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管结扎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89146发布日期:2020-08-25 19:28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血管结扎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血管结扎钳。



背景技术:

目前,在手术中,常需要对血管进行结扎,而通常结扎主要是通过人工操作,血管结扎方式是较为细微的操作,难度大、不方便,尤其是对实践经验不足的医生来说,可能会存在掉线或牵扯血管的情况,脱落的线要重新拿起很麻烦,且十分浪费时间,血管被牵扯则可能导致大出血,不利于手术的安全、正常进行和时间控制,加大了患者感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操作简单的血管结扎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血管结扎钳,包括右钳体、左嵌体、螺旋轨道、推结剪线机构、牵引小车和拉线杆;所述左嵌体和右钳体铰接且分别设置有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前端和第二轨道前端能随着左嵌体和右钳体的对接拼合而连通;所述螺旋轨道与第一轨道尾端连通,所述螺旋轨道左侧设置有用于捆绕结扎线的套线辊,所述螺旋轨道右侧与右钳体之间设置有能伸缩的拉线杆,所述螺旋轨道高度方向的中部前侧开设有一条过线缝;所述牵引小车能夹持结扎线并能沿第一轨道、第二轨道和螺旋轨道移动;所述推结剪线机构用于向前推进将沿螺旋轨道旋进方向贯穿螺旋轨道的结扎线从过线缝推出,并推向血管且在推至血管后将结扎线剪断。

进一步,所述右钳体尾部连接有第一铰接握持部,所述左嵌体尾端连接有第二铰接握持部,所述第一铰接握持部和第二铰接握持部中部通过铰接轴铰接,所述第一铰接握持部和第二铰接握持部之间连接有能拉动左嵌体和右钳体对接拼合的第一弹簧。

进一步,所述螺旋轨道从右钳体朝左嵌体方向旋进;所述套线辊、螺旋轨道和拉线杆沿螺旋轨道的轴线排列设置,所述螺旋轨道末端连接有一段水平轨道以便牵引小车停放,处于水平轨道上的牵引小车、套线辊与螺旋轨道的中心线平齐。

进一步,所述右钳体左侧对应螺旋轨道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套线辊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套线辊与右钳体之间依次设置有夹线机构和线钩;所述夹线机构包括滑动安装在安装板上的滑夹板和固定在安装板上的固夹板,所述滑夹板连接有能推动其压向固夹板并将位于中间的结扎线压紧固定的第二弹簧,所述滑夹板连接有能驱动其与固夹板分离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线钩连接有能驱动其勾动结扎线的勾线驱动机构。

进一步,还包括引导板,所述引导板固定在左嵌体底部且朝前延伸,所述引导板设置有朝前延伸的第一滑槽;所述推结剪线机构包括设置在前端推结头和设置在两侧的剪线机构,所述推结剪线机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滑槽匹配的第一导块,所述推结剪线机构连接有能驱动其沿第一滑槽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推结头为朝前延伸呈上下张开状且对准从套线辊到拉线杆贯穿螺旋轨道中心的结扎线,所述推结头设置有上下贯穿的锥形开口;所述剪线机构用于将推结头两侧多余的结扎线剪断。

进一步,所述剪线机构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剪切刀和驱动剪切刀剪切的剪切驱动机构,所述剪切刀连接有能使其张开的弹簧复位件。

进一步,所述牵引小车包括下夹块、上夹块、引导限位结构和弹压板;所述下夹块底部向下延伸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横向贯穿的预留槽,所述预留槽上穿插有转轴,所述转轴两端旋转安装有滚轮,所述弹压板置于预留槽内且上端与预留槽顶壁连接有压紧弹簧以推动弹压板与转轴弹性相抵;所述引导限位结构用于引导下夹块移动,所述引导限位结构连接在连接部底部;所述上夹块设置在下夹块上方且之间连接有夹紧弹簧以使上夹块与下夹块贴合夹紧位于其中的结扎线。

进一步,所述下夹块两侧向外延伸设置有第一连接侧板,对应的,所述上夹块两侧向外延伸设置有第二连接侧板,所述夹紧弹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侧板和第二连接侧板上。

进一步,所述滚轮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滚动电机,所述滚动电机固定在转轴端部。

进一步,所述引导限位结构呈球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设计的结扎线从套线辊开始,然后沿螺旋轨道旋进方向穿过螺旋轨道,绕过拉紧杆后被牵引小车夹紧并随着牵引小车沿着第二轨道、第一轨道牵拉,并最终进入螺旋轨道对结扎线进行缠绕,缠绕过后的结扎线被推结剪线机构推向血管并在推至血管后被剪切,完成结扎操作,本设计手术时,不需要完全依赖医师技术,避免了由于医师技术不足导致的时间浪费,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降低患者感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根据一种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种实施例的安装结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a处剖视图;

图4是推结剪线机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种实施例的另一角度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另一实施例的推结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牵引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牵引小车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9是牵引小车内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血管结扎钳,包括右钳体110、左嵌体120、螺旋轨道130、推结剪线机构140、牵引小车150和拉线杆160。

所述左嵌体120和右钳体110铰接且分别设置有第一轨道123和第二轨道112,所述第一轨道123前端和第二轨道112前端能随着左嵌体120和右钳体110的对接拼合而连通。具体的,所述右钳体110尾部连接有第一铰接握持部111,所述左嵌体120尾端连接有第二铰接握持部121,所述第一铰接握持部111和第二铰接握持部121中部通过铰接轴铰接,所述第一铰接握持部111和第二铰接握持部121为交叉设置且在交叉处通过铰接轴铰接。为了能使左嵌体120和右钳体110保持拼合状态(图1所示状态),所述第一铰接握持部111和第二铰接握持部121之间连接有能拉动左嵌体120和右钳体110对接拼合的第一弹簧113,所述第一弹簧113连接在第一铰接握持部111和第二铰接握持部121外端,第一铰接握持部111和第二铰接握持部121外端在拼合状态时为相互平行状态。第一弹簧113始终处于拉伸状态,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铰接轴处设置扭力弹簧,且扭力弹簧两端分别与第一铰接握持部111和第二铰接握持部121相抵以使其受到趋向拼合(咬合)的预紧力。如图2所示,左嵌体120和右钳体110均为一端直线延伸和一端1/4圆弧延伸连接而成,其前端均为圆弧延伸且能拼合成一个半圆结构,且如图3所示,左嵌体120和右钳体110的截面为一开口相对的矩形槽状,其内壁的底面分别设置有第一轨道123和第二轨道112。上述前端和后端(尾端)分别对应图2视角的上方和下方。

所述螺旋轨道130与第一轨道123尾端连通,所述引导限位结构153与第一轨道123、第二轨道112和螺旋轨道130匹配并能沿其移动,引导限位结构153优选为球体,血管结扎钳上的第一轨道123、第二轨道112和螺旋轨道130的轨道槽131均为与该球体匹配的圆弧槽,且该圆弧槽的截面大于半个圆弧小于整个圆,使得球体能突出圆弧槽与连接部154底部连接。且由于转轴155能在预留槽1541上下进行一定的移动,再加上弹压板158的弹性抵压,使得滚轮156能应对复杂的非平坦的表面,即能在螺旋轨道130上进行移动,因为螺旋运动和平面运动的差异会导致的滚轮156与第一轨道123、第二轨道112和轨道槽131的距离产生差异,而如果滚轮156与引导限位结构153直接的位置关系是固定的话,那么滚轮156就不能同时满足螺旋运动和平面运动的需求,滚轮156可能会在螺旋轨道130上卡死。故将转轴155和滚轮156设计成有上下调节的空间。为了提高牵引运动的稳定性,下夹块151前后侧可以各设置至少一个引导轮(图中未示出),引导轮防止下夹块151前后倾倒时与第一轨道123、第二轨道112和轨道槽131两侧的平面摩擦,引导轮直径和中心高度均小于滚轮156以便造成运动卡死。

所述螺旋轨道130左侧设置有用于捆绕结扎线的套线辊181,所述螺旋轨道130右侧与右钳体110之间设置有能伸缩的拉线杆160。具体的,拉线杆160连接有能驱动其伸缩的伸缩电机,伸缩电机固定在右钳体110内侧。

所述螺旋轨道130高度方向(图3视角的上下方向为高度方向)的中部前侧开设有一条过线缝132,由于过线缝的存在,使得螺旋轨道130不是连续的,故在螺旋轨道130上端设置有连接杆133以将断开的螺旋轨道130连接为一整体;所述牵引小车150能夹持结扎线并能沿第一轨道123、第二轨道112和螺旋轨道130移动。优选的,所述螺旋轨道130从右钳体110朝左嵌体120方向旋进;所述套线辊181、螺旋轨道130和拉线杆160沿螺旋轨道130的轴线排列设置,为了结扎线从套线辊181延伸至拉线杆160时,结扎线与过线缝132对齐方便推结剪线机构140推线,所述螺旋轨道130末端连接有一段水平轨道以便牵引小车150停放,水平轨道末端设置有挡板以防止牵引小车150掉出轨道,处于水平轨道上的牵引小车150、套线辊181与螺旋轨道130的中心线平齐,而过线缝132也与中心线高度平齐,故当牵引小车打完结停在水平轨道上时,穿过螺旋轨道130中心的线正好与过线缝132平齐。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三者位置未必需要平齐,由于圆弧的作用,结扎线在推进力的作用下最终会穿过过线缝132,只是这样没有上述结构推进更顺畅而已。为了更好的拉紧结扎线,将结集中起来,所述右钳体110左侧(图2视角的左侧)对应螺旋轨道130设置有安装板180,所述套线辊181设置在安装板180上,右钳体110对应设置有用于穿过结扎线的u形过线孔122。所述套线辊181与右钳体110之间依次设置有夹线机构和线钩186;所述夹线机构包括滑动安装在安装板180上的滑夹板182和固定在安装板180上的固夹板184,所述滑夹板182连接有能推动其压向固夹板184并将位于中间的结扎线压紧固定的第二弹簧187,所述滑夹板182连接有能驱动其与固夹板184分离的第一驱动机构185;所述线钩186连接有能驱动其勾动结扎线的勾线驱动机构,勾线驱动机构优选为伸缩电机188以带动线钩186伸缩。第一驱动机构185优选为伸缩电机,且伸缩轴穿过固夹板184与滑夹板182相抵,滑夹板182背向固夹板184的一侧设置有弹簧连接板183,第二弹簧187两端分别与滑夹板182和弹簧连接板183连接以对滑夹板182施加推动力。当需要拉紧结扎线时,第一驱动机构185处于收缩状态,滑夹板182与固夹板184夹紧从套线辊181延伸出来的结扎线,然后勾线驱动机构拉动线钩186将结扎线拉紧,并将结集中以方便推结。

所述推结剪线机构140用于向前推进将沿螺旋轨道130旋进方向贯穿螺旋轨道130的结扎线从过线缝132推出,并推向血管且在推至血管后将结扎线剪断。具体的,还设置有引导板170,所述引导板170固定在左嵌体120底部且朝前延伸,所述引导板170设置有朝前延伸的第一滑槽;所述推结剪线机构140包括设置在前端推结头141和设置在两侧的剪线机构,所述推结剪线机构140底部设置有与第一滑槽匹配的第一导块142,所述推结剪线机构140连接有能驱动其沿第一滑槽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171;第一滑槽和第一导块142截面呈燕尾状。如图4所示,所述推结头141优选为朝前延伸呈上下张开状且对准从套线辊181到拉线杆160贯穿螺旋轨道130中心的结扎线,推结头141为圆弧张开状(抛物线)且开口水平朝前设置,所述推结头141设置有上下贯穿的锥形开口148,锥形开口148开口朝前且内端为圆弧,用于将结完全推至血管处,推到位后,血管容纳在锥形开口148底部。使用时,血管相对推结头141的延伸方向为上下方向,推结头141朝血管运动,血管会自动进入到锥形开口148内并最终收拢在其底部。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将线结推向血管,避免了推结头自身的尺寸干涉推结。在其他实施例中,推结头141可以为如图6所示的角状。传统的推结是手持图6所示的推结头手动将线结推向血管,显然没有推结剪线机构140准确方便。

所述推结头141对准螺旋轨道130的间隙以便从中穿过,以防止推结头141与螺旋轨道130存在运动干涉。所述剪线机构用于将推结头141两侧多余的结扎线剪断。第二驱动机构171优选为电机,第二驱动机构171连接有丝杆,所述推结剪线机构140设置有与丝杆匹配的螺旋孔143。

优选的,剪线机构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推结头141左右两侧,所述剪线机构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剪切刀144和驱动剪切刀144剪切的剪切驱动机构,两个剪切刀144交叉且交叉处通过铰接轴铰接,剪切刀144的转动范围覆盖推结头141的抛物线底部,这样剪切刀144能将收拢在推结头141上的线结两侧延伸出来的多余的结扎线剪断。所述剪切刀144连接有能使其张开的弹簧复位件,优选的,如图4所示,弹簧复位件为连接在剪切刀144之间的第四弹簧149。剪切刀144通过铰接轴铰接,在其他实施例中,弹簧复位件可以是安装在铰接轴上的扭力弹簧,当剪切刀144仅受弹簧复位件作用时,其张开大小大于或等于推结头141的张开大小以防止其干扰推结。优选的,剪切驱动机构包括拉紧线145和卷线辊147,卷线辊147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电机,拉紧线145一端与剪切刀144尾部连接,另一端连接在卷线辊147上,通过电机带动卷线辊147转动以带动剪切刀144靠近实现剪切,为了对拉紧线145进行布置导向以方便带动剪切刀144,剪切刀144和拉紧线145之间还固定有牵引柱146以便对拉紧线145实现良好的导向,使得拉紧线145的拉力能够很好的带动剪切刀144实现剪切。

下面从图7至图9来详细描述牵引小车的优选结构。

牵引小车150包括下夹块151、上夹块152、引导限位结构153和弹压板158。

所述下夹块151底部向下延伸设置有连接部154,所述连接部154上设置有横向贯穿的预留槽1541,所述预留槽1541上穿插有转轴155,为使转轴155的轴向限位,所述转轴155上套装有两个位于连接部154两侧的限位螺母1552,限位螺母1552螺纹连接套装在转轴155上,以此将连接部154限制在两限位螺母1552之间,即实现了转轴155的轴向限位。所述转轴155两端旋转安装有滚轮156,滚轮156能绕转轴155轴线自由转动。所述弹压板158置于预留槽1541内且上端与预留槽1541顶壁连接有压紧弹簧1581以推动弹压板158与转轴155弹性相抵,转轴155可在预留槽1541内上下移动,弹压板158则在压紧弹簧1581的作用下将转轴向下压以使滚轮156能与滚动面贴合实现滚动前进。所述引导限位结构153用于引导下夹块151移动,所述引导限位结构153与滑槽(第一轨道123、第二轨道112和螺旋轨道130的轨道槽131)匹配实现引导移动,所述引导限位结构153连接在连接部154底部。

所述上夹块152设置在下夹块151上方且之间连接有夹紧弹簧159以使上夹块152与下夹块151贴合夹紧位于其中的结扎线。夹紧弹簧159的安装结构优选为,所述下夹块151两侧向外延伸设置有第一连接侧板1511,对应的,所述上夹块152两侧向外延伸设置有第二连接侧板1521,所述夹紧弹簧159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焊接)在第一连接侧板1511和第二连接侧板1521上,夹紧弹簧159始终处于被拉伸状态以夹紧结扎线。使用时,手动将上夹块152拉起然后将结扎线伸入上夹块152和下夹块151之间并松开上夹块152即可将结扎线夹紧。

为了下夹块151和上夹块152对位精准,下夹块151向上延伸设置有导向柱1512,所述上夹块152设置有供导向柱1512插入的导向孔1522,导向柱1512与导向孔1522匹配以实现精准对位,以便于拔起上夹块152将结扎线放入。

为了更好的夹紧结扎线,所述下夹块151的贴合面(上表面)上贴附有第一垫片1513,所述上夹块152的贴合面(下表面)上贴附有第二垫片1523,第一垫片1513和第二垫片1523均为橡胶材质制成,具有良好的摩擦系数,能很好地夹紧结扎线。

本设计有两种推动滚动的形式,一种是电机驱动,如图7至9所示,所述滚轮156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滚动电机157,所述滚动电机157固定在转轴155端部。具体的,所述转轴155两端设置有轴颈1551,所述滚轮156中心设置有与轴颈1551间隙配合的中心孔1561,所述滚轮156通过中心孔1561转动安装在轴颈1551上;所述滚动电机157外壳固定在轴颈1551外端以实现对滚轮156的轴向限位,滚动电机157外壳可通过焊接固定在轴颈1551的外端面上,也可以滚动电机157外壳上固定有螺纹柱,轴颈1551中心设置有与螺纹柱匹配的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实现滚动电机157与轴颈1551的固定连接。而滚动电机157与滚轮156的连接方式为,所述滚动电机157背向滚轮156一端设置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连接有转盘1571,所述转盘1571朝向滚轮156延伸有插入滚轮156的连接柱1572,连接柱1572绕转动轴线环绕排列,滚轮156则设置有对应的环绕排列的插孔1562,以此实现扭矩的传递。

还有一种推动形式为人工手动推动,下夹块151侧部设置有牵引结构1514,牵引结构1514为一个牵引绳,手术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工具勾住牵引结构1514带动牵引小车150移动以实现结扎线的牵引。上、下夹块已经将结扎线夹紧,且路径轨道(第一轨道123、第二轨道112和螺旋轨道130)已经设置好,只需要简单推动即可,操作依然简化了许多且不需要精确的操作,降低了手术难度。

本设计的工作原理如下:

套线辊181上套有线捆,首先将结扎线从套线辊181拉出依次穿过u形过线孔122和螺旋轨道130中心,并夹持在牵引小车150上。然后推动牵引小车150沿第一轨道123、第二轨道112和螺旋轨道130移动直至移动到螺旋轨道130末端,此时拉线杆160是伸出状态,结扎线绕在拉线杆160上且由于螺旋轨道130的导向实现了多重打结。然后拉线杆160收缩,第一驱动机构185也收缩起来,滑夹板182与固夹板184夹紧从套线辊181延伸出来的结扎线。线钩186将结扎线拉紧,以将线结集中以方便推结。随后第二驱动机构171驱动推结剪线机构140前进,两线结推到血管处并通剪线机构将线剪断。以此实现血管结扎。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