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可承载担架的分体式患者搬运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91391发布日期:2020-07-24 16:38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可承载担架的分体式患者搬运推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可承载担架的分体式患者搬运推车。



背景技术: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医用担架是指用来承载不便于移动的患者的工具,患者可以躺在担架上,然后由医护人员抬运担架,方便医护人员搬运受伤患者,并且担架本身可以对患者进行固简单地固定,防止患者在搬运过程中受到二次伤害,一般担架的体积都较小,便于折叠存放,适合在楼道等小空间进行使用。而搬运推车则是指具有移动轮的,可以在平整地面进行快速移动的患者搬运设备,一般体积较大,只适合在宽阔场地和平整地面进行使用,不论是医用担架还是搬运推车,都主要用于急救情况。

然而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医用担架和搬运推车各自都有一定的使用局限性,且医用担架和搬运推车不便于进行有效的结合,难以进行拼接使用,并且现有的搬运推车结构难以折叠伸缩,导致其日常使用和存储都占用较大的空间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实用性更高的心血管内科用可承载担架的分体式患者搬运推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可承载担架的分体式患者搬运推车,解决了现有的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医用担架和搬运推车各自都有一定的使用局限性,且医用担架和搬运推车不便于进行有效的结合,难以进行拼接使用,并且现有的搬运推车结构难以折叠伸缩,导致其日常使用和存储都占用较大的空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可承载担架的分体式患者搬运推车,包括推车结构、连接结构、移动支撑结构和担架结构,所述推车结构的前侧外壁均匀安装有刺毛贴,且推车结构的后侧外壁均匀连接有绑带,所述绑带的外表面固定有圆毛贴,所述推车结构的底部安装有直线导轨,且直线导轨之间均匀连接有凹陷导轨,所述连接结构连接于直线导轨和凹陷导轨的下方,且连接结构的下方安装有转轴,所述移动支撑结构套接于转轴的下方,所述担架结构安置于推车结构的内侧,且担架结构的外侧套接有滑动套,所述滑动套的外表面连接有束缚带的一端,且束缚带的另一端安装有锁扣母端,所述锁扣母端的内部卡接有锁扣子端。

优选的,所述推车结构包括侧杆、卡槽、底板和减震垫,且侧杆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卡槽,所述侧杆的内侧焊接有底板和减震垫,且减震垫位于底板的上方,并且减震垫的结构为弹性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滚轮、支架、伸缩杆、弹簧和套杆,且滚轮的外侧下方铰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下方固定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外侧套接有弹簧,并且伸缩杆的下方连接有套杆。

优选的,所述滚轮与直线导轨和凹陷导轨之间的尺寸相吻合,并且伸缩杆与套杆之间相互配合构成伸缩结构,同时伸缩杆通过弹簧与套杆之间构成弹性结构。

优选的,所述移动支撑结构包括支杆、连接杆和万向轮,且支杆的中间位置贯穿有连接杆,并且支杆的下端安装有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支杆关于连接杆的竖直中心线左右对称,且支杆与连接杆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并且支杆与连接杆之间相互配合形成x字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担架结构包括担架纵杆、担架横杆、牵引布、卡块和铰链,且担架纵杆的内侧之间均匀安装有担架横杆,并且担架横杆的相邻之间套接有牵引布,所述担架纵杆的外侧均匀固定有卡块,且担架纵杆的中间位置安装有铰链。

优选的,所述担架纵杆与铰链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卡块与卡槽之间的尺寸相吻合,并且担架结构通过卡块和卡槽与推车结构之间构成卡合结构。

优选的,所述担架纵杆贯穿于滑动套的内部,且滑动套与担架纵杆之间相互配合构成滑动结构,并且锁扣母端和锁扣子端之间相互配合构成卡合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设置推车结构由两个侧杆和底板焊接在一起制成主体部分,同时在底板的上方安装了具有弹性的减震垫,以便于通过减震垫的弹性作用,为放置在推车结构内侧的担架结构进行有效减震,从而提高整个装置在移动过程中担架结构的稳定性,继而增强患者在搬运过程中躺着的舒适效果;

2.本实用新型设置连接结构中的滚轮可以嵌在直线导轨和凹陷导轨内部进行滚动移动,伸缩杆可以在套杆内部伸缩,滚轮可以利用弹簧的弹性作用使其在凹陷导轨内部卡紧,从而固定住下方移动支撑结构处于相对收缩或是伸展状态,保证移动支撑结构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设置移动支撑结构主要由相互交叉的支杆构成,且支杆与连接杆之间可以转动,因此支杆之间可以进行折叠收缩,以便于在不使用整个装置时,将移动支撑结构折叠收缩起来,有利于减小整个装置的体积,使得存放时可以节省空间;

4.本实用新型设置两条担架纵杆是可以折叠的,从而可以实现整个担架结构进行对折,方便在急救时取用,并且折叠后的担架结构体积小,占用空间小,方便收纳存放,设置滑动套可以移动,以便于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束缚带对患者的束缚位置,大大增强了其在使用过程中的灵活性,并且束缚带通过锁扣母端和锁扣子端之间的卡合作用相连接,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5.本实用新型设置担架结构可以通过卡块和卡槽之间的卡合作用与推车结构拼接在一起,结构简单拼接方便,同时将推车结构和担架结构结合在一起使用,大大减少了二者单独使用时会出现使用场地限制的情况,更加适合急救时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铰链与担架纵杆安装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推车结构;101、侧杆;102、卡槽;103、底板;104、减震垫;2、刺毛贴;3、绑带;4、圆毛贴;5、直线导轨;6、凹陷导轨;7、连接结构;701、滚轮;702、支架;703、伸缩杆;704、弹簧;705、套杆;8、转轴;9、移动支撑结构;901、支杆;902、连接杆;903、万向轮;10、担架结构;1001、担架纵杆;1002、担架横杆;1003、牵引布;1004、卡块;1005、铰链;11、滑动套;12、束缚带;13、锁扣母端;14、锁扣子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可承载担架的分体式患者搬运推车,包括推车结构1、侧杆101、卡槽102、底板103、减震垫104、刺毛贴2、绑带3、圆毛贴4、直线导轨5、凹陷导轨6、连接结构7、滚轮701、支架702、伸缩杆703、弹簧704、套杆705、转轴8、移动支撑结构9、支杆901、连接杆902、万向轮903、担架结构10、担架纵杆1001、担架横杆1002、牵引布1003、卡块1004、铰链1005、滑动套11、束缚带12、锁扣母端13和锁扣子端14,推车结构1的前侧外壁均匀安装有刺毛贴2,且推车结构1的后侧外壁均匀连接有绑带3,绑带3的外表面固定有圆毛贴4,推车结构1的底部安装有直线导轨5,且直线导轨5之间均匀连接有凹陷导轨6,连接结构7连接于直线导轨5和凹陷导轨6的下方,且连接结构7的下方安装有转轴8,移动支撑结构9套接于转轴8的下方,担架结构10安置于推车结构1的内侧,且担架结构10的外侧套接有滑动套11,滑动套11的外表面连接有束缚带12的一端,且束缚带12的另一端安装有锁扣母端13,锁扣母端13的内部卡接有锁扣子端14;

推车结构1包括侧杆101、卡槽102、底板103和减震垫104,且侧杆101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卡槽102,侧杆101的内侧焊接有底板103和减震垫104,且减震垫104位于底板103的上方,并且减震垫104的结构为弹性结构,设置推车结构1由两个侧杆101和底板103焊接在一起制成主体部分,同时在底板103的上方安装了具有弹性的减震垫104,以便于通过减震垫104的弹性作用,为放置在推车结构1内侧的担架结构10进行有效减震,从而提高整个装置在移动过程中担架结构10的稳定性,继而增强患者在搬运过程中躺着的舒适效果;

连接结构7包括滚轮701、支架702、伸缩杆703、弹簧704和套杆705,且滚轮701的外侧下方铰接有支架702,支架702的下方固定有伸缩杆703,且伸缩杆703的外侧套接有弹簧704,并且伸缩杆703的下方连接有套杆705,滚轮701与直线导轨5和凹陷导轨6之间的尺寸相吻合,并且伸缩杆703与套杆705之间相互配合构成伸缩结构,同时伸缩杆703通过弹簧704与套杆705之间构成弹性结构,设置直线导轨5和凹陷导轨6安装在同一条轨道线上,且一条直线导轨5上对称安装了四条凹陷导轨6,连接结构7中的滚轮701可以嵌在直线导轨5和凹陷导轨6内部进行滚动移动,伸缩杆703可以在套杆705内部伸缩,滚轮701可以利用弹簧704的弹性作用使其在凹陷导轨6内部卡紧,从而固定住下方移动支撑结构9处于相对收缩或是伸展状态,保证移动支撑结构9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

移动支撑结构9包括支杆901、连接杆902和万向轮903,且支杆901的中间位置贯穿有连接杆902,并且支杆901的下端安装有万向轮903,支杆901关于连接杆902的竖直中心线左右对称,且支杆901与连接杆90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并且支杆901与连接杆902之间相互配合形成x字形结构,设置移动支撑结构9主要由相互交叉的支杆901构成,且支杆901与连接杆902之间可以转动,因此支杆901之间可以进行折叠收缩,以便于在不使用整个装置时,将移动支撑结构9折叠收缩起来,有利于减小整个装置的体积,使得存放时可以节省空间;

担架结构10包括担架纵杆1001、担架横杆1002、牵引布1003、卡块1004和铰链1005,且担架纵杆1001的内侧之间均匀安装有担架横杆1002,并且担架横杆1002的相邻之间套接有牵引布1003,担架纵杆1001的外侧均匀固定有卡块1004,且担架纵杆1001的中间位置安装有铰链1005,担架纵杆1001与铰链1005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卡块1004与卡槽102之间的尺寸相吻合,并且担架结构10通过卡块1004和卡槽102与推车结构1之间构成卡合结构,设置由于铰链1005的连接作用,使得担架结构10中的两条担架纵杆1001是可以折叠的,从而可以实现整个担架结构10进行对折,方便在急救时取用,并且折叠后的担架结构10体积小,占用空间小,方便收纳存放,设置担架结构10安装的卡块1004的位置与推车结构1中卡槽102的开设位置相同,并且卡块1004可以卡进卡槽102进行固定,以便于担架结构10可以通过卡块1004和卡槽102之间的卡合作用与推车结构1拼接在一起,结构简单拼接方便,同时将推车结构1和担架结构10结合在一起使用,大大减少了二者单独使用时会出现使用场地限制的情况,更加适合急救时使用,担架纵杆1001贯穿于滑动套11的内部,且滑动套11与担架纵杆1001之间相互配合构成滑动结构,并且锁扣母端13和锁扣子端14之间相互配合构成卡合结构,设置滑动套11套在担架纵杆1001的外侧,并且可以相对担架纵杆1001移动,以便于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束缚带12对患者的束缚位置,大大增强了其在使用过程中的灵活性,并且束缚带12通过锁扣母端13和锁扣子端14之间的卡合作用相连接,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心血管内科用可承载担架的分体式患者搬运推车,当需要对患者进行搬运,但是患者所处的空间较小,推车结构1无法进入时,首先向下摁住推车结构1的同时,向上抬起担架结构10,使得卡块1004脱离卡槽102的内部,从而将担架结构10从推车结构1上拆卸下来,通过转动同一根担架纵杆1001的两端,担架纵杆1001可以绕着铰链1005转动,从而将担架纵杆1001折叠成两半,操纵两个担架纵杆1001同时折叠,使得担架结构10整体被折叠起来,便于携带,到达患者所处位置,先将担架结构10展开,同时向外侧拉动锁扣母端13和锁扣子端14,使得二者发生分离,患者躺在牵引布1003和担架横杆1002所形成的支撑面上,然后拉动滑动套11,滑动套11沿着担架纵杆1001滑动至指定位置,再将束缚带12攀附在患者身体上,将锁扣子端14插进锁扣母端13内部,利用束缚带12对患者进行初次固定;

通过向上提起两根担架纵杆1001,即可抬着患者移动,然后将承载着患者的担架结构10放置在推车结构1的上方,使得卡块1004与卡槽102的位置相对应的,然后将卡块1004卡进卡槽102内部,此时担架纵杆1001靠在侧杆101的内侧,同时牵引布1003和担架横杆1002所形成的支撑面贴在底板103和减震垫104的上方,然后将绑带3绕过患者上方,使得绑带3攀附在患者身上,再将圆毛贴4粘紧在刺毛贴2上,进行二次固定,推动推车结构1,移动支撑结构9和连接结构7对推车结构1进行支撑,万向轮903在地面滚动,即可带动整个装置移动;

当需要将移动支撑结构9折叠收纳起来时,向两侧拉动两个滚轮701,滚轮701沿着轨道从靠中间两个的凹陷导轨6移动到直线导轨5上,同时由于凹陷导轨6到直线导轨5的高度会降低,因此滚轮701在支架702内部转动过程中,会向下压缩伸缩杆703,伸缩杆703向下移动回缩进套杆705内部,同时会压缩弹簧704处于缩短状态,两个滚轮701分开的同时会带动两个支杆901的上端和下端撑开,并且支杆901在撑开过程中与转轴8和连接杆902之间均会发生转动,直至两个滚轮701移动至靠外侧的两个凹陷导轨6内部,伸缩杆703会在弹簧704的弹性作用下,从套杆705内部伸出,然后带动滚轮701抵紧凹陷导轨6,就这样完成整个心血管内科用可承载担架的分体式患者搬运推车的使用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