隔离板8和第三隔离板9均由硅橡胶或塑料制成,在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由于三个月牙状半封闭式隔离板的隔离效果,即第一隔离板7、第二隔离板8和第三隔离板9,并且将半封闭式隔离板的月牙状镂空部分按照s形曲线布置,从而实现内部的二氧化碳吸收剂颗粒也是s形走势,这样就可以实现,当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经过本实用新型s形结构时能充分和二氧化碳吸收剂颗粒反应,彻底达到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的效果。

本实用工作原理: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当人体呼出二氧化碳气体后气体会依次通过y形接口1、波纹管2、第一过滤棉11、二氧化碳吸收剂颗粒10、第一隔离板7、第二隔离板8、第三隔离板9、第二过滤棉12后最终通过接气管6接入麻醉机,从而完成整个二氧化碳吸收过程,本实用实现二氧化碳吸收盒与呼吸管路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这样有利于节约不同产品相互转接的时间,还可以避免转接接口不匹配或管路误接的风险,方便临床操作,同时填补了传统呼吸管路功能技术的空白,二氧化碳吸收盒4内部采用第一隔离板7、第二隔离板8以及第三隔离板9隔离后使内部结枃呈现半封闭式曲线隔离,当气体通过本实用时会呈现s形或多个s形交又走向,这样能促使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本实用新型后与内部成分充分接触,发生反应,被及时吸收,不仅提高手术或治疗的安全性且二氧化碳吸收剂能被充分利用,避免浪费,节约成本,另外实现了两根呼吸管路同时带有二氧化碳吸收功能,这样任意一个端口均可接入麻醉机或呼吸机,方便操作,且使用过程中可根据医生的需要,互相调换两根呼吸管路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为一次性使用,整体密封成型,不会滑露物质,可减少各部件相连时进气口和出气口的连接次数,避免接口不匹配,避免管路误接,避免交叉感染,使用便捷高效,提高原材料利用率,节约成本,不污染环境,适应于各类有麻醉机或呼吸机设备的医院,手术或治疗过程中,无论是从物理上还是生理上,呼出的气体会含有二氧化碳和水气,这也是避免不了的,本实用新型就是专门吸收二氧化碳及部分水气,避免被手术的人或动物重复吸收二氧化碳,或因吸入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危及生命,提高安全性,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很高的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