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瓶控温套及奶瓶组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04581发布日期:2020-09-23 01:27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奶瓶控温套及奶瓶组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奶瓶配件领域,特别是奶瓶控温套及奶瓶组合。



背景技术:

为了给婴儿冲奶,父母在冲奶方面通常会准备好奶瓶、温奶器、调奶器、奶粉、热水、保温瓶等冲奶设备,确保婴儿可以喝上适合温度的奶,但是,如果需要外出,带上如此多的设备会非常非常麻烦,而且很容易漏带;又如晚上婴儿饿醒,通常会一直哭闹,临时用上那么多的东西去冲一瓶适合温度的奶,使用那么多冲奶设备会有点手忙脚乱,而且冲奶时间很长;又如喝奶的时候,奶瓶离开了暖奶器,奶凉了,婴儿不喝,或者喝了肚子不舒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奶瓶控温套及奶瓶组合,能够在保温状态下喝奶,出门冲奶设备简化,能够在多种情况下满足婴儿喝奶的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的奶瓶控温套及供电器,用于加热/保温奶瓶中的奶,包括:

奶瓶套体,用于放置奶瓶;

温控部件,设置在所述奶瓶套体的侧壁上,包括加热模块、测温模块以及电子控制板,所述电子控制板与所述加热模块和测温模块电连接;

所述测温模块,设置在所述奶瓶套体的侧壁内部;

所述加热模块,设置在所述奶瓶套体的侧壁以及底部。

有益效果:奶瓶控温套利用测温模块与放置在奶瓶套体内的奶瓶表面接触,获取奶瓶的实时温度并将信息发送至电子控制板,电子控制板判断温度信号是否达到阈值温度,当低于或者等于阈值温度时,开启加热模块,加热模块同时对奶瓶的侧部以及底部进行加热/保温,提高保温效率;将测温器、温奶器同时集成在奶瓶控温套上,使婴儿能够在保温状态下喝奶,简化出门冲奶设备,并且能够在多种情况下满足婴儿喝奶的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的奶瓶控温套,所述加热模块包括第一发热区域、第二发热区域以及底部发热区域,所述第一发热区域设置在所述电子控制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发热区域设置在所述电子控制板的另一侧且与所述第一发热区域连接,所述底部发热区域与所述第一发热区域/所述第二发热区域连接,所述第一发热区域设置为正极,所述第二发热区域设置为负极;有效分配加热模块与电子控制板的位置,使电子控制板不会受到加热模块的热影响,降低电子控制板的运作以及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的奶瓶控温套,所述奶瓶套体包括上套部和下套部,所述上套部与所述下套部的直径相等,或者所述上套部的直径大于与所述下套部的直径,或者所述上套部的直径小于与所述下套部的直径;奶瓶控温套有效适应多种不同形状的奶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的奶瓶控温套,所述温控部件还包括温度指示器件,所述温度指示器件设置在所述奶瓶套体的侧壁外部,所述温度指示器件与所述电子控制板电连接。奶瓶控温套的温度指示器件,便于用户得知奶瓶控温套内奶瓶中的液体的温度,防止婴幼儿饮进低温或高温的液体;可以设置加热模块保持恒定温度进行输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的奶瓶控温套,所述温度指示器件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能够发出至少两种点亮颜色;通过指示灯的点亮情况,告知用户奶瓶中液体的温度情况,如指示灯闪烁第一点亮颜色的灯,代表奶瓶中液体的温度低于阈值范围;指示灯常亮第一点亮颜色的灯,代表奶瓶中液体的温度高于阈值范围;指示灯常亮第二点亮颜色的灯,代表奶瓶中液体的温度等于阈值;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的奶瓶控温套,所述温控部件还包括电源输入器件,所述电源输入器件设置在所述奶瓶套体的侧壁外部,所述电源输入器件与所述电子控制板电连接。奶瓶控温套设置的电源输入器件可以与多种移动电源/直充充电器配套使用,而不损害加热元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的奶瓶控温套,所述电源输入器件包括磁吸接口,可以快速引导输入电源线接口与磁吸接口连接,不需要使用时直接拨出输入电源线接口即可,装拆都十分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的奶瓶控温套,所述温控部件上设置有灌胶密封部,提高温控部件的防水性能,防止由于误操作导致温控部件损坏。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的奶瓶控温套,所述奶瓶套体还包括用于方便携带的环带,便于携带。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的奶瓶控温套,奶瓶套体还包括便于装置奶瓶的拉链,提高加热和温度控制能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的奶瓶控温套,所述奶瓶套体的底部设置套垫部件,所述套垫部件的底面为粗糙面,增加奶瓶控温套与放置位置的摩擦力,使用的安全性提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的奶瓶组合,包括上述的奶瓶控温套,以及放置在所述奶瓶控温套中的奶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奶瓶控温套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奶瓶控温套的温控部件第一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奶瓶控温套的温控部件第二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奶瓶控温套的加热模块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奶瓶控温套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奶瓶控温套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奶瓶控温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不冲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虽然在装置示意图中进行了功能模块划分,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装置中的模块划分,或流程图中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奶瓶控温套,用于加热/保温奶瓶中的奶,包括:奶瓶套体100,用于放置奶瓶;温控部件200,设置在奶瓶套体100的侧壁上,包括加热模块210、测温模块220以及电子控制板,电子控制板230与加热模块210和测温模块220电连接;测温模块220,设置在奶瓶套体100的侧壁内部;加热模块210,设置在奶瓶套体100侧壁以及底部。奶瓶控温套利用测温模块220与放置在奶瓶套体100内的奶瓶表面接触,获取奶瓶的实时温度并将信息发送至电子控制板230,电子控制板230判断温度信号是否达到阈值温度,当低于或者等于阈值温度时,开启加热模块210,加热模块210同时对奶瓶的侧部以及底部进行加热/保温,提高保温效率;将测温器、温奶器同时集成在奶瓶控温套上,使婴儿能够在保温状态下喝奶,简化出门冲奶设备,并且能够在多种情况下满足婴儿喝奶的需求。

参照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奶瓶控温套,加热模块210包括第一发热区域211、第二发热区域212以及底部发热区域213,第一发热区域211设置在电子控制板230的一侧,第二发热区域212设置在电子控制板230的另一侧且与第一发热区域211连接,底部发热区域213与第一发热区域211/第二发热区域212连接,第一发热区域211设置为正极,第二发热区域212设置为负极;有效分配加热模块210与电子控制板230的位置,使电子控制板230不会受到加热模块210的热影响,降低电子控制板230的运作以及寿命。

参照图5-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奶瓶控温套,奶瓶套体100包括上套部110和下套部120,上套部110与下套部120的直径相等,或者上套部110的直径大于与下套部120的直径,或者上套部110的直径小于与下套部120的直径;奶瓶控温套有效适应多种不同形状的奶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奶瓶控温套,温控部件200还包括温度指示器240件,温度指示器240件设置在奶瓶套体100的侧壁外部,温度指示器240件与电子控制板电连接。奶瓶控温套的温度指示器240件,便于用户得知奶瓶控温套内奶瓶中的液体的温度,防止婴幼儿饮进低温或高温的液体;可以设置加热模块210保持恒定温度进行输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奶瓶控温套,温度指示器240件包括指示灯,指示灯能够发出至少两种点亮颜色;通过指示灯的点亮情况,告知用户奶瓶中液体的温度情况,如指示灯闪烁第一点亮颜色的灯,代表奶瓶中液体的温度低于阈值范围;指示灯常亮第一点亮颜色的灯,代表奶瓶中液体的温度高于阈值范围;指示灯常亮第二点亮颜色的灯,代表奶瓶中液体的温度等于阈值;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奶瓶控温套,温控部件200还包括电源输入器件250,电源输入器件250设置在奶瓶套体100的侧壁外部,电源输入器件250与电子控制板电连接。奶瓶控温套设置的电源输入器件250可以与多种移动电源/直充充电器配套使用,而不损害加热元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奶瓶控温套,电源输入器件250包括磁吸接口,可以快速引导输入电源线接口与磁吸接口连接,不需要使用时直接拨出输入电源线接口即可,装拆都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奶瓶控温套,温控部件200上设置有灌胶密封部,提高温控部件200的防水性能,防止由于误操作导致温控部件200损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奶瓶控温套,奶瓶套体100还包括用于方便携带的环带13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奶瓶控温套,奶瓶套体100还包括便于装置奶瓶的拉链,由于奶瓶套体100采用的材料具有弹性,而且制造的奶瓶套体100的直径略小于瓶子的直径,当放置奶瓶时,先打开拉链,将奶瓶放入奶瓶套体100中,然后闭合拉链,使奶瓶套体100充分贴附在奶瓶奶瓶瓶身上,提高加热和温度控制能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奶瓶控温套,奶瓶套体100的底部设置套垫部件140,套垫部件140的底面为粗糙面,增加奶瓶控温套与放置位置的摩擦力,使用的安全性提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奶瓶控温套,包括奶瓶套体100,用于放置奶瓶;温控部件200,设置在奶瓶套体100的侧壁上,包括加热模块210、测温模块220以及电子控制板,电子控制板230与加热模块210和测温模块220电连接;测温模块220,设置在奶瓶套体100的侧壁内部;加热模块210,设置在奶瓶套体100侧壁以及底部上。加热模块210包括第一发热区域211、第二发热区域212以及底部发热区域213,第一发热区域211设置在电子控制板230的一侧,第二发热区域212设置在电子控制板230的另一侧且与第一发热区域211连接,底部发热区域213与第一发热区域211/第二发热区域212连接,第一发热区域211设置为正极,第二发热区域212设置为负极。奶瓶套体100包括上套部110和下套部120,上套部110与下套部120的直径相等,或者上套部110的直径大于与下套部120的直径,或者上套部110的直径小于与下套部120的直径。温控部件200还包括温度指示器240件,温度指示器240件设置在奶瓶套体100的侧壁外部,温度指示器240件与电子控制板电连接。温度指示器240件包括指示灯,指示灯能够发出两种点亮颜色。温控部件200还包括电源输入器件250,电源输入器件250设置在奶瓶套体100的侧壁外部,电源输入器件250与电子控制板电连接。电源输入器件250包括磁吸接口。奶瓶套体100还包括便于装置奶瓶的拉链、用于方便携带的环带130。奶瓶套体100的底部设置套垫部件140,套垫部件140的底面为粗糙面。

工作过程:电源输入器的磁吸接口与移动电源的连接磁吸电源输入接口连接,温控部件200启动工作,测温模块220获取保奶瓶控温套内奶瓶中的液体的温度信息并发送至电子控制板230,电子控制板230设定阈值温度为42摄氏度(阈值温度非唯一,可设定为40-45摄氏度中的其中任何温度,也可以是一段温度,如设定温度段为41-43摄氏度),为适合婴儿饮用的温度,当奶瓶温度在该温度阈值时,led指示灯显示绿色光,并且停止加热;当奶瓶温度低于该温度阈值时,led指示灯显示红色光并闪烁,同时控制加热模块210工作,加热至阈值温度时停止加热;当奶瓶温度高于该温度范围时,led指示灯长亮红色光,并且停止加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奶瓶组合,包括上述的奶瓶控温套,以及放置在奶瓶控温套中的奶瓶。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