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连接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40032发布日期:2020-08-05 01:52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菌连接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抗菌连接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连接管。



背景技术:

抗菌连接管做为医疗设备中重要的导流连接件,使用后的医疗设备往往会放置在比较阴凉的地方,久而久之会使连接管内滋生细菌,对下次的使用造成了影响,而市面上的抗菌连接管的抗菌效果又不够理想,因此,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需要一种抗菌连接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连接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菌连接管,包括不锈钢外管,所述不锈钢外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保温管,所述保温管中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岩棉层、挤塑板和聚氨酯硬泡层,所述岩棉层与挤塑板之间设置有隔热空心腔,所述保温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抗菌陶瓷管,所述抗菌陶瓷管的内壁设置有纳米抗菌釉面层,所述抗菌陶瓷管的内部设置有泡沫塑料基体。

此项设置用于通过在传统的不锈钢外管内设置保温管和抗菌陶瓷管,该抗菌陶瓷管与水源接触,通过设置纳米抗菌釉面层能够提高抗菌陶瓷管内壁抗菌的效果;通过在抗菌陶瓷管内设置泡沫塑料基体,在提高抗菌陶瓷管韧性;通过在抗菌陶瓷管的外侧设置保温管,配合保温管内组合而成的岩棉层、隔热空心腔、挤塑板和聚氨酯硬泡层,用于提高连接管的恒温效果,使连接管在使用时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提高了连接管的耐候性。

优选的,所述泡沫塑料基体为嵌入在抗菌陶瓷管的夹层中心处,所述泡沫塑料基体上还填充有若干纳米银粒子。

此项设置用于配合纳米银粒子,用于提高抗菌陶瓷管的杀菌效果。

优选的,所述纳米抗菌釉面层呈环形设置在抗菌陶瓷管的内壁表面,且纳米抗菌釉面层的厚度为0.6.-0.8mm。

优选的,所述保温管的内径与抗菌陶瓷管的外径相等,所述保温管的内壁设置有横向防滑槽,所述抗菌陶瓷管外壁设置有纵向防滑槽。

此项设置用于提高保温管与抗菌陶瓷管连接时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隔热空心腔的腔内高度为5mm,且与岩棉层与挤塑板之间的间隙距离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抗菌连接管,

1、通过在传统的不锈钢外管内设置保温管和抗菌陶瓷管,该抗菌陶瓷管与水源接触,通过设置纳米抗菌釉面层能够提高抗菌陶瓷管内壁抗菌的效果;

2、通过在抗菌陶瓷管内设置泡沫塑料基体,在提高抗菌陶瓷管韧性的同时,配合纳米银粒子,用于提高抗菌陶瓷管的杀菌效果;

3、通过在抗菌陶瓷管的外侧设置保温管,配合保温管内组合而成的岩棉层、隔热空心腔、挤塑板和聚氨酯硬泡层,用于提高连接管的恒温效果,使连接管在使用时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提高了连接管的耐候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不锈钢外管的端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保温管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抗菌陶瓷管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不锈钢外管;2、保温管;21、岩棉层;22、隔热空心腔;23、挤塑板;24、聚氨酯硬泡层;3、抗菌陶瓷管;31、纳米抗菌釉面层;32、泡沫塑料基体;33、纳米银粒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抗菌连接管,包括不锈钢外管1,所述不锈钢外管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保温管2,所述保温管2中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岩棉层21、挤塑板23和聚氨酯硬泡层24,所述岩棉层21与挤塑板23之间设置有隔热空心腔22,所述保温管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抗菌陶瓷管3,所述抗菌陶瓷管3的内壁设置有纳米抗菌釉面层31,所述抗菌陶瓷管3的内部设置有泡沫塑料基体32。

具体的,所述泡沫塑料基体32为嵌入在抗菌陶瓷管3的夹层中心处,所述泡沫塑料基体32上还填充有若干纳米银粒子33。

具体的,所述纳米抗菌釉面层31呈环形设置在抗菌陶瓷管3的内壁表面,且纳米抗菌釉面层31的厚度为0.6-0.8mm。

具体的,所述保温管2的内径与抗菌陶瓷管3的外径相等,所述保温管2的内壁设置有横向防滑槽,所述抗菌陶瓷管3外壁设置有纵向防滑槽。

具体的,所述隔热空心腔22的腔内高度为5mm,且与岩棉层21与挤塑板23之间的间隙距离相等。

该抗菌连接管,在使用时,通过在传统的不锈钢外管1内设置保温管2和抗菌陶瓷管3,该抗菌陶瓷管3与水源接触,通过设置纳米抗菌釉面层31能够提高抗菌陶瓷管3内壁抗菌的效果;通过在抗菌陶瓷管3内设置泡沫塑料基体32,在提高抗菌陶瓷管3韧性的同时,配合纳米银粒子33,用于提高抗菌陶瓷管3的杀菌效果;通过在抗菌陶瓷管3的外侧设置保温管2,配合保温管2内组合而成的岩棉层21、隔热空心腔22、挤塑板23和聚氨酯硬泡层24,用于提高连接管的恒温效果,使连接管在使用时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提高了连接管的耐候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抗菌连接管,包括不锈钢外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外管(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保温管(2),所述保温管(2)中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岩棉层(21)、挤塑板(23)和聚氨酯硬泡层(24),所述岩棉层(21)与挤塑板(23)之间设置有隔热空心腔(22),所述保温管(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抗菌陶瓷管(3),所述抗菌陶瓷管(3)的内壁设置有纳米抗菌釉面层(31),所述抗菌陶瓷管(3)的内部设置有泡沫塑料基体(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塑料基体(32)为嵌入在抗菌陶瓷管(3)的夹层中心处,所述泡沫塑料基体(32)上还填充有若干纳米银粒子(3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抗菌釉面层(31)呈环形设置在抗菌陶瓷管(3)的内壁表面,且纳米抗菌釉面层(31)的厚度为0.6-0.8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管(2)的内径与抗菌陶瓷管(3)的外径相等,所述保温管(2)的内壁设置有横向防滑槽,所述抗菌陶瓷管(3)外壁设置有纵向防滑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空心腔(22)的腔内高度为5mm,且与岩棉层(21)与挤塑板(23)之间的间隙距离相等。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菌连接管,包括不锈钢外管,所述不锈钢外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保温管,所述保温管中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岩棉层、挤塑板和聚氨酯硬泡层,所述岩棉层与挤塑板之间设置有隔热空心腔,所述保温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抗菌陶瓷管,所述抗菌陶瓷管的内壁设置有纳米抗菌釉面层,所述抗菌陶瓷管的内部设置有泡沫塑料基体。该抗菌连接管,通过在传统的不锈钢外管内设置保温管和抗菌陶瓷管,该抗菌陶瓷管与水源接触,通过设置纳米抗菌釉面层能够提高抗菌陶瓷管内壁抗菌的效果;通过在抗菌陶瓷管内设置泡沫塑料基体,在提高抗菌陶瓷管韧性的同时,配合纳米银粒子,用于提高抗菌陶瓷管的杀菌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玄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1
技术公布日:2020.08.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