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脉冲封管专用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92450发布日期:2020-07-14 17:21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静脉冲封管专用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静脉冲封管专用注射器。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前后按行业标准是需要脉冲式的冲封管,所用的注射器每冲1ml停顿一下,液体在导管内形成涡流。目前,虽然有相关的操作规范,但是进行脉冲式冲管或封管时,不同医务人员由于操作不规范或者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使得冲管或者封管的效果存在差异,不能很好地达到冲管或封管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静脉冲封管专用注射器,该注射器能够使得医务人员的操作更加规范,减少冲管或者封管时的人为误差的影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静脉冲封管专用注射器,包括外筒和活塞杆,所述的外筒的左端外缘设有把持手柄,所述的外筒右端设有出液口,所述的出液口的左端设有凸台,所述的外筒的外壁上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标记线,所述的外筒内壁上设有与标记线位置相对应的多个凸环;所述的活塞杆的右端伸入外筒中形成活塞,所述的活塞杆的左端位于外筒外形成按压柄,所述的活塞右端外缘尺寸与凸环尺寸相互匹配;在按压柄和把持手柄之间设有密封折叠套,所述的密封折叠套的两端分别与盖帽连接,所述的密封折叠套通过盖帽分别与按压柄和把持手柄螺旋连接,使得按压柄和外筒之间形成一个密封环境;所述的活塞杆为内部中空的半密封活塞杆即活塞杆的右端设有密封膜,活塞杆的左端为开口,在活塞杆的内部设有固定杆,所述的固定杆的尺寸与活塞杆内部的尺寸相互匹配,所述的固定杆的右端设有锁紧圈,在活塞杆的左端开口处设有密封盖。

将药液吸入外筒内后推动活塞杆使得活塞的右端到达外筒外壁的左端的第一个标记线位置,由于凸环的存在,在活塞碰到凸环时会稍微被卡住此时操作的医务人员能够感知活塞杆被卡住不再继续向前推动活塞杆此时的药液体积刚好是需要的量,从外筒的外表面也可以看到活塞的位置正好位于标记线处,再稍微用力后活塞可以越过凸环继续向前移动,如此反复进行“停-推”操作,标记线和凸环都是等距分布,通过标记线和凸环的限位作用能够确保医务人员操作的准确性,减少人为误差。密封折叠套可以根据活塞杆的长度进行伸缩,不影响活塞杆的正常工作,设置的密封折叠套可以有效防止外部的病菌或者医务人员的手不小心与活塞杆接触时将病菌带入药液内,能够避免病菌污染,防止交叉感染;在活塞杆内设有固定杆,固定杆的长度刚好与活塞杆内部的中空长度相同,在注射药液时固定杆的右部与密封膜接触,不会使得密封膜被穿破,当活塞杆的活塞头运动到外筒的最右端时即将外筒内的药液注射完毕后,打开密封盖将固定杆往右端用力推,固定杆的右端穿破活塞杆右端的密封膜,继续将固定杆往右推动,固定杆伸入出液口中,此时出液口左端的凸台与固定杆上的锁紧圈卡在一起,将活塞杆破坏掉不能再次使用,提高注射器的使用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所述的把持手柄的右侧为弧形。弧形的把持手柄与所需按压的手指的弧度相同,在按压时能够带来舒适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所述的按压柄的左侧为弧形。弧形的按压柄与所需按压的手指的弧度相同,在按压时能够带来舒适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所述的标记线为凸形标记线、凹形标记线在或粘贴式标记线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所述的标记线采用两种不同的颜色进行标记。采用不同的颜色的标记线进行标记,能够更加直接清楚地区分“推-停”步骤。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1.在该注射器内设有凸环,通过活塞右端与凸环的配合,在推动推杆到外部标记线时,活塞的前部刚好被凸环卡住使得医务人员能够更加直接地感知标记线的位置,方便“推-停”,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护士操作标准规范。

2该注射器的密封折叠套可以有效防止外部的病菌或者医务人员的手不小心与活塞杆接触时将病菌带入药液内,能够避免病菌污染,防止交叉感染,在活塞杆中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可以将活塞杆穿破不能再将该注射器继续使用,能够提高注射器的使用安全性。

3.该注射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得液体流量准确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静脉冲封管专用注射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静脉冲封管专用注射器的使用状态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静脉冲封管专用注射器的使用状态剖视图。

图4为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5为密封折叠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b处结构放大图。

其中,上述各图标记及其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1-外筒,2-活塞杆,3-把持手柄,4-凸环,5-活塞,6-按压柄,7-标记线,8-固定杆,9-密封折叠套,10-盖帽,11-凸台,12-锁紧圈,13-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静脉冲封管专用注射器,包括外筒1和活塞杆2,所述的外筒1的左端外缘设有把持手柄3,所述的外筒1右端设有出液口,所述的出液口的左端设有凸台11,所述的外筒1的外壁上设有多个等距分布标记线7,所述的外筒1内壁上设有与标记线7位置相对应的多个凸环4;所述的活塞杆2的右端伸入外筒1中形成活塞5,所述的活塞杆2的左端位于外筒1外形成按压柄6,所述的活塞5右端外缘尺寸与凸环4尺寸相互匹配;在按压柄6和把持手柄3之间设有密封折叠套9,所述的密封折叠套9的两端分别与盖帽10连接,所述的密封折叠套9通过盖帽10分别与按压柄6和把持手柄3螺旋连接,使得按压柄6和外筒1之间形成一个密封环境;所述的活塞杆2为内部中空的半密封活塞杆即活塞杆2的右端设有密封膜,活塞杆2的左端为开口,在活塞杆2的内部设有固定杆8,所述的固定杆8的尺寸与活塞杆2内部的尺寸相互匹配,所述的固定杆8的右端设有锁紧圈12,在活塞杆2的左端开口处设有密封盖13。

实施例2:

一种静脉冲封管专用注射器,包括外筒1和活塞杆2,所述的外筒1的左端外缘设有把持手柄3,所述的外筒1右端设有出液口,所述的外筒1的外壁上设有多个等距分布标记线7,所述的外筒1内壁上设有与标记线7位置相对应的多个凸环4;所述的活塞杆2的右端伸入外筒1中形成活塞5,所述的活塞杆2的左端位于外筒1外形成按压柄6,所述的活塞5右端外缘尺寸与凸环4尺寸相互匹配。一种静脉冲封管专用注射器,包括外筒1和活塞杆2,所述的外筒1的左端外缘设有把持手柄3,所述的外筒1右端设有出液口,所述的出液口的左端设有凸台11,所述的外筒1的外壁上设有多个等距分布标记线7,所述的外筒1内壁上设有与标记线7位置相对应的多个凸环4;所述的活塞杆2的右端伸入外筒1中形成活塞5,所述的活塞杆2的左端位于外筒1外形成按压柄6,所述的活塞5右端外缘尺寸与凸环4尺寸相互匹配;在按压柄6和把持手柄3之间设有密封折叠套9,所述的密封折叠套9的两端分别与盖帽10连接,所述的密封折叠套9通过盖帽10分别与按压柄6和把持手柄3螺旋连接,使得按压柄6和外筒1之间形成一个密封环境;所述的活塞杆2为内部中空的半密封活塞杆即活塞杆2的右端设有密封膜,活塞杆2的左端为开口,在活塞杆2的内部设有固定杆8,所述的固定杆8的尺寸与活塞杆2内部的尺寸相互匹配,所述的固定杆8的右端设有锁紧圈12,在活塞杆2的左端开口处设有密封盖13。

所述的标记线7为粘贴式标记线,采用绿色和红色间隔标记。

实施例3:

一种静脉冲封管专用注射器,包括外筒1和活塞杆2,所述的外筒1的左端外缘设有把持手柄3,所述的外筒1右端设有出液口,所述的出液口的左端设有凸台11,所述的外筒1的外壁上设有多个等距分布标记线7,所述的外筒1内壁上设有与标记线7位置相对应的多个凸环4;所述的活塞杆2的右端伸入外筒1中形成活塞5,所述的活塞杆2的左端位于外筒1外形成按压柄6,所述的活塞5右端外缘尺寸与凸环4尺寸相互匹配;在按压柄6和把持手柄3之间设有密封折叠套9,所述的密封折叠套9的两端分别与盖帽10连接,所述的密封折叠套9通过盖帽10分别与按压柄6和把持手柄3螺旋连接,使得按压柄6和外筒1之间形成一个密封环境;所述的活塞杆2为内部中空的半密封活塞杆即活塞杆2的右端设有密封膜,活塞杆2的左端为开口,在活塞杆2的内部设有固定杆8,所述的固定杆8的尺寸与活塞杆2内部的尺寸相互匹配,所述的固定杆8的右端设有锁紧圈12,在活塞杆2的左端开口处设有密封盖13。

所述的把持手柄3的右侧为弧形;所述的标记线7为凸形标记线,所述的标记线7采用红色和蓝色间隔标记。

实施例4:

一种静脉冲封管专用注射器,包括外筒1和活塞杆2,所述的外筒1的左端外缘设有把持手柄3,所述的外筒1右端设有出液口,所述的出液口的左端设有凸台11,所述的外筒1的外壁上设有多个等距分布标记线7,所述的外筒1内壁上设有与标记线7位置相对应的多个凸环4;所述的活塞杆2的右端伸入外筒1中形成活塞5,所述的活塞杆2的左端位于外筒1外形成按压柄6,所述的活塞5右端外缘尺寸与凸环4尺寸相互匹配;在按压柄6和把持手柄3之间设有密封折叠套9,所述的密封折叠套9的两端分别与盖帽10连接,所述的密封折叠套9通过盖帽10分别与按压柄6和把持手柄3螺旋连接,使得按压柄6和外筒1之间形成一个密封环境;所述的活塞杆2为内部中空的半密封活塞杆即活塞杆2的右端设有密封膜,活塞杆2的左端为开口,在活塞杆2的内部设有固定杆8,所述的固定杆8的尺寸与活塞杆2内部的尺寸相互匹配,所述的固定杆8的右端设有锁紧圈12,在活塞杆2的左端开口处设有密封盖13。

所述的把持手柄3的右侧为弧形;所述的按压柄6按压柄6的左侧为弧形。

所述的标记线7为凹形标记线,所述的标记线7采用黑色和红色间隔标记。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