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拔管试验中保证持续供氧的气管插管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07226发布日期:2020-09-23 01:29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拔管试验中保证持续供氧的气管插管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拔管试验中保证持续供氧的气管插管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术是急救工作中常用的重要抢救技术,是呼吸道管理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最快捷的方法之一。目前,紧急气管插管术已成为心肺复苏及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措施,对抢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且能够及时吸出气管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有效的人工或机械通气。但是,当患者病情好转,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具有拔管指征时就需要拔出气管插管。为避免二次插管,拔出气管插管前需要做拔管试验,在以往临床使用的鼻导管、面罩难以连接在气管插管上,经常导致鼻导管或面罩脱落,使患者供氧中断,从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同时,还有可能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进入患者气道,引起气道反应,使患者病情恶化。因此,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亟需一种连接气管插管的吸氧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拔管试验中保证持续供氧的气管插管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拔管试验中保证持续供氧的气管插管连接装置,包括供氧管,所述供氧管一端设置有氧化湿化瓶接口,另一端穿过三腔式通气转换装置,穿出部分为供氧管延长部,所述的三腔式通气转换装置为三通管结构,包括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的供氧管从第一通孔穿入,从第二通孔穿出,所述的第三通孔设置有防尘盖,所述的防尘盖上设置有吸痰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供氧管与气管插管的紧密连接,供氧管延长部可深入到气管插管内15cm处,氧气通过供氧管的输送,经供氧管延长部进入道患者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后,患者呼出的气经过三腔式通气转换装置的第一通孔上的多个出气口排出,可以更好的进行气体调节,保证充分给氧的前提下又不会导致二氧化碳的滞留,避免患者吸氧管脱落使供氧中断,减少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进入患者气道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供氧管;2、氧气湿化瓶接口;3、三腔式通气转换装置;4、胶盖;5、胶冒;6、气管插管接口;7、供氧管延长部;8、出气口;9、进气口;10、氧气湿化瓶接头;11、通气管;12、湿化瓶;13、氧流量调节阀;14、氧流量表;15、气管插管接头16、气管插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得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拔管试验中保证持续供氧的气管插管连接装置,包括供氧管(1),所述供氧管1一端设置有氧化湿化瓶接口2,另一端穿过三腔式通气转换装置3,穿出部分为供氧管延长部7,所述的三腔式通气转换装置3为三通管结构,包括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的供氧管1从第一通孔穿入,从第二通孔穿出,所述的第三通孔设置有防尘盖4,所述的防尘盖4上设置有吸痰孔。

所述的氧化湿化瓶接口2为倒三角形形结构,一端开口宽,用于与氧气湿化瓶连接;一端开口窄,用于与供氧管1连接。

所述三腔式通气转换装置3的第二通孔的端口内径与气管插管接头15的外径一致。

所述三腔式通气转换装置3的第一通孔与供氧管1外壁连接处密封连接。

所述三腔式通气转换装置3的第一通孔管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出气口8。

所述三腔式通气转换装置3的第二通孔与气管插管16外壁连接处密封连接。

所述的供氧管延长部7的末端的管口处设置有进气口9。

所述的供氧管1为软性塑料,直径为4~5mm。

所述的防尘盖4上设置有防尘帽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使用时,氧气湿化瓶接口2连接在氧气湿化瓶接头10上面,经过湿化的氧气通过供氧管1的输送到达供氧管延长部7。当气管插管接口6与气管插管接头15连接时,供氧管延长部7可进入到气管插管内,氧气通过进气口9进入肺内进行气体交换。气体交换之后,患者呼出的废气通过三腔式通气转换装置3的第一通孔的管壁上的出气口8排出体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适用于气管插管的患者拔管前的撤机试验,可将其直接连接在气管插管上,防止氧气管脱落,保证充分给氧的同时减少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进入患者气道。



技术特征:

1.一种拔管试验中保证持续供氧的气管插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氧管(1),所述供氧管(1)一端设置有氧化湿化瓶接口(2),另一端穿过三腔式通气转换装置(3),穿出部分为供氧管延长部(7),所述的三腔式通气转换装置(3)为三通管结构,包括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的供氧管(1)从第一通孔穿入,从第二通孔穿出,所述的第三通孔设置有防尘盖(4),所述的防尘盖(4)上设置有吸痰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管试验中保证持续供氧的气管插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湿化瓶接口(2)为倒三角形形结构,一端开口宽,用于与氧气湿化瓶连接;一端开口窄,用于与供氧管(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管试验中保证持续供氧的气管插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腔式通气转换装置(3)的第二通孔的端口内径与气管插管接头(15)的外径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管试验中保证持续供氧的气管插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腔式通气转换装置(3)的第一通孔与供氧管(1)外壁连接处密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管试验中保证持续供氧的气管插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腔式通气转换装置(3)的第一通孔管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出气口(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管试验中保证持续供氧的气管插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腔式通气转换装置(3)的第二通孔与气管插管(16)外壁连接处密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管试验中保证持续供氧的气管插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氧管延长部(7)的末端的管口处设置有进气口(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管试验中保证持续供氧的气管插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氧管(1)为软性塑料,直径为4~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管试验中保证持续供氧的气管插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尘盖(4)上设置有防尘帽(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拔管试验中保证持续供氧的气管插管连接装置,包括供氧管,所述供氧管一端设置有氧化湿化瓶接口,另一端穿过三腔式通气转换装置,穿出部分为供氧管延长部,所述的三腔式通气转换装置为三通管结构,包括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的供氧管从第一通孔穿入,从第二通孔穿出,所述的第三通孔设置有防尘盖,所述的防尘盖上设置有吸痰孔。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氧气通过供氧管的输送,经供氧管延长部进入道患者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后,患者呼出的气经过三腔式通气转换装置排出,可以更好的进行气体调节,保证充分给氧的前提下又不会导致二氧化碳的滞留,避免患者吸氧管脱落使供氧中断,减少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进入患者气道的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周华忠;张婷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周华忠
技术研发日:2019.11.04
技术公布日:2020.09.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