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控制施针角度的麻醉施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71700发布日期:2020-08-14 19:50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控制施针角度的麻醉施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麻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控制施针角度的麻醉施针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认为,麻醉是由药物或其他方法产生的一种中枢神经和(或)周围神经系统的可逆性功能抑制,这种抑制的特点主要是感觉特别是痛觉的丧失。

现有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麻醉时,为了便于施针,通常都会使用辅助装置代替医护人员进行施针操作,但是现有辅助装置均不能够进行角度的调节,由于人体皮肤本身不是绝对的平面,针管一直保持竖直施针,若麻醉位置不同,必须让患者更换姿势,就十分麻烦,并且不利于患者就诊。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控制施针角度的麻醉施针装置,具有使用安全方便、角度控制稳定便捷、以及适用范围广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控制施针角度的麻醉施针装置,包括底座和机体,所述机体安装在所述底座顶面;所述机体外侧面顶端固定有顶板,所述顶板底面固定有吊板,所述吊板表面安装有活动麻醉组件;在所述底座顶面一端固定有推把,所述底座的底部表面四角分别固定有万向轮,所述活动麻醉组件可上、下往复活动地安装于吊板表面;所述活动麻醉组件包括一号活动安装板、二号活动安装板、施针气缸、施针板和麻醉针管;所述一号活动安装板和二号活动安装板的纵向切面均为“l”型结构,所述一号活动安装板安装在吊板表面,所述二号活动安装板转动安装在一号活动安装板表面,所述施针气缸固定于所述二号活动安装板水平部底面,所述施针板固定于所述施针气缸的活塞杆端部,所述麻醉针管安装在施针板上;所述一号活动安装板的水平部与所述二号活动安装板的水平部之间设有调节所述二号活动安装板翻转角度的角度控制组件,且所述角度控制组件包括驱动马达、转盘、活动板、托轴和半齿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马达固定于所述一号活动安装板的水平部底面,半齿轮固定于所述二号活动安装板的水平部顶面;转盘固定于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轴上,且在所述转盘的表面偏心位置处固定有驱动轴;活动板安装于所述一号活动安装板的竖直部表面,且在所述活动板上开设有沿纵向分布的销型孔,所述驱动轴可贯穿该销型孔;所述活动板底面固定有齿牙,且该齿牙与所述半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半齿轮通过托轴安装于所述一号活动安装板的竖直部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板的左右两侧面分别固定有销槽,在所述一号活动安装板的竖直部表面还通过螺纹旋合安装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辅助稳定螺栓,且该辅助稳定螺栓分别贯穿对应的销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板的顶面安装有微调气缸,且所述微调气缸的活塞杆贯穿顶板后与所述一号活动安装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吊板的表面开设有沿纵向分布的限位滑槽,所述一号活动安装板背面固定有与该限位滑槽相对应的限位滑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施针板上开设有供麻醉针管贯穿的支撑孔,在施针板的端面还通过螺纹旋合安装有手动螺栓,且该手动螺栓的工作端贯穿施针板的端面并嵌入支撑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施针板的底面还设有伸缩支杆,所述伸缩支杆的底端固定有限位贴板,在所述伸缩支杆上套设有处在施针板与伸缩支杆之间的伸缩弹簧,在所述限位贴板的底面粘合固定有海绵垫;所述伸缩支杆包括一号伸缩柱和二号伸缩柱,在所述二号伸缩柱顶面开设有供一号伸缩柱端部嵌入的连接槽,且所述一号伸缩柱的底端嵌入该连接槽内、顶端伸出连接槽;在所述一号伸缩柱的嵌入端外表面固定有一号限位环,在所述连接槽的端口内侧固定有与所述一号限位环相对应的二号限位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麻醉施针装置,使用安全方便、便于移动、施针过程无需手动操作麻醉针管,提供了较为可靠的麻醉环境;通过配置的角度控制组件,可在必要时对下部的麻醉针管的施针角度进行调整,便于麻醉患者不同部位,且无需患者在麻醉前夕调整姿势,有利于患者麻醉的可靠进行,且装置高度可进行微调,进一步扩大了装置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活动麻醉组件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图2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角度控制组件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针管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伸缩支杆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万向轮;3、推把;4、机体;5、微调气缸;6、顶板;7、吊板;8、活动麻醉组件;9、一号活动安装板;10、二号活动安装板;11、施针气缸;12、施针板;13、伸缩弹簧;14、伸缩支杆;15、限位贴板;16、麻醉针管;17、限位滑块;18、限位滑槽;19、驱动马达;20、转盘;21、驱动轴;22、活动板;23、齿牙;24、托轴;25、半齿轮;26、销槽;27、辅助稳定螺栓;28、销型孔;29、支撑孔;30、手动螺栓;31、海绵垫;32、一号伸缩柱;33、二号伸缩柱;34、连接槽;35、一号限位环;36、二号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控制施针角度的麻醉施针装置,包括底座1和机体4,机体4安装在底座1顶面;机体4外侧面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顶板6,顶板6底面通过焊接方式固定有吊板7,吊板7表面安装有活动麻醉组件8;在底座1顶面一端固定有推把3,底座1的底部表面四角分别固定有万向轮2,可利用推把3,通过底部的万向轮2对装置进行移动;活动麻醉组件8可上、下往复活动地安装于吊板7表面,便于针对实际使用情况对活动麻醉组件8的高度进行调整;活动麻醉组件8包括一号活动安装板9、二号活动安装板10、施针气缸11、施针板12和麻醉针管16;一号活动安装板9和二号活动安装板10的纵向切面均为“l”型结构,一号活动安装板9安装在吊板7表面,二号活动安装板10转动安装在一号活动安装板9表面,施针气缸11固定于二号活动安装板10水平部底面,施针板12固定于施针气缸11的活塞杆端部,麻醉针管16安装在施针板12上,当需要对患者进行麻醉时,启动施针气缸11,利用施针气缸11的活塞杆带动施针板12下移,从而带动麻醉针管16下移,对患者合适部位进行施针;一号活动安装板9的水平部与二号活动安装板10的水平部之间设有调节二号活动安装板10翻转角度的角度控制组件,且角度控制组件包括驱动马达19、转盘20、活动板22、托轴24和半齿轮25,在施针之前,针对患者的施针部位,利用角度控制组件调整麻醉针管16的角度,保证麻醉针管16的针头与患者的施针垂直,有利于施针的可靠进行。

具体的,根据附图2、附图3和附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驱动马达19固定于一号活动安装板9的水平部底面,半齿轮25固定于二号活动安装板10的水平部顶面;转盘20固定于驱动马达19的输出轴上,且在转盘20的表面偏心位置处固定有驱动轴21;活动板22安装于一号活动安装板9的竖直部表面,且在活动板22上开设有沿纵向分布的销型孔28,驱动轴21可贯穿该销型孔28;活动板22底面固定有齿牙23,且该齿牙23与半齿轮25啮合连接;半齿轮25通过托轴24安装于一号活动安装板9的竖直部表面,启动驱动马达19,令驱动马达19带动转盘20转动,由于驱动轴21固定于转盘20的表面偏心位置处,因此,当转盘20转动时,驱动轴21随转盘20的转动进行摆动,由于销型孔28的作用,驱动轴21的摆动可带动活动板22左右移动,因此,当活动板22左右移动时,根据齿牙23与半齿轮25啮合连接关系,会带动半齿轮25转动,即可实现对下部二号活动安装板10角度的调整。

具体的,根据附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活动板22的左右两侧面分别固定有销槽26,在一号活动安装板9的竖直部表面还通过螺纹旋合安装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辅助稳定螺栓27,且该辅助稳定螺栓27分别贯穿对应的销槽26,安装辅助稳定螺栓27时,使辅助稳定螺栓27支撑销槽26即可,保证销槽26以及活动板22的稳定,且当活动板22受驱动轴21的驱动左右移动时,会在辅助稳定螺栓27和销槽26的作用下,沿着辅助稳定螺栓27移动,保证活动板22左右移动的稳定性。

具体的,根据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顶板6的顶面安装有微调气缸5,且微调气缸5的活塞杆贯穿顶板6后与一号活动安装板9固定连接,当需要对活动麻醉组件8的高度进行微调时,启动微调气缸5,利用微调气缸5的活塞杆带动活动麻醉组件8上移或者下移即可。

具体的,根据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吊板7的表面开设有沿纵向分布的限位滑槽18,一号活动安装板9背面通过焊接方式固定有与该限位滑槽18相对应的限位滑块17,当活动麻醉组件8上移或者下移时,会利用限位滑块17沿着限位滑槽18移动,使得活动麻醉组件8的上移或者下移更加稳定,高度调节更加可靠。

具体的,根据附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施针板12上开设有供麻醉针管16贯穿的支撑孔29,在施针板12的端面还通过螺纹旋合安装有手动螺栓30,且该手动螺栓30的工作端贯穿施针板12的端面并嵌入支撑孔29内,安装麻醉针管16时,令麻醉针管16底端贯穿支撑孔29,并由施针板12进行支撑,并旋紧手动螺栓30,保证麻醉针管16安装的稳定性,以便于可靠施针。

具体的,根据附图5和附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施针板12的底面还设有伸缩支杆14,伸缩支杆14的底端固定有限位贴板15,在伸缩支杆14上套设有处在施针板12与伸缩支杆14之间的伸缩弹簧13,在限位贴板15的底面粘合固定有海绵垫31,在进行施针时,麻醉针管16的针头对患者进行穿刺,同时海绵垫31会抵贴患者皮肤,伸缩支杆14的伸缩性能,配合伸缩弹簧13的复位特性,产生阻尼效果,一方面令施针更加稳定可靠,另一方面避免施针过大或者麻醉针管16偏移使患者产生不适感;伸缩支杆14包括一号伸缩柱32和二号伸缩柱33,在二号伸缩柱33顶面开设有供一号伸缩柱32端部嵌入的连接槽34,且一号伸缩柱32的底端嵌入该连接槽34内、顶端伸出连接槽34;在一号伸缩柱32的嵌入端外表面固定有一号限位环35,在连接槽34的端口内侧固定有与一号限位环35相对应的二号限位环36,伸缩支杆14收缩时,一号伸缩柱32的嵌入端会朝向连接槽34内侧移动,且一号限位环35与二号限位环36相配合,限制了伸缩支杆14收缩或伸张的范围,使伸缩支杆14的收缩和伸张过程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的施针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装置推至何止位置,保证麻醉针管16处在患者需要穿刺部位的上方,启动施针气缸11即可,施针气缸11会带动麻醉针管16下移,对患者进行穿刺;

另外,针对不同患者的穿刺,可利用微调气缸5来调整活动麻醉组件8的高度,以保证穿刺的可靠;

对于患者的穿刺部位,若需要对活动麻醉组件8的角度进行调整,启动驱动马达19,利用驱动马达19的转动带动活动板22水平移动,并在齿牙23与半齿轮25的啮合连接关系下,带动二号活动安装板10转动,实现角度调节,且调节稳定可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