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内科按压止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39616发布日期:2020-07-04 01:12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内科按压止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内科按压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

现有的心内科按压止血装置技术存在以下问题:心内科在输液治疗后进行拔针操作时,存在着较大的几率引起血管回血现象,此时患者需要对针孔处进行按压,但长时间的按压会引起指尖以及手腕酸痛现象,进而降低患者的输液舒适度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内科按压止血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心内科在输液治疗后进行拔针操作时,存在着较大的几率引起血管回血现象,此时患者需要对针孔处进行按压,但长时间的按压会引起指尖以及手腕酸痛现象,进而降低患者的输液舒适度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心内科按压止血装置,包括绑带和气囊,所述绑带的内侧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通过粘胶固定连接于绑带的内侧,所述气囊的前端在位于左侧位置处镶嵌有气门芯,所述气门芯自气囊的前端端面贯穿至气囊的内部,所述气囊的前端在位于右侧位置处镶嵌有泄气阀,所述泄气阀自气囊的前端端面贯穿至气囊的内部,所述气囊的上方在位于绑带的左内侧表面处设置有勾面贴,所述勾面贴通过缝制固定连接于绑带的内侧,所述气囊的上方在位于绑带的右外侧表面处设置有毛面贴,所述毛面贴通过缝制固定连接于绑带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绑带的两端可通过勾面贴覆盖于毛面贴的表面来进行连接,所述勾面贴和毛面贴之间可在力的作用下进行覆盖合并,所述勾面贴和毛面贴同样可在力的作用下进行剥离。

优选的,所述勾面贴和毛面贴可反复进行咬合连接,所述绑带的两端端头需要连接时必须勾面贴覆盖于毛面贴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绑带的前端端口与气囊的前端端口呈持平设置,所述绑带的后端端口同样与气囊的后端端口呈持平设置。

优选的,所述泄气阀可进行旋拧,所述泄气阀自气囊的前端旋拧剥离后气囊内部的气体被释放处。

优选的,所述气囊通过气门芯进行插接充气时泄气阀必须插接于气囊的前端。

优选的,所述气囊的内侧表面覆盖于亲肤涂层,所述绑带和气囊均为可任意弯曲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心内科按压止血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使用的过程中,采用了气囊进行包裹压紧,该设置可通过对应的气压压力,来对覆盖于伤口上方的棉球进行压紧,进而来进行相应的按压止血操作,该设置无需患者时刻对棉球进行加压,可解放患者双手,使用更为便捷,并且操作简单,医护人员进行使用时,无需进行相关培训,即可掌握对应的使用步骤,更加人性化。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心内科按压止血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心内科按压止血装置中魔术贴绑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心内科按压止血装置中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门芯;2、气囊;3、毛面贴;4、绑带;5、泄气阀;6、勾面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心内科按压止血装置技术方案:

一种心内科按压止血装置,包括绑带4和气囊2,绑带4的内侧设置有气囊2,绑带4的前端端口与气囊2的前端端口呈持平设置,气囊2的内侧表面覆盖于亲肤涂层,绑带4和气囊2均为可任意弯曲设置,绑带4的后端端口同样与气囊2的后端端口呈持平设置,气囊2通过粘胶固定连接于绑带4的内侧,气囊2的前端在位于左侧位置处镶嵌有气门芯1,气门芯1自气囊2的前端端面贯穿至气囊2的内部,气囊2通过气门芯1进行插接充气时泄气阀5必须插接于气囊2的前端,气囊2的前端在位于右侧位置处镶嵌有泄气阀5,泄气阀5自气囊2的前端端面贯穿至气囊2的内部,泄气阀5可进行旋拧,泄气阀5自气囊2的前端旋拧剥离后气囊2内部的气体被释放处,这样的设置,可在按压止血完毕后,进行相应的泄气处理,可避免长时间按压后所出现的局部血流不畅现象。

一种心内科按压止血装置,包括气囊2的上方在位于绑带4的左内侧表面处设置有勾面贴6,勾面贴6通过缝制固定连接于绑带4的内侧,气囊2的上方在位于绑带4的右外侧表面处设置有毛面贴3,毛面贴3通过缝制固定连接于绑带4的外侧,绑带4的两端可通过勾面贴6覆盖于毛面贴3的表面来进行连接,勾面贴6和毛面贴3之间可在力的作用下进行覆盖合并,勾面贴6和毛面贴3同样可在力的作用下进行剥离,勾面贴6和毛面贴3可反复进行咬合连接,绑带4的两端端头需要连接时必须勾面贴6覆盖于毛面贴3的表面,这样的设置,通过勾面贴6咬合毛面贴3处,来对绑带4的两端进行固定,进而在使用时,将绑带4套接于使用者手腕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在静脉输液后,将绑带4内侧粘接的气囊2覆盖于棉球的上方,通过将绑带4一端设置的勾面贴6,覆盖于绑带4另一端设置的毛面贴3处,进而来对绑带4进行端头固定,其后将气筒插接于气门芯1处,通过向气囊2内泵入气体,来促使气囊2对位于回血针孔上方的棉球进行包裹压紧,当压紧至患者所承受的力度范围内时停止泵气,等待数分钟进行按压止血操作,待止血完毕后,旋拧气囊2前端的泄气阀5,来对气囊2进行放气处理,放气后将勾面贴6剥离于毛面贴3处,进而来将绑带4自手腕处拿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心内科按压止血装置,包括绑带(4)和气囊(2),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4)的内侧设置有气囊(2),所述气囊(2)通过粘胶固定连接于绑带(4)的内侧,所述气囊(2)的前端在位于左侧位置处镶嵌有气门芯(1),所述气门芯(1)自气囊(2)的前端端面贯穿至气囊(2)的内部,所述气囊(2)的前端在位于右侧位置处镶嵌有泄气阀(5),所述泄气阀(5)自气囊(2)的前端端面贯穿至气囊(2)的内部,所述气囊(2)的上方在位于绑带(4)的左内侧表面处设置有勾面贴(6),所述勾面贴(6)通过缝制固定连接于绑带(4)的内侧,所述气囊(2)的上方在位于绑带(4)的右外侧表面处设置有毛面贴(3),所述毛面贴(3)通过缝制固定连接于绑带(4)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按压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4)的两端可通过勾面贴(6)覆盖于毛面贴(3)的表面来进行连接,所述勾面贴(6)和毛面贴(3)之间可在力的作用下进行覆盖合并,所述勾面贴(6)和毛面贴(3)同样可在力的作用下进行剥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按压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勾面贴(6)和毛面贴(3)可反复进行咬合连接,所述绑带(4)的两端端头需要连接时必须勾面贴(6)覆盖于毛面贴(3)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按压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4)的前端端口与气囊(2)的前端端口呈持平设置,所述绑带(4)的后端端口同样与气囊(2)的后端端口呈持平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按压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气阀(5)可进行旋拧,所述泄气阀(5)自气囊(2)的前端旋拧剥离后气囊(2)内部的气体被释放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按压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2)通过气门芯(1)进行插接充气时泄气阀(5)必须插接于气囊(2)的前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按压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2)的内侧表面覆盖于亲肤涂层,所述绑带(4)和气囊(2)均为可任意弯曲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内科按压止血装置,包括绑带和气囊,所述绑带的内侧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通过粘胶固定连接于绑带的内侧,所述气囊的前端在位于左侧位置处镶嵌有气门芯,所述气门芯自气囊的前端端面贯穿至气囊的内部,所述气囊的前端在位于右侧位置处镶嵌有泄气阀,所述泄气阀自气囊的前端端面贯穿至气囊的内部,所述气囊的上方在位于绑带的左内侧表面处设置有勾面贴,所述勾面贴通过缝制固定连接于绑带的内侧,所述气囊的上方在位于绑带的右外侧表面处设置有毛面贴,可解放患者双手,使用更为便捷,并且操作简单,医护人员进行使用时,无需进行相关培训,即可掌握对应的使用步骤,更加人性化。

技术研发人员:王冬梅;张昌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冬梅
技术研发日:2019.09.28
技术公布日:2020.07.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