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04678发布日期:2020-08-25 20:22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导管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导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的医疗技术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需要应用多种导管作为辅助治疗手段,比如腹腔引流管用于术后生理性体液及病理性积液的引流,导尿管用于导尿及膀胱冲洗等等。

不同种类的导管经由病人的生理腔道或人工通路进入人体用于实现不同的治疗方法,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是无论何种导管,经不同方法插入人体,到达治疗位置后,均需要依靠导管固定装置进行有效的固定,增加导管的安全性和患者的舒适度,因为一旦发生导管非可控性移位、松动,甚至脱落,均会对病人及治疗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甚至引发严重的医疗安全事故。传统的导管固定装置,在使用时,固定效果差,常常会出现导管移位或者滑脱的现象,既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重新固定导管又给患者带来不适,还存在医疗安全隐患。

为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市场上已出现了各种各样改进后的导管固定装置,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些导管固定装置的防脱落移位的效果仍不理想,有些虽然防脱落移位的效果较好,但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使用价格贵,有些则安装与使用、操作不方便等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防脱落移位效果好,生产与使用成本低,操作方便的新型导管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导管固定装置,包括一面可胶粘在人体上的贴片,以及安装在贴片另一面的导管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固定件为一平整片状软性硅胶块,所述硅胶块从中间部位向左右两端各开有一块固定片,其中一块固定片与硅胶块的连接处开有一条竖向贯穿缝,另一块固定片与硅胶块的连接处上下两侧各一体成型设置有一卡台,所述硅胶块表面的左右及上下方向还对称设置有两对压条。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贴片由左右两块贴片通过连接部一体成型。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硅胶块上所开的左右两块固定片,呈与硅胶片连接处大,另一端小的形状。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硅胶块表面左右方向设置的一对压条安装于左右两块固定片的中部位置,该对压条的两端胶粘固定在硅胶块上(与固定片不胶粘),所述硅胶块表面上下方向设置的一对压条横向胶粘固定于左右两块固定片与硅胶块的连接处两侧的硅胶块上。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述一侧固定片与硅胶块连接处的宽度,小于另一块固定片与硅胶块连接处所开贯穿缝的宽度。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极为简单,在一整块的平整片状软性硅胶块上切出左右两块固定片,并切出贯穿缝与卡台后再胶粘上压条即可,生产与使用成本极低;使用时,将一侧的固定片弯曲插入另一侧固定片的贯穿缝中,再利用卡台卡住,将导管包裹固定在两块固定片之间即可,使用极其简单;导管绝大多数为塑料橡胶管,在使用的过程中,导管与软性硅胶块的结合摩擦力极强,加之压条的作用,能充分固定住导管,有效防止其脱落或移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非工作状态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非工作状态下的结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工作状态下的结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工作状态下的结构俯视图。

图中:1-贴片,2-硅胶块,3-左端固定片,4-右端固定片,5-贯穿缝,6-卡台,7-左右方向压条,8-上下方向压条,9-连接部,10-导管,11-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如下:

参照附图1-4所示,导管固定装置,包括一面可胶粘在人体上的贴片1,以及安装在贴片另一面的导管固定件,贴片上开有透气孔11,所述的导管固定件为一平整片状软性硅胶块2,所述硅胶块从中间部位向左右两端各开有一块固定片(如附图中所示左端固定片3及右端固定片4所示),其中一块固定片与硅胶块的连接处开有一条竖向贯穿缝5,另一块固定片与硅胶块的连接处上下两侧各一体成型设置有一卡台6,所述硅胶块表面的左右及上下方向还对称设置有两对硅胶压条(如附图中左右方向压条7及上下方向压条8所示)。

在具体实施时:

1、贴片采用普通的、常见常用的导管固定装置贴边,由左右两块贴片通过连接部9一体成型而成,该贴片可胶粘(胶水粘接)在人体上的一面附着有医用胶布,医用胶布的表面附着有保护膜,使用时,撕下保护膜,将其粘附在人体上即可。在实际生产时,也可采用其他任何形式或结构的可胶粘于人体上的贴片。

2、硅胶块上所开的左右两块固定片,呈与硅胶片连接处大,另一端小的形状,此种结构设计,可以保证在使用时,一侧固定片的朝外端能很轻松的从另一侧的贯穿缝中插入;同时,一侧固定片与硅胶块连接处的宽度(即两个卡台之间的连接处宽度),应适当略小于另一块固定片与硅胶块连接处所开贯穿缝的宽度,但又要保证两个卡台最外侧之间的宽度要大于贯穿缝的宽度,此种设计一是保证带有卡台的一侧固定片插入贯穿缝后,不会因连接处宽度大于贯穿缝宽度而导致连接处变形,二是卡台尺寸大于贯穿缝尺寸,卡台能有效卡住贯穿缝,不会让插入的固定片从贯穿缝中脱落出来。

3、对于两对压条的安装位置要求:如附图中所示,硅胶块表面左右方向设置的一对压条应安装于左右两块固定片的中部位置,且该对压条仅其两端胶粘固定在硅胶块上,而中间与固定片重合的部分则不与固定片胶粘;硅胶块表面上下方向设置的一对压条则横向胶粘固定于左右两块固定片与硅胶块的连接处两侧的硅胶块上。两对压条的作用是:当一侧固定片插入另一侧的贯穿缝中并将导管包裹固定后,左右两侧的固定片朝外端部会向外翘起,此时,可将向外翘起的固定片端部再插入左右压条与硅胶块之间的空隙中,一是防止翘起的端部造成不便,二是能使得左右两块固定片能更紧实的包裹导管,更有效地防止其脱落或移位;而在左右两块固定片包裹导管后,上下两块压板能让硅胶片上下两端的导管呈适量的向外翘起状,同样也能增加导管与左右两块固定片之间的包裹摩擦力,使得本装置防止导管脱落或移位的效果更好。

4、在生产制作时,导管固定件所采用的硅胶片为一块平整片状且较软的硅胶块,在该整块的硅胶块上用切刀直接切出左右两块固定片以及贯穿缝与卡台,然后再胶粘固定上两对压条,最后将该硅胶片的未安装压条的另一面胶粘固定在贴片的中间部位即完成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生产制作。

5、在生产制作时,为了便于使用,可以将贯穿缝开切成如附图中所示的半框形,同时,还可将硅胶块上的左右两块固定片的左右两端朝外端适当的比硅胶块的左右两端长(如附图所示),以便于使用者拉扯固定片。

6、使用时,先将本实用新型通过其贴片背面的医用压敏胶胶粘固定在人体所需的位置,然后再将导管10的一段呈竖向放置在左右两片固定片的连接处,再适当拉起带有贯穿缝一侧的固定片,并将另一侧的固定片从贯穿缝插入后再适当用力拉扯该固定片的端部,使该固定片与硅胶块连接处的卡台同样从贯穿缝中穿过并卡住贯穿缝即可,最后将左右两块固定片翘起的端部插入压条与硅胶块之间的间隙中即完成整个固定装置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结构极为简单,在一整块的平整片状软性硅胶块上切出左右两块固定片,并切出贯穿缝与卡台后再胶粘上压条即可,生产与使用成本极低;使用时,将一侧的固定片弯曲插入另一侧固定片的贯穿缝中,再利用卡台卡住,将导管包裹固定在两块固定片之间即可,使用极其简单;导管绝大多数为塑料橡胶管,在使用的过程中,导管与软性硅胶块的结合摩擦力极强,加之压条的作用,能充分固定住导管,有效防止其脱落或移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