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式舌套止鼾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72741发布日期:2020-09-18 19:50阅读:847来源:国知局
一种负压式舌套止鼾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负压式舌套止鼾器。



背景技术:

睡眠打鼾是常见的一个现象,不仅在睡觉时发出较大的声音,而且严重打鼾时出现呼吸暂停或者憋气,对心肺功能造成影响。

打鼾的主要原因是睡觉后神经放松下颚内缩,舌头后坠堵在喉咙。传统的牙套止鼾器虽然可以防止下颚内缩,但是仍无法较好地解决舌头后坠问题。在睡眠时,由于人体无意识的舌头运动,较易造成舌部与舌套之间产生间隙,导致舌套脱落,止鼾器失去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负压式舌套止鼾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负压式舌套止鼾器,其包括一个舌套,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舌套上的负压装置。所述舌套包括一个舌头套,一个设置在所述舌头套中的负压腔室,一个呈扁平筒装且与所述舌头套一端连接的舌形固定部,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舌形固定部中且与所述负压腔室的舌形通道。所述舌形通道的内径沿所述舌形通道的长度方向朝向所述负压腔室的一端逐渐变小,所述负压装置与负压腔室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负压装置包括一个抽气机,一个设置在所述舌头套上的连接孔,一个设置在所述连接孔处且连通所述抽气机与负压腔室的抽气管。

进一步地,所述负压装置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舌头套向内凹入的安装槽,一个连通所述负压腔室与所述安装槽的抽气孔,一个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且与所述抽气孔连接的微型抽气泵。

进一步地,所述负压式舌套止鼾器还设有一个设置在所述舌套上的鼾声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舌形固定部远离所述舌头套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让位缺口一

进一步地,所述舌形固定部靠近所述舌头套的一端的周向外侧设有环形限位部。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限位部上设有至少一个让位缺口二。

进一步地,所述舌头套与环形限位部之间设有一个环形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压式舌套止鼾器通过在舌头套的负压腔室中通过负压装置对舌部保持较大吸力,有效防止舌部后坠,并且通过鼾声传感器的反馈实现负压装置吸力的自我调节,即可保证舌套在睡眠时不会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负压式舌套止鼾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负压式舌套止鼾器所具有的舌套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负压式舌套止鼾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负压式舌套止鼾器的结构示意图。一种负压式舌套止鼾器,其包括一个舌套10,一个设置在所述舌套10上的鼾声传感器30,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舌套10上的负压装置20。可以想到的是,本负压式舌套止鼾器还包括其他一些功能组件以及具体结构,例如电源组件、控制组件,安装结构等,其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的技术,故在此不再一一详细说明。

所述舌套10包括一个舌头套11,一个设置在所述舌头套11中的负压腔室12,一个呈扁平筒装且与所述舌头套11一端连接的舌形固定部13,一个设置在所述舌形固定部13中且与所述负压腔室12的舌形通道14,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舌形固定部13靠近所述舌头套11的一端的周向外侧的环形限位部15。所述舌形通道14的内径沿所述舌形通道14的长度方向朝向所述负压腔室12的一端逐渐变小,所述负压装置20与负压腔室12连接。可以想到的是,使用时,将舌部伸入至舌形通道14中直至封闭舌形通道14,将负压腔室12与舌形通道14之间形成两个分割的空间。另外,当嘴中含入环形限位部15,所述环形限位部15置于嘴唇与牙齿之间且远离舌头套11一侧的外壁抵接在牙齿的外壁上,即实现了舌套10在嘴部的定位,避免舌套10在嘴中随舌部晃动后脱离舌部,增强了本负压式舌套止鼾器的舌部固定作用。所述舌套10由软性材料制得,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舌套10由医用橡胶制得且具有弹性形变性能。所述舌形固定部13远离所述舌头套11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让位缺口一131。通过让位缺口一131,具有让位作用,避免舌套10割伤舌系带造成不适感,即可使舌形固定部13通过形变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舌部,包裹性以及通用性更强。所述环形限位部15上设有至少一个让位缺口二151。通过让位缺口二151,具有让位作用,避免舌套10割伤上唇系带造成不适感,使环形限位部15更贴合嘴内结构,即可使环形限位部15通过形变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嘴部,符合人体工学,其包裹性以及通用性更强。所述舌头套11与环形限位部15之间设有一个环形槽16。通过环形限位部15的外撑式结构,以及环形槽16的结构设计,可有效避免牙齿咬舌的情况。

所述负压装置20包括一个抽气机21a,一个设置在所述舌头套11上的连接孔22a,一个设置在所述连接孔22a处且连通所述抽气机21a与负压腔室12的抽气管23a。通过抽气机21a在负压腔室12中抽气形成负压,迫使负压腔室12具有拉伸舌部向负压腔室12一侧移动的趋势,有效防止舌部后坠。可以想到的是,所述负压式舌套止鼾器还设有一个设置在所述舌套10上的鼾声传感器30,所述鼾声传感器30通过蓝牙或者无线wifi与控制组件连接。通过鼾声传感器30反馈人体的睡眠情况,控制组件控制抽气机21a的压力大小,从而控制负压腔室12的对舌部吸力的大小,即可实现睡眠中负压装置20吸力根据睡眠情况的自动调节,保证舌套10在睡眠时不会脱落。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以及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大致相同,故在此不作赘述,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所述负压装置20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舌头套11向内凹入的安装槽21b,一个连通所述负压腔室12与所述安装槽21b的抽气孔22b,一个设置在所述安装槽21b内且与所述抽气孔22b连接的微型抽气泵23b。可以想到的是,在舌头套11上嵌装微型抽气泵23b,即可实现负压装置20的小型化以及集成化,大大减小了负压装置20的体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压式舌套止鼾器通过在舌头套11的负压腔室12中通过负压装置20对舌部保持较大吸力,有效防止舌部后坠,并且通过鼾声传感器30的反馈实现负压装置20吸力的自我调节,即可保证舌套10在睡眠时不会脱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负压式舌套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式舌套止鼾器包括一个舌套,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舌套上的负压装置,所述舌套包括一个舌头套,一个设置在所述舌头套中的负压腔室,一个呈扁平筒装且与所述舌头套一端连接的舌形固定部,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舌形固定部中且与所述负压腔室的舌形通道,所述舌形通道的内径沿所述舌形通道的长度方向朝向所述负压腔室的一端逐渐变小,所述负压装置与负压腔室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式舌套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装置包括一个抽气机,一个设置在所述舌头套上的连接孔,一个设置在所述连接孔处且连通所述抽气机与负压腔室的抽气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式舌套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装置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舌头套向内凹入的安装槽,一个连通所述负压腔室与所述安装槽的抽气孔,一个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且与所述抽气孔连接的微型抽气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式舌套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式舌套止鼾器还设有一个设置在所述舌套上的鼾声传感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式舌套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形固定部远离所述舌头套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让位缺口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式舌套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形固定部靠近所述舌头套的一端的周向外侧设有环形限位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负压式舌套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限位部上设有至少一个让位缺口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式舌套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头套与环形限位部之间设有一个环形槽。


技术总结
一种负压式舌套止鼾器,其包括一个舌套,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舌套上的负压装置。所述舌套包括一个舌头套,一个设置在所述舌头套中的负压腔室,一个呈扁平筒装且与所述舌头套一端连接的舌形固定部,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舌形固定部中且与所述负压腔室的舌形通道。所述舌形通道的内径沿所述舌形通道的长度方向朝向所述负压腔室的一端逐渐变小,所述负压装置与负压腔室连接。本负压式舌套止鼾器通过在舌头套的负压腔室中通过负压装置对舌部保持较大吸力,有效防止舌部后坠,并且通过鼾声传感器的反馈实现负压装置吸力的自我调节,即可保证舌套在睡眠时不会脱落。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嘉善飞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7
技术公布日:2020.09.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