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帮助病人复健的仪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73866发布日期:2020-09-29 09:29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帮助病人复健的仪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护理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帮助病人复健的仪器。



背景技术:

病人在手术后,由于身体较为虚弱,难以独立展开日常活动,这就需要使用复健仪器进行协助,复健仪器主要就是帮助患者开展被动运动和日常活动,促进康复的设备,可以满足患者行走、站立,休息等多种需要,患者可以利用器械进行自主训练或在治疗师的指导下训练,复健仪器能够使保持或恢复行走能力,增强四肢协调能力,促进新陈代谢,血液循环及肠蠕动,改善手脚灵活度,增强肌肉力量等,现有的复健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底部的滑轮能够便于仪器的推动以及患者行走的练习,但在病人需要坐着休息时,滚动的滑轮容易导致病人不易坐稳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帮助病人复健的仪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帮助病人复健的仪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复健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底部的滑轮能够便于仪器的推动以及患者行走的练习,但在病人需要坐着休息时,滚动的滑轮容易导致病人不易坐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帮助病人复健的仪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滑轮主体,所述安装架的外侧连接有锁死机构,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连接有坐垫,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桌面。

优选的,所述锁死机构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底部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柱的外侧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的底部连接有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一侧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外侧活动连接有橡胶圈,所述安装架的内部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活动块。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外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橡胶圈的尺寸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外侧活动连接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顶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连接有安装板。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顶部设置有限位垫。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安装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坐垫的一侧设置有背靠,所述支撑机构的顶部与坐垫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锁死机构的设置,在病人进行行走、站立等康复训练后,需要休息时只需按压固定块,再将橡胶圈的一端套在固定块的外侧即可,达到了易于锁死滑轮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固定板与支撑杆的配合使用,能够从底部加强对支撑杆以及坐垫的支撑,加强了结构的稳定性,避免连接部位的松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锁死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锁死机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安装架;3、滑轮主体;4、锁死机构;41、固定块;42、连接柱;43、连接块;44、固定板;45、连接弹簧;46、外壳体;47、安装块;48、橡胶圈;49、活动块;5、支撑杆;6、坐垫;7、支撑机构;71、限位柱;72、支撑弹簧;73、支撑板;74、固定杆;75、支撑柱;76、安装板;8、支撑架;9、桌面;10、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帮助病人复健的仪器,包括底座1,底座1的底部安装有安装架2,安装架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滑轮主体3,安装架2的外侧连接有锁死机构4,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杆5,支撑杆5的顶部连接有坐垫6,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机构7,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架8,支撑架8的顶部设置有桌面9。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锁死机构4包括固定块41,固定块41的底部连接有连接柱42,连接柱42的底部安装有连接块43,连接柱42的外侧连接有固定板44,固定板44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弹簧45,连接弹簧45的底部连接有外壳体46,外壳体46的一侧安装有安装块47,安装块47的外侧活动连接有橡胶圈48,安装架2的内部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活动块49,该装置在使用时,在病人进行行走、站立等康复训练后,需要休息时只需按压固定块41,通过固定块41带动连接柱42活动并带动固定板44挤压外壳体46,此时通过连接块43带动活动块49卡紧滑轮主体3的外侧,再将橡胶圈48的一端套在固定块41的外侧即可,达到了易于锁死滑轮主体3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固定块41的外侧开设有凹槽,凹槽与橡胶圈48的尺寸相匹配。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支撑机构7包括限位柱71,限位柱71的外侧活动连接有支撑弹簧72,支撑弹簧72的顶部连接有支撑板73,支撑板73的顶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固定杆74,支撑板73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柱75,支撑柱75的顶部连接有安装板76,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支撑弹簧72提供弹力并顶起支撑板73,支撑板73与固定杆74活动连接,并通过支撑柱75以及安装板76向上挤压,能够从底部加强对支撑杆5以及坐垫6的支撑,加强了结构的稳定性,避免连接部位的松动。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固定杆74的顶部设置有限位垫。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支撑架8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顶部安装有把手10。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坐垫6的一侧设置有背靠,支撑机构7的顶部与坐垫6固定连接。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帮助病人复健的仪器,包括底座1,底座1的底部安装有安装架2,安装架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滑轮主体3,安装架2的外侧连接有锁死机构4,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杆5,支撑杆5的顶部连接有坐垫6,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机构7,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架8,支撑架8的顶部设置有桌面9。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锁死机构4包括固定块41,固定块41的底部连接有连接柱42,连接柱42的底部安装有连接块43,连接柱42的外侧连接有固定板44,固定板44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弹簧45,连接弹簧45的底部连接有外壳体46,外壳体46的一侧安装有安装块47,安装块47的外侧活动连接有橡胶圈48,安装架2的内部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活动块49,该装置在使用时,在病人进行行走、站立等康复训练后,需要休息时只需按压固定块41,通过固定块41带动连接柱42活动并带动固定板44挤压外壳体46,此时通过连接块43带动活动块49卡紧滑轮主体3的外侧,再将橡胶圈48的一端套在固定块41的外侧即可,达到了易于锁死滑轮主体3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固定块41的外侧开设有凹槽,凹槽与橡胶圈48的尺寸相匹配。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支撑机构7包括限位柱71,限位柱71的外侧活动连接有支撑弹簧72,支撑弹簧72的顶部连接有支撑板73,支撑板73的顶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固定杆74,支撑板73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柱75,支撑柱75的顶部连接有安装板76,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支撑弹簧72提供弹力并顶起支撑板73,支撑板73与固定杆74活动连接,并通过支撑柱75以及安装板76向上挤压,能够从底部加强对支撑杆5以及坐垫6的支撑,加强了结构的稳定性,避免连接部位的松动。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固定杆74的顶部设置有限位垫。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支撑架8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顶部安装有把手10。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坐垫6的一侧设置有背靠,支撑机构7的顶部与坐垫6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装置在使用时,在病人进行行走、站立等康复训练后,需要休息时只需按压固定块41,通过固定块41带动连接柱42活动并带动固定板44挤压外壳体46,此时通过连接块43带动活动块49卡紧滑轮主体3的外侧,再将橡胶圈48的一端套在固定块41的外侧即可,达到了易于锁死滑轮主体3的效果。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支撑弹簧72提供弹力并顶起支撑板73,支撑板73与固定杆74活动连接,并通过支撑柱75以及安装板76向上挤压,能够从底部加强对支撑杆5以及坐垫6的支撑,加强了结构的稳定性,避免连接部位的松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