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应不同人群的心肺复苏装置。
背景技术:
心肺复苏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时地抢救复苏,4~6min后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在做心肺复苏的时候,需要按压频率达到每分钟100-120次,深度在5-6cm。这些反馈在模拟人身上运用的时候可以有据可依。
但是医护人员在实际真人上抢救的时候,需要确保按压频率达到每分钟100-120次,同时按压深度在5-6cm,次数还好做计时,但是深度就比较难了。不能太浅,没有效果,太深,怕把病人压破骨折,医学上的要求是5-6cm的深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实用性更高的适应不同人群的心肺复苏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应不同人群的心肺复苏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应不同人群的心肺复苏装置,包括支撑臂杆,所述支撑臂杆下端设有固定螺栓,且上端设有位置调节结构,所述位置调节结构右侧设有按压结构,且上方设有按压驱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支撑臂杆的侧视图结构为倒立的“f”型结构,且在所述固定螺栓的上方设有有垫板。
优选的,所述支撑臂杆与固定螺栓之间的连接为螺纹连接,且至少设置有两个,同时,所述固定螺栓下端设有手轮。
优选的,所述位置调节结构包括定位螺栓,且在所述定位螺栓端部设有手轮,所述定位螺栓贯穿支撑臂杆设置,在所述定位螺栓的前端连接有连接滑块,所述连接滑块的右侧固定设有按压结构,其上端固定设有托板。
优选的,在所述支撑臂杆的上端侧面设有滑轨,所述连接滑块设置在滑轨内,且连接滑块和滑轨之间构成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按压结构包括承载主体,在所述承载主体的内部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内部安装有连接压杆,且上方安装有贯穿连接压杆设置的连接压板。
优选的,所述弹簧下端限制在承载主体内部,所述连接压杆通过连接压板和弹簧与承载主体之间构成弹性伸缩结构,且承载主体与连接滑块固连。
优选的,所述按压结构的下方连接有垫片,并且垫片的结构为弹性橡胶结构。
优选的,按压驱动结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托板上方,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侧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外侧设有端盖。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连接轴与凸轮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所述连接轴与凸轮之间的连接为键连接,所述凸轮凸起长度为5-6cm。
优选的,所述按压驱动结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托板上方,且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侧连接有曲柄,所述曲柄另一端与连杆铰接,所述连杆另一端与连接压杆上端铰接,所述曲柄外侧设有端盖,同时,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连接轴与曲柄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连接轴与曲柄之间的连接为键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种适应不同人群的心肺复苏装置通过设置的支撑臂杆和固定螺栓能够方便将整个装置安装在病床上,以此能便于装置对躺在病床上的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按压,并且通过双螺栓的设置能够保证装置工作时的稳定性;
设置的按压结构能够方便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的按压,并且通过位置调节结构的设置能够方便对按压结构的位置进行调节,如此能够使按压结构的底端与患者的心肺部位相互接触,以此便于对心肺部位进行按压;
设置的垫片结构为弹性结构,垫片与患者身体相互接触,如此能够提高装置使用时的舒适性,通过设置的按压驱动结构能够方便为按压结构的运动提供动力,并且凸轮的凸起的长度为5-6cm,能够实现对按压深度的控制,大大提高了该种适应不同人群的心肺复苏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按压结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位置调节结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四连杆驱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臂杆;2、固定螺栓;3、垫板;4、位置调节结构;401、定位螺栓;402、连接滑块;403、滑轨;404、托板;5、按压结构;501、承载主体;502、弹簧;503、连接压杆;504、连接压板;6、垫片;7、按压驱动结构;701、驱动电机;702、连接轴;703、凸轮;704、端盖;705、曲柄;706、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适应不同人群的心肺复苏装置,包括支撑臂杆1,支撑臂杆1下端设有固定螺栓2,支撑臂杆1的上端设有位置调节结构4,位置调节结构4右侧设有按压结构5,位置调节结构4的上方设有按压驱动结构7。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臂杆1的侧视图结构为倒立的“f”型结构,且在固定螺栓2的上方设有有垫板3,以方便固定本装置,同时方便使病人躺在垫板3上。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臂杆1与固定螺栓2之间的连接为螺纹连接,并且至少设置有两个,在本说明书附图中展示出两个,且固定螺栓2下端设有手轮,如此,能够方便将整个装置安装在病床上,以此能便于装置对躺在病床上的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按压。
在本实施例中,位置调节结构4包括定位螺栓401,定位螺栓401贯穿支撑臂杆1设置,在定位螺栓401的前端连接有连接滑块402,连接滑块402的右侧固定设有按压结构5,其上端固定设有托板404,这样,能够通过连接滑块402带动按压结构5和托板404进行上下调节,以提高本装置对不同人群的适应性。
在本实施例中,在支撑臂杆1的上端侧面设有滑轨403,连接滑块402设置在滑轨403内,且连接滑块402和滑轨403之间构成滑动连接,同时,在定位螺栓401端部设有手轮,当需要拧紧定位螺栓401时,通过旋转手轮使其末端能与连接滑块402之间紧密贴合,以顶紧连接滑块402,从而避免此时连接滑块402与滑轨403产生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按压结构5包括承载主体501,在承载主体501的内部安装有弹簧502,弹簧502的内部安装有连接压杆503,且上方安装有贯穿连接压杆503设置的连接压板504,弹簧502下端限制在承载主体501内部,连接压杆503通过连接压板504和弹簧502与承载主体501之间构成弹性伸缩结构,承载主体501与连接滑块402固连,如此,当按压连接压杆503顶端时,连接压杆503下移,不按压时,连接压杆503上移复位,以方便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的按压。
在本实施例中,按压结构5的下方连接有垫片6,详细是连接压杆503下端连接有垫片6,并且垫片6的结构为弹性橡胶结构,并且通过位置调节结构4的设置能够方便对按压结构5的位置进行调节,如此能够使按压结构5的底端与患者的心肺部位相互接触,以此便于对心肺部位进行按压,垫片6结构为弹性结构,当垫片6与患者身体相互接触,能够提高装置使用时的舒适性。
在本实施例中,按压驱动结构7包括驱动电机701,驱动电机701固定在托板404上方,驱动电机701的输出端连接有连接轴702,连接轴702的外侧连接有凸轮703,凸轮703外侧设有端盖704,同时,驱动电机701通过连接轴702与凸轮703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连接轴702与凸轮703之间的连接为键连接,凸轮703凸起长度为5-6cm,如此,通过设置的按压驱动结构7能够方便为按压结构5的运动提供动力,驱动电机701带动连接轴702进行转动,以带动凸轮703进行转动,而且,凸轮703凸起长度为5-6cm,能够满足进行心肺按压的医学需求,这样能够增加本装置的实用性。
工作原理及使用过程:
对于这类的心肺复苏装置,首先通过设置的支撑臂杆1能够方便将整个装置安装在病床的边缘处,使得垫板3能够贴合在病床的上端面上,如此患者可以躺在垫板3上,同时使按压结构5正对着患者的心肺部位,将固定螺栓2与垫板3之间的凹槽插入病床的外边沿处,并且拧动固定螺栓2,使得固定螺栓2的顶端能够与病床之间紧密贴合,如此能够对整个装置进行固定;
调节位置调节结构4能够调节按压结构5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如此能够方便对不同体型的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按压,拧动定位螺栓401,使得连接滑块402能够在滑轨403中滑动,如此能够使垫片6与患者的心肺部位相互贴合,当垫片6处于合适位置时,拧紧定位螺栓401,定位螺栓401的末端能将连接滑块402抵紧不动,以此保证连接滑块402位置的稳定性;
启动按压驱动结构7,驱动电机701工作能够带动连接轴702旋转,连接轴702能带动凸轮703转动,如此能够使在转动时对连接压杆503进行挤压,并且的长度为5-6cm,如此每次对连接压杆503的压缩距离均为5-6cm,连接压杆503下压能够通过连接压板504对弹簧502造成压缩,并且连接压杆503下移能够带动垫片6下移5-6cm,从而能够实现对患者心肺复苏部位5-6cm的按压效果,承载主体501能够对弹簧502起到限位的效果,弹簧502需要用承载主体501限制其在连接压杆503上窜动,连接压板504需要用承载主体501限制向上的运动,当不对连接压杆503挤压时,在弹簧502的弹性回复下能推动连接压板504和连接压杆503收缩,如此能够实现按压过程中伸展与收缩的过程,就这样完成整个心肺复苏装置的使用过程。
实施例2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特征在于,将所述凸轮703置换成曲柄705和连杆706,将连接滑块402和滑轨403变成左右对称设置,且均与承载主体501固连。
即:按压驱动结构7包括驱动电机701,驱动电机701固定在托板404上方,驱动电机701的输出端连接有连接轴702,连接轴702的外侧连接有曲柄705,曲柄705另一端与连杆706铰接,连杆706另一端与连接压杆503上端铰接,曲柄705外侧设有端盖704,同时,驱动电机701通过连接轴702与曲柄705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连接轴702与曲柄705之间的连接为键连接。
同时,驱动电机701带动曲柄705旋转,以连杆706旋转,从而带动连接压杆503做直线往复运动,该直线往复运动的行程为5-6cm。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