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和吸收性物品的包装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19232发布日期:2020-12-08 15:00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吸收性物品和吸收性物品的包装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收性物品和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包装体。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具有与穿着者的肌肤相对的肌肤侧片材,并且在该肌肤侧片材上涂敷有肌肤护理剂。作为肌肤护理剂的实例,可列举植物油,例如橄榄油,霍霍巴油和红花油(参照专利文献1的段落0059)。由此,通过使穿着者穿着吸收性物品,作为涂敷于肌肤侧片材的肌肤护理剂的植物油被转移到穿着者的肌肤上,从而能够减少肌肤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20225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为了平衡转移到穿着者肌肤上的植物油的量,便设想在肌肤侧片材上均匀地涂敷植物油。但是,在肌肤侧片材由无纺布构成的情况下,构成该无纺布的各纤维相互缠绕而结合。因此,无纺布的表面粗糙度通常容易变大。另外,为了提高吸收性物品的功能,通过进行在厚度方向上压缩肌肤侧片材等加工,可能使肌肤侧片材的厚度发生变化。因此,即使想要将植物油均匀地涂敷到肌肤侧片材即无纺布,可能会出现涂敷不均匀的情况,或者可能会出现未涂抹植物油的区域。因此,存在无法均匀地保护穿着者的肌肤的问题。另外,由于涂敷在肌肤侧片材上的具有疏水性的植物油进入纤维的间隙,从而限制尿、经血等亲水性的排泄物向非肌肤侧移动。因此,存在吸水性能可能恶化的问题。

因此,期望得到一种吸收性物品,其中与穿着者的肌肤相对的肌肤侧片材是无纺布,该吸收性物品能够抑制吸水性能的恶化,并且容易均匀地保护穿着者的肌肤。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的吸收性物品具有与穿着者的肌肤相对的肌肤侧片材。上述肌肤侧片材是包含纤维的无纺布。上述纤维具有纤维主体和由具有亲水性的纤维处理剂构成的油层。油层覆盖纤维主体的表面。在上述油层中存在植物油。

附图说明

图1是从肌肤侧观察根据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吸收性物品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肌肤侧片材的一部分被放大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从肌肤侧观察图2所示的肌肤侧片材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沿着图3的a-a线所作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示出构成肌肤侧片材(无纺布)的纤维的放大示意图,其中,图5a是示出构成无纺布的纤维的放大示意图,图5b是示出图5a的b-b剖视图的剖视示意图,图5c是示出图5a的c-c剖视图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从正面侧观察的根据一实施方式的包装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沿着图6的d-d线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实施方式的概要

根据本说明书以及附图的记载,至少明确以下的事项。

根据一实施例的吸收性物品具有与穿着者的肌肤相对的肌肤侧片材。上述肌肤侧片材是包含纤维的无纺布。上述纤维具有纤维主体和由具有亲水性的纤维处理剂构成的油层。油层覆盖纤维主体的表面。在上述油层中存在植物油。由此,通过使穿着者的肌肤接触肌肤侧片材(即,纤维),覆盖构成与穿着者接触的部分的纤维主体表面的油层均匀的转移到穿着者的肌肤。由于植物油存在于该油层中,因此容易将植物油均匀地转印到穿着者的肌肤上,易于均匀地保护穿着者的肌肤。另外,由于油层具有亲水性,因此亲水性的排泄物容易向非肌肤侧移动。此外,由于油层覆盖纤维主体的表面,因此排泄物能够在纤维的间隙中移动,从而能够抑制吸水性能的恶化。

根据一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肌肤侧片材可以是一种无纺布,在该无纺布上,向靠肌肤侧突出的多个凸部分散配置于所述肌肤侧片材的靠肌肤侧。通过分散配置多个凸部而确保透气性,并且如果从穿着者的肌肤对肌肤侧片材施加压力,则不仅是凸部,位于多个凸部之间的凹部也会与穿着者的肌肤接触。由于配置于凹部的纤维主体的表面也被油层覆盖,因此容易将植物油均匀地转移到穿着者的肌肤上。

根据一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肌肤侧片材可以具有在厚度方向上压缩所述肌肤侧片材而得到的压缩部和位于所述压缩部的周围的非压缩部。所述压缩部中的每单位面积中所述植物油与所述肌肤侧片材的重量百分比可以与所述非压缩部中的每单位面积中所述植物油与所述肌肤侧片材的重量百分比相同。由于油层覆盖纤维主体的表面,肌肤侧片材在压缩部和非压缩部中的重量相同,因此,这些油层所包含的植物油的重量也相同。由于植物油的量在压缩部和非压缩部不发生变化,因此容易将植物油均匀地转移到穿着者的肌肤上。

根据一优选的实施例,在上述油层中,作为植物油,存在橄榄油、荷荷巴油、米糠油、牛油树脂、茶油、芦荟油、摩洛哥坚果油、桃核油中的一种以上植物油。由此,由于油层中包含的植物油是在食品中使用的植物油、或为了保护肌肤而实际涂敷于肌肤的植物油,因此,能够使将吸收性物品穿在穿着者身上的穿着辅助者或穿着者对于吸收性物品所包含的植物油感到安全。

根据一优选的实施例,在上述油层中,作为植物油,存在橄榄油、荷荷巴油、米糠油、牛油树脂、茶油、芦荟油、摩洛哥坚果油、桃核油中的两种以上植物油。由此,容易得到由两种及以上的植物油被转移到穿着者的肌肤所带来的多种效果(例如保湿效果、抗炎效果、抗氧化效果等),能够多方面地保护穿着者的肌肤。

根据一优选的实施例,在上述油层中,存在相对于上述油层的重量为5重量%以上20重量%以下的植物油。通过使油层中存在5重量%以上的植物油,与穿着者的肌肤接触的植物油的量增加。因此,易于将植物油均匀地转移到穿着者的肌肤上。另外,通过使油层中存在重量百分比为20%以下的植物油,即使油层覆盖纤维主体,排泄物的移动也难以因植物油的疏水性而受到阻碍。因此,亲水性的排泄物能够在纤维的间隙中移动,能够抑制吸水性能的恶化。

根据一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油层可以为弱酸性。由此,由于穿着者的肌肤为弱酸性,因此即使穿着者的肌肤与相同弱酸性的油层接触,穿着者的肌肤也难以受到刺激。

根据一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肌肤侧片材可以具有配置于上述纤维间的天然纤维。上述天然纤维的表面可以不被上述纤维覆盖。在因穿着者的排尿而使油层从纤维剥离的情况下,剥离掉的油层吸附于天然纤维,由此,容易在肌肤侧片材残留植物油。由此,即使在排尿后,穿着者的肌肤也能够得到保护。

根据一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纤维处理剂可以由来源于植物的油剂组成。来源于植物的油剂在实际中应用于直接涂敷于人的肌肤上的化妆品等。因此,能够使将吸收性物品穿在穿着者身上的穿着辅助者或穿着者对吸收性物品感到安全。

根据一实施例的吸收性物品的包装体具备:具有与穿着者的肌肤相对的肌肤侧片材的吸收性物品;以及包装多个上述吸收性物品的袋状的包装片材。上述肌肤侧片材是包含纤维的无纺布,上述纤维具有纤维主体和由具有亲水性的纤维处理剂构成的油层。该油层覆盖上述纤维主体的表面,并且在该油层中存在植物油。

根据一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包装片材可以具有显示部,其显示所述吸收性物品中存在所述植物油。将吸收性物品穿在穿着者身上的穿着辅助者或穿着者通过目视确认包装片材的显示部,能够把握在吸收性物品中存在植物油。由于植物油是天然存在的,因此能够使穿着辅助者或穿着者感到安全。

(2)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

接着,将参照附图对根据一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收性物品是带状的吸收性物品。取而代之,吸收性物品也可以是短裤型的吸收性物品。另外,吸收性物品可以是婴幼儿用尿布,也可以是成人用尿布。

在以下的附图的记载中,对相同或类似的部分标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但是,附图是示意性的,应注意各尺寸的比率等与现实中的比率不同。因此,具体的尺寸等应参考以下的说明进行判断。另外,在附图相互之间也可能包含具有不同的尺寸关系和不同比率的部分。

图1是从肌肤侧观察根据一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俯视示意图。图1示出处于伸长状态的吸收性物品。图2是肌肤侧片材的一部分被放大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从肌肤侧观察图2所示的肌肤侧片材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沿着图3的a-a线所作的剖视示意图。图5是示出构成肌肤侧片材(无纺布)的纤维的放大示意图。图5a是示出构成无纺布的纤维的放大示意图。图5b是示出图5a的b-b剖视图的剖视示意图,也是示出第一纤维的剖视示意图。图5c是示出图5a的c-c剖视图的剖视示意图,也是示出第二纤维的剖视示意图。图6是从正面侧观察的根据一实施方式的包装体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沿着图6的d-d线所作的剖视示意图。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伸长状态是指使吸收性物品10被拉长至不形成褶皱时的状态。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自然状态是指从包装中取出收纳于包装内的吸收性物品10,将其在20℃±2℃、相对湿度60%±5%rh的气氛下放置24小时的状态。

吸收性物品10具有前后方向l、宽度方向w和厚度方向t。前后方向l是在穿着状态下连结吸收性物品10的腹侧和背侧的方向。宽度方向w是在俯视吸收性物品10时与前后方向l正交的方向。厚度方向t是与前后方向l和宽度方向w都正交的方向。非肌肤面或非肌肤侧t2是指吸收性物品在被穿着的状态下的朝向与穿着者的肌肤相反的一侧的面或侧。另一方面,肌肤面或肌肤侧t1是指吸收性物品在被穿着的状态下的朝向穿着者的肌肤的面或侧。

吸收性物品10具有腹部周围区域s1、下裆区域s3以及腰部周围区域s2。腹部周围区域s1是吸收性物品在使用时的面向穿着者的腹部周围的区域。腰部周围区域s2是吸收性物品在使用时的面向穿着者的腰部周围的区域。裆下区域s3是吸收性物品在使用时的位于穿着者的下裆的区域,其位于腹部周围区域s1和腰部周围区域s2之间。裆下区域s3是设置有配置于穿着者的腿部周围的腿周围开口部65的区域。腿周围开口部65是从吸收性物品的外侧缘向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凹陷的部分。

吸收性物品10包括含有吸收材料的吸收芯31。吸收芯31含有粉碎纸浆或高吸收性聚合物(sap)、或其混合物等吸收材料。吸收芯31可以由芯包层32覆盖。吸收体30可以由吸收芯31和芯包层32构成。芯包层32由薄纸构成,可以配置在吸收芯31的肌肤侧t1和吸收芯的非肌肤侧。

如图1所示,吸收性物品具有与穿着者的肌肤相对的肌肤侧片材50。肌肤侧片材50由正面片材51构成,正面片材51设置于包含吸收芯31的吸收体30的肌肤侧t1。肌肤侧片材50除了正面片材51以外,也还可以包括侧片材52。

肌肤侧片材50是无纺布。如图5所示,构成肌肤侧片材50(无纺布)的纤维主体551的表面被由具有亲水性的纤维处理剂构成的油层552覆盖。在油层552中存在植物油。由此,通过使穿着者的肌肤接触肌肤侧片材50(即,第1纤维55),覆盖构成与穿着者接触的部分的纤维主体551表面的油层552被均匀地转移到穿着者的肌肤上。由于该油层552中存在植物油,因此,易于将植物油均匀地转移到穿着者的肌肤上,易于均匀地保护穿着者的肌肤。另外,由于油层552具有亲水性,因此,亲水性的排泄物易于向非肌肤侧移动。此外,由于油层552覆盖纤维主体551的表面,因此排泄物能够在由纤维主体551和油层552构成的这些第1纤维55的间隙中移动。因此,吸水性能的恶化能够被抑制。

正面片材51可以以跨过吸收体30在宽度方向w上的中心的方式配置。侧片材52可以以覆盖正面片材51的外侧部的方式配置。这些侧片材52的内侧部可以折回而重叠。在重叠的侧片材52之间,可以设置沿前后方向l伸缩的防漏伸缩部43。防漏伸缩部43可以由在前后方向l上伸缩的橡胶线构成。侧片材52和防漏伸缩部43构成在穿着时在肌肤侧t1立起的防漏褶裥。

在吸收体30的非肌肤侧t2,可以设置背面片材23和包装片材24。包装片材24可以设置于背面片材23的非肌肤侧t2。背面片材23在宽度方向w上的长度小于包装片材24在宽度方向w上的长度,并且背面片材23在前后方向l上的长度小于包装片材24在前后方向l的长度。背面片材23可以由不透液性的膜构成。包装片材24可以由透液性的无纺布构成。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正面片材51(肌肤侧片材50)可以是具有凹凸结构的无纺布,在该凹凸结构中,向肌肤侧t1突出的多个凸部53分散在该表面片材51的面内方向上。通过分散地配置多个凸部53,既确保透气性,又在从穿着者的肌肤对肌肤侧片材施加压力时,不仅凸部53,位于多个凸部53间的凹部54也与穿着者的肌肤接触。由于配置于凹部54的纤维主体551的表面也被油层552覆盖,因此,易于将植物油均匀地转移到穿着者的肌肤上。

凸部53只要在正面片材的面内方向上分散即可。如图2和图3所示,在正面片材51中,凸部53可以在表面片材51的面内方向上均匀地分散。另外,位于凸部53之间的凹部54可以在表面片材51的面内方向上均匀地分散。各凸部53的截面形状可以是整体上棱线平滑地带有圆角的圆顶状的形状、扁平的长方体或截头四棱锥体等。

正面片材51也可以由一张无纺布构成。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正面片材51可以立体片材形成,该立体片材由相互层叠的第一无纺布511和第二无纺布512经部分地热熔接而形成。正面片材51可以由相互层叠的第一无纺布511和第二无纺布512经部分地热熔接而形成。第一无纺布511在由热熔接形成的部分即熔接部所包围的非熔接部,向从第二无纺布512朝向肌肤侧的方向突出,第一无纺布511的内部形成有多个中空的凸部53(参照图4)。正面片材51的在第2无纺布512侧的面可以是大致平坦的,也可以由凹凸结构形成,该凹凸结构由在第一无纺布511侧的多个起伏大的凸部53和作为多个凹部54的底部构成。

在正面片材51的凹凸结构中,例如当制造正面片材51时,通过从背面侧即第一无纺布511中的与第二无纺布512相对的面按下相当于由复数个熔接部包围的部分的一部分,同时从表面侧即第一无纺布511中的与第二无纺布512相对的面相反的面吸引上述部分,从而能够形成任意形状的凸部53。

作为构成第一无纺布511和第二无纺布512的无纺布,可列举热风无纺布、纺粘无纺布、水刺无纺布、熔喷无纺布、树脂粘合无纺布、针刺无纺布等。由两种以上的上述无纺布组合形成的层叠体、或由这些无纺布与薄膜等组合而成的层叠体也可以用作构成第一无纺布511和第二无纺布512的无纺布。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方式中,在肌肤侧片材50中未设置肌肤保护层,该肌肤保护层通过涂敷含有植物油的肌肤保护材料而形成。由此,排泄物向非肌肤侧t2的移动不会被肌肤保护层阻挡,因此能够维持吸水性能。

如图5所示,构成无纺布的第一纤维55(纤维)具有纤维主体551和油层552。由具有亲水性的纤维处理剂构成的油层552覆盖构成无纺布的纤维主体551。因此,如图5b所示,在各纤维主体551上配置有油层552。油层552可以不仅配置于构成肌肤侧片材50的肌肤侧t1的无纺布的纤维,还配置于构成肌肤侧片材50的非肌肤侧t2的无纺布的纤维的表面上。在此,油层552可以完全覆盖各纤维主体551的整个表面,也可以基本覆盖各纤维主体551的表面而不完全覆盖各纤维主体551的整个表面。另外,油层552可以分散地配置于各纤维主体551的表面,并且各纤维主体551的表面也可以部分地露出。由于构成无纺布的纤维的尺寸与穿着者的肌肤相比非常小,因此,如果将油层552分散地配置在各纤维主体551的表面上,则能够将植物油均匀地转移到穿着者的肌肤上。

纤维处理剂由具有亲水性的油剂构成。纤维处理剂可以由来源于石油的油剂构成。另外,纤维处理剂可以由来源于植物的油剂构成。来源于植物的油剂在实际中应用于直接涂敷于人肌肤上的化妆品等。因此,能够使将吸收性物品10穿在穿着者身上的穿着辅助者或穿着者对于吸收性物品10具有油层552感到安全。纤维处理剂例如可以是含有来源于天然油脂的脂肪酸(a)、天然油脂的聚氧化烯加成物(b)和天然油脂的聚氧化烯加成物的脂肪酸酯(c)的吸水性物品用纤维处理剂。来源于天然油脂的脂肪酸(a)例如可以是含有油酸的脂肪酸。天然油脂的聚氧化烯加成物(b)可以来源于植物油脂。来源于植物油脂的天然油脂的聚氧化烯加成物(b)可以是在植物油脂上人工地加成有氧化烯基而得到的化合物。天然油脂的聚氧化烯加成物(b)可以来源于蓖麻油。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天然油脂的聚氧化烯加成物的脂肪酸酯(c)可以来源于植物油脂。来源于植物油脂的天然油脂的聚氧化烯加成物的脂肪酸酯(c)可以是将氧化烯基人工地加成到植物油脂,然后进一步酯化而得到的化合物。

作为植物油的一例,可列举橄榄油、荷荷巴油、米糠油、牛油树脂、茶油、芦荟油、摩洛哥坚果油、桃核油。在油层552中,作为植物油,可以存在橄榄油、荷荷巴油、米糠油、牛油树脂、茶油、芦荟油、摩洛哥坚果油、桃核油中的一种以上的植物油。由此,由于油层552中包含的植物油是在食品中使用的植物油、或为了保护肌肤而实际涂敷于肌肤的植物油,因此,能够使将吸收性物品穿在穿着者身上的穿着辅助者或穿着者对于吸收性物品所包含的植物油感到安全。

在油层552中,作为植物油,可以存在橄榄油、荷荷巴油、米糠油、牛油树脂、茶油、芦荟油、摩洛哥坚果油、桃核油中的两种以上的植物油。由此,易于获得由两种以上的植物油被转移到穿着者的肌肤所带来的多种效果(例如保湿效果、抗炎效果、抗氧化效果等),能够多方面地保护穿着者的肌肤。

在油层552中,可以存在相对于油层552的重量为5重量%以上且20重量%以下的植物油。通过使油层552中存在5重量%以上的植物油,从而使与穿着者的肌肤接触的植物油的量增加,因此易于将植物油均匀地转移到穿着者的肌肤上。另外,通过使油层552中存在20重量%以下的植物油,即使油层552覆盖纤维主体551,排泄物的移动也难以因植物油的疏水性而被阻碍,因此,亲水性的排泄物能够在第1纤维55的间隙中移动,吸水性能的恶化能够被抑制。

需要说明的是,植物油的重量百分比例如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来测定。首先,从肌肤侧片材50中准备规定面积的无纺布(例如,5g左右的无纺布)。测定准备好的无纺布的重量。将准备好的无纺布浸渍在二乙基醚·乙醇的混合提取溶液中。将无纺布从混合提取溶液中取出,使无纺布干燥。测定干燥后的无纺布的重量。将所准备的无纺布的重量与干燥后的无纺布的重量之差视为油层的重量。接着,利用现有的成分分析器,基于使混合提取溶液气化而得到的残留物,测定植物油的混合比。通过将油层重量乘以植物油的混合比,能够算出植物油的重量。植物油的重量百分比可以通过(植物油的重量/油层重量)×100来算出。

油层552可以为弱酸性。具体而言,构成油层552的纤维处理剂的ph可以在5至6.5的范围。由于穿着者的肌肤为弱酸性,因此即使同样为弱酸性的油层552与穿着者的肌肤接触,也难以对穿着者的肌肤产生刺激。

构成纤维主体551的纤维的种类没有被特别限定。通常使用的疏水性的合成纤维能够用作纤维主体551。例如,作为合成纤维,可列举聚烯烃、聚酯、聚酰胺等。作为聚烯烃,可列举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和乙烯-丙烯-1-丁烯共聚物等。另外,作为聚酯,可列举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间苯二甲酸酯、以及聚醚聚酯等。作为聚酰胺,可列举6,6-尼龙、及6-尼龙等。制作第1纤维55的方法、即利用油层552覆盖纤维主体551的表面的方法没有特别地被限制,可以在诸如纺丝和拉伸的任何步骤中使用常规使用的方法,例如涂油辊法,浸渍法和喷雾法。另外,也可以使用在进行纺丝、拉伸等的纤维处理时使用的现有的纤维处理剂中追加植物油而得到的油剂,从而进行该纤维处理。由此,无需追加涂敷植物油的工序就能够生产吸收性物品10,因此能够防止生产效率的降低。

如图5a所示,肌肤侧片材50可以具有配置于第1纤维55间的作为第2纤维56的天然纤维。如图5c所示,第二纤维56(天然纤维)的表面可未被纤维552覆盖。由此,在因穿着者的排尿而将油层552从第1纤维55剥离的情况下,剥离掉的油层552吸附到第2纤维56(天然纤维),由此,可能在肌肤侧片材50上残留植物油。由此,即使在排尿后,穿着者的肌肤也能够得到保护。天然纤维例如可以是构成有机棉的纤维。需要说明的是,“有机棉”是指根据国际标准(根据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制定的国家标准)在农业阶段获得认证和有机认证的棉花。如图5a所示的无纺布可以由包括第一纤维55和第二纤维56的混合纤维形成。在混合第1纤维55和第2纤维56之前,使油层552覆盖纤维主体551的表面,由此,第2纤维56(天然纤维)的表面未被油层552覆盖。

如图1所示,肌肤侧片材50(正面片材51)可以具有在厚度方向t压缩肌肤侧片材50而得到的压缩部45和位于压缩部45的周围的非压缩部46。另外,在形成压缩部45的情况下,可以仅压缩肌肤侧片材50,也可以压缩肌肤侧片材50和吸收体30。非压缩部46可以是肌肤侧片材50未被压缩的部分。压缩部45中的每单位面积中植物油与肌肤侧片材50的重量百分比可以与非压缩部中的每单位面积中植物油与肌肤侧片材50的重量百分比相同。由于油层552覆盖纤维主体551的表面,纤维在压缩部45与非压缩部46中的重量本身相同,因此,油层552所包含的植物油的重量也相同。由于在压缩部45和非压缩部46中植物油的量不发生变化,因此,易于将植物油均匀地转移到穿着者的肌肤上。在此,以各重量百分比为基准,上述重量百分比在5%以内的范围相同。

另外,通过与上述同样的方法,能够算出压缩部45中的规定面积的无纺布和非压缩部46中的规定面积的无纺布各自中的植物油的重量百分比。通过将算出的植物油的重量百分比彼此进行比较,能够判定压缩部45中的每单位面积中植物油与肌肤片材的重量百分比与非压缩部中的每单位面积中植物油与肌肤片材的重量百分比是否相同。需要说明的是,在将植物油涂敷于肌肤侧片材50的情况下,与非压缩部46相比,植物油可能大量地进入压缩部45中、或与之相反,植物油未进入该压缩部45中。因此,一般而言,在涂敷了植物油的情况下,压缩部45中的每单位面积中植物油与肌肤片材的重量百分比与非压缩部中的每单位面积中植物油与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不同。

如图6及图7所示,吸收性物品的包装体1具有吸收性物品10和包装多个吸收性物品10的袋状的包装片材2。包装片2形成为袋状。在包装片2内的空间内收纳有多个吸收性物品10。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0是一次性尿布,以折叠成两折的状态收纳于包装片2内。包装片2具有显示部3,其显示在吸收性物品10中存在植物油。将吸收性物品10穿在穿着者身上的穿着辅助者或穿着者通过目视确认包装片材的显示部3,能够把握在吸收性物品10中存在植物油。由于植物油是天然存在的物质,因此能够使穿着辅助者或穿着者感到安全。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显示在吸收性物品10中存在植物油,在显示部3中示出词语“植物油混合”。另外,为了显示在吸收性物品10中存在植物油,在显示部3中可以使用其他词语。如图6所示,显示部3配置于包装体1的正面。显示部3可以配置于与正面相反的一侧即背面,也可以配置于连接包装体1的正面与背面的包装体1的侧面。显示部3也可以直接印刷于包装片材2上。因此,包装片材2自身可以示出在吸收性物品10中存在植物油。另外,显示部3由具有粘接部的密封部件构成,也可以粘接于包装片材2。

(3)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使用上述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作为修正以及变更方式来实施而不脱离由实用新型登记请求的范围的描述所决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宗旨以及范围。因此,本说明书的描述以例示说明为目的,对本实用新型不具有任何限制性的意思。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在肌肤侧片材50设置肌肤保护层,该肌肤保护层在吸水性能不恶化的范围内经涂敷肌肤保护材料而形成。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肌肤侧片材50是由第一纤维55和第二纤维56构成的无纺布,但不限于此。肌肤侧片材50可以是不含第二纤维56而由第一纤维55构成的无纺布。

另外,将2018年10月25日申请的日本实用新型登记申请第2018-4160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照并入到本说明书中。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其中与穿着者的肌肤相对的肌肤侧片材是无纺布,该吸收性物品能够抑制吸水性能的恶化,并且易于均匀地保护穿着者的肌肤。

符号说明:

1包装体;

2包装片材;

3显示部;

10吸收性物品;

23背面片材;

24包装片材;

30吸收体;

31吸收芯;

32芯包层;

43防漏伸缩部;

45压缩部;

46非压缩部;

50肌肤侧片材;

51正面片材;

52侧片材;

53凸部;

54凹部;

55第一纤维(纤维);

56第二纤维(天然纤维);

65腿周围开口部;

511第一无纺布;

512第二无纺布;

551纤维主体;

552油层;

s1腹部周围区域;

s2腰部周围区域;

s3裆下区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