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远红外理疗功能的眼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47609发布日期:2020-08-28 21:06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远红外理疗功能的眼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罩,具体涉及一种远红外理疗眼罩,属眼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及其它环境因素的影响,日常生活中用眼过度的现象时有发生,经常会感到眼睛发酸、困乏、流泪,甚至视力下降。眼罩作为缓解眼部疲劳的有效方式,已经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市面上现有眼罩可分为一次性眼罩和可重复使用眼罩,一次性蒸汽眼罩的原理是通过内部的铁粉与空气接触发热透过无纺布均匀地释放出蒸汽,发热时间在15-40分钟不等,但不具备温度调节功能;可重复使用眼罩即usb发热眼罩,发热片一般为pi/pet膜层的形式,透气性十分不好,且不具备蒸汽功能。

可以有效发热且具备一定理疗效果的材料,未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应用,因而致使眼罩的理疗设计理念发展很慢。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远红外理疗功能的眼罩,其中发热层材料为远红外辐射材料层,进一步为“自发热”的新型碳材料柔性纤维布,属于为远红外保健纺织布料,拥有高的远红外发射率和良好的透气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远红外理疗功能的眼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罩包括眼罩本体、佩戴结构和控制器;

所述眼罩本体还包括外层面料层、反射隔热层和发热层,所述外层面料层设置在所述眼罩最外侧一层,所述发热层为附着有碳材料的纤维层,通过所述控制器与电源相连,以远红外线形式向外发射热量;所述反射隔热层设置在所述发热层外侧;

所述佩戴结构与所述眼罩本体连接,用于固定所述眼罩本体;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发热层和所述电源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发热层的供电功率。

更进一步地,所述发热层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发热层上,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用于获取所述发热层的实时温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眼罩包括接口,所述接口包括第一磁吸扣和第二磁吸扣,所述第一磁吸扣设置在所述眼罩本体上,所述第一磁吸扣与所述发热层连接,所述第二磁吸扣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第一磁吸扣和第二磁吸扣相匹配且电相连,并通过磁吸力固定。

更进一步地,所述发热层的形状与所述外层面料层相对应;所述发热层设有内侧电极和外侧电极,所述内侧电极设置在所述发热层对应眼球位置的外部,所述外侧电极环绕在所述内侧电极外侧,以使所述发热层对应眼球的位置不发热;

所述内侧电极和外侧电极间距相同,分别与所述电源正负极相连。

更进一步地,所述佩戴结构包括防漏光结构,所述防漏光结构设置在所述眼罩本体的鼻翼处,按照鼻翼形状向外凸起,与佩戴者鼻形贴紧,用于防止佩戴时产生漏光的现象。

更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包括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能够与遥控器或智能手机、手表通过无线信号进行连接,对所述发热层进行控制。

更进一步地,所述眼罩包括功能层,所述功能层的形状与所述外层面料层相对应,设置在所述外层面料层内侧,与所述外层面料层相邻;

所述功能层设有小型震动粒子,所述小型震动粒子设置位置分别对应眼部穴位,所述眼部穴位至少包括:鱼腰、攒竹、清明、承泣和太阳。

更进一步地,所述眼罩包括透气内衬层,所述透气内衬层的形状与所述外层面料层相对应,设置在所述发热层内侧,与所述发热层相邻;

所述透气内衬层顶部设有开口,用于插入蒸汽产生层,所述蒸汽产生层用于吸附水或精油并通过所述发热层加热产生蒸汽。

更进一步地,所述蒸汽产生层是透气布料包裹的硅胶细颗粒,所述硅胶细颗粒用于吸附空气中水分,并在所述发热层产热时,通过热脱附方式使水分挥发产生蒸汽,作用于眼部进而防止眼部干燥。

更进一步地,所述眼罩包括亲肤层,所述亲肤层设有透气孔,用于使所述蒸汽通过作用于眼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远红外辐射材料面即发热材料层是附着碳材料的柔性纤维布,拥有高的远红外发射率和良好的透气性能,该纤维布通电后,以远红外辐射的形式向外传递热量,无可见光波,均匀发热,温度自由控制,低压安全,携带方便,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眼睛造成损害,还具有能量利用率高、可低电压条件下工作,功率和发热温度可控、安全性能高、环保无污染等优势。

本实用新型中的眼罩还设有具有震动粒子的功能层,在通电加温的同时,还可以实现远红外对眼周穴位的重点理疗。结合眼霜等护肤产品一起使用,有助于营养成分的吸收。

为了避免使用过程中,眼球产生干涩不适的感觉,本实用新型中的眼罩对内部发热层的电极形状做了特殊的设计,通过使内侧电极设置在眼球外部,使发热层产热部分限制内外侧电极之间,从而使加热点避开眼球部位,既可以对眼周穴位重点理疗,又可以避免对眼球的直接加热。

本实用新型中的眼罩设有透气内衬层,内衬层顶部开口的设计能够实现多种功能夹层的取放,夹持蒸汽产生层能够及时有效地补充眼周肌肤所需要的水分;夹持冰袋则可实现冷敷功能。优选地蒸汽产生层是通过透气材质包裹的硅胶细颗粒能够通过硅胶细颗粒吸附空气中水分或通过喷水方式,在发热层产热时产生蒸汽,防止眼部干燥,同时细小的硅胶颗粒还具有一定的按摩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的眼罩外观层选择了简约时尚设计,符合现代审美,亲肤层采用亲肤面料,使佩戴更舒适。同时,为了避免佩戴时有漏光现象,还特别进行了鼻翼防漏光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具有远红外理疗功能的眼罩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具有远红外理疗功能的眼罩携带控制器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眼罩本体的分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的电极布置方式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的电极布置方式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的电极布置方式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的电极布置方式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的电极布置方式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的电极布置方式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的电极布置方式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的电极布置方式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的电极布置方式示意图。

附图编号:

1-眼罩本体;11-外层面料;12-功能层;13-反射隔热层;14-发热层;15-透气内衬层;16亲肤层;2-佩戴结构;21-开口;22-连接件;23-防漏光结构;3-接口;4-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1-12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申请文件中的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方位或位置关系用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而建立的。附图不同,则相应的位置关系也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故不能以此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安装”、“相连”、“相接”、“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信,也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器件内部的联通,也可以是两个元器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记载了一种远红外理疗眼罩,包括眼罩本体1、佩戴结构2。

眼罩本体1的外面设置有防漏光结构23,防漏光结构23设置在眼罩本体1的鼻翼处,按照鼻翼形状向外凸起,采外部用硅胶、3d立体海绵或者其他亲肤材料,内部夹有低强度的金属片塑形,做到可以根据鼻形自由贴紧,进一步做到防止佩戴时,漏光的现象。

眼罩本体1还设有接口3用来连接控制器4,并通过控制器4连接电源,使眼罩发热并实现相关的控制功能。

进一步,接口3优选为磁吸供电形式,磁吸充电形式包括第一磁吸扣和第二磁吸扣,第一磁吸扣设置在眼罩上,通过导线与发热层14连接;控制器4的一端通过导线与第二磁吸扣相连,第二磁吸扣与第一磁吸扣配套,依靠磁吸力连接并为电热层通电。控制器4上设置有显示屏、开关、调节按钮,显示屏用于显示当前设定温度和预定时间;开关用于连通或断开电路,进而启闭电热层的加热工作;调节按钮可精确调节电热层的加热温度和加热片工作时间。控制器4的另一端由导线连接有电源接头,电源接头可以根据型号和形式与支持逆向放电的手机、充电宝等外界低压安全的直流电源相连,以对电热层通电加热。

如附图2所示,进一步,优选为控制器4内置电源的无线磁吸供电形式。在这种布置方式中,控制器4内部至少包括一个可充放电池,通过设置在控制器4上面的第二磁吸扣与位于眼罩上的第一磁吸扣相连,并通过磁吸力将控制器4固定在眼罩本体1上,使用过程中无需携带电源线,通过控制器4内置的电源对眼罩进行供电。控制器4上面还设置有用于给电池充电的磁吸扣,并配有磁吸充电线。内置电池点亮不足或不需要无线使用的情况,也可实现带线使用。

如附图3所示,根据眼罩本体1的不同功能,共分为六层,依序分别为外层面料11、功能层12(可选装)、反射隔热层13(可选装)、发热层14、透气内衬层15(可选装)、亲肤层16。

外层面料层11作为外观层,可以为桑蚕丝、亲肤绒、无纺布、医用硅胶,纯棉纤维、生物纤维、有机硅弹性体tpsiv(道康宁)、太空棉、sbr等手感舒适面料。

功能层12为含有小型震动粒子的按摩层,震动粒子优选为设置在功能层12上眼部鱼腰、攒竹、清明、承泣和太阳等穴位的对应位置,对眼部鱼腰、攒竹、清明、承泣和太阳等穴位按摩的震动粒子。

反射隔热层13,首先设置反射材料,用于向理疗眼罩内反射热量,可选用反热铝箔、或反热锡纸、陶瓷纤维等一系列反射材料;进一步,反射材料优选为pp/al/pe,pet/al/pe,matopp/al/pe,pet/al/ny/cpp,opp/vmpet/pe,pet/vmpet/pe,matopp/vmpet/pe,opp/vmpet/cpp等,更优选地,选用用厚度是10-14丝的三层pet/al/pe或四层哑光opp/al/pet/pe。进一步的,在反射材料远离皮肤的一侧设置有隔热材料,具体地,隔热层可选用隔热铝箔或锡箔、硅酸铝纤维棉、矿渣纤维棉、延绵、玻璃纤维棉、海泡纤维棉等一系列耐高温、防火、不燃的矿物纤维材料,或者蛭石、膨胀珍珠岩、硅酸钙保温绝热轻体材料等一系列不燃、防火的无机矿物类材料。

发热层14为附着碳材料柔性纤维层,可以由微晶石墨、石墨烯、碳纳米管、碳纤维、导电炭黑、玻碳中的任一种形成,具体可参照中国发明专利201910272749.4及中国发明专利201910271815.6。该发热层材料为“自发热”的新型碳材料柔性纤维布,属于为远红外保健纺织布料,其理疗原理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第一,该材料的远红外发射率高达87%,可通过吸收环境能量后,以4~16微米的远红外线释放能量;第二,材料面通电后可发热,并适合于低电压条件下使用,优选地通弱电(3v~5v直流电场)即可产生热量后,且10s内可迅速升温至35~55℃,产生的热以4~16微米远红外线辐射的形式向外传递。上述两种方式产生的远红外波作用于人体时,其频率与人体内细胞分子、原子间的水分子运动频率一致,能够直接穿透皮肤及皮下组织,作用于血管、神经末梢及淋巴管引起分子共振,实现加速血液循环、缓解酸痛、消退炎症等功能,整个作用过程没有可见光。

与其他宣称的远红外眼罩不同的是,发热层材料为柔性纤维布,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能够吸收环境热并以远红外辐射的形式再散热,因而在不通电的情况下,人体自身的温度被远红外辐射材料面吸收之后,再以远红外的方式将热量散发出来,对人体眼部起到相应的保养护理作用。

透气内衬层15顶部设有开口21,用于插入蒸汽产生层,蒸汽产生层可为羽绒棉、3m棉、羽丝绵、鹿皮绒、纯棉、无纺布等透气性能良好的材质制成的内衬包,按也可为能重复使用或一次性的棉、无纺布片等。

眼罩使用之前先将水或中草药植物精油(洋甘菊、薰衣草、玫瑰、艾草、决明子等)喷在蒸汽产生层上,并插入透气内衬层。发热层产热时,便可通过热脱附方式使水分挥发产生蒸汽,作用于眼部,进而可以防止眼部干燥,对眼睛进行日常保养。

进一步,透气内衬层还可以为上述材质包裹的环保可再生干燥剂,如硅胶细颗粒,眼罩不用时,硅胶细颗粒吸附空气中水分,也可以通过喷水的方式,当眼罩发热层14产热时,便可通过热脱附方式使水分挥发产生蒸汽,作用于眼部进而防止眼部干燥。此外,细小的硅胶颗粒还具有一定的按摩作用。

亲肤层16为桑蚕丝、亲肤绒、无纺布、医用硅胶,纯棉纤维、生物纤维、有机硅弹性体tpsiv(道康宁)等美容舒适面料,亲肤层16还设有孔隙,用于使蒸汽透过亲肤层16与人体接触。

远红外理疗眼罩还包括佩戴结构2,佩戴结构2用于固定眼罩,在佩戴结构2的末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眼罩两侧绑带的连接件22,此实施例中显示为魔术贴,依靠两个魔术贴的粘力做到佩戴牢固。连接件22也可以是挂钩、锁扣、磁吸等连接结构。

如附图4-12所示,为几种眼罩内部发热层14的电极设计示意图,电极材料可选为具有高导电性能的导电浆料,以眼球部位不发热为基础做出设计。发热层14中内侧电极设置在眼球对应位置的外部,外侧电极设置在内侧电极外部,在发热层14上内侧和外侧电极的间距基本保持相同,这样的电极布置使发热层14发热部分集中在内外侧电极之间,眼球部位并无热量产生,同时使发热层14发热均匀。内侧电极和外侧电极分别通过控制器4与电源连接,使控制器4控制发热层14输出不同功率的热能。电极的布局设计不局限于图中示意的几种电极设计。

同时,发热层上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通过布置在上面的感温探头获取实时温度,最后由控制器4调控眼罩温度。控制器4还包括数据传输模块,优选为无线传输模块,通过使用红外,蓝牙,2.4g无线,3g、4g、5g移动讯号的无线传输设备来进行远程控制。进一步,无线传输设备可以是手持遥控器、手机、智能手表等,与相应的程序软件app配合,用户通过操作控制程序即可实现眼罩的温度调节。

通过本实施例的详述,本实用新型的远红外理疗眼罩,采用本公司自主研发的发热材料,透气性能良好,在通过特殊结构设计之后,做到了佩戴舒适,均匀发热,温度自由控制,低压安全,携带方便,远红外理疗效果高同时不产生明火与亮光,并且对眼部热敷保护眼球,重点穴位按摩的功能。极大地解决了现有重复性使用眼罩的不足。

虽然上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现方式的解释,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包含范围的限定。实施例中的细节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